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完颜宗望已经想要以死来换取金人的愤怒,可想而知,局势已经多么的糟糕。

    但是大宋的皇帝似乎如同喜欢戏谑食物的大虫和猫一样,总是喜欢玩弄猎物,明明可以一口吞下,却反复的放了又抓,抓了又放。在完颜宗望视死如归的时候,又给了他一丝喘气的希望。

    岳飞看着迟迟不接札子的完颜宗望,笑着说道:“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大宋皇帝要求金国勋贵,保证大宋商贾在金国范围行商的安全和利益。第二条,主要是关于黄龙府的归属。第三条主要是关于倭国金人遣返的问题。第四条是关于海参崴港口租借。第五条是开放会宁府沿海的一些港口,供给大宋船舶停靠。”

    “大宋今年的战略任务是拿下黄龙府,现在显然已经达成了。也可以给大宋的百姓朝臣们交待,我们大宋的军卒不喜欢一次性把仗打完。”

    才怪。

    岳飞在心底加上了两个字,大宋之所以愿意和谈,完全是会宁府现在大宋眼里,同样是疫区!

    大宋的军队不愿意攻打会宁府的主要原因,只是会宁府现在不适合进入罢了。所以这封和谈的札子,就是大宋皇帝捞好处的工具。

    所谓的不喜欢一次性把仗打完,这句话对他们这些从底层爬到现在的军官来说,他们绝对不希望这仗打的时间,越打越长。

    他们本身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而且根据孙子兵法所言,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没有任何的国家可以从长久的兵事中获利,大宋的军队也是如此。

    哪怕现在的大宋军队战斗依然十分的昂扬,但是久不在君侧,大宋的皇帝心里不起疑惑,他们自己心里也会疑惑,自己是不是会被皇帝怀疑。

    君臣相隙,是赵桓也是岳飞,也是大宋朝臣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效力大约持续一年,你如果不同意,大可拔营北上,北上之日,就是金国覆灭之时。”岳飞重复了一遍韩世忠的话,他也展现了大宋军队的实力,至于完颜宗望愿意不愿意割肉,那就看北伐在他心中的重量了。

    整个会盟,突出一个字,骗。

    但是岳飞丝毫不以为意,兵者诡道也。

    哪怕不通过攻打,紧紧靠着武力威慑,就可以达到战争的效果,这种在兵法中叫做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签好了,我会送到黄龙府。”完颜宗望不敢赌,会宁防线的确是无法抵御火炮的威力。

    岳飞点头,笑着说道:“那么,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告诉你,你要攻打的漠北诸部,蒙兀,你知道吧,根据我们大宋的侦查,这个部族已经南北征战,统治了数个部落,实力非同小可。”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乘船回到了辽河东岸。

    “你最后还是骗他的吗”韩世忠看着渡河的完颜宗望,对于上兵伐谋他一直觉得很扯淡,大刀片子招呼上,打出个胜负来,才能谈,哪里有放一炮就能赢的道理

    这天底下,放一炮就能止戈,还要他们这些当兵的作甚

    “没有,免费送给他的消息罢了。”岳飞摇头,蒙兀的确很强,克烈部改变过去一贯亲宋的策略,积极备战,和蒙兀部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已知的情报,金人很有可能不是蒙兀部的对手,哪怕是和塔塔尔部联手,金人、塔塔尔部联军铩羽而归的可能性很大。

    岳飞面色沉重的说道:“七万骑卒。”

    “七万骑卒!这是岳飞写的这个浓眉大眼的书生,也学会骗朕的军费了”远在汴京的赵桓看着眼前的札子,不敢置信的说道。

    “七万骑卒是什么概念大宋军到现在,只有不到六万的骑兵!其他还在地上跑呢!”赵桓拍着手中的札子,他的情绪非常激动,这哪里又冒出一个蒙兀来!还特么七万骑!

    赵英翻动着他手里的大部头,这是他的备忘录,记着很多的事,他翻动了很久说道:“官家,靖康元年五月初,孙翊破云中百万军马场后,那百万军马大多数都找不到了,据云中牧民说,当时附近有一支漠北来的勤王军,想来就是他们了。”

    历史事件提醒:靖康二年,1127年,漠北草原上的孛儿只斤部落酋长合不勒,拓土开疆,威势日盛,周围部族推举他为蒙兀部长,遂称合不勒汗。不久,金太宗完颜晟宣召合不勒汗入朝,席间合不勒汗酒醉失态,冒犯龙颜,自此便与金廷构隙。

    合不勒汗回国后,金使前来诱他投降,他一怒杀死来使,整兵抗金。金廷先遣胡沙虎往讨,大败而还。

    适逢金太宗逝世,合不勒汗起兵连寇金边,陆续攻取了金朝的西平等地二十七团寨。金朝既而又遣名将完颜宗弼出征蒙兀,两年未分胜负,最终议和,金廷割二十七团寨,岁给衣食,册封合不勒汗为蒙兀国王。

    赵桓看着历史事件的提醒,心里五味杂陈,按照原来的历史线,完颜晟死时,金人已经占据了整个淮河秦岭以北,甚至都已经搜山检海抓了次赵构,得胜乃还,占据了整个淮河以北的金国都没打过合不勒。

    现在金国就剩下一个会宁府和扶余府不说,合不勒貌似还趁火打劫弄了不少的马匹,实力进一步强大,完颜宗望这次北伐,恐怕真的不太妙。

    蒙兀,出自唐书。意蒙古。

    赵桓看着系统的提醒,知道这个敌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了,化铁熔山的蒙古呀!




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克烈部,铁勒诸部是突厥系。蒙兀崛起,战胜克烈部,铁勒诸部变成了蒙古三十六部。因为蒙古赢了。”赵桓嘟嘟囔囔的算是把漠北诸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整理完整,才稍微理清楚他们的关系。

    突厥厉害的时候,他们都叫铁勒诸部,后来契丹厉害了,他们就变成了契丹诸部。等到蒙古厉害,他们又叫做蒙古诸部。

    对于习惯了大一统的王朝的赵桓来说,他一直把克烈部当成漠北诸部的王者看待。

    可是漠北是一片很大的疆域,克烈部的确很强,但是蒙兀部也一点也不弱。

    “扩军干就是完事了。”赵桓看着情报想了半天,索性不想了,该来的还是回来,不会因为他的担心而离开。

    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打仗

    打仗大宋有铁骑、有火炮、有岳飞韩世忠,大宋的军队也就是机动能力差点,赵桓不信以现在蒙兀国的实力,能够打败岳飞和韩世忠的合流,这明显不可能。

    赵桓有点小看岳飞这个长生天之下,无人可以匹敌第一勇士的称号了,岳飞能打探到这么多的情报,还是克烈部送给岳飞的,因为岳飞是克烈部第一勇士,同样是漠北第一勇士。

    他一直以为是一个尊称,没想到这还是个职位。至少在漠北诸部都通用的一个类似神使一样的宗教头衔。

    “尉迟憨憨都走了这么久了,一封书信也没有朕还等着他的回来呢。”赵桓叹气的整理着案台,安娜给赵桓弄了根鹅毛笔,已经习惯了毛笔的他突然不习惯这鹅毛笔的握姿了。

    尉迟恭舒,高昌国使者、于阗国王族、盛唐遗民。在领了将族人迁回内地的诏令以后,再没有了消息。

    赵桓转动着手里的鹅毛笔,这鹅毛笔的唯一好处,就是让他重新找回了儿时转笔的乐趣。

    当然很快,鹅毛笔里的墨水甩到了宣纸上,撒出点点墨迹,赵桓再无半点转笔的意思了。

    他拿起了一本札子,这是李纲对赵桓前几天提出的战争金融资本的若干意见。

    战争金融资本,就是当初大航海时期欧罗巴玩烂了的一种经济手段,就是建立各种公司,将公司分成若干股,发行股票,进行扑买,筹措资金组建远洋公司。

    股票自由交易的同时,筹措的资金可以用于扩张公司规模,而这其中必然建立一定雇佣性质的军队,伴随着大航海的船舶,四处征伐,掠夺财富。

    赵桓的打算是给大宋的河间军、山海军做一个类似的试点,但是遭到了朝臣们的一致反对。

    他们不是不同意所谓的成立公司,这对宋人来说,也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对于设立股局,扑买股票来筹措资金资金,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尝试。

    毕竟当初大宋能把诸如码头、邸店的各种商税都扑买出去,对于商贸行为上,他们有更强的承受能力。

    但是他们不接受以河间军、山海军为基,而且是坚决反对。

    扩军,大宋的文臣们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大宋皇帝喜欢武夫,而且是那种不加掩饰的喜欢,他们改变不了皇帝的喜好。甚至建立大宋远洋军,对大宋朝臣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是这支军队的粮草供应以及归属权,必然是大宋所有这一点绝对不容许改变。

    在中原王朝的字典里,军队保护自己的商船是天经地义,而且军队不能掺杂其他的性质。

    李纲甚至都将永兴军路控制的陇右都护府的盐田说事,眼下永兴军路的为何到难以收拾的局面

    陇右都护府的盐田每月可出产几十万贯的山盐,这些山盐和西夏境内的青白盐贸易,就是永兴军路的底气之一,若是官家出面鼓励军队参与所谓的公司,就是将大宋军队推向藩镇。

    这对大宋文臣来说,就是底线,这也是大宋朝立国的根基之一。用李纲的话说,就是军屯营造,此乃乱政,臣不奉诏。

    这一点上,和后世某位大贤说军队不得经商,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桓想明白之后,也是一身的冷汗。

    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原王朝没有生存根基,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就会从上到下被掐死

    没有军队保护的资本,就是一堆堆的钱组成的肥羊,压根无法进化到战争金融资本的地步,进行自保。

    所以只有萌芽,没有成长,更别说开花和结果。

    为什么赵桓闲的没事干,提出这种杀鸡取卵的政策

    其实和之前塘口遇到的瓶颈相同,大宋印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大宋发展的地步,导致大宋朝出现了钱荒。

    韩世忠对优先配给山海军的板甲护具、神威镇远大炮真的没有任何的意见吗

    说到底,还是大宋的银钱现在有些不太够用了,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市场的贸易,民间再次陷入了钱荒的窘境,没办法进行投资,甚至在一些邸店内,出现了一定的恶性通缩。

    这让赵桓极为挠头,他没有处理这方面的经验,还有发展速度太快导致钱不够用的事真的存在吗

    他已经竭尽所能的压榨倭国供给白银了,可是白银依旧不够用。

    两个办法,小幅度的开放大宋银庄的印钱发动机,定量超发一定比例的银票。

    第二个办法,发行一定的代币,收回百姓手中的银票,再投入整个大宋朝。

    现在摆在赵桓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有限开放印钞机。第二条路,发行国债,收回百姓手中银票,二次投放。

    一时印钱一时爽,一直印钱火葬场。

    赵桓看着两条路就是一阵挠头,左选选,右选选,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涉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发行代币,发行国债,届时百姓会拿着债券到大宋银庄,兑银或者兑换银票,这法子压根就是饮鸩止渴,届时再次爆发钱荒,通缩的规模会比眼下更加严峻。

    印钱

    赵桓叹气,他倒是想印钱

    可是上任皇帝赵佶,生生把大宋钱引制度给玩烂了,将大宋朝廷的信用完全透支,大宋银庄为何不能超发还不是在恢复大宋朝廷的信誉

    “都怪李纲”赵桓将手中的鹅毛笔一扔,甩锅给了李纲。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中原王朝商贸的潜力
    大宋朝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超快速的发展,哪怕是收割倭国的银矿都无法满足宋朝商贸这饕餮

    是赵桓重开市舶司吗有一定的原因,但是重开市舶司的意义,只是将民间海贸,承认其合法,大量减少的仅仅是私贩和海盗罢了。

    大宋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海贸,哪怕是朝廷禁海,但是朝堂没有一支战备的海军,怎么完成片甲不下海的海禁

    是赵桓推出的银本位的大宋银庄对金融的刺激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本身大宋的民间都存在钱庄、票号、银市这样的民间组织,大宋银庄的作用,更多的是将这个市场规范化,并且具有了调解的作用。

    那是什么刺激的大宋如此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商贸发展的速度,连银子作为新的法定货币,都无法满足它的胃口

    赵桓已经琢磨了很多天了,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是李纲。

    他的商税改制和依托于退役军卒建立的大宋新商税税稽查,将商税彻底规范化,这不仅仅给朝堂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也给民间商贸发展注入了发展的强劲的动力。

    大宋朝的商税改制,将错乱不堪的大宋商税,彻底规范化之后,打消了百姓们投资顾虑,他们将藏在地窖里的银子和铜钱,拿到了大宋银庄,换成了银币和银票,举着大把的钞票,雇用百姓进行生产,哪怕是小手工形式的作坊,都拥有无限的潜力。

    而为了让商税改制进行到底,赵桓也对大宋的流匪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整改,再加上驰道和兴修水利让货物更快的流转,都让大宋朝的发展,爆发出了让人侧目的威力。

    历史,永远是由人民去创造。

    所以,这一切罪魁祸首就是李纲,面对钱荒对发展的限制,李纲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小幅度可控制的超发,国债金融工具,不足以调控市场普遍的钱荒。

    “这搞个商税改制就这么厉害”赵桓皱着眉头,他在怀疑是不是有朝臣在其中玩什么他不懂的把戏,但是他又看不出问题。

    历史事件提醒: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廷岁入4,250万两白银,农业赋税3,2万两,占比为77,工商杂税969万两白银,占比23

    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岁入29,696万两白银,接近三亿两白银,其中农税4,0万两,占比16,工商杂税20,441万两,占比69,其他收入4,445万两,占比15,其他收入中最大的一项为关税,为3,617万两,剩余皆为种植、贩售土药罂粟所得。次年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廷亡。

    清晚期岁收,在五十年间,从四千万两涨幅至三亿两,很多人将其归功于英吉利对清政府关税的帮扶,而从咸丰十一年至宣统二年全国海关历年各项税收统计总表可看出,关税并非清廷主要增长点,而是商税改制、放开土地对百姓的束缚后,带来的巨大影响。

    “所以系统你的意思是,清廷亡的时候还是用力挣扎过的吗怪不得晚清又是搞北洋水师、又是赔款、又是建园子,都快玩出花来了!”

    “崇祯就不一样了,十七年连自己的床都没修过,金銮殿的琉璃瓦都掉色了,惨呀。”

1...384385386387388...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