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隆宠,重生第一女神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闲月
这里是一块天然的好地,应该种出粮食才好,最起码他们自己种一点,就能给老百姓省一点。
好好的一个皇帝,硬是被这事逼的想去种田了。
紫辰殿里,众人商议不出对策,凌天成就不放他们走,一个个的跪的累了,就坐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实在跪不住了,也可以赐座,但不管是坐着还是跪着,宫里都不管饭,而且急需他们拿一个主意出来。
眼看着天色渐暗,一缕缕的饭香从后宫里幽幽送了过来,那些老臣们饿的头昏眼花,可抬头看凌天成时,他也正好看着他们,且目光犀利。
老臣忙着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去,再不敢造次。
不知是谁,实在饿的忍不住了,低声说了一句:“要不让各处捐一捐。”
这个声音仿若福音,立刻就把蔫下去的众人点燃。
他们仿佛被人瞬间解开了穴道,一刹那活跃起来,跪到凌天成面前道:“皇上,可以让各处捐一些粮食,再结合国库里的一起,发往丰宁县,定能解决一些那里的危险。”
凌天成看着他眼里精光道:“捐是一个好办法,那陆大人认为哪个州县能捐出粮食而且那里是旱灾,只有粮食不行,还要有水。”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开口的大臣,又把头低了下去,看着自己跪软的膝盖,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其实只要有粮,百姓可以暂时先迁到有水的地方去。
然而凌天成比他们都清楚,整个大盛朝并没有多少粮食。
这几年征战,粮草是必不可缺少的,每次发兵,都从百姓那里征税,各处老百姓的家里早就空了。
如果真要说哪里还有存粮,也有可能是各处的地主,或者乡绅,再或者就是眼前的这些官员们。
他们一个个说起来比谁都惨,但其实谁也不会饿着肚子,有些人甚至比凌天成吃的还好。
他只所以把这些人留下来,就是想从他们那里掏出些粮食来,可这帮老狐狸,也是一个比一个聪明,跪到快没命了,都不吐口。
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太监已经悄无声的把室内的灯点了起来。
冷风从窗户门缝里溜进来,虽是进入初春,却比一点也没比冬天好,仍是冷的人发抖。
凌天成也忍不住了,说道:“老百姓手里是真没东西捐出来了,不过各位大人可否捐一些呢据我所知,各位的手里都有良田,每年的产量也都比老百姓多,这么多年了,总有积蓄吧。”
这话跟打在棉花上的水珠一样,连半分响动都没打起来。
大臣们无声地往后退了半步,尽量把头往下埋,以免凌天成看到他们的脸。
此时此刻,好像被他看一眼,就能看出自家有多少粮食,又必须拿出来一样。
有些家底不厚的,还能壮着胆子说话:“皇上,臣虽有田,但却并非良田,每年产出的粮食也只是够一家人吃食,并没有积蓄,况且您前面不是说了,丰宁县缺的不只是粮食,他们还缺水。”
凌天成:“对,他们最缺的是水,那么你们有办法把水运到那里去吗”
原本跪着的人面面相觑。
要是让他们捐水,他们倒是能想来办法,毕竟他们还紧靠着护城河不是,而且现在京城里冬日的雪都没化尽,化了也都是水。
可要是送到丰宁县去,那可就真的没办法了。
说起这事,倒让凌天成想起一个人,就是前阵子跑到甜甜侦探社,让庄思颜他们帮着找儿子,后来又什么也不肯说的石方彬。
&nb
第588章 青溟学院出事了
c_t;紫辰殿的事,庄思颜已经听说。
凌天成还没回来,她就在正殿等了,直到戌时,才看到他极累的走回来了。
脚步都有些凌乱了,被李福扶了一把才跨过门槛。
抬眼一看到庄思颜,忙着又把疲态收起来,紧走几步过去:“用过晚膳了吗怎么在这儿等我,多冷,快进去。”
他习惯性的用手去探庄思颜的手,可这次他的指尖,比庄思颜在外面冻了许久的手指都要凉。
庄思颜先没说话,扶着他一起进去,倒了热水给他喝,又悄悄命李福去传了饭进来。
直到凌天成吃了几口进去,勉强挡住了饿,她才问:“有方法了吗”
凌天成摇头苦笑:“做了一回强盗,把大臣们家里的余粮抢了。”
庄思颜很跟他站一条线:“既然是余粮,那说明现在是吃不着的,既然吃不着,拿来解朝廷的危机,也是他们的造化。”
凌天成抬头看天。
过了半晌才说:“大盛朝的盛世之时,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可是这几年,把什么都耗干了,屋漏又偏缝连天雨,天灾,挨着个儿的来。”
他把目光挪下来,看着庄思颜的脸说:“颜儿,可能我真不是什么真命天子,因为抢了这个位置,所以老天要来惩罚我,连带着连老百姓们也一起罚了。”
他顿了顿,轻声道:“明日我去找温青,实在不行还把这个位置还给他算了。”
他突然颓废,不自信的样子,让庄思颜非常心疼。
再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些凌天成都做了些什么。
他是真的运气不好,或者说大盛朝本来在他父亲那个时候,就已经走到了穷图末路,也许没他,这个朝代已经改名换姓了。
但是他力挽狂澜,又把这个朝代救了回来。
只不过一个接近死亡的人,挽回他的生命或许很简单,可若想让他回到当初健康的时候,才是最大的难题。
凌天成已经很努力了。
所以跟老百姓相关的事情,他都在尽着一个帝王的职责去处理。
要真说有昏的地方,那就是对庄思颜这里,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失去理智做一些过份的事。
但细细算起来,也都是有分寸的,并非一味的纵容她,或者不惜牺牲老百姓,来满足她的私愿。
他摊上了一个不好的时代,却在尽力做到最好。
到如今,眼看着那一劫要过去了,老天却又出了一道难题。
以前凌天成是不信命的,他说过不想做皇帝的话,只是那话都是因为庄思颜,因为想与她双宿双飞,不被俗事牵绊,所以才想放弃皇位。
现在倒好了,不是因为庄思颜,反而想到了天命。
看来这个难题真是把他难住了。
庄思颜陪他坐了一会儿,看他情绪平稳一些才又开口:“天意就是谁走到了这一步,就该是谁的。
你看看温青,就算是你开口了,他能接吗
你花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把大盛朝的积弊给清掉了,现在交到一个你自己都不敢信的人手里,你想过后果吗”
当然想过。
凌天成过去跟庄思颜纠结的时候,最初是想用皇位把庄昌远压下去,赢得她。
后来庄昌远倒了,庄思颜跟他的关系也有改善,而且特别特别的向往自由。
为着这一点,他无数次的想过,自己不做这个皇帝了,还给温青。
他就跟着庄思颜一起,她想做什么,自己就也做什么,只要常伴在她身边就行。
当然,想的多了,也想跟温青谈一谈。
可每次没等他开口,温青似乎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立马岔开话题,或者直接躲开去。
他可以帮自己做事,但从不往皇位这方面想,反而让凌天成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当初自己不接这个皇位,那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境况呢
庄思颜说的没错,以前温青没这个想法,现在就更没有了。
现在他一心都在米月清身上,那个人找不回来,就把他的心一块带走了。
他在人前装模作样,还看不出什么来,可凌天成不会忘了上次他进宫里的样子。
为了找一个女人,他把自己手里的人全都撒了出去,身边现在就只剩一个温伯,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不仅如此,还要向凌天成调用禁卫军。
当年庄思颜偷偷出宫,凌天成都没打禁卫军的注意,这些人决定着整个皇城的安全,并非谁想动谁就能动了。
这么一想,别说是温青不要了,就是现在他想要,凌天成也不会给他。
要真是大要到了他的手里,他应该什么事也不会做,第一个就是去找米月清吧。
凌天成慢慢舒了一口气,也算把此事咽了下去。
他把庄思颜拢过来,手在她背上轻轻摩挲,许久才轻声道:“谢谢你,颜儿。”
庄思颜听到这话,便知他已经想通了。
本来也不是什么糊涂人,可能就是太烦了,拿这事撒撒气而已。
两人坐了一地儿,等着宫人们把桌上的饭菜收尽,才又到工程水利的问题。
这些本来都是工部在负责,但因为这些年朝廷内部了人员的更换,工部现在也没有一个真正能立事的人。
过去不行的撤掉了,可又一直找不到行的上去,断层的管理,是大盛朝的另一个弊端。
凌天成问她:“你之前提过一个人,叫石方彬的,他现在在哪儿”
庄思颜也知道石方彬的事,知道他可能有些才能,却没看过他的文章,自然也不知凌天成这会儿问起这个人做什么。
不过人就在学院里闲呆着,
第589章 三个孩子
c_t;青溟书院除了从原先的罗和城带回二十来个孩子,在京城里也招了二三十个,而且还在逐渐增多。
因为这里不用交银子,管吃管住还能学到文武知识,很多人家就算有父有母,也想把孩子往里面送。
尤其是他们知道这学院的背后,有庄思颜这个皇后撑着腰,更是趋之若鹜。
好像只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几年以后就能摇身一变,平步青云,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按庄思颜的计划,也是要把学院规范化,老百姓能摒弃老旧的思想,把孩子送出来读书,接受统一的教育,这对整个大盛朝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可惜他们现在条件还没成熟,学院的地方,老师也有限,这里的有钱人家也多请夫子在家里教,所以这事就缓下来了。
可一个免费的条件,又把人们的贪小的心理给勾了起来。
这中间就牵涉到一个,他们是否真的是孤儿的核对,全仍然有漏网之鱼。
青石要说的事,就跟这鱼有关。
年节前的事,书院里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当时说的是自己父母双亡,无家可归,从小就一直流浪,最近才入的京,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就来了。
大冷天的,他穿着单薄,一件棉袄到处都是破洞,露在鞋子外面的脚趾头,在雪里冰成红萝卜。
青溟书院负责审核的人一看,还真是挺可怜的,也就先把他收了下来。
少年刚来的时候,倒还规矩,跟着其他的孩子一起读书,习字,练武,平时没事,也会帮着里面的老师做些小伙,倒是招人喜欢。
但这批人里,本来就有许多比他还精明的人。
纪小天就不用说了,那是能跟庄思颜他们等级的人才,年龄虽小,心机却惊人。
还有一位,是自阿四死后,就鲜少说话,恨不得把自己隐形的孙喜。
这小孩儿,庄思颜也跟他相处很久,那时候为了抓住跟骆家勾结的他父亲,小伙子也是斗智斗勇,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把他们涮了数次。
后来还是跟阿四建立起了兄弟情,才慢慢把那份少年气收起来,变的乖顺起来。
很不幸的是,阿四当年为了救叶元裴,死在了狼人谷。
他原先一直跟着阿四,那次事后,他便留在了罗和城。
庄思颜平时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最开始还有去关注他,后来他不惹什么事,她也走南闯北,这事慢慢就消停了。
青石说:“纪小天来了之后,不知怎么的就跟孙喜玩了起来了,两人关系还挺好,一起看书,一习武,年节放假时,别的孩子都跑出去玩,他们连书院的门都没出。”
庄思颜:“这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可就因为他们没出门,才跟宋启明撞上的。”
宋启明就是他先前说的,那位从小流浪,无家可归的十二岁少年。
原来宋启明根本不是孤儿。
他不但有家有父母,而且父母还在京城过的很不错,父亲领着工部的一个小职,薪俸虽不多,可那人上窜下跳,一年里光是私活外快也捞了不少。
有了一些钱,就不满足现在的职位,想往上爬。
可朝廷现在已经跟过去不同了,不是谁塞点钱就能爬上去的。
所以他试了几次,没能成功后,就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儿子身上,跟宋夫人一商量,两人都觉得这一条路是最后了。
然后就把宋启明装扮一翻,送了进来。
前期伪装的挺好,宋家也不来看自己的儿子,宋启明在这里没了父母管束,跟孩子们玩在一处,也算自在。
可没过多久就是年节了。
年节在中原老百姓的心里,除了一年一度的节点,还有喜庆团圆等意思。
宋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为了仕途把他送出来,强忍着不来看他,可到了年节,宋夫人既想他,又担心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