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皇帝原本打算,以后看看这位海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海氏会要离开京城。
“她说,孩子们还太小,受不了有人会说三道四,不如等他们长大后,再知道整个过程。”
“原来如此,这倒是一个方法。”皇帝说。
唐王偷瞄了一眼皇帝,看他脸色还好。
他们夫妻两个人和余颖比较熟了之后,才知道余颖的打算。
当初和离时,把孩子带在身边,那孩子自然是海家之人。
而海家原本算是商籍,就是转出商籍。
也要三代后,才可以走上科举之路。
这期间就一直是平民百姓。
也就是说顺便一个小官,就可以让海家万劫不复。
而在余颖和镇南侯府决裂时,就意味着她树下不少隐形的敌人。
比如说镇南侯府的那些姻亲,如果海家只是平民,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报复
要是指望别人发善心,或者相信他们的节操,都是无稽之谈。
官员们一个个都是能搞事的人。
士族对待小民根本不会客气。
海家对侯府恩情不小,得到也是轻视和慢待。
海家必须要自己强大起来,这一点她很有数,早就盘算着弄到更多的筹码,在风暴来临之前强大起来。
因为海家出身商籍的关系,南哥儿不可以科考,余颖打算去南方之后,开家小小的书院,让南哥儿成为名士再说。
虽然不能科举,学得好的人,还是能得到一定的尊重,后来有了唐王府的帮助,倒是让余颖感觉是雪中送炭,真的太好。
后来她在和唐王夫妻说起自己将来的打算。
唐王觉得南哥儿很好,有读书的潜质,为什么不能科考
想来想去,就打算让皇帝出面。
唐王就跑来求个恩典。
皇帝不知道,就有些疑心地说:“你是不是对海家太好了”
他深谙帝王之道,想得多,不由想知道儿子是不是想要拉拢别人
难道是千金买骨造势给别人看
想不到唐王说:“父皇,你不知道当初我那个惨。”
“儿臣掉下去时,天已经黑了,就没有人知道儿臣掉下去。”
此刻的他面部上出现一丝痛苦与后怕。
“儿臣两个人一前一后掉下去后,又饿又怕,还都受了伤,就昏过去。”
“等再一次醒过来时,感觉浑身有些发冷。”
说到这里,唐王露出苦涩的笑容。
他虽然不想当什么皇位继承人,但也不想当遭到父皇厌弃的皇子,专门研究过皇帝。
他家父皇是典型的对儿子好过妃子。
诸多皇子就算是没有亲娘在,也是活得很好。
纵然后来皇帝有些疑心病,但要是实话实说,还是比较讨皇帝喜欢的。
“醒后,儿臣就想要叫人来救命,一直大声叫,后来嗓子都哑了,才想起来,大晚上有几个人会跑到这里来白叫了。”唐王叹口气说。
那时候的他已经失去了引以自豪的镇定。
一心想着有人快点把人救上来。
没有想到天黑,人们根本就不会在路上。
皇帝听到这里,无法忍住笑。
看在当事人是他儿子。
他还是尽量忍住。
不过肩膀还是耸动了几下。
这个动作出卖了皇帝。
“笑吧笑吧!父皇。”唐王有些无奈地说。
等回过头来,他也发现自己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傻。
绝对是白叫,把嗓子叫破也没有人救他,还不如攒着力气等人救。
他当时光知道怕,因为老是听到悉悉索索的动静,就感觉不妙,想起来野外可是有不少蛇和虫子。
“儿臣就是怕蛇,一想到躺在那个地方有可能会有蛇,我就怕得不行,光想着有人来救。”
“你那个时候,腿断了,不能动,如果是蛇的话,的确是有些怕。”皇帝说。
“等到儿臣回过神后,才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嗓子被喊破,待会怎么求救”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只能是硬撑着,等天亮一点后,找了一下石块。”
皇帝一想到儿子傻乎乎地大叫,叫到最后就出不来声。
他就感觉无奈,这孩子太傻。
“后来天亮了,儿臣听到有人经过,就连忙求救。”
“指不定你的嗓门太低,就没有人听到。”皇帝插了一句。
“是的,父皇,儿臣的声音根本就无法被人听到,只有海氏听到,令人救起儿臣。”
“海氏真的是儿臣的大恩人,儿子在被救时,发誓好好报答恩人,这不是儿臣来求个恩典”
“原来如此。”
皇帝说话间看了一眼这个儿子,他很满意。
没有野心的他们夫妻,倒是知恩图报。
也好,儿子有良心。
他这个做父亲的,倒是很高兴。
唐王又讲了一下和海家接触的情况。
他是没有想到这位海氏见到他们夫妻时,是一直不卑不亢。
余颖本身是修士,不在意外物。
她见过的达官贵人多了去。
还有过两次女帝,一个皇太后的经历。
自然不会打怵唐王夫妻。
“好!既然是这样,朕就答应过你的要求,另外朕再给海氏一个县主的爵位。”皇帝说。
“父皇你怎么会给这么高的赏赐”唐王惊讶地看向皇帝,不知道为什么父皇如此慷慨大方
“你不是打算让两个孩子竞赛既然一方有镇南侯坐镇,那么另一方的地位不能差太多,这才公平。”
“原来如此,皇帝实在是高明。”
唐王谢过父亲,父子两个人说过一番话后,就分开。
在父子两个人谈话完毕后,唐王妃接到新的通知,去看余颖。
“妹妹,你真的现在就要离开这里”唐王妃问。
“阿姐,我要让孩子们离开镇南侯府远点。”余颖说。
“哎!你也听说了”唐王妃问。
“当然,这可是我故意这样做的。”
“哈哈哈,我猜也是。”唐王妃笑着说。
这段时间里,镇南侯府的事情,闹得是沸沸扬扬的。
侯府的主人再一次成亲,娶的是原配。
现在的女主人萧氏可不是原主。
是靳侯爷的本命真爱。
只要真爱不高兴。
侯爷就让侯府的人不高兴。
原本就有些裂痕的几房关系,更加是岌岌可危。
镇南侯府的人,怎么也没有想
第十五章 否认三联
这么一折腾后,余颖真的开眼。
竟然有人为了钱财干出如此卑鄙无耻的事情。
根本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无视伦理道德,也无视别人的心愿。
这件事只怕不单单是卢氏的想法,她的夫君也会知道。
真的是垃圾,妄想拿到海氏的资产,想钱想疯了。
但余颖根本就没有打算动手对付卢氏。
她和她的夫君就是那种极度自私和没脑子的人,必然出事。
她还是当个安静的旁观者就好。
就怕其他人也会来找她。
日子绝对是清净不了。
一想到那些人打着看两个孩子的旗号,没完没了地来个不停。
余颖就感觉有些头痛。
她倒是不太在意,但孩子们不行。
好在没有救错人,唐王还是很给力的。
在知道有了一个县主(就是一个头衔,没有封地)的爵位后,余颖很感谢唐王。
到了外面,可以糊弄一帮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有些地方是个秀才都是令人尊敬的。
那些官僚们也就不会拿官威来压制余颖,这一点她是蛮喜欢的。
以她的实力来说,她不会畏惧这个世界的王侯将相,但能省事的话,她很乐意。
“镇南侯府这段时间比较乱,顾不上我们娘三个,我可以趁机走人。”
唐王妃有心说,根本就不要怕他们,反正有唐王在。
就见余颖笑着微微摇头,她并不愿意离皇帝太近。
但说出理由是另外一条,“我之所以想要往外走,也是为了孩子们,他们应该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余颖还是很满意这个世界,没有实施什么类似八旗制度的东西。
那种制度直接就把旗民钉在一个地方。
不允许远离那个地方。
而这个世界,有了路引,有了户籍。
还是可以四处看。
余颖希望两个孩子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看到更远的地方。
他们两个人要学会把自己眼光放大,拥有博大的胸怀,这样子的孩子会活得快乐些。
“而且,等我定居下来后,就可以请你们夫妻过来做客的,你们也算是有个地方散散心。”余颖说。
唐王妃一听,眼睛都亮了,对邀请十分感兴趣,这样挺好的。
她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出去过。
作为一个女人,在闺中时要紧守规矩。
这个社会根本就不允许闺中女儿出去浪一浪。
等到出嫁后,又要生孩子。
生下儿女后,要抚养孩子,就没有出去过。
也好,等着找机会去看看妹妹就是。
“好!既然妹妹么说,我明白了,你打算去哪里”
“先去南方,那是海家的故乡,等到孩子长大后,可以去看看大海,看看高山,也可以去西南,去北方。“
“北方”唐王妃有些吃惊地说。
“对!北方,即使那里有蛮族人,但不等于那里风光不好。”
“阿姐,孩子们总是要长大,也许有一天他们会面对北方的铁蹄,在此之前,要知己知彼。”余颖说。
在大乾皇朝的北方,是蛮族人的地盘。
当年开国皇帝带着人,把蛮族人赶出中原。
但蛮族人依旧是占据北方肥美的草场。
他们一直是在虎视眈眈。
想要夺回繁华的中原。
是大乾皇朝的大敌。
这一点唐王妃也知道。
才会如此惊讶,竟然想要到北方去。
听了余颖的回答后,唐王妃点点头,因为蛮族的事情要注意一下。
“阿姐,你和王爷要多多锻炼身体,想要好好活着,可以不冒头,但绝对不能没有自保能力。”余颖说。
唐王妃连连点头,说:“好的,那要是你到了地方,定居下来后,一定要写信回来。”
唐王夫妻在余颖南下后,帮着料理海家留在京城的产业,收益是专门存好。
而镇南侯府的人,也终于知道海氏竟然成了唐王妃的义妹。
海氏竟然离开了京城。
这些人里一个个心里有鬼。
看到有人给海氏撑腰,是懊恼的。
想了一想,就没有去找余颖他们几个人。
他们并没有知道皇帝还给了余颖一个县主的爵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