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汉人娶外族女子不算禁忌,虽然韦宝身份现在很是高贵,但只要皇帝允准,这都是小事。
关键是**图雅琪琪格的身份非同**,她是科尔沁左翼的公主,韦宝娶了她,几乎就等于娶了十几*部众。
大家本来就觉得韦宝眼下的势力已经够大的了,再加上刚才皇帝让给韦宝挂礼部尚书衔、刑部尚书衔和工部尚书衔的圣旨,多半是能通过的,以韦宝现在的势力,加上阉党和东林党斗不愿意得罪韦宝,所以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要是再加上一个强大的部族,那韦宝得多强大?
朱由校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迟疑了一下道:“我们汉人有规矩,家里有丧事,子女要守孝三*吧?你这个时候要提出嫁人?而且,是你想嫁给韦宝,还是你父亲想让你嫁给韦宝?”
“陛下,这事在我们部族投靠大明之前就定下来了,是因为韦公爷当时说要优先迎娶**凤,明*再娶我,才耽搁下来。现在我们已经履约,全数进入关内,我父亲担心有什么变化,所以想让韦公爷现在就娶我,越快越好,这是父亲的临终心愿!*望陛下成全。我们蒙古人,**什么守孝的规矩,如若陛下不准,会寒了我们十几*部众的心。”**图雅琪琪格直率的道。
皇帝听了这么硬邦邦的话,似乎其中还有点威胁的意味,自然是不高兴的,“可是韦爱卿这趟前去山海关,就是要迎娶**凤的啊,这事已经定下来了,如何能更改,总不能让他连着娶亲吧?”
韦宝看出来皇帝似乎不愿意让自己娶**图雅琪琪格,便道:“陛下说的是,陛下,不如在翰林院挑那学问好,相貌端正的,**娶妻的进士,迎娶琪琪格吧?”
韦宝此言,正好迎合了皇帝的想法,大喜道:“如此是不错的,也省的旁人说韦爱卿连着娶妻,对韦爱卿的名声有什么影响。”
“陛下,我**与韦公爷的事,是*前就定下来了的,这是我父亲的遗命啊!*望陛**谅我们部众的想法!”卓特木尔也急了,大声道。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
**图雅琪琪格道:“我非韦宝不嫁!我们蒙古人说好的事情是不能更改的,这是毁约!不单大**廷要被人说,韦宝更会被人说!韦宝!你怎么能让我嫁给别人!?你不是才在京城连着娶了英国公的女儿和吴襄的女儿吗?现在轮到我怎么变了?我可以排在**凤之后,等你迎娶了**凤,立刻迎娶我!我不用陛下主婚,碍着谁的事情了吗?”
韦宝一汗,心说你个心直口快的**,你冲我嚷嚷什么啊,是皇帝不想我娶你,又不是我自己不肯娶你。
朱由校不高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大明的进士拿不出手啊?大明进士是多少*人里面考出来的,入**至少就是七品官,只要不是太无能,以后到四品,三品,都是可期之事啊,并不委屈你们。”
“陛下,我妹妹只要嫁给韦公爷,我们部族也是这个意思,换了其他人都不行!”卓特木尔也是斩钉截铁的个性,“我们部众只认韦公爷,旁人不认!”
“大胆!”魏忠贤再也忍不住了,“尔等番外未曾教化之人,不通礼数,怎么敢这么对陛下说话?”魏忠贤再也忍不住了,呵斥道。
“我们就算不通礼数,也绝不敢对陛下无礼!我们草原上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卓特木尔平日在部众中就是王,从来**人敢顶撞他,此时被一个尖声细气的老太监呵斥,哪里能忍住火。
场面一下子就紧张了,虽然朱由校身边有三千御林军护卫,面对的是几*手无寸铁的科尔沁左翼部众,但对方人数太多,并不怯场。
韦宝急忙打圆场道:“卓特木尔兄弟,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陛下面前的红人,九千岁魏公公,魏公公,这是科尔沁草原左翼的新族长,他们既然归顺了大明,就与我们是一条心,他们平时说话这样惯了,并**冲撞陛下的意思。”
魏忠贤听韦宝抬高自己,哼了一声,**再说什么。
卓特木尔和**图雅琪琪格也不是真的想得罪皇帝,也不再争辩。
韦宝急忙对皇帝轻声道:“陛下,这些人归顺时日尚短,为了这么点小事前功尽弃太不划算,过个几*,他们就会与我们汉民完全一样了的。”
朱由校叹口气道:“那你是什么意思,你要娶这蒙古女人?看她凶巴巴的,你当心以后没好日子过,朕这是为你着想啊。”
韦宝呵呵一笑,轻声道:“谢陛下的好意了,依着微臣看,娶一个也是娶,娶两个也是娶,就随了他们吧,陛下正好示下天恩,让他们感激之余,好加快被我们汉人同化的速度,陛下*圣之躯,**必要与这些人计较。”
朱由校是没啥主见的个性,听韦宝这么说,只能点了点头,然后对卓特木尔和**图雅琪琪格道:“你们这些人滚顺时日尚短,以后要好好学**明的礼法,朕就不与你们计较了。你想嫁给韦宝的事,朕准了。”
卓特木尔与**图雅琪琪格闻言大喜,急忙跪地谢恩,“谢陛下天恩,吾皇*岁*岁**岁!”
“谢陛下天恩,吾皇*岁*岁**岁!”同来的几*科尔沁左翼的部众也纷纷一排排的跪下谢恩。
韦宝在朱由校耳边道:“陛下,怎么样?对这些人,陛下就应该恩威并施,他们是来帮咱们大明干活生产的,还得交赋税给咱们,多好啊,得了这么多壮丁,最赚好处的还是陛下。”
朱由校哈哈一笑,点了点头,心情好了不少。
然后,卓特木尔与韦宝约定,韦宝迎娶了**凤之后,下月就得派人来迎娶**图雅琪琪格,韦宝也答应了。
大队人马继续行进,**图雅琪琪格带着一名侍女,仍然跟随。
魏忠贤就奇怪了,问道:“姑娘,陛下和韦公爷不是已经答应你了?韦公爷这个月娶**凤,下个月就娶你啊。”
魏忠贤觉得这蒙古女人也太不要脸了,***这样一直跟着跟着的。
“我知道,我要跟着韦宝,等韦宝娶我的时候,我再回部族就是了。”**图雅琪琪格道。
魏忠贤又好气又好笑,“***这样的啊,依着我们汉人的规矩,新媳妇在过门之前,是不能和男方见面的啊。”
“那是汉人的规矩啊,又不是我们蒙古人的规矩,在男方那边,我可以守你们汉人的规矩,但是在女方这边,也得守我的规矩,我得看着我的情郎,否则出了什么意外,我的情郎不肯娶我了怎么办。”**图雅琪琪格倒是很有道理。
魏忠贤笑着点了点头:“好吧,那咱家就随你吧!”
然后魏忠贤也不再干涉**图雅琪琪格跟着了,摇头笑着离开。
这件事魏忠贤也不敢瞒着皇帝,在御驾边上道:“陛下,那蒙古女人还跟着呢。”
朱由校奇道:“他们的人都走了,他怎么还跟着?”
“她说这是她们那边的规矩,她得守着她的情郎。”魏忠贤道。
朱由校闻言,道:“知道了,随便她吧。”
“是。”魏忠贤答应一声。
马车中,朱由校对韦宝笑道:“你那蒙古女人够痴情的啊,还得跟着去看你娶别人,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韦宝看出来皇帝似乎还有点在意自己去**图雅琪琪格,便有些好笑,其实对于韦宝来说,在韦宝的女人中,**图雅琪琪格虽然是一个十多*人的大部落的公主,但哪里比得上英国公的女儿,甚至不见得比得上吴雪霞。
吴襄在辽西不咋滴,长期处于祖大寿家的威势之下,但不管怎么说也是辽西的世家大户,在韦宝起步阶段,对于韦宝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实际上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韦宝对于有**科尔沁左翼的帮助,已经无所谓了。
肯定不需要这帮人打仗,自己已经有骑兵团了。
韦宝并不打算再大规模的发展骑兵,**打算弄个骑兵*,更**打算弄个骑兵师。
至于种地,这些蒙古人,习惯了放牧生活,要习惯种田,还得培养一代人,至少得十*以上才能见效。
明鹿鼎记 【****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
总之,其实韦宝现在对科尔沁左翼这样的部族联盟的需求极小。
反倒是科尔沁左翼部族对韦宝的依赖性极大,如果不将**图雅琪琪格嫁给韦宝,他们会很不放心到**地域生活。
韦宝因为看出来皇帝还是有点介意,便开玩笑道:“陛下,其实我觉得你娶**图雅琪琪格挺适合的,您想啊,您内宫佳丽三千,也不在乎多一个,另外,您的身份何等高贵,您亲自娶了她,她们就**借口不同意了。”
朱由校被韦宝说的一怔,怔怔的看着韦宝,然后忽然大笑起来。
这也就是韦宝了,别人绝对不敢用这种事向他开玩笑。
朱棣的老妈好像就是朝鲜人,不过小朱是从来不认这个朝鲜妈。
所以韦宝才敢开这种玩笑。
大明应该是**明文规定不允许娶外族女人。
“韦爱卿,也就是你敢跟朕开这种玩笑了,你饶了朕吧,朕要是娶一个蒙古女人,朝廷肯定要震动!再说,蒙古女人好像都不洗澡吧?朕哪里受得了。”朱由校大笑道,笑的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
韦宝笑道:“陛下,那些都是道听途说,你让人洗澡,人家还能不洗澡嘛,时间长了都一样,您看刚才那个**图雅琪琪格长的怎么样?微臣是真的不想娶她,完全是为了大明啊,陛下要理解微臣一片苦心。大明又**和亲一说,其实,微臣觉得和亲的确是一个好办法的,对于缓和****,很有效果。”
“不行不行,这回把皇室血统搞乱了,你**看到选妃只在两京范围中选十四到十六岁的汉人女子吗?”朱由校笑道:“韦爱卿,朕知道在,这件事委屈你了,找一个蒙古女人是不舒服的,刚才朕看那女子都敢与朕顶嘴,搞不好你娶了她,你俩天天得打架,你别哪一天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来见朕,那就笑掉大牙了。哈哈哈哈。”
韦宝听皇帝这么说,知道皇帝看来**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便放心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朱由校忽然想起一事,“这天寒地冻的,那女子虽然是关外女人,却也怕冷的吧?她是骑马跟着咱们?”
韦宝道:“恐怕是的,北方女人抗冻。她们上哪儿去都喜欢骑马。”
“魏忠贤,给那个什么琪琪格安排一部马车,别让她觉得朕不同人情。”朱由校对车外道。
魏忠贤马上答应一声,去了。
**图雅琪琪格听说皇帝给自己安排马车,以为是韦宝对皇帝请求的,心里暖洋洋的答应了。
魏忠贤找机会对冯铨说了陛下发话,要把蓟辽定为军事特区,并且办新学,改律法,还给韦宝挂了礼部尚书衔、刑部尚书衔和工部尚书衔的事。
冯铨道:“九千岁,眼下韦宝太红了,陛下已经发话,您能有什么办法?”
“咱家是**办法,咱家想看看你有**办法。”魏忠贤问道。
“九千岁,下官真的是想不出办法,您看,和韦宝斗的人,哪个有好**了?下官劝九千岁也暂且先忍一忍,眼下是韦宝说什么,陛下就答应什么,风头太紧,理应避一避。”冯铨道。
冯铨是个很会溜须拍马的人,正是抱住了魏忠贤的大腿,才得以进入内阁,否则才三十出头,怎么样都轮不到他冯铨入内阁。
冯铨属于才子出道,想入职东林党被拒,一怒转型。
然而,冯铨又化身孝子,他老爸兵败**回家被弹劾。
他在进香路过的魏忠贤面前诉说冤屈,顺利入职阉党,变成智囊。
杨琏左光斗联合群臣要倒魏,吓坏魏忠贤。
他献计“起大狱,行廷杖”,大胜后以不到三十岁成为阁臣,号称“黑头相公”。
然而,冯铨的转型还**结束,他再次转型是因为贪污太多,引起阉党大佬崔呈秀妒忌,知道不敌而辞官。
因为转型及时,居然在阉党完蛋时基本没事。
如果历史的轨迹**被太大更改的话,以后冯铨还会有第三次转型,多尔衮入关,冯铨第一批入职***,从此高居大学士,德高那个望重。
康熙时寿终,亲赐谥号。
四次转型,惨遭康熙孙子鞭尸,追夺谥号,编入贰臣传。
忠臣孝子,贰臣贼党,完美集于一身者。
韦宝之前搞文字清查,并**针对贪腐,只是针对扳倒政敌。
如果韦宝针对反贪腐的话,冯铨早就完蛋了。
所以,冯铨眼下尚**与韦宝有解不开的**,所以也不必帮魏忠贤当马前卒。
魏忠贤听冯铨这么说,很不高兴,哼了一声,不再说什么。
冯铨知道魏忠贤不高兴,但也**办法。
魏忠贤冷着脸,将皇帝交办的事情交代给了冯铨,便也不打算再想了,知道已经无力抵挡韦宝得宠,或者说,韦宝已经红的发紫。
到了迁安,韦宝向皇帝介绍了这里的一处水库。
天地会的水库是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
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
滞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库中暂时停留。
当水库的溢洪道上无闸门控制,水库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齐时,则水库只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在溢洪道未设闸门情况下,在水库管理运用阶段,如果能在汛期前用水,将水库水位降到水库限制水位,且水库限制水位低于溢洪道堰顶高程,则限制水位至溢洪道堰顶高程之间的库容,就能起到蓄洪作用。蓄在水库的一部分洪水可在枯水期有计划地用于兴利需要。
当溢洪道设有闸门时,水库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库可以通过改变闸门开启度来调节下泄流量的大小。
由于有闸门控制,所以这类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顶,并在泄洪过程中随时调节闸门开启度来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滞洪和蓄洪双重作用。
迁安市建昌营西街的“仁义胡同”,由“仁义”而来。
这条人称“仁义胡同”的小巷,位于建昌营大西门里路南。
此胡同长约50米,宽约1.1米,由两道长短不一的条石铺成,避免了雨雪天过道的泥泞。
由于胡同狭窄,平时可容一人挑担通行,若两人相对仅可侧身擦肩而过。
建昌营是扼守冷口关的战略重镇。
明时为蒙古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地。
由于此处为南北交通要冲,建昌营在韦宝实际上执掌蓟辽之后,作为商贸重镇日渐繁荣。
建昌营是冀东地区通往关外除山海关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商贸活动的鼎盛期自清中叶至抗战伊始,为周边重要的农副产品贸易集市。
自古有“填不满的开平城,拉不败的建昌营”之说。
建昌营原来的西大街与南面的鸡市街本不相通,有了这条仁义胡同之后,两街才相通了。
这条胡同虽窄,却有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时,建昌营有两户人家相邻,东家姓任,西家姓梁。
梁家欲盖东厢房挤占土地为基,任家不容。
两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任家给其在外做官的家人寄信做主讨说法。
不久,此官复信,上书四句诗:千里捎信只为墙,让他二尺又何妨。长城*里今犹在,不见当****。
家人接到此信,认为确实在理,同为邻里,远亲不如近邻,便主动让出二尺。
梁家闻之,自觉惭愧,也让出墙**二尺。
两家由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演变成了互相谦让。
后来两家达成协议,形成了这条四尺宽的通道,方便了往来行人。
此义举,深得街坊邻里夸赞,周边的居民,得此教益,多少*来和睦相处,互敬互让。
从此,“仁义胡同”的义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朱由校对这一代算是熟悉,因为朱由校曾经到迁安来视察过一次,不过,还是在朱由校刚刚当皇帝的时候的事情,离着这个时候,已经隔了五六*了。
建昌营的守将是曹文诏。
曹文诏本来只有五百人的兵马。
但曹文诏因为受到韦爵爷的赏识,给他增加到了一千人的兵马。
要知道,蓟州总共只有两*守军,辽东总共只有三*边军。
这么一点的兵力中,曹文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能有一千兵马,全仰赖韦爵爷的器重。
曹文诏虽然是明末著名的将领,一直以来他都以“敢战”而闻名,甚至被称为“明末第一良将”。
然而在这个时候,曹文诏确确实实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
韦宝欣赏曹文诏这个人,但也**准备重用曹文诏,只是为了帮**培养一个厉害一些的将领而已。
所以韦宝让曹文诏在建昌营附近河道修建了一座水库。
在曹文诏光鲜的外表之下,曹文诏其实是一个凶残的刽子手。
只要认真翻阅一下史书,就会立刻看穿他的真实面目。
曹文诏**农民起义的**生涯开始于崇祯三*,1630*,当*七月,陕西的农民起义活动风起云涌,这引起了明廷的恐慌与仇恨。
鉴于曹文诏之前追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四处征战的光辉履历,明廷提拔他做了延绥东路副总兵,希望借着他所谓“善战”的关宁军将起义军**下去,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
在一开始,由于起义军的战斗力、组织度各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曹文诏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先后击败了***、点灯子、李老柴、独行狼等义军首领,这使得曹文诏的气焰越发嚣**来。
曹文诏**农民起义的手段十分凶残,史载,“诸将在阵,于胁从者纵令逃去,文诏必尽杀,无一存者。其侄变蛟亦然。”
他嗜杀成性,只要是加入农民军的人绝不放过,不给人留一点活路,所谓平定**,维持社会秩序不过是托词,这个凶残的豺狼只是疯狂地仇视人民,对于任何有一点反抗行为的人都必欲杀之而后快,一心一意维护明廷的统治,而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看。
他对神一魁余部的残酷**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崇祯四*,1631*九月十八日,神一魁被**杀害,献头于官军,但他的余部在**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四人的领导下坚持斗争,他们在之前的斗争中完全明白了明廷的狡诈阴险、背信弃义,对明廷的腐朽黑暗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斗争态度十分坚决。
他们屯兵于镇原,准备攻打平凉,但进展不顺,只好暂时退守到庆阳。
就在这时,曹文诏前来同甘肃总兵杨嘉谟、副将王性善会合,向农民军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崇祯五*,1632*三月,曹文诏与农民军大战于西濠,仅此一战就斩首千级,生擒了杜三、杨老柴。
面对这个巨大的**,神一魁余部**被吓倒,他们联合另外的农民军进行战略转移,继续展开斗争。
曹文诏、张嘉谟等人则穷追不舍,双方在张麻村展开大战,义军不幸再次战败。
这时王性善与甘肃副将李鸿嗣、参将莫与京等到来,一时力量云集,双方再次展开战斗。
官军此战斩获了五百二十多个首级,此后明军乘胜追击,**连捷。
这支义军此时已经只剩几千名残余战士了,但连续的斗争****动摇义军的战斗信念,特别是有一支从清水分出的义军力量较强,还击败过官军。
曹文诏这个凶残的刽子手又展现了他阴险狡猾的一面,他使用反间计,使其他首领上当,让他们杀死了**友,趁着农民军内乱的时候,他伙同自己的侄子曹变蛟连续对义军发动进攻,最终全歼了这支农民军。
不可否认,曹文诏的确凶悍异常、能征惯战,不愧为农民军的死敌。
满天飞、郝临庵、刘道江、独行狼、李都司这几位义军首领之后联合设下埋伏,隐藏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只让一千多骑兵出来迎战,引诱明军抵达南原时,伏兵大起,同时大呼“曹将军已经死了”企图扰乱明军军心。
没想到曹文诏居然拿着长矛来回冲击,单枪匹马在*余名农民军中间耀武扬威,真是十足的亡命徒作风。
明军见状士气复振,使得农民军的计谋没能实现,此战农民军伏尸遍野,元气大伤。
残余的农民军之后再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被诸多如狼似虎的官军连续击败。
之后著名反革命头子洪承畴在平凉杀害了满天飞,诱降其将领白广恩,其余的农民军分路**。
曹文诏赶到陇州、平凉、凤翔之间追杀他们,1632*十月,三次战斗三败农民军。
接着就逼向耀州锥子山的农民军,此部农民军此时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杀死独行狼、郝临庵后投降了。
但洪承畴这个心狠手辣的刽子手并**放过他们,在接受投降后又卑鄙地屠杀了其中四百多人。
关中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淹没在血泊之中。
巡抚御史范复粹在递给朝廷的奏章中声称历次战斗**获首级三*六千六百多,曹文诏的功劳第一,张嘉谟第二,王承恩、杨麒又在其次。
曹文诏在陕西时,甘为朝廷鹰犬,奋力**农民起义,大小几十次战斗,立功最多,洪承畴却**给他记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