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农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铁不拐
&nbs
第二十二章 上山
小叔跟婶子听说是狐狸作祸,也是忧心,婶子觉得以后还是买一把锁头锁住比较安全。村里人谁不知道,狐狸狡诈无比来了一次,基本上会光临第二次,直接当成食堂。
“好久没有狐狸下山了。”小叔开口道。
这三两年来,山里比较少人活动,野味多,狐狸等野兽不怎么下山祸害家禽。倒是野猪比较猖狂,山地种的木薯等经常被关照。
野猪挺讨厌,经常都是几头成群出没,光天化日之下吃你的粮食,吃饱之后,还要把整片地都翻一遍,搞破坏。
因此,村民对野猪没有好感。去年,村里还跟镇上反映过,请求支援。可镇里也是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派人下来灭它们一波。
他想了一会,接着说道:“那就买把锁头吧!”
狐狸晚上来,人家很多时候都是昼伏夜出,你们晚上是要睡觉的,没有办法,总不能夜夜埋伏捉狐狸吧
张立业很清楚,狐狸不好捉。
正要准备早餐,叶天生提着一个笼子上门,里面装着大半笼的鱼虾,是他昨晚在河里放陷阱笼捉到的。
“运气不错,捉到一条黑鱼,凡哥你拿去煲汤。”叶天生说着,从笼子里捉出来一尾三四斤重的黑鱼。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三天之久。
这种鱼同样也是补品,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就是比较稀少,不好捉。
“鱼你拿回去,河虾留给我,正好煲个粥。”张凡对他说道。
他见里面一大堆的河虾,脸上露出喜色。那都是青虾,差不多都有手拇指大,肉质鲜嫩,蛋白质高,煲粥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正好,还有三五个河蟹。河鲜粥,张凡想想都有点流口水,好久没有吃了。
小的时候,用笼子捉虾,是最好捉的。
用竹蔑编两个圆形竹篓,一个长二十五厘米,两头有倒须。另一个稍短,作取虾之用。笼中放饵料,用红线将虾笼拴在一根又粗又长的稻草绳上,并用竹竿把已备好的虾笼递入离岸一两米的水中,草绳和虾笼浸透水后,便沉入水中。虾喜欢水草,便会到笼中取食,进笼后就出不来了。
傍晚在河里放一个笼子,第二天去收起来,通常收获都不错。
他们村这条河,最多的就是这种青虾,河水清澈,大鱼反而不多,除非水库、水潭,才能看到比较大的鱼。
叶天生迟疑了一下,想到凡哥不是一个客套的人,也就点头,一股脑将笼子的其他东西全倒进一个桶里。
张凡就留下青虾跟河蟹,其他的让叶天生带回去。
“吃了早餐来找我,我们上一趟山。”张凡又说道。
“好!”叶天生没有废话,都不问上山干嘛。
叶天生离开之后,婶子忙着煲河鲜粥,倒是小叔问上山做什么。
“找点东西。”张凡没法跟小叔讲,自己缺钱了。
没有资本,好多计划提不上去。他隐约记得,雷公顶那座山有不少的田七,看能不能去挖一些回来。
最近三五年,田七的价格飙升,尤其是野生的田七,市面上几乎看不到。从三年前几十元一斤的价格,到去年三两百,今年更是近千元。
当然,这说的是野生田七。人工种植的,市场价就一百多。那些施化肥、打农药的田七,其实功效已经大大降低,便宜不是没有道理。
早餐加上一碟自己家炮制的酸菜,张凡足足吃了三碗。要知道,他们家用的可是以前的海碗,可不是餐厅那种拳
第二十三章 贵客进村
田七并不难找,它的特征很明显。
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所以,也有人叫它“三七”。
张凡赶紧扛着小锄头过去,将植株周围的枯枝落叶等扒开,然后小心翼翼下锄。
到底是没有经验,挖开之后,发现伤了田七,也低估了这棵田七的分量,就算晾干,估计也有二两的样子。
大家也知道,田七的“头数”越少,越珍贵。所谓的头数,其实就是指一斤多少只。越少“头”,说明田七越大块,年份越高。
通常而言,二十头的田七都是一级货。像这种一块二两重的,绝对是罕见。
可是被张凡挖坏,价值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挑大的挖,小的留种。”张凡跟李全和叶天生说道。
顺便提醒他们,小心点挖,不要像他这样,搞坏了可不值钱。
“要卖的”李全忽然愣住了。
叶天生翻了翻白眼:你居然才知道
刚出发的时候,他看见凡哥带了三个蛇皮袋,便知道这个结果,尽管那时候还不清楚到底要找什么。如果是自己用,没必要连蛇皮袋都带上吧
“当然,这种东西不便宜,晾干至少都是几百元一斤。”张凡点头。
此话一出,叶天生也傻了眼:“那么贵”
他要是知道,田七贵得那么离谱,早就来挖了呀!说不定,现在都绝了种。
叶天生虽然是年轻人,可也就在小镇这一亩三分地厮混,大山遮住了对外面世界的认知,根本没想到还有那么贵的山货。
李全更是瞪大眼睛大半响没有回魂,发现自己真的是乡巴佬一个。感情,以前都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呀!
村里面,个个都喊穷,可都对山上的宝贝视而不见,罪过,罪过呀!
得!这回不用张凡叮嘱,李全跟叶天生都特别小心,散开便开始挖田七,专挑那些年份大的。
两人也不傻,既然那么值钱,小的肯定留着长大。
大半天的时间,就让张凡他们挖到不少,三蛇皮袋都装不完,眼瞅着还有些地方没找,也只能暂时作罢!
三个人,每人扛着一蛇皮袋回去,直接到张凡的家中。
“挖那么多这种玩意,当饭吃吗”小叔真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
“叔,你不知道,凡哥说山漆上百元每斤呢!”李全振奋道。
回来的路上,他跟叶天生都商量好的,让凡哥在家弄挖回来的,他们两人趁着还有时间,再去将剩下的挖下来。
毫无疑问,只要消息透露出去,村民一定会上山找的。到时候,可就没有他们什么份了。
小叔张立业大吃一惊,转过头盯着侄子张凡:“真的”
“当然,现在外面市场都找不到野生田七了。不过,那是晾干的价格。具体能卖多少,我也不怎么确定。”张凡如实说道。
他告诉大家,古代医者就说过: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人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四环三萜皂甙,田七不仅同样含有,而且比人参更高,田七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作用。
可见,田七药用价值之大。如今的野生人参,小孩子都知道有多珍贵。田七也不可能便宜。
小叔心中震撼可想而知,怎么什么东西在侄子手中,就都变得那么值钱说到底,还是大家的见识少呀!有宝都不知道捡。
李
第二十四章 震惊
张凡刚闲下来,就见门外走来三个人,还有熟悉的身影。
只是,一直威武的大公鸡拦在路中,一副做好战斗的模样,让来者望而止步,暗道:农村的公鸡都能客串看家护院的吗
“陈老板,怎那么有空”
说着,张凡将霸道的大公鸡赶走,他也没料到,家里的大公鸡还有这种功能。一只那么大的公鸡盯着,即便是大人,空手赤拳的情况下,还真有点心里发毛。
他有点捉摸不透,他们来的目的。
要说水果,起码也要等三个月左右吧至于前面告诉他的巨型黄鳝,是不是来迟了村里还有吸引陈保利的东西
陈保利跟另外两个人一样,都背着一个包,见那不像善类的公鸡大摇大摆走开,松了口气,微笑着走过来:“什么老板不老板的,还是叫陈哥吧!我平时也不忙,安排好店里的事,经常无所事事。”
说话间,三人就来到了门前。
陈保利继续介绍:“来,介绍一下,他们都是陈哥的好朋友。这位周宇航,他叫王飞鸿,做的都是大生意。”
“黄飞鸿”张凡一愣。
“哈哈!”
“……”
见张凡这种表情,陈保利跟周宇航顿时哈哈大笑。王飞鸿自己也无奈,每次跟人介绍,都是这种反应。
当年,老爹是黄飞鸿的粉丝,于是,很不负责任地给他起了王飞鸿的名字,只能说电视剧害人不浅。
“是王,不是黄啦!”陈保利纠正。
张凡讪讪一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请大家进屋坐。
“张哥,我带了两个朋友来玩,要唠叨你们几天了。”进了屋子,陈保利跟张凡的小叔说道。
本来,是应该先给张凡一个电话才好的,他忘记了。
张立业摆摆手,连称:“不碍事,你们不嫌弃住宿环境差就行。”
聊了一会,张凡才知道,他们是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在农村人看来,这种行为绝对理解不了。大老远跑进来就吸几口气城里人就是娇贵,外面的空气是查到什么程度呀
当然,还有就是体验一下农村的休闲生活。
婶子听说他们要住几天,立即去整理空闲房间,将以前洗好的被子抱出来。接着,又让侄子到小卖部买几双拖鞋回来。
有客人来,杀鸡是肯定的,正好张凡捡了些松菇回来,放一起炖,同样美味无比。小叔则是到邻居家说一声,去他们的鱼塘捞一条草鱼回来。
“有没有感觉,这茶都特别香醇。”王飞鸿跟陈保利他们说道。
陈保利笑道:“茶叶是他们的山茶,我认为还是他们的水好,真正的山泉水呀!”
他是听说,村里的饮用水,都是直接从泉口接回家的,冬暖夏凉不说,还带着丰富的矿物质,细细品尝,会发现有甘甜的味道。
“可能也都有关呢!村子穷是穷了点,但环境真的没话说,非常好!老陈,明天爬山如何”周宇航开口道。
最近,保健医生建议他,多点运动,比如慢跑、爬山这些有氧运动。
傍晚时分的乡村异常美丽,落日渐渐藏进大山,留下漫天的火烧云,各种形状栩栩如生,巍然壮观。
有道是:早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明天,注定又是一个好天气。
山间的凉风阵阵袭来,令陈保利他们浑身舒畅,直言此行不虚,完全把来的时候那糟糕的路况忘得一干二净。
这时候,大块头李全跟叶天生终于扛着满满蛇皮袋的田七回来。
陈保利他们惊讶:“山里挖的田七野生的”
王飞鸿更是两眼放光,他就是做药材生意的。从袋里拿出一块,仅仅看了两眼,就判断出这田七的质量相当好,不是人工种植的那些。
&nb
第二十五章 假的城里人
李全家,他媳妇本来挺担心的,自己丈夫脑子不灵光,跟着张凡搞些不靠谱的,工作都不出去,以后谁赚钱养家
只是,平时千依百顺的丈夫,这次很顽固,怎么说都不听。
没辙!只能让他跟着疯狂一段时间,到时候赚不到钱,怎么也得听话了吧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可这才多少天便开始赚钱了而且还是发横财。
“山漆这么贵”他们从未了解过这些,乍一听,不被震撼才怪。
李全告诉他们:“凡哥说了呀!不是所有山漆都那么贵,我们挖回来的质量好。不过,也是一锤子的收入,雷公顶那块山都快让我们挖光了。”
家里人,逐渐将情绪平复下来。不管怎么说,五百元每斤,还是让他们激动。
“那我们家能分多少”李全的媳妇立即问道。
“主意是凡哥出的,也是他找老板卖出去的,我跟天生就出点苦力,总不能平分吧”
李全的老子也点头:“是不能贪心,我算是看明白,小凡是个有本事的人,你跟着他做事是对的。以后,我就不管你。”
之前,花钱跟着搞草莓种植,多少还是有点不赞成。当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承认儿子的做法是正确的。
就算草莓最后失败,可跟着张凡混有前途,毋庸置疑,人家的见识广很多,目光也长远。不像他们这些窝在山村的农民头,一叶蔽目!
李全的媳妇则是在想,以自己丈夫跟张凡的交情,对方肯定不会亏待吧平分不指望,但几千块钱估计还是有的。
那就比丈夫出去做苦力好不知道多少倍。
“快去冲个凉,家里那坛高粱酒,你顺便拿过去。”李全的老子说道。
他家以前会酿酒,到了他这一代,手艺逐渐生疏了。家里,就还剩一坛,藏了十多年的高粱酒,本来还不怎么舍得喝。
“好咧!”
……
叶天生回到家,同样把消息告诉家里人,还给小丫头承诺买很多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