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赵嘉仁微微点头却没说话。这让文天祥心中感慨,这就是赵嘉仁的激烈所在,不管赵嘉仁的行动引发多少人的反对或者赞同,或者是几百万人头落地,赵嘉仁都会用淡定的态度去应对。
从赵嘉仁这里离开,文天祥先回了趟吏部。他是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被冠以代理丞相的职务。吏部的事情还归文天祥管。正如今天赵嘉仁所说,一旦朝廷迁都回开封,大宋马上就出现南北院的问题。
这个南北院是借用辽国的制度名词。掌契丹六院部兵马。辽太祖分契丹迭刺部为五院部与六院部,各有夷离堇,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改两院部夷离堇为两大王院,称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南大王院官署长官称南院大王,下设有南大王院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等。辽天祚帝天庆八年(1118年),废南院太保。
大宋当然不可能这么干,只是很多人对于迁都并无切实的感觉,还觉得大宋统治中心貌似依旧在南方。中原地区依旧是遥远的北方,和传说中的旧都。既然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人就会觉得南北之间依旧有说不出的隔膜。当‘南北院’的说法一出,马上就开始在朝廷甚至在杭州城里流行起来。
文天祥当然知道已经有人戏称他为‘南院大王’,他对这说话很生气。如果是以前的大宋,也一定会有文人官员这么指责文天祥。那些人会这么说,只是想扳倒文天祥而已。以文天祥的资历和人品,会这么说的人也不信这说法。
文天祥恼怒的是这帮人也太会编排人,而且说得还是瞎扯淡。可事情就是这样,再荒谬的传言都有人会信以为真。官员们竟然真的以为会南北分治,有一个团伙好像真的能够掌握南方的国政。
坐在办公桌后,文天祥生了会儿闷气。但是想到今天赵嘉仁那种‘人死球朝上,不死乱晃荡’的淡定,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么生气看着很傻。代理丞相叹口气,继续伏案他自己的工作去了——
上拉加载下一章s——>
第31章 还于旧都(二)
赵嘉仁对文天祥的评价很高,会犯错,却不会动摇。一件事交给他,就会有个清楚明白的结果。这已经很够了。送走了文天祥,赵嘉仁就抛下朝政,前去找老婆秦玉贞,一见面,他问道:搬家的东西准备好了么。
好了。秦玉贞回答的简单明了。
看着屋里还留了许多家什,赵嘉仁笑道:你带了多少东西?
秦玉贞指了指放在墙边的四个大箱子,就这么多。
赵嘉仁看着如此简单的行礼,有点懵。秦玉贞则自豪的说道:只搬这么点,不错吧。
嗯嗯!赵嘉仁连连点头。秦玉贞出嫁到泉州知州赵嘉仁家的时候嫁妆让赵嘉仁都不知道该说啥,那真是进士家族的人该有的气派。而赵嘉仁则是21世纪的有钱人心态,觉得老婆带个小包嫁过来就行。他老婆本人才是赵嘉仁唯一期待的对象,这么多嫁妆实在是累赘。
之后泉州知州变成广州知州,广州知州又回到泉州,再从泉州搬到福州去建立福州小朝廷。最近一次搬家是大宋左丞相赵嘉仁从福州杀回临安,终于在临安待了快二十年。每次搬家,秦玉贞都跟着。以现在的结果来看,秦皇后已经受够了搬运之苦。
看着丈夫的表情,秦玉贞笑道:你先送走的书到开封了么?
来了电报,都到了。赵嘉仁答道。他最在意的只有他批注过的书,还有密库里头很多私人的奏折与信件。至于家当么,一套合身尺码的军服,一套普通军人的吃饭用品,一床被褥,一条毛巾,一个刷牙漱口兼喝水的茶缸就已经足够。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去警卫团要一套,根本不用操心。
秦玉贞知道赵嘉仁对生活的期待,也懒得理他,只是叹道:这园子啊,真不错。
你我祖上都是开封人,回了开封
秦玉贞给了赵嘉仁一个白眼,你家是天水赵氏,我家乃是山东秦氏。都不是开封人。
哦?你去你家看家谱了?赵嘉仁笑道。秦玉贞以前只是知道她家是南迁来的,可没有这么清楚到底是哪里的秦氏。
秦玉贞没有搭理赵嘉仁,她祖上虽然是北方人,也有一百多年未曾与北方有关系。老赵家好歹还有开封这个祖传故居,秦家对于北方的感情可淡薄的多。突然就要‘荣归故里’,秦玉贞实在是没办法生出欢喜之情。
就在此时,随着一阵脚步,赵逊带着老孩子从外面进来。见面之后就说道:爹,这是真的要迁都了么?
嗯。赵嘉仁应了一声。
我觉得是不是太仓促了?赵逊很含蓄的表示了反对。
你又不跟着走,急不急没分别。
听老爹的话这么打官腔,赵逊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慢慢搬不是更好。也不至于弄到现在流言蜚语。
有人说文天祥要做南院大王,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别的流言蜚语?
嗯各种说法都很多。
说一个我听听。
在赵嘉仁的追问下,赵逊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在意的一个流言是赵逊也许有机会有可能有几率大概可能做南院大王。当然,赵逊实在不敢把这话说出口。
看儿子说不出什么,赵嘉仁说道:别听那些人瞎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流言。朝廷要从杭州搬回开封,就这么简单一件事。
哦。赵逊整个人就意气消沉。他虽然不至于想和大哥争皇位,当个南院大王也是能勉为其难。没想到老爹这么干脆的把这个梦乡的肥皂泡戳破,心里头空荡荡的。
既然没能得到期待的说法,这次家庭会面就稍显无趣。不过秦玉贞倒是把她的所有东西都向赵逊的老婆打开,得知这些任自己挑选,还是第一个来挑选的。赵逊的老婆倒是很高兴。于是两个女人就对秦玉贞的衣服品评一番,除了衣服样式材质之外,更有许多衣服代表的历史。秦玉贞穿着某套打扮参加了某次舞会或者酒会。倒也很是热闹。
等赵逊离开,秦玉贞看着漂亮的衣柜意犹未尽。却听赵嘉仁说道:既然你准备好了,三天后出发。
这么快?秦玉贞很是讶异。
没办法,我改主意了。现在朝廷里面有许多人开始吵吵着南北院,早点走,就能早点让这帮人认清局面。赵嘉仁答道。情报局也不是吃干饭的,二太子有可能在南边出任比较重要的职务,这种说法更加秘密的流传着。也变成了报告出现在赵嘉仁面前。
再晚几天?秦玉贞迟疑着说道。
赵嘉仁毫不妥协,梅雨季节刚过,南边也该热了。不用再等,马上出发。你要是想再等几天,那我先出发。
我和你一起走。秦玉贞说完之后,微微叹口气。
在各种助力下,赵嘉仁提前了行程,在大宋334年五月底出发。出行的船队非常炫目,船体上挂了许多的旗帜和彩带,打扮的跟游街的神轿一样。真的是旗幡招展,绣带飘扬。秦玉贞第一次坐这种派头的船,看着河岸两边无数人瞩目,甚至有人跟着船在走。至于河道里的船只更是在先遣船只的驱逐下靠在岸边,就忍不住笑道:却不知道你怎么改了性,如此招摇起来。
《史记上记载,魏僚说秦始皇,居约易出人下,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这描写很让我喜欢,不过后来他大摆阵仗出巡六国。有个说法我其实非常认同,他出巡不是早了,而是晚了。让六国民众见识到大秦的强盛,有利于稳固统治。
秦玉贞愣了愣,丈夫的话实在是太有文化气息,却与文人相距太远。如果不是文人,大概是不会看秦本纪认真到这个地步,但是文人绝不会如此对秦始皇的出巡的实际作用有如此深刻的看法。
思忖了片刻,秦玉贞突然展颜一笑,既然你愿意让别人看,我也觉得很好。
嗯嗯。赵嘉仁也笑道:这是文戏,看着虽然傻,不过距离产生美。十几年前我就上演过武戏,那就是拳拳见肉
秦玉贞竖起一根手指挡在赵嘉仁嘴前,让赵嘉仁不再说话。赵嘉仁把那段历史当做他的功绩,并且为之自豪。在赵嘉仁在中原和北方杀的人头滚滚之时,秦玉贞在家里为出征的丈夫提心吊胆。每次提到这些,秦玉贞心里都感觉不到丝毫欢喜。
看着丈夫闭口不言,秦玉贞心情平静了许多。靠在这艘华丽大船的扶手上,秦玉贞想起了当年成亲时候的局面。那时候天空中的热气球向下抛洒着玫瑰花瓣,红色迎亲的车帐看着炫丽喜庆。而那天更艳丽的色彩是用蒲寿庚家上千口人的鲜血写成。这么多年来,赵嘉仁好像一点没变。
三十五年前,秦玉贞的叔祖在天童禅寺当方丈。秦玉贞跟着母亲在方丈叔祖净室的里屋第一次听到赵嘉仁的声音,也是第一次见到赵嘉仁那手瘦金体的银钩铁划。刚因为鄂州之战的大胜而名满天下的赵嘉仁写下了那杀气腾腾的偈子。
秦玉贞的母亲对这个才气纵横年少轻狂的二十岁进士并不太满意,秦玉贞也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她只是好奇,能写下‘忽闻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同龄青年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自己。
而且她当年已经二十岁,如果再不嫁人,大概只能嫁给年龄大她许多的某个进士,或者只能嫁给进士家族的男子。既然如此,和一个年龄相仿,出身相同,并且让秦玉贞感兴趣的男子成亲,是秦玉贞最能接受的选择。
成亲三十多年,秦玉贞觉得赵嘉仁的自我并不是单纯的杀戮。自己的丈夫就是个一往无前的人,无论是敌人朋友传统,挡在他面前的所有都会被摧毁。当秦玉贞和赵嘉仁的二儿子露出了一丝对更大权力的觊觎,赵嘉仁就毫不迟疑的提前北上。虽然赵嘉仁不说,秦玉贞也不说,但是秦玉贞心里面清清楚楚。
这样的一个人却始终停留在自己身边,想到这里,秦玉贞觉得很满足。成婚这么久,秦玉贞发现自己很喜欢赵嘉仁。做了三十多年,还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认知让她自己都感到很意外。
想到这里,秦玉贞开口问道:官家,以后咱们出行,仪仗都弄得这么花哨,好不好?
不好!
为什么?
因为我会害羞。
哈哈!哈哈哈秦玉贞大笑起来。这才是她熟悉的丈夫,在别人眼里锐气万丈的皇帝,其实是个更愿意待在家里照顾家人,懒洋洋看书睡觉的人。如果天下太平的话,他一定会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天不遂人愿,赵嘉仁被逼着走出大门的时候,外面的一切就被这家伙掀起的血与火吞噬。
第32章 还于旧都(三)
船队一路北上,秦玉贞感觉到明显的不同。江南,总有种水汽笼罩在周围的感觉。以前秦玉贞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直到船队过了淮河进入通济渠北段只后,秦玉贞终于感受到原来自己五十多年都活在那样的环境下。
当这层温热湿润的感觉褪去,空气都一样了。不久前是江南的梅雨季节,乌云低垂的仿佛触手可及。中原地区蔚蓝的天空好像比江南更高远一些,有种触之不及的空灵。
船队终于在开封城外的运河码头停下,秦玉贞站在甲板上,一眼就看到了众多前来迎接的人马,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她的长子赵谦。然后秦玉贞就听到身边的赵嘉仁笑道:下船,我们到家了!
赵官家北上的如此突然,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赵谦就是其中一个。不过赵谦当过兵,明白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必然。战场上瞬息万变,那种看似酣畅淋漓的大胜,必然是各种或早或晚而且执行并不得当的命令集结在一起的结果。如果每个命令都完美的得到执行,那场仗一定会打得非常不得劲。
所以赵谦坦然自若的站在前排等待着,看到母亲挽着父亲的手臂从宽阔的跳板上走下来,赵谦立刻迎上前说道:娘,你来了!
赵嘉仁也不争这个头彩,然后就听到儿子赵谦说道:爹,你一路辛苦了。
赵官家刚点了点头,跟在赵谦后面的官员立刻跟上来问安。礼节虽然不繁杂,但是人数太多。等这番礼节过去,已经用掉半个小时。众人纷纷上了车马,警卫团的引领开道,人马浩浩荡荡进入了大宋的旧都。
等赵官家进入旧皇宫的大殿,象征性的在龙椅上坐下,左右文武跪倒行礼,三呼万岁。大宋的政治中心就正式从杭州迁回了开封。
之后的十几天,赵嘉仁始终在各种礼数上忙活。返回旧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皇后和大太子赵谦前往巩县的赵家皇陵祭拜,告知祖先,大宋已经用蛮族的血洗雪的靖康之耻。
作为此次祭拜的大礼,金国历代伪王的棺木都已经挖出,在大宋皇陵区建立了个阴牢,将那些棺木都埋在里头。
等礼毕,秦玉贞有点责备的问道:这么做算不算挖坟?
哈!你太高看蒙古人了。赵嘉仁笑道。
这和蒙古人有什么关系?秦玉贞不解的问道。
金国人挖了大宋陵寝,蒙古人灭了金国之后也把金国的皇陵给挖了,我们去的时候,那些墓大多都是空的。埋在这里的许多金国伪王的棺木很多都是空的。天知道那些伪王的尸骨都到哪里去了。
啊?秦玉贞被这描述惊到了。不过想想蒙古人也挖了南宋皇帝们的陵墓,秦玉贞也觉得自己这么大惊小怪有些傻。她让自己恢复平静,却还是起了好奇心,难道被挖的那么干净?什么都不剩?
剩下的东西很少。我已经下令把金国陵墓开辟成了公园兼博物馆,找出来的那点东西都在博物馆里面展出。过一段,也许可以在开封办一场展会。
你这么做,不怕祖宗的在天之灵责怪你弄虚作假?
我不信在天之灵。就算有,他们知道我恢复汉家江山,该高兴才对。我真在棺材里塞点天知道是谁的尸骨冒充金国伪王,才是弄虚作假。我专门把杭州大理寺狱库里金哀宗的尸骨带来,这个肯定是真货。
秦玉贞不想和赵嘉仁再争论这个。提到尸骨,赵嘉仁就有种说不出的无所谓,仿佛那不过是几块骨头而已。这是秦玉贞非常不喜欢的地方。
向大宋祖陵做了汇报之后,赵嘉仁返回了开封。到此时,迁都的仪式性工作告一段落。因为水土不服,开始拉肚子的赵嘉仁夫妇也终于可以休息几天。其他各部会此时也开始抵达开封,首先赶来的就是外交部理藩部和兵部。理藩部长带来了最新的国际局势简报,在僧伽罗土兵们的奋战下,位于孟买附近的天竺番国投降。自此,大宋的理藩部已经正式拥有了天竺半岛一半土地的管理权。
这也味着大宋可以建立从孟买直达僧伽罗的电报网,一旦完成,来自欧罗巴的消息传递时间缩短了三天。至于从孟买直达开封的电报网,这个估计在十五年到二十年内有可能完工。
那些藩王什么时候会到开封?赵嘉仁问道。一想起天竺三哥,赵嘉仁就想起恒河水,连感觉好些的肚子都有些再次不舒服起来。
这个不好说。大概一年内会来。罗义仁诚实的答道。
理藩部长说完,外交部长讲述了欧罗巴的新消息。元国那边还没动静,但是神圣罗马帝国那边已经派兵南下,进攻西罗马帝国。因为西罗马帝国与大宋欧罗巴行省的雅典县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大宋欧罗巴行省已经调集运输船队,准备帮助西罗马帝国抵御这波蛮族入侵。
听到‘蛮族入侵’四个字,赵嘉仁忍不住笑出声。卢柏风也跟着笑了几声,他这么遣词造句本就是为了博官家一笑。
蛮族入侵。用得好啊。赵嘉仁叹道。他并没有想到此时的世界线竟然有跳回到一千多年前的迹象。
一千多年前,意大利共和国的势力终于扩张到了意大利半岛的北部,然后就遭遇到日耳曼条顿三王的入侵。那次‘条顿悲歌’与之后条顿森林的‘条顿悲歌’完全不同。罗马共和国为了抵御日耳曼人入侵,建立起职业军队,从此彻底改变了罗马共和国。
消灭了条顿三王的军队之后,罗马共和国继续扩张,在共和国转向帝国的时候,罗马军团驻扎在几千里外日耳曼人老巢条顿森林旁边。结果罗马职业军队的精锐军团在条顿森林全军覆灭。罗马再无能力向北方扩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