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榕之子
他们套用西方的经验,得出中国经济难以维系高增长,势必会引发全面社会矛盾的结论。
西方国家答应中国加入wto,就是为了中国庞大的13亿人口红利市场,以此吸纳他们过剩的产能。尽管政客媒体推崇崩溃论,但资本依旧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因为这里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硅谷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创新中心,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里诞生了无数的互联网巨头,也深深影响到中国。
虽然不想承认,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师从美国,把美国模式本土化后占领了中国市场。
特斯拉汽车就是在这片创新的土地上发展起来,韩皓更倾向把其当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重资产。
不过,韩皓的此次亲自访美,并未得到特斯拉方面的重视。
作为公司的总裁,实际控制人马斯克正在海边度假,他把接待韩皓的任务交给了副手,也是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艾伯哈德。
被称为技术狂人和商业天才的马斯克,他对来自中国的客人并不感兴趣,唯一能让他动心只有中国人的钱。
简单翻了韩皓的简历,马斯克觉得这个中国人犹如他认知的中国印象,依靠抄袭起家构建起看似强大的空中楼阁,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崩溃,跟自己这样的技术狂并不是一路人。
“在技术领域,还轮不到中国人来指手画脚,他们只擅长跟在我们身后捡冷饭吃。技术合作可以,但他们必须承担无投票权投资入股的风险,还有技术授权期只有3年时间。”
合作条件之前已经谈妥,中华集团出资400万美元获得特斯拉汽车b轮融资5%的无投票权股票,以及双方共享电动汽车技术。
在特斯拉b轮风投中,马斯克计划融资2500万美元,尽快打造出高端电动车的样车。按照他的想法,随后c轮再融资1亿美元,开启小规模生产之路。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让特斯拉汽车成为新的时尚风向标。
但在韩皓亲临美国签约前,马斯克更改了合作方案,把技术合作规定了年限为3年,并且还添加上3年后经董事会同意有权无理由按市价回购中华集团股权的方案。
“虽然我并不觉得中国人能造出眼前一亮的汽车,但总要防着一手,免得将来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我知道中国人也看到了电动汽车的广阔发展前景,但为了保证特斯拉汽车的独一无二,我们不得不考虑周全。
放心吧,中国人有求于我们,他们肯定会同意这个临时改动的条款。”
马斯克自信地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公司人员,让他们准备好新的合作协议。
实地来到特斯拉汽车总部,这里果然跟韩皓设想一样,就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办公地点。
经过交谈,得知特斯拉汽车公司现在总人数不到150人,他们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电池控制技术,以求让锂电池更加安全耐用。
最耀眼的莫过于tzero,即特斯拉0号机,这是证明18650锂电池实用的最好例子。
韩皓亲自试驾了一次tzero,果然动力输出非常强劲,是他乘坐过加速性能最好的电动汽车。
看起来在各种新能源方案中,18650锂电池很有潜力。如果真像特斯拉宣扬的解决电池稳定性问题后,这将是量产电池的最可行方案。
“我们在中国拥有一家自己的电池企业,他们可以配合你们进行各种实验,以求尽快让18650锂电池商用在电动汽车上。”
此次来美国,韩皓算是真正认识到熊繁星口中所说的最佳解决方案表现如何。试驾tzero,让他坚定决心在18650锂电池方向上投入重金研发。为了表示技术分享的诚意,韩皓主动提出自己控股的atl电池厂可以提供帮助。
没想到负责接待韩皓的艾伯哈德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随即不好意思表态回答。
“很感谢你们的主动,不过我们已经敲定好跟松下公司深度合作开展对18650锂电池的研究。他们给出了很优秀的条件,因此这次合作是排他性的技术合作。”
&nbs
第一百五十章 排放争论
刚回国,韩皓就被拉入一个重磅座谈会。
事情起因在于前些天首都公布了未来几年排放标准的草案,打算在2005年7月份开始实行国三排放标准。同时宣布在2008年1月1日,升级到国四排放标准,以此响应绿色奥运的口号。
要知道国内政治版图中,首都可是起到带头兵的作用。其他城市都是参考首都的路线后,才纷纷跟进实施相关政策。
当初首都率先宣布要禁止尾气排放不符合国一标准的车辆进入,随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继跟进,导致了国内汽车发动机从化油器向电喷技术的转变。
为何华夏汽车在当年刚进入市场时,就能迅速站稳脚跟,就跟国一排放标准相关。采用新发动机技术的华夏微面,几乎成为市场上唯一符合国一排放标准的微型车,因此可以大摇大摆进入首都等一线城市,从而奠定了良好开局。
在刚过去的2004年7月1日,首都才开始正式施行国二标准,现在半年时间不到就开始宣布准备升级到国三标准。
从国二到国三只用短短1年时间,另外只给3年时间便让国内汽车厂家跟国际接轨,实施跟欧洲标准只高不低的国四排放标准。
这相当于在国内汽车界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排放标准的改变,几乎会带来重新洗牌的机会。
“这简直是纸上谈兵的行为,他们脑子一拍,就想出这样不切实际的政策。我倒想问一问,他们到底有没有到汽车厂家实地调研过,明白不明白研发一款发动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江淮汽车的老总左望安如此质问道。
“国家刚说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现在这些地方官员就来捣乱。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带路党,帮着国外品牌来打压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宣布国二排放标准,我们好不容易技术改进达标,现在又要短时间上马国三标准。
国内品牌技术储备领先,随时可以切换排放标准,但是我们自主品牌刚开始发力,技术明显落后。强制实行新标准的话,就是亲者痛仇者快,无形中帮忙国外品牌占领中国市场!”
福田汽车的老总王金生同样说话非常不客气,作为本部在首都的汽车,他们遭受影响最大。
尽管当初为了做大规模进京投靠了首汽集团,但福田汽车几乎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王金生在公司内部说一不二。从农用车转向轻卡,再进军轻客和重卡领域,福田汽车都屡有斩获,成为商用车的佼佼者。
在首都市政府公布了环保排放方案后,这些自主品牌的汽车老总们就坐不住了,纷纷进京到中国汽车协会以及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公关,要求对新政策进行重新论证。
就连三大汽车集团也态度暧昧,作为汽车国企的大哥,他们并没有如往常般站出来支持新排放政策,而是选择了闭口不语,这实际上也表明了一种态度。
面对首都新的排放政策,全国汽车厂家似乎形成了同盟,要求重新审议这份提案。
这次座谈会就是在如此大背景下,由国务院牵头,邀请了环保部、信息产业部、首都市政府以及汽车厂家代表参与,期望能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可行性意见。
作为三大之外最火的民营汽车企业,中华集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自然韩皓也在邀请列席人员名单之中。
按照中华集团的研发能力,现在的盘古二代发动机早已经达到国三排放标准,当前正对国四标准进行技术攻关改进,预计很快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四标准的发动机。
这建立在中华集团一直对发动机技术巨额投入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其影响不大。
合资品牌企业如大众、丰田、通用这些也毫无影响,他们的发动机早就按照欧洲排放标准设计,明年即2005年就会推出符合欧四排放标准的产品。
估计环保系统的官员,就是看到欧四标准明年就在欧洲实施,因此定下了3年后即2008年中国也实行类似的国四标准。在他们看来,已经给了国内汽车企业3年的时间,何况许多合资品牌汽车都达到了这个标准。
“我们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05年开始进行节能减排工作。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其加以控制是服从国家战略的考虑。”
一位环保部的官员拿出文件如此侃侃而谈道。
“从我们获得的资料来看,首都市面上主流品牌的汽车发动机都达到或超过现有国三的排放标准,我们制定的时间策略已经充分考虑了技术进步的需求。”
这次参加座谈会,环保部的官员可是有备而来。
“我想提问一下,你知道研发一款发动机从设计到量产到底需要多少个月时间吗”
江淮汽车的老总左望安听完后,要求举手发言。在得到对方摇头的回答,他继续拿出准备好的讲稿说道。
“国际上一款发动机从设计到量产基本都要求48—60个月时间。这个过程包括立项、概念设计(9个月—1年)、详细设计(3个月,这期间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验证周期(持续18个月左右)、上车搭载标定量产(18个月左右)。”
很明显,就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汽车厂家根本无法跟上排放标准的更新速度。国二到国三1年时间,国三到国四3年时间,这违背了发动机研发的规律。
“我们支持国家的环保事业,但在具体推进时必须考虑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现在确实市面上不少发动机技术达到了国三标准,但你得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两油之争
在排放座谈会上,除了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车企之外,还有第三方人员列席,他们同样跟尾气排放息息相关。
燃油的质量关系着排放量的达标,因此中石化、中石油也派人旁听了会议,他们也领到了要改善汽油、柴油排放标准的任务。
当年为了加入wto破除垄断,以及提升超大型国企的竞争力,在打击成品油走私见效后,原本全国统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被强制拆分。以黄河为界,北方成立中石油,而南方成立中石化。
中央政府运用行政力量拆分两个同分量的对手,以此来促进竞争,解决大型国企臃肿低效的弊端,也借机表达中国加入wto的诚意。这样的思路,在不久后的电信行业同等上演,移动、电信、联通三分天下。
作为国家要求掌握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中石化、中石油被广大老百姓通称为两桶油。他们是央企中的亲儿子,每年贡献了大量税收、就业,属于同行中的佼佼者。两桶油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凭借影响力基本能够横着走。
不过在座谈会间歇,中石化的代表首先接到了命令,要求他邀请中华集团的韩皓到总部参观交流,以此洽谈双方进一步的合作。
随后,中石油的代表也得到同样的指令,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拦住韩皓,邀请其直接跟集团高层会谈。
当座谈会结束之际,两桶油的代表同时走到韩皓的面前,向他表达了邀请的诚意。
能让眼界一直高于顶的两桶油,低声下气来邀请,这立即引发了全场与会人士的关注。
“方老弟,本着先到先得原则,韩总可是我们中石化首先邀请的贵宾,他明天的行程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蒋兄,这话你就说得不地道了。我们可是同时现身,没有先后之分。何况,到底明天行程如何安排,还得韩总自己说得算。”
……
韩皓也没想到,两桶油的人竟然当着大伙的面,夹枪带棒吵起来,就为了自己的行程安排。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竟然能让两桶油为中华集团吵了起来。
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前些天,中华集团正式放出了一则消息,打算寻求第三方合作,成立合资油品公司。
以中华“秦”、“唐”,还有华夏宏光为首的三剑客,再加上qq、华夏之光、华夏皮卡等老功臣的集体发力,预计2004年中华集团的销量将冲击百万辆。
随着小型suv“宋”的亮相,以及后续公布的其他新车型研发,外界对中华集团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从券商机构分析师一致给出买入的结论,以及公司股价在不断攀升就能知道,市场对中华集团的未来很是乐观。
“跟其他自主品牌相比,中华汽车研究院将近7000人的团队是他们无可比拟的财富。
在车市寒冬里,中华集团一枝独秀,足以说明他们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从我们调研看,许多消费者在谈及自主品牌购买意向时,第一念头就是中华集团的产品,这说明市场对其高度认可。
预计伴随新车型不断投放,中华集团进入新的细分领域,后期成长空间非常乐观。”
一份券商的分析报告在网上广为流传,推动了中华集团股价的上涨。
在可见的未来几年时间,中华集团的销量将会突破百万,并且保持可观的增速。
众所周知,发动机需要润滑油才能正常工作,机油是每辆车都必须购买的消耗品。以一辆车每次更换4l机油为例,一百万辆汽车规模就是400万升,大约等于3200吨机油规模。
每辆新车下线前,都会灌满机油、防冻液等必备油品,这笔数字加在一起核算可不得了。另外,机油销售中,4s店以及品牌经销店可是主要渠道,消费者更换机油时会更青睐使用厂家推荐的品牌。
因此,直接跟主机厂合作是国内外油品公司的最佳选择。
像美孚、壳牌、嘉实多等国外大牌早就找上门打算跟中华集团合作,推出合资品牌油品,例如冠名“中华美孚”机油为主打,以求打入这个中国自主品牌的渠道。
尽管中华集团跟美孚有合作,现在许多新车的装车油都使用了美孚产品,但是在原厂专属机油上,韩皓一直没有答应他们的申请。
国外品牌看到的市场前景,自然国内品牌也知晓,中石化、中石油作为国内两大油品集团,他们也想在汽油、柴油之外,建立自己的润滑油品牌。中石化的“长城”,和中石油刚整合组建的“昆仑”,就是国内润滑油品牌的领军者。
中华集团终于宣布准备和第三方合作,那么两桶油自然不会错失这样的好机会。
趁韩皓在京刚参加排放座谈会之际,两桶油的高层邀请韩皓见面,就是洽谈和中华集团合作推出原厂油品牌的合作项目。
作为自主品牌的表率,在带动国有配套品牌发展上,中华集团责无旁贷。
因为每个国家的汽车品牌都会和本国油品公司捆绑在一起,相互扶持发展。
像大众、奔驰、宝马使用来自欧洲的壳牌、嘉实多,法国psa集团使用本国的道达尔,通用、福特美系品牌爱用本国的美孚,日系丰田、本田配套新日石、出光,而韩系现代、起亚则使用sk牌。
为了长远战略考虑,韩皓还是倾向于跟国内石化公司合作,自然两桶油就是最合适的对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