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三国领主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懒猫不瘦




第1003章 飞地保卫战(10)
    命令一出,青谷部落且战且退。

    賨人主动退却,战场上的羌人难免恍惚了好一阵。他们出战时抱有必死之心,但求象前一批出战的袍泽那样,逼迫賨人开巴渝战舞,只要能达成目标,他们悉数战死沙场也值,后面的事情自有其他族人料理。

    没想到,賨人居然死活不肯开战舞,还破天荒地准备退却,这在羌人和賨人的战斗中可不多见,完全值得大肆吹嘘一番。如今賨人竟无心恋战,虽说没能逼出战舞有些遗憾,但顺势占领通道貌似也是大功一件,最难得的是不用全部死在这里,对抱有死志的羌人而言简直是意外之喜,赚了。

    退吧,退吧,通道还是要占领的。

    待占领通道,夺取进攻飞地深处的桥头堡,观战的首领们自然看得到。本方这么多勇士共襄盛举,没道理只盯着他们这批人往死里用,肯定会另外派人接替进攻,至于汉军接下来会怎样变着法子恶心人,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他们大可在后方一边享受食物,一边看其他族人跟汉军拼命。

    最起码,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活着回去。

    活着,活着是多么美好!

    羌人士气大振,奋起直追。

    賨人退得很快,羌人追得当然也不慢。

    这批羌人刚才本就在跟賨人隔着门板阵较力,賨人一退,再没有阻挠,好不容易迫使賨人撤退,心中那个得瑟,各种威武睥睨,跑得那叫一个欢。在他们身后,奉命增援的那波羌人见前方势如破竹,还道本方已大获全胜,乘胜追击这种事岂能落后各自发力狂奔。后边的这批不用担心賨人反扑,追起来更加肆无忌惮,没多久便汇入前队追击的人流中。

    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气吞万里如虎。

    賨人却似乎是士气受挫,虚应故事,只求早早脱身,略显几分狼狈。

    前线进展顺利,后方当然也是一片欢腾,各种鼓噪。

    “奇怪……”黄牛羌族长摸着胡子,面露狐疑之色。賨人的战斗风格他是知道的,即便地形原因门板阵无从发挥,可賨人的战斗力真不是吹的,即便没有大门板,干起仗来也不至于会怵羌人,怎么都不该兵败如山倒吧

    有奸计!

    賨人显然是战略性后退,准备利用纵深节节抵抗吗

    如果是那样,倒也可以接受,毕竟高原羌的目标是推平飞地,要实现目标,首先当然得先攻进去,跟守军巷战是无法避免。以高原羌目前兵力,即便没有援军补充,黄牛羌族长也有相当把握攻下据点。不是瞧不起守军,实在是两边兵力太过悬殊,优势大到不需要太多计较,靠人海战术都能确立战局的程度,没理由摆不平据点内不到三千守军。

    可真看到賨人败退时,黄牛羌族长又难以抑制地感到不安。

    賨人作战强硬,胜就胜,败就败,原本不应该担心,可飞地还有汉军,汉人可是出了名的奸诈狡猾,诡计百计,黄牛羌族长总觉得背心凉嗖嗖的。他在高原羌族长中算是足智多谋的代表,但跟能把计谋玩成花的汉人相比,他这点道行实在没有自傲的底气。要不是这次联合行动本方占据绝对优势,他未必敢来趟这浑水,而汉军这几天的表现,更让他有踢到铁板的赶脚。

    进展顺利,群情激昂,他也不好这时候扫大家兴,但心里始终犯嘀咕。

    汉军想干嘛……

    “不好,”黄牛羌族长忽地大惊失色,急切道:“退兵,快退兵!”

    一众族长莫名其妙,勇士们正撵着賨人踢屁股呢,退兵

    “火牛,火牛啊!”

    众人如梦方醒,顿时也慌了手脚,尼玛,大伙光顾着高兴打退賨人了,居然把火牛战法抛到脑后,这得多么没长记性啊!这么多人挤在通道上,火牛一放出来,连逃跑的余地都没有,那不是上赶着排队接



第1004章 飞地保卫战(11)
    “卑鄙!”

    “无耻!”

    “混帐透顶!”

    ……

    临时营地里,各部落族长个个义愤填膺,骂声一片。

    高原飞地守军,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关于奸诈方面。

    火牛再出,进攻的羌人勇士毫无悬念地扑了,全军大溃败,死伤狼藉。

    汉军第一次使用火牛战术后,事实上羌人是有心理准备的,也做好了拿人命耗尽牦牛的思想准备,为了胜利,难免有人牺牲。可汉军用火牛战术可不象羌人实诚,虚虚实实,勾引兼恐吓,搞得高原羌这边难受到极点。

    当回事吧,人家那火牛就是做做样子,实际上还是部队在打,趁羌人退走,跟在屁股后面占便宜;不当回事吧,分分钟放牛,这地形一旦让火牛奔起来,血肉之躯根本没法挡,结果就是部队被血洗。姑且不提多少人被火牛踏翻在地,象这样反复折腾几次,对羌人士气的打击堪称毁灭性的。

    就拿第二波火牛阵来说,先勾引,恐吓,再诱敌,再真出牛,一作结束,上阵的羌人想死的心都有。他们当中很多人抱有必死之心,可也得看怎么个死法,以及死的是否有价值。跟賨人死磕,逼賨人开巴渝战舞,虽死无憾,而且起码能落个痛快。可火牛不是血肉之躯能抵挡的,任火牛撞死踩死显然不值当,该跑还得跑,留得青山在,才能再砍柴嘛。能消耗守军有限的牦牛,虽然死得憋屈点,倒也勉强算是尽到了炮灰的责任。

    可飞地汉军摆明了就是恐吓为主,真正出火牛的时间少得可怜。

    就拿刚才来说,五条通道,只有一条通道真正出了火牛,另外四条通道还是拉了些牦牛出来装模作样。交战过程中,想准确判断火牛阵真伪是有难度的,汉人还故意在牛群后面燃起火堆,这无疑更加增加了判断难度,仓促之间,羌人本能反应就是赶紧跑。当然,羌人中也有不信邪不怕死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被牛群撞击践踏的场景,旁观者看着都不寒而栗……

    在汉军刻意操作下,羌人连当炮灰都很不爽利。

    这就很讨厌了。

    首领们商量了好一会,决定派敢死之士诱敌,只要引出牦牛就算胜利,可实际执行时却并不是那么顺利。由于先前对阵賨人时的优异表现,羌人士气正旺,敢死之士很多,但个人战力相对较差的弱点,不是仅凭血性就能弥补的。敢死队去少了,不够守军收拾。多去些人,人家继续牛群恫吓,敢死队总不能排着密集队形求践踏,部队一分散,守军又上来占便宜……

    敢死队反复尝试,折腾到太阳落山,也没能诱使汉军放出哪怕一头牛,反倒折了数百勇士,所有人都没了脾气。诱敌战术毫无进展,还耽误时间,要知道巴渝战舞冷却期就一天,再这么折腾下去,对高原羌可是大为不利。

    无奈之下,首领们只得回到最初的做法,靠人海战术强推。

    “只要能施加足够压力,汉军抗不住,自然会放牛。”黄牛羌族长道。

    族长们深以为然。

    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敢再计较伤亡了。

    而且刚才黄牛羌族长有跟大家算过一笔帐,汉军总共就五百头牦牛,两波火牛战术已放出八十多头,照这个频率推算,剩下的牦牛大概只能用10到11次,具体到五条通道,每条通道平均两次。虽说伤亡不会小,士气也必然受影响,但火牛阵的伤害必须得承受,谁遇上算谁倒霉吧,好在出战部队是混编,有难同当,各部落都无话可说。

    至于能不能逼出火牛阵,首领们是有信心的。

    信心当然来自推挤战术!

    可当羌人卷土重来,准备继续用推挤战术强行破门板阵时,异变忽生。

    门板阵缝隙中,一支支长矛毒蛇般刺出……

    羌人泪流满面。

    之前不是一支单兵种死扛吗,咋突然改混合作战了

    更可气的是混合作战还非常契合,汉军长矛手主攻,賨人门板阵主守,远近战毫无短板。羌人好不容易试出来的推挤战术,对付短兵重兵为主的



第1005章 飞地保卫战(12)
    飞地抵挡高原羌围攻的时候,王平小队搜救贾珠的行动终于有了进展。

    在贾珠小队飞军集体阵亡的那个山谷,王平等人发现谷底有一道裂缝。

    裂缝在巨石之后,仅容一人通过,外有树木掩映,恍眼望去象是崖壁的一部分,此前搜索队在谷外谷底远望,都没能察觉,王平小队深入山谷底部,也是机缘巧合才发现那道裂缝。进入裂缝后才发现,彼处前面狭窄,后面却是越来越宽,裂缝深入山腹,最后从两里外另一道隐密裂缝中钻出。

    王平小队没有在山腹中找到贾珠,却在裂缝岩壁上发现一缕衣物一角,王平认得跟贾珠所着颜色和纹路一致,顿时知道找对了地方。

    回想起此前掌握的情报,贾珠小队被追杀,飞军被逼到山谷无法逃脱,只能让贾珠独自入谷找地方躲藏,飞军则负责断后,最终全部战死在谷口。后来羌人应是没有找到贾珠,索性在谷中燃起大火,如果谷中还藏有汉人,要么被大火逼出藏身地受死,要么被活活烧死在谷内。只是天无绝人之路,羌人没料到有条山缝可出谷,贾珠定是从这里逃了出去。

    好不容易发现线索,王平小队自然不会放弃,继续追踪。

    飞军都是夷民出身,山中好猎手,自有一套山野追踪的本事。

    出口外能找到贾珠脚印,循着贾珠留下的蛛丝马迹,王平队追了半天,中途发现贾珠的脚印消失,附近出现了大量马蹄和赤脚踩出的脚板印痕迹。

    王平心中一个激灵。

    贾珠显然是遇到了其他人,最后和这些人一起离开,但她到底是自愿,还是被胁迫或绑走,却是谁都说不清。

    王平倾向于后者。

    这里是羌人地盘,不比中土教化之地,一个年青女子独自在高原行走,际遇通常不会太好,更何况还是汉家女子。此前飞军亡命高原,与高原羌接连交战,结下死仇,后来逐鹿领又端掉叁狼羌营地,致使高原羌各部群情激愤,贾珠落在羌人手里,想想都知道很难有好待遇。

    飞军中也有人往好的一面想,贾珠有可能遇到好人,比如商队。

    汉人在高原活动,最保险的身份自然就是商队,因为羌人非常需要商队带来的某些货物。由于语言、习俗、渠道和教育(数学)等原因、羌人实在难以经营好商队,象白马羌那样做二手贩子的都没几个,于是活动在高原的几乎全是汉人商队。商队在高原遇到落难同胞,基本都会伸出援手,贾珠脚印消失,或许可以理解为坐车或骑马所致。

    但王平排除了这个可能。

    原因:现场的大量光脚板印。

    逐鹿领已成为巴郡商业中心,商人遍地走,王平虽是武将,在领地见得多了,对商队大致情况多少有一些认知。

    商队在外行走,得注意形象,起码的体面还是要的,即便是底层佣工,也不能打着赤脚到处走动。木屐也好,草鞋也罢,脚上总会包着一些什么,否则很容易被人视作商队实力不济,平白丢失一些潜在生意。

    行走高原的商队,会不会没那么多规矩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高原买进卖出只是生意的一部分,卖的货物来源,换回的羌货哪去,当然都是大汉。事实上,高原商队至少一半业务在国内,以国内商队风气和习惯,打赤脚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穿鞋是必然的。

    习惯了穿鞋的人,还会习惯了赤脚到处跑

    按常理来说,显然是不会。

    &nbs



第1006章 飞地保卫战(13)
    贾珠落在马贼手里,着实不是个好消息。

    这批马贼有两百余人,规模不算很大,可人数跟王平小队比十倍有余。即便飞军战力不俗,在人人身上有伤,饥饿疲乏的情况下也不宜直撄其锋,况且还有人质在对方手上,王平更不敢大意。

    潜伏,侦察,分派人手看能否找到一点食物,其他人抓紧休息。

    王平亲自负责侦察马贼虚实,爬到马贼宿营的山崖顶,居高临下观望。等他从山上下来时,对这伙马贼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马贼中有汉人,也有羌人,人数比例暂且看不出来。考虑到这边是益州与高原交界地带,汉羌合流倒也没什么稀奇,大家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再去计较族群之别纯属自个给自个找不痛快。

    这伙马贼很小心,宿营地外围放了三个岗哨,两明一暗,倒三角排列,暗哨在最里面,视线刚好可以照顾到两个明哨,如果明哨被敌人偷偷摸掉,暗哨是可以发现的,并有充足时间示警。

    单就技术角度而言,这番布置颇具水准,采用了大汉边军惯用的手法。结合这伙马贼的成员结构,王平怀疑马贼里面很可能有在边军服役的经历。

    不过,马贼素质无法跟边军相提并论,纪律方面完全无法跟正规军比,好好的倒三角明暗哨,值守马贼旁若无人地聊天,旁若无人的喝酒,说到高兴处,偶尔再来一阵旁若无人的怪笑,总之就是没认真值守。明哨放羊,至关重要的暗哨也没打算认真值守,趴在藏身处呼呼大睡。

    看到对方哨兵如此豪放的作派,王平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仔细一想,王平也能理解为何是这副景象。

    毕竟是贼寇,要求他们跟军队一样有纪律,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高原地广人稀,往往多日遇不到人,导致贼寇警惕性也低于正常水准。

    再从专业角度看,马贼的警戒网布置得也着实粗糙,明暗哨加在一起,仍然有视角盲点。如果值守的哨兵敬业一点,漏洞还不算太大,可这些哨兵敷衍都不带掩饰的,警戒网自然便显得漏洞百出。再想深一点,哨探布得如此随意,是不是就是因为知道执行者会放羊,索性随便做做样子

    无论如何,马贼警惕性不足,对飞军而言显然是件好事。

    有一件事,却是让王平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是贾珠的处境。

    一个年轻女子落在马贼手里,际遇如何其实不难想见,但据王平观察,虽然贾珠失去人身自由,被约束迹象明显,看起来却没有受到束缚和虐待。马贼们不仅没有对她呼来喝去,反倒象是对她有忌惮,不敢对她过分骚扰。就在王平观察期间,有个马贼过去跟她聊了几句,贾珠态度也是不卑不亢,浑然没有一点身陷狼群的彷徨和无助。

    怎么回事

    王平一头雾水,却也明白此时不宜过多纠结,把贾珠救出来才是正事。

    回到藏身处,出去找食的飞军已经回来,掏了点植物根茎,收获寥寥,分下来只够每个人包一口,但夜间找食本就艰难,又要防备被马贼们发现,所受掣肘颇多,没打空手回来已经相当不易。分食完毕,王平让大家继续抓紧时间休息,自己则继续完善营救计划。

    下半夜,行动开始。

    王平本想派尖兵先摸掉岗哨,然后从容行事,可其中一个明哨的两名马贼喝得兴起,竟鬼哭狼嚎似的唱起歌来,扰了大家安睡,招来骂声一片,那两人也不理会。这种情况下,就算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过去把他们干掉,戛然而止的歌声也很容易引起营地马贼怀疑,王平不得不改变计划。
1...396397398399400...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