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混吃等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战狈
这个世界相对比较单纯,前世那些恶形恶状的炒作,不知道为何都还没被发明出来,这让他操纵民意起来也变得方便不少。
“各位,发动你们的人际关系,去顶顶转转这个巨博,影响扩得越大,就能给我们的宣传发行工作带来更多好处,俗称蹭热度!”
“明白!”
大家都觉得非常好笑,之前的气愤也莫名被冲淡了些。
虽然刁聪通过种种手段硬抢成功,但现在看来己方倒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对于刁聪的为人他们鄙视,但同样作为业内资深人士,刁聪在运作推广方面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为了达到全面铺开的目的,他是真的敢砸钱,而且能砸对地方。
同样的金额,别人砸下去,反馈就是没有他来的好。
“我日啊,我怎么觉得咱和这姓刁的成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了”廖海揉着额
第二十三章 ***和尚!
般若禅寺(音 bore)是这儿方圆百里颇为著名的……哦……小庙……
出名其实和寺庙本身关系不太大,主要是主持唯米老和尚是粤省乃至全国的著名高僧,声名远播,就是东南亚也有不少信徒,千里迢迢赶来供奉,另外就是后山那几亩茶园,和江南地区的灌木绿茶不一样。
鸭屎香是单枞茶中的优秀品种,茶树都是高大乔木,日常采茶得架着梯子才行。
般若寺具体建庙时间已经不可考,但经学者分析,至少在明朝初年就已经存在,而后山茶园的历史则更久远,看看的那些粗壮的树木就知道。
而古树正是好茶的先决条件。
今天是礼拜三,游人不多。
不过,庙里却迎来几位贵客,是几位已经从退下来的老领导,趁着风和日丽前来踏青,顺便拜访这位唯米和尚。
宾主双方都是有学问的人,一边是出世又入世的高僧,一边是入世又出世的老干部,这种身份的巧合,让他们彼此间产生了不由自主的亲近之意。
唯米非常难得的亲自陪着他们漫步后山茶园。
老和尚是得道高僧,世外的高人,但却不是那路迂腐之辈,相反出世又入世使得他充满智慧,言行随心所欲却又不逾矩,一言一行充满了奥妙。
所以才有无数信徒。
“今天风和日丽,能和大师一起漫步茶园中真是三生有幸了。”说话的是一位老者,年纪在八旬以上,唯米身边陪同的小和尚满脸敬仰的看着他。
因为小和尚想起来他自己尚未出家时就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位老者-冯同和,只是那时老者气度威严,不苟言笑,尽显上位者风范。
而现在只是个梳着稀疏白头发神情恬淡和蔼的普通老者。
“冯老说的是,我们今天都沾光了,谁都知道这般若寺是本地之宝,而唯米大师则是护佑一方的活菩萨”跟班中有人赞颂道。
“这话衲可不敢当,护佑这一方的是党的英明领导!”唯米大师一遍捋着手里的苇叶子,一边虚心道。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觉得老和尚说话随性自然,而且觉悟很高,显然平时非常注重学习,app的分数应该挺高。
“这才是新时代的宗教界人士的榜样,唯米大师,您就不要过谦了……”冯同和笑道。
随后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既然是到庙里春游,陪同的又是的道高僧,冯同和的话题也开始转向宗教领域。
唯米年事已高,但思维清晰,记忆力更是一等一的好,对冯同和提出的几个问题,耐心细致讲解,经文教义、历史典故、渊源演变,俱是信手拈来。
一番话深入浅出,简直是最好的科普课。
同行的有几位老记者,顿时都掏出随身携带的采访本和铅笔,埋头快速记录。
冯同和笑道“这又不是官方活动,我只是私人春游而已,用不着这么做……”
一个老记闻听后,顿时停笔,同时抬头道:“哎呦,职业习惯,职业习惯,刚才听到唯米的高论,用天花乱坠来形容都不为过,不知道怎么的就顺手开始速记了……”
其他几人也满脸讪笑点头附和。
冯同和和唯米顿时有点哭笑不得起来。
那几个记者忽然同时想到什么似的又同时低头奋笔疾书,嘴里还不停“不行,你们几个这次不准和我抢这条新闻,我先记下来的!”
“老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大家都是干这行的,可从来没有说谁速记快新闻就归谁!”
“你们不要过分,一个党报的,一个经济报的,《大师说佛》这种题材就该给我们文艺战线的报纸来登!”
“你们行行好,你们几个都是大报,我们是地方报纸受新媒体影响发行量惨得一塌糊涂,可怜可怜我们,这篇稿子就给我们吧……张军长,看在党国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拉兄弟一把吧……”
“……”
一时间人群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冯同和忽然问道:“请问大师,这个禅到底作何解能不能用相对简单的来教导我一下,这个问题憋在心里好多年了……”
“呃……这个”唯米挠了挠了秃头,少见的露出为难的神情来。
“禅本身就是玄妙非凡,衲对此倒是有点心得,但要用简单的话语解说……这个,这个”
“大师,我不是故意出难题,而是真的对佛学一窍不通,你说得深了我,对我而言就是对牛弹琴”冯同和解释道
“那,那请让衲想想……冯施主真是给衲出了个难题啊……”
随行者也纷纷摇头,这个问题说难不难,大家都觉得话在嘴边但就是无法表达出来。
尤其是那些老记者平时
第二十四章 禅与馋
喊完便对身边的冯同和等人道“打扰诸位雅兴了,衲忝为本寺庙主持,要去料理些俗事,各位还请留步,衲去去便来。”
“我这个老家伙也正好凑凑热闹吧……”冯同和久历宦海,哪儿不知道老和尚打得什么主意。
这种时候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
双方彼此对视一眼,挪开目光后,布满皱纹的嘴角都挂上一丝笑意“这老狐狸……都他娘的成精了吧……”
郑在爽见老和尚身边还有一群人,领头的是个颇为面善的老者,但这具身体的前主人向来不看新闻,所以他也搞不清到低是谁。
“你们几个,为何如此对待香客”唯米颇为严肃的对结阵的小和尚们说道。
看上去是在训斥,但实际上是让自己徒弟先开口,好让身边的冯同和知道来龙去脉,毕竟这种事情谁先开口谁就占了几分便宜。
这就是老江湖的小心思,他知道冯同和肯定明白。
唯米一心要保证般若禅寺的清静,所以特别讨厌郑在爽这路哗众取宠的。
但这庙实在是穷了点,四十多个和尚,从唯米开始个个都瘦的和猴似的,自然也没钱请保安都,方才的秃头大阵已经是抗争手段的极限,对付一般人还好,要对方真实无赖的话,也有的他头痛了。
关键时刻可以打110,但和尚报警听起来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而且和尚们自己也心虚,总觉得庙里出了事情该去找佛祖而不是麻烦人民警察。
这种时候就必须借势。
冯同和虽然已经退下来,但按照规定依然有自己的警卫排,一水儿的棒小伙子,只要往旁边一站就是有力的威慑。
冯老头也觉得这是举手之劳的善事……自然不介意帮一把。
等小和尚把事情说的七七八八了。
郑在爽急了“我们从魔都巴巴飞过来,不就是为了弘扬华夏的美食文化么,找你们茶园拍纪录片,一不毁坏茶田,二部破坏秩序,虽然这是你们庙里的产业,可我国是公有制经济,一切土地都国有,作为国民我拍个纪录片利国利民,你们拦着不让,这这,和尚做事也得讲基本法啊!”说完直愣愣的盯着冯同和
后者一听乐了,心说本来以为是地痞流氓结果却是个无赖人物。
不过,自己既然来了,那肯定就要管管。
当然怎么管也是有大学问,如果直接号令警卫排把这厮叉出去着实用心打,那他也坐不到如此高位。
冯同和胸中韬略自非泛泛,已经有些昏花的老眼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这个小同志,唯米大师喜欢清静,作为主持对茶园当然有管辖的权力,对吧就好像没有征得你的同意,我也不能到你家后院随便逛,是不是这个意思”冯同和口才便给,三言两语把球踢了回去。
“但是呢,你们大老远过来也不容易,佛教向来讲究缘法,既然来了,那就看看是不是有缘了……”
“肯定有缘,肯定有缘……”郑在爽打蛇随棍上
“这可不是你自己说的,这样吧,我出个简单的问题考考你,只要回答上来,我就和大师求个情,让你们拍,如何”
“这位,这位领导,您可不能欺负老实人啊,您要是让我现场写篇申论,或者叙述一下国务院部委间的行文流程和规范……您,您……”郑在爽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你还真是挺滑头的……”冯同和哑然失笑“我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会玩这些花招”
“那是,那是,您要玩,那真可以活活把我玩死……您,您吃瓜子”郑在爽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瓜子递过去,“壳您吐这个袋子里得了……”
身后的警卫员连忙要阻拦,冯同和摆摆手,“不碍的,不碍的,年轻时在东北参加建设,没什么娱乐活动,有个葵花籽盘嗑就像过年了,后来调去京城后工作越来越忙也没了这个心思,今天倒是不错,先谢谢了啊……”
“您客气,大师您也尝尝,这东西味道不错,而且全素的,不破戒……”
唯米顺手接过道了声谢,摇头道“衲活了大半辈子,只见过敬烟敬茶,这敬瓜子倒是第一次看到……”
“这,这都是党的政策好……”
“我说,这和党的政策有什么关系,你这个小同志不要庸俗化党的
第二十五章 禅!
“妈的,这是什么破世界,老子拍个纪录片还要懂佛教,下次拍三级片的时候,是不是的还得背诵一下自民党的党章”他心里骚话连篇,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慢着!”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看的那些闲书来。
“几位和尚和领导,我倒是有个想法,还请你们指点了”郑在爽随口吐掉嘴里的瓜子皮,慢悠悠的道,心里在告诫自己“成败在此一举……”
“好,就请这位小施主指点,衲洗耳恭听!”唯米捋着手中的苇叶子道。
其他人则显得非常随便,毕竟这问题之前可是连高僧都难倒了。
就是廖海他们也垂头丧气,林天真悄悄拉着他的衣角道,咱们走吧……
……
“禅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在我看来,倒也简单……”郑在爽往嘴里扔了个瓜子,神态轻松。
冯同和的随从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冷嘲热讽的准备了,这些人多是笔杆子,日常说话就以刁钻刻薄见长,此刻准备时间充分,个个都在憋大招,准备一会活活嘲讽死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
“无非就是一念已熄而一念又未生的这刹那。”
郑在爽吐出瓜子皮“胡言乱语,大和尚不要笑话,我们不敢打扰,各位收队,去备用场地拍吧!”
……
“慢!”唯米道
“嗯”郑在爽心里狂喜,他知道事情朝着自己预计的方向而去了。
只见年过八旬,须发皆白,仿佛老神仙的一样的唯米和尚跨上一步,双掌合十对着郑在爽深深的鞠躬“多谢,小施主解惑!”
“我操,大和尚,使不得使不得……”郑在爽吓坏了,“我受不起,受不起……”
“施主年纪轻轻,但佛性深厚,这解禅的妙语,足以让衲拜服!”
“不不,我乱说,我根本不懂佛教啊!”
“哎”唯米依然保持这九十度鞠躬的姿势,只是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这正说明小施主佛缘深厚,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夙慧了。衲实在是……实在是惭愧……”
郑在爽要去扶他,可老和尚就保持着这样顶礼的姿势,他有不敢用力,生怕伤了这老胳膊老腿。
无奈,只好也对着唯米九十度鞠躬,两人头顶的百会穴都块碰到一块儿了,从侧面看上去好像一个“门”字,左上角那一点,是郑在爽的背包……
“你们这是拜堂么”林天真嘀咕一句把冯同和都惹笑了。
“衲自幼出家,入的又是禅宗门墙,这八十年来苦修,却被施主一句话点醒……所谓朝闻道夕可死,说的就是此刻吧!”唯米抬起头来,原本清亮而充满智慧的双眼中有了一丝浑浊。
“大师,这个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佛法”冯同和有些难以置信。
想想也是,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唯米这样的高僧也在挠头,结果被一个满嘴瓜子不停的年轻小子随口说出来,这个怎么看也不大靠谱。
他身后那群记者,却都个个默不作声,把之前准备好的言辞都咽了下去,咬着铅笔苦苦思索。
也莫怪冯同和吃不准,“禅无非是一念已熄而一念未生间的刹那。”
这实在是太大白话了,冯同和让唯米用大白话解释,但真面对大白话时,反而有觉得有些不靠谱,这也是人之常情。
“冯老,可知道昔日江湖上有言叫作‘真传一句话’”
“假传万卷书”冯同和接口道,显然也是个老江湖。
“这话对,也不对。”唯米摇摇头
“小施主刚才说的就是一句话真传,但这一句话若无万卷书打底,是万万说不出来的,当然这是说衲这样的凡夫俗子。可这位小施主……开口见佛,真正的殊胜,让人欢喜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