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剑气书香
额头上的冷汗越来越多,甚至顺着脸颊滴落在地,突然,黄伴伴灵光一现,躬身道:“臣只是认为陛下虽然厌恶李斯,欲杀之而后快,却是不该自己亲自动手,为避免一些不良的影响,陛下应让他人出手才对。”
“成了,陛下欢喜,不成,也牵连不到陛下,如此才符合陛下的利益。臣一片真心,还请陛下体谅。”
胡亥闻言,眼中寒光散去,幽幽的说道:“今日你也看到了,满朝文武,一半以上都是李斯的党羽,赵高又保持缄默,朕从哪里才能找一个能对付李斯的人出来”
黄伴伴踌躇了数息,方低声说道:“陛下何不将军师请回来”
胡亥脸色大变,拂袖道:“不要在朕面前提他,胆大妄为之徒,若不是看在他替朕谋划,劳苦功高的份上,就凭他对扶苏下毒手这件事,朕都饶不了他。”
“再说了,请他回来又有什么用他就算再会算计,难道还能对付的了宗师若他真有这个本事,就不会被李斯和赵高联手赶出长安了。”
黄伴伴脸上浮现踌躇不决之色,想要开口,却又怕再次触怒胡亥。
胡亥见了十分不满:“怎么,你觉得朕做的不对”
黄伴伴连忙摇头:“陛下考虑的对,只是臣认为,军师确实有不凡之处,陛下试一试,也不会损失什么。”
胡亥断然说道:“朕是不可能在请他回来的,此事休要再提。若有这份心思,朕还不如多去赵高那边走动,让他出面遏制李斯。”
黄伴伴见劝不动胡亥,也不打算再坚持,而是轻声道:“臣派人过来收拾一下吧。”
胡亥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
咸阳宫外,赵高拦住李斯车驾,宗师之力泛出,将车夫和侍卫的听觉隔绝,才平静的看着他说道:
“若不是你提前跟我打过招呼,让我不要插手,今日在朝堂之上,我一定会忍不住。”
“不过,连我都不明白,你为何要如此得罪胡亥,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大秦之主,而你我终究只是臣子,难道你就真的不怕,等他掌权后,对李家赶尽
第四百七十一章陈涉称王
直到赵高送李斯离开,他都没有表态,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
或许李斯今日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并不是有多想要得到他的支持,仅仅是想找个人倾诉一番。
放言整个天下,估计再也没有第三个人,对两人经历过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有所感同身受。
陛下,既是令人崇敬的对象,亦是让人恐惧不已的对象。
虽然赵高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亦没有给李斯答案,但他知道,自己基本上认同了李斯的做法。
其实赵高也觉得奇怪,自己身为宗师境强者,到今日活了数百年之久,按理说是已经活够了,不该如此在乎身死存亡。
可事实恰恰与之相反,自己和李斯一样,不但想要继续活下去,活的久一点,甚至抑制不住会产生追求武道长生的念头。
李斯的算计若是成功了的话,至少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去陛下带来的威胁,这同样对他有利。
至于为何不像徐福一样,孤身逃离海外保命,李斯是舍不得放弃李家,自己应该是舍不得这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赵高在心里暗自想道:大秦还不能彻底覆灭。
李斯走出赵府,脚步愈发的坚定了起来,有了赵高的协助,自己的算计,看上去才会合理。
再过段时间,平叛之事,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一切发生的事,都得建立在貌似合理的基础上。
……
秦二世元年七月末,陈涉率兵连续三次击破南河行省总督率领的秦军主力,接连占领周口,南阳,信阳等地。
待肃清南河行省所有反抗力量后,陈涉于大河边亲自出手,将南河行省总督斩杀,至此南河行省,彻底落入起义军手里。
秦二世元年八月,被陈涉封为将军的武臣,打着恢复赵国的名义,率领五千大军攻打赵地巨鹿郡。
巨鹿郡守积极组织军队和百姓守城,意图给武臣迎头痛击。
然而武臣只花了不到三天,就攻下了整个巨鹿郡。
第一天,武臣率军来到巨鹿城下,试探性攻城,无果,暂退。
晚上,武臣就联系上了巨鹿城内的内应。
第二天清晨,在武臣指使下,内应成功偷袭守门守军,打开城门迎接武臣。
早就有所准备的武臣,率领全军,趁机杀进巨鹿城,于郡守府前,亲手斩杀巨鹿郡守。
群龙无首下,剩余秦军当即溃散,武臣成功占领巨鹿城。
而后,武臣派人抓捕巨鹿城内的秦国官吏,将其全部灭族,以祭赵国死去的英灵。
第三天,武臣扫荡巨鹿全郡,将这块原属于赵国的地盘,彻底占领下来。
随后武臣派人在巨鹿郡内,大肆宣扬“灭秦复赵”,巨鹿郡内的武道世家和百姓纷纷响应,云集景从,加入武臣所属的赵家军。
同年八月,周市攻下先后攻下广陵郡和阳翟郡,其间大肆招募游侠和武者参军,不到半个月就得兵两万,自此威势大增。
与此同时,邓宗和召平分别进攻九江郡和胶东郡,各有所得。
一时之间,齐赵魏韩楚各地,均战火四起,大秦各行省总督,陷入各自为战,丢城失地,惶恐不安。
各地武道世家,要么拖家带口,逃离兵祸,要么只顾自保,躲在乡下堡垒里不敢出头。
当然也有不少武道世家,举族投靠起义军,趁火打劫。
不到一个月时间,大秦关东之地,局势糜烂,大片土地丧失。
整个复国会,包括张良在内,都有些不可置信,昔日强大无比的秦国,如今怎么变得跟纸糊的一般。
各地军备松弛,暂且不说,自陈涉起兵造反以来,都过了一个多月,除了各地总督组织的军队,连个像样的平叛大军都没出现过,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张良等人,商议过后,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秦国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引出藏在幕后的他们。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各地总督派人送往长安,求援的文书,别说出现在胡亥和大秦群臣面前,甚至有些都没入长安城,就莫名的消失不见。
出于谨慎,田儋和项梁强行按捺住了起兵的念头,继续观望,以待后续之变。
……
陈郡,在得知武臣等人极其顺利的攻
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
陈涉称王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流传到了各地,天下震惊。
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是复国会的六国遗族。
陈涉称王的消息,可谓是深深的刺激到了他们,那颗敏感而又迫切的复国之心。
收到消息的当天,三天攻下巨鹿郡,不免有些志得意满的武臣,当场就摔了桌子。
紧接着武臣急剧扩军五万,留下五千看守巨鹿城,亲自带着其余四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朝邯郸而去,恢复赵国旧日国都之心,昭然若揭。
只可惜事与愿违,武臣在邯郸城下,狠狠的栽了个跟头,伤亡数千人,连城墙都没爬上去过。
打听方知,早在陈涉造反之时,北河行省总督就有所准备,前后花了一个多月,征了青壮两万入伍,又号召城内豪族,出钱出力,攒下无数物资器械,坚守邯郸。
武臣与北河总督之间本就势均力敌,奈何北河总督乃是守城一方,具有天然优势,一时间却让武臣无可奈何。
连续攻城十日,武臣大军都没能攻下邯郸这座雄城,反倒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正当他打算退兵之际,却听士兵来报,远近驰名的燕赵游侠张耳在军营外求见。
对于号称荆轲之后,最有名的游侠张耳,武臣自然有所耳闻,虽不清楚张耳为何要找自己,但武臣依旧率领手下众将,跑到营门口迎接张耳。
游侠本就极为好面子,看着身为主将的武臣亲自来接,张耳简直笑开了花。
热情招待了张耳一番,武臣才问道:“不知张兄今日来拜访在下,所为何事”
张耳对武臣的态度极为满意,也不卖关子,朗声将自己的来意透露了出来:“听闻将军久攻邯郸不下,某家此次正是为将军排忧解难而来。”
武臣闻言眼神一亮道:“不知张兄何以教我”
张耳神秘一笑道:“将军欲得邯郸,又何必非得强攻呢在下有一计,可让将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邯郸城。”
武臣一脸兴奋道:“张兄可是在城中有内应,能替小弟打开城门”
张耳摇头道:“非也,在下之计,并非如此……”
然后张耳与武臣密谈了整整一个时辰,方离营而去。
三日后,北河总督打开邯郸城门,迎接武臣入城,并奉武臣为主。
有了北河总督的配合,整个北河行省传檄而定,各郡望风而降,武臣轻而易举就占领了整个北河行省。
而后武臣在邯郸城自立赵王,光复赵国,并封原北河总督为上将军。
……
身在齐地的田儋,得知陈涉称王的消息,再也按捺不住了,率领两千门客,杀县令,攻破县城,打出“灭秦复齐”的口号。
齐地分散在其他地方的田家各支,纷纷响应,带领家奴造反。
别的不说,齐国宗室田家,这生孩子的技术,远远超越了其他六国。
田家各支,只需攻下自家所在的郡县,很自然的就与别的分支连成了一片,整个齐地尽皆回到了田家之手。
而后田儋自称齐王。
……
项梁赶回楚地会稽郡,联合景昭屈三家,公然袭杀会稽郡守,号召楚国遗民反秦,得精兵八千余人,立熊心为楚怀王,复楚。
……
陈涉称王,山东大乱,六国复辟,种种爆炸性的消息,宛若雪片一般,飞入长安。
原本奉了李斯之命,强行截留各省求援文书的中书省官员,终于慌了,不敢再有所隐瞒,将文书送往咸阳宫。
养心殿,当这些文书出现在胡亥面前,随意一封被打开后,胡亥整个人怒火中烧,宛若要爆炸一般。
站在一旁瞄了几眼的黄伴伴,都差点有些站立不稳。
待全部看完,胡亥直接抽出短剑,一剑劈开了面前的桌子,暴怒道:“李斯混账,他真想毁了朕的江山不成”
此时突然有太监急匆匆跑进来,通报道:“启禀陛下,丞相在宫外求见。”
胡亥眼睛通红,说道:“传他进来,朕要好好问问,他到底想干嘛真当朕不敢鱼死网破,灭他全族不成”
太监拱手退下。
胡亥余怒未消,挥舞着短剑,将劈成两半的桌子,劈个粉碎。
忽然,一张纸从空中缓缓飘了进来,浮在胡亥面前,三息后,跌落在地。
胡亥看到的第一时间,便瞳孔急缩,脸色大惊道:“是谁”
 
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泽出山
待李斯和赵高离开养心殿后,胡亥一脸冷笑道:
“黄伴伴,你说,朕看起来那么像傻子吗一张莫名其妙的纸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出现在戒备森严的宫中,写的内容,以为朕会信吗”
“放眼天下,除了宗师境强者,谁还会有这个本事李斯这是生怕朕不答应他平叛,才会想着出这么一招。”
黄伴伴疑惑不解道:“陛下怎么会如此想纸片上分明写着不要答应李斯平叛啊。”
胡亥嗤笑道:“这就是李斯的高明之处,他这次恐怕是真心想要领兵平叛,又生怕自己主动要求,会让朕起疑心,才会反其道行之。”
黄伴伴依旧有些不太明白:“陛下为何会笃定李斯是真心想平叛的呢”
胡亥幽幽地说道:“因为之前他不想平叛时,朕也拿他无可奈何啊。如果不是真心想带兵平叛,为何要多此一举,特意出个计策,让朕拒绝他呢”
黄伴伴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数息之后,黄伴伴脸色尴尬的说道:“陈贼毕竟是宗师境强者,陛下拒绝了李斯平叛的请求,那陈贼该如何处理难道陛下打算让廷尉出马”
胡亥只是摇了摇头。
黄伴伴急了,躬身拜道:“陛下,可不能放任不管啊,李斯至少有一句话说的对,若真的放任不管的话,大秦江山危矣。”
胡亥听后,脸色变幻不定,良久才叹息道:“去拟旨,令少府林泽即刻下山,来长安领命,率军平叛。”
黄伴伴半是惊喜,半是疑惑道:“陛下原来打算让军师出马,可军师能对付的了陈贼吗”
胡亥极其肯定的说道:“虽然朕对他谋害扶苏不满,可朕相信他一定能对付陈贼。”
说着说着,胡亥一脸垂丧道:“说来真是可悲,满朝文武,除了他,朕真的不知该相信谁。亦或者,在朕眼中,除了他之外,满朝文武俱是李斯和赵高的党羽。”
“当初朕不该放任李斯和赵高联手打压他,将他逼出长安城的,黄伴伴,你说他会怨朕吗”
黄伴伴连忙安慰道:“不会的,军师与陛下相识十数年,看似君臣,实为兄弟,交情非同一般,他一定会理解陛下的。”
胡亥松了口气,像是在安慰自己:“那就好,那就好。”
很快,胡亥就恢复了平静,眼中冒出精光道:“你亲自带着旨意上骊山,将事态的严重性,全部告知于他。还有,替朕传话给他,他若能助朕平定叛乱,掌握大权,无论他想要什么,朕给可以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