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大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剑气书香
黄伴伴躬身应道:“诺。”
一刻钟后,胡亥仔细看过黄伴伴草拟的圣旨,毫不犹豫在上面盖上了传国玉玺大印。
黄伴伴拿着圣旨,带了几个宫卫,由长安出发,连夜赶路上山,来到少府占据的山头。
守在门口的侍卫一听,黄伴伴奉胡亥之命,带着圣旨从长安而来,特意来给少府大人传旨的,不敢有半点怠慢,一边请黄伴伴到会客厅就坐,一边派人传信林泽。
此时林泽还尚未休息,得知有圣旨过来,也没有刻意表现抗拒之色,随意梳洗了一下,换了件衣服,就去了会客厅。
黄伴伴看到林泽熟悉的身影,远远就起身走到门口,面带喜色道:“军师好久不见,一切安好否”
林泽微微一笑道:“托黄公公的福,在下一切安好,只是这么晚了,黄公公带人上山,可是有何要紧之事”
黄伴伴看了看门外侯着的几个侍卫,又冲身旁的宫卫说道:“咱家与少府大人私下说几句话,尔等先下去休息吧。”
林泽立刻会意道:“来人,带几位宫卫大人去客房休息,然后就散了把,没有本
第四百七十五章舌战群臣
承天殿,李斯与赵高站在最前列,文武百官依次站在两人身后。
此刻殿内已有轻微的议论声在响起,且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只因朝会的时辰到了,胡亥还没来。
以往,胡亥都会准时到达,接受群臣的拜见,今日这都过去一刻钟了,胡亥仍未出现。
群臣中有人壮着胆子说道:“丞相大人,都这个时候了,陛下还没过来,是否需要安排人去看看什么情况”
李斯头也不回的说道:“陛下是君,我等是臣,如今是臣等君,有何不可尔等难道心怀怨念不成”
开口的那位大臣,连忙开脱道:“下官绝无此意,丞相大人明鉴。”
李斯点了点头道:“这还差不多,尔等臣子,只需忠君爱国即可,切不可有其他想法。”
听到这句话的群臣,立刻脸色有些诡异,这位丞相大人,话里有话啊。
不过是正常建议一句去请胡亥上朝,被李斯来上一句“臣子不可有怨念”,仿佛胡亥迟到一次,有多大罪过似的。
很快就有李斯某位心腹嘟囔了一句:“先帝在时,朝会可从未迟到过。”
一瞬间,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了。
然而这种诡异气氛并未持续太久,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
群臣忍不住转身看去,却见一名年轻官员,穿越无数官员,来到李斯身后,站定下来。
有脾气暴躁的官员,忍不住说道:“你是何人,为何无端闯入大殿丞相大人身后的位置,也是你能站的吗”
年轻官员踌躇了一下,开口道:“站在丞相大人前面不太好吧”
说话的官员,听了直欲吐血,自己是这个意思吗刚要继续开口,却被一句尖细的声音打断:“陛下驾到。”
身穿黑色龙袍的胡亥在黄伴伴的开路下,坐上了龙椅。
此刻再也无人关心新来年轻官员的事,全部躬身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胡亥伸手虚扶道:“众卿平身。”
刚刚被阻了一次的官员,立刻跳出来道:“启禀陛下,殿内有不明人员进入,请陛下下令禁卫将其赶出去。”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站在倒数第二排的官员上。
这位官员见状不禁有些洋洋自得,看来自己这次算是出风头了,说不定很快就能得到陛下和丞相的重用,升官进爵。
只不过大家看我的眼神怎么有点诡异啊
胡亥眉头微皱道:“哪来的不明人员朕怎么没看到”
那官员直接指着最后进来的年轻官员说道:“就是他,启禀陛下,这个人,臣从未见过,今天不知从哪冒出来,还胆敢站在丞相大人身后,真是不知死活。”
胡亥看了看那官员指着的方向,一脸厌恶的挥了挥手:“来人,叉出去。”
那官员脸上露出喜色,陛下果然英明,一下子就就发现了,不过手指的方向好像有点不对,怎么感觉像指着我
四个身强体壮的禁卫走进大殿,然后将那官员架起来就往外拖。
那官员大叫道:“抓错人了,应该抓那个啊。”手死死的指着年轻官员的方向。
四个禁卫不免迟钝了一下,却听胡亥呵斥道:“赶快叉出去。”
那官员只觉的要奔溃了:“陛下,该抓的是他啊。那才是……”
胡亥极为不耐烦的说道:“那是少府林泽,你一个五品小官,得入承天殿,已是侥天之幸,连上官都不认识,就在这里胡乱攀咬,真是不知所谓。”
“以后你都不用来上朝了。”
那官员一脸呆滞,自己若是不用上朝了,那不是代表自己被撤职了
不等他完全反应过来,整个人就被禁卫拖了出去。
胡亥这才心里舒服一些,开口说道:“好了,接下来一起商议一下平叛之事吧。”
虽然期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但依然不影响朝会的正常进行。
一位李斯心腹看了看李斯,又看了看林泽,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胡亥脸色不悦的看了这位官员一眼,没听到朕要讨论平叛之事吗
然而这位官员面不改色的看着胡亥,等待着他的回应。
想起刚刚和林泽谈过的一些话,胡亥按捺不悦说道:“准。”
只见这位官员指着林泽说道:“臣弹劾少府林泽,公然违反陛下圣旨,不在骊山上为先帝修建帝陵,私下回到长安,请陛下处置他。”
胡亥正欲开口,林泽抢先回道:“真不知道你是靠什么混进来这座大殿的,莫不是靠给某位位高权重的大人拍马屁进来的”
说到此处,林泽毫不掩饰的看着李斯,不紧不慢的说道:“本官既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里,自然是得了陛下圣旨,怎么,你想抗旨”
话虽是对着这位官员说的,林泽的目光却是一直停留在李斯身上,左右就表达一个意思:“你丫敢抗旨造反吗”
李斯自然能感受到林泽身上的恶意,轻咳一声道:“如今大秦正值危难之秋,尔等就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了,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nbs
第四百七十六章一个都别想跑
胡亥将目光转向赵高:“廷尉大人以为如何”
赵高转头看了看李斯,见他一脸平静,看不出有半点异样,思忖了数息,微微一笑道:“既然林少府有这个信心,丞相也觉得可行,微臣没有意见。”
胡亥微微点头,朗声道:“众卿可有异议”
林泽在一旁插了一句道:“有意见大家尽管提啊,本官随时可以将主帅之位让与他。平叛失败也没太大关系的,不就是诛灭全族吗欢迎各位同僚踊跃报名。”
大殿内其他官员听到林泽这句话,脸不由抽了抽,我们又不是你像个疯子一样,动不动就拿全族的性命开玩笑。
眼下李斯和赵高都对林泽担任平叛主帅没意见,其他官员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胡亥目光所及,俱是一片赞同之声。
当下胡亥再也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高声说道:“传朕旨意,命少府林泽为平叛主帅,率军平定陈贼。大秦帝国自朕往下,无条件全力支持平叛。”
林泽率先走前一步,躬身应道:“臣林泽遵旨。”
李斯和赵高相视一眼,率领百官躬身行礼道:“臣等遵旨。”
胡亥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朕就看着林少府和诸位爱卿通力合作,迅速平定陈贼。”
此时中书省一位尚书令出列,对着胡亥行了一礼,义正言辞的说道:“启禀陛下,既然圣旨已下,林少府也接了平叛这差事,是不是应该当着陛下和诸位大臣的面,说说怎么个平叛法。”
“比如林少府从何处调兵,地方军还是边军边军又是哪一府的边军需要领兵几何又需何人为将后勤如何保障,何时完成什么目标”
“林少府可是自称要一年内平定陈贼,若拿不出一点相应的依据,臣等实在心里没底。要知道陈贼毕竟是武道宗师,不可等闲视之。”
“况且此战关乎于国运,可不能林少府一张嘴怎么说,我们就这么信了。”
胡亥听了微微皱眉,看着林泽问道:“林少府怎么说”
“陛下稍安,”林泽笑吟吟回道,同时转身看向那位“义正言辞”的中书省尚书令,脸上浮现一丝冷笑道:“这位大人还真的是一心为国啊。”
那位尚书令面不改色的回道:“好说,比不上林少府主动请缨平叛,甚至不惜将身家性命压上去的壮举。”
林泽笑了笑说道:“其实你早就认为本官能顺利的平叛不是吗不然怎么不在本官成为主帅之前提,反而在陛下下旨之后再提。”
那位尚书令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那是因为下官相信陛下和丞相的眼光,可信任归信任,毕竟此事关乎国运,不是一句信任就能放任不管的。”
林泽一脸赞同之色点了点头:“确实,本官要是不显露点本事,恐怕陛下和在座的各位同僚都不会放心,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先说几句吧。”
“据暗卫收集到的情报,陈贼此时已拥兵百万,而且其中有大半是武者,若要在短时间平叛的话,本官至少也要领兵五十万才行,少于这个数,恐怕只能自保。”
那位尚书令尚未开口,太尉府一位属官站了出来说道:“五十万得抽空五大边军中的一府才能凑够,以帝国如今的状态,必须得留有部分军队震慑四方,因而少府大人要从两大军府中调兵才行。”
林泽摇了摇头道:“如果在陈贼刚起兵作乱时,就下令从边军调兵,可谓恰到好处。如今陈贼声势浩大,有烈火焚原之势,再从边军调兵,一来一回至少也要耗费两个月,于局势而言,太晚了些,故不可取。”
太尉府那位属官脸色大变道:“你想调动禁军这绝不可能,禁军不可轻动。”
林泽一脸奇怪的看着这位属官:“谁告诉你本官要调动禁军的”
那位属官脸色一滞,满脸疑惑道:“可除了禁军外,短时间内,哪里还有兵可以任少府大人调动”
林泽一脸正色的回道:“如何没有骊山上就有七十万精壮,稍加训练,就能编策成军,用来平叛最适合不过了。”
太尉府属官惊呼道:“那怎么行一群民夫,如何能上战场”
林泽不悦道:“怎么不行谁还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难道精锐不都是民夫训练出来的”
太尉府属官脸色有些不自然,但依然硬着头皮说道:“可少府大人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他们不是吗”
林泽一脸坦然的说道:“以前是没有,可现在马上就有了,放心,不会耽误平叛的。”
太尉府属官依然想争辩道:“可是……”
林泽已然有些不耐烦了,直接开口打断道:“没什么可是的,除非你能变出兵来,不然无兵无将,本官靠一张嘴去平叛吗
“况且有些事,在你看来做不到,并不代表事有多难,而是因为你太弱,本官与你不同,本官很强。”
太尉府属官被林泽这一阵抢白,当场弄了个满脸涨红,想了想确实没有好办法,只好沉默不语。
&nbs
第四百七十七章行走的人质
胡亥脸上露出迟疑之色道:“林少府提出来的偏将有点多啊。”
林泽一脸正色的回道:“按秦律,一位偏将可领两万大军,骊山七十万青壮,恰好需要三十多位偏将,与臣提出的要求一致,请陛下明鉴。”
胡亥轻咳一声道:“说的确实有点道理,待朕问过他们本人的意见,再行跟你确认如何”
林泽很直接的摇了摇头道:“何需如此麻烦,陛下直接下旨即可。”
胡亥故作迟疑道:“朕观少府所说之人,俱是大殿内某位朝臣家族子弟,若是有人心中不愿随大军平叛,朕强行下旨,岂不是让众卿为难”
林泽闻言脸色大变,义正言辞高声喝道:“如今国难当头,何人不思报效帝国依臣所见,陛下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反对。”
“关键时刻当行激烈手段,在这关头,若是有人不顾大局,不愿为国出力,肯定是心怀叵测,意图叛国,臣请灭他全族,以儆效尤。”
大殿众臣……你丫的吃错药了吧,动不动就是有人想要叛国,灭人全族。
胡亥并未理会状若疯狂的林泽,而是向着其他人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整个养心殿当即沉静了数息,众臣看了看露出一脸疯狂之色的林泽,又看了看表现极为温和的胡亥,拱了拱手道:“臣无异议。”
心里却在叹息:当然无异议,叛国的罪,谁担得起啊
胡亥点了点头道:“那就依林少府所言,封赵光等三十余人为平叛军偏将,望尔等忠君爱国,替朕,替帝国消灭那些不法之徒。”
大殿内,群臣高呼道:“臣遵旨。”
胡亥朝着黄伴伴微微点头示意,黄伴伴立刻会意道:“退朝。”
待胡亥离开后,群臣开始散去,李斯转身定定的看了林泽一眼:“林少府这心机非同一般啊。”
林泽腼腆一笑道:“丞相大人过奖。”
李斯深深的看了林泽一眼,飘然离去。
林泽对此丝毫不以为意,反正他参加朝会的目的,全部都如愿达成了。
一、成为主帅,二、尽量将所有人捆绑在自己战车上。
至于捆的紧不紧,林泽就没那么在乎了。
对他来说,捆上就够了。
何况有时候,旗帜鲜明的态度比起一些实际的帮助,更加有利于达成某种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