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大奸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心则无我
二人听了互视一眼,走到了李东升面前。
“升哥。”
“升哥。”
李东升看了二人一眼,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马先看了一眼杜文涛,先开口道:“升哥,我们在聊米价的事情。”
李东升愣了愣,立即会意过来,点头道:“是我没想周全,你们赶紧传我命令,咱们响石帮所有米行粮铺,立即清仓,粮价很快便会爆跌了。”
马先听了道:“升哥,我管的米行已经清空了,我这就去通知其他兄弟的米行。”
李东升听了不禁微微一惊,赞道:“马当家动作倒挺快,不错,你快去吧。渔场分包的消息很快便会传遍莆田,咱们不能让米都烂在仓里。”
马先听了立即去了。
杜文涛看着马先离去的身影,脸上现出落寞之色。
李东升察颜观色,问道:“杜当家,我看有心事,何事不悦”
杜文涛看了看李东升,回道:“大当家的,自从您接手响石帮后,咱们响石帮的确蒸蒸日上,神仙醉生意越来越好。这次您又帮咱们响石帮赚了两万多两银子,您的手段杜文涛心服口服。大家的日子眼见越来越好过了,但是我管的这好运赌坊却……”
李东升听了这话,往好运赌坊一看,几乎看不到有人进出好运赌坊,也听不到里面的喧哗,显得十分冷静。
李东升听懂了杜文涛话中之意,自从他的爱心彩票公司开张之后,好运赌坊的生意便一落千丈,现在更是门可罗雀。
响石帮每个当家都有所管的门店和产业,收入也跟所管的产业利润息息相关。李东升账目审核的越来越严格,这些头目想要再贪污也越来越难,收入自然也就少了。
出来混,都是为了钱,赚不来钱,谁有动力做事,谁肯为你卖命
李东升默想了一会儿,便对杜文涛道:“杜当家,是我疏忽了,你别着急,我会想办法让好运赌坊重新火起来的。”
杜文涛惊喜地抬起头,李东升的能力已经不再让他怀疑,李东升说能让好运赌坊火起来,那便一定能够火起来。
相较于门庭若市的神仙醉大酒楼和爱心彩票公司来说,好运赌坊便似一个后娘养的孩子,备受冷落。
可是这一天一大早,一块醒目的大牌子挂在了好运赌坊的大门前。
那牌子太大,太过醒目,路过的人纷纷被这块牌子吸引。
“纸牌大赢家,怡情还发家,斗战胜雄鸡,莆田雄赳赳!”
一个路人看着那牌子念了几句,旁边人听了一头雾水。
“喂,兄弟,这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啊”
听到有人问,
第92章:知法犯法
……
赢了钱的那人得意地笑了笑,又道:“这每场比赛的斗鸡都可以押注,赔率也不同,胜率较高的赔率越低,胜率低的赔率反而高。规则十分简单,就看你自己的眼光了!”
那人听了连连称谢,他看到场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下一场比赛是由小吕布和赛秦琼。
小吕布的赔率是一赔五分,赛秦琼的赔率是一赔一倍五分,明显赛秦琼的赔率更高,想起刚才赢钱那人的话,他立即掏了几块铜板去下了注。
越来越多的客人涌进了好运赌坊,有些人被另一角的纸牌游戏吸引了过去。
“兄弟,你们在玩什么”
“纸牌啊。”
“这纸牌上面写的什么啊,如何玩法”
“这个简单,这上面不是有一到十的数字么,还有旗官、百户、千户,还有一个将军和一个副将。将军最大,单张牌打时,依次为将军、副将、二、一、千户、百户、旗官。”
“怎么二和一比千户还要大”
“呃……就这是这么个规则,死记就好了。”
“咦,他出五张牌是何意思”
“这叫一条龙,只要顺序连着便对了,超过五个数字就成……”
围在纸牌这边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对这个新鲜的玩意儿吸引,关键是他们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很快便明了玩法。纸牌游戏规则简单,变化也少,能不能赢全靠抓的牌好不好。
杜文涛在纸牌赌桌和斗鸡边上转来转去,心里乐开了花。
原来门可罗雀的赌坊重新焕发了生机,因为吸引了许多新赌客,原来的牌九和骰子的赌桌也被带活了。
正忙碌间,杜文涛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店中来,杜文涛赶紧冲了上去。
“升哥,您来了!”
杜文涛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几岁一般,满脸都是兴奋之色。
看到赌坊里都塞满了人,李东升点点头,说道:“我只是来看看,没什么事。”
“升哥不坐坐”
“不了,我还有事。对了,杜文涛,你的账目要做好,之前的事我可以不管,但从现在起,若是让我发现了问题,我就把你调到乡下去。”
杜文涛一听忙道:“属下不敢,属下一定好好记账,再不敢错漏了!”
李东升点点头,便转身出了好运赌坊。
杜文涛送走了李东升,长舒一口气。
李东升在响石帮的威望越来越重,杜文涛再也没有任何小心思。这好运赌坊只要有客人,利润远比其他店铺更强,他可不想被调到乡下去过苦哈哈的日子。
李东升刚走出好运赌坊,便看到马先跑了过来。
“升哥,您交代我的事情我都做好了,咱们下面的米行都清完了。”
听到马先带来的这个消息,李东升颇为满意,响石帮的米行不少,在莆田县城范围内还是有些影响的,响石帮带头清仓,米价定会受到波动。
不过李东升明白,真正影响米价的并未是响石帮的这些米行,而是渔场渔货的大量上市。
十三家渔场一齐捕鱼,鱼价定会暴跌,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米价的暴跌,这才是李东升想要的结果。
马先发现好运赌坊人声鼎沸,好奇地看了一眼,便看到门前的招牌。
“升哥,这纸牌和斗鸡是什么”
李东升云淡风轻地道:“只是一些新鲜的赌法而已,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马先倒吸一口凉气。
马先心里苦笑,这门庭若市也不值一提,那什么才值得一提呢。
马先自然猜到了这是李东升的主意,他不相信杜文涛能想得出新的赌法,而且还这么吸引人,若是杜文涛真有那本事,以前干嘛去了
马先羡慕地看了看好运赌坊不断涌进的客人,又道:“升哥,现在神仙醉和好运赌坊生意都好起来了,可是咱们的米行……”
&nbs
第93章:免税牌
……
李东升听了知道今天要被谢之才剥一层皮了,心下一边打着主意。
李东升点头道:“谢大人说的是,小人原本的想法也只是救济贫苦,所获渔产先供应麻家厝与小康村流民所需,多余出来的鱼货的确有出售一些。
下海捕鱼之事,小人已经与平海卫有过默契,若无许可,小人自是无胆下海。至于漏缴之税的确是小人之过,小人愿缴。”
听到李东升愿缴税,谢之才脸色缓和了一些,点头道:“李东家,你敢于承认过失,本官甚为欣慰。本官可念在你一心为贫苦着想的份上,对你从轻发落,你去税吏何大人那里补缴税款吧!”
李东升听了却未起身,谢之才见了装作疑惑地问道:“李东家,你还有事么”
李东升整肃了一下自己的表情,堆起满脸的笑容,道:“谢大人,小人想送您一场政绩,不知您是否愿意接受”
谢之才听了脸色变了变,古往今来,行贿都是隐秘的,即便是在私下地,也不会说得太过直白。虽然李东升说只是政绩,而不是钱,但这也是行贿。
谢之才微不可查地向书房外看了一眼,见无人在附近,便道:“李东升,你好大的胆子,竟公然向本官行贿,你就不怕本官治你的罪么”
李东升脸色不变,小声道:“谢大人,且听小人一言。小人自从来到莆田,经常听闻谢大人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的事例。小人对大人景仰不已,当时便立下志向,要做一个像谢大人这样的人。”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李东升这个马屁不算高明,但做官的,即便毫无建树,也还是喜欢听青天、爱民如子这般假话。
果然,谢之才听到李东升这话之后,脸色稍稍缓和。
李东升自是察颜观色,继续道:“小人不会读书,做不得官,但也想为莆田做点实事。我下海捕鱼,办小康村,都是想着救济穷苦。
如今小康村已经接收流民四百余人,而且每日都有不断的流民入驻,这数百人无一饥寒。此等积善之事,小人都是学着大人来做的,这些小小的善绩小人不敢独享,我想将之献于大人。
小人有个想法,小人想在小康村的名字前面冠上大人的字号,让谢大人的慈善之名深入民心,不知谢大人对小人这馈赠是否满意”
谢之才听完心中一惊,这救济流民的名声,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大的善政功绩,李东升却要白白地送给他。
谢之才是为官之人,好名声绝对是他的刚需,自己什么也没做,却捞一个天大的好名声,这是天上掉馅饼啊。
若是将小康村算在他的头上,他的政治前途定会一片光明,比用金钱去直接贿赂上官升迁要强不是一点半点。
愣了一会儿,谢之才心想:“你这臭商贾,居然用如此拙劣的行贿手段想收卖我,实在是太……太合我心意了!”
见谢之才脸色越来越舒缓,李东升便知道自己打动了这个狗官,紧接着李东升又假装谦卑地道:“我知大人痛恨行贿,但小人送的不是财物,而是真心,还请大人成全!”
说罢李东升离座而起,跪在地上,向谢之才拜倒。
谢之才脑中盘算了一番,哈哈笑道:“李东家,快快请起,你造福百姓,为富且仁,当为商贾之楷模啊!”
李东升听到叫他起来,立即便爬起来,又忙道:“谢大人既然不拒绝,小人便当大人接受了。大人放心,小康村我会帮大人好好打理,绝不会玷污大人清名。还请大人赐告字号,小人这就去让人制
第94章:东庄周府
……
孙望山对于小康村是熟悉的,那里聚集的都是像他这样流落他乡的至穷之人,小康村的作坊若是能免税,李东升便可以收容更多的流民。
李东升虽然有借刀杀人的凶狠毒辣手段,但更有收容流民的仁心善举。孙望山是成年人,自然知道这世上并无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
对于孙望山来说,李东升算得上一个大大的善人,他不仅收留了自己父子,还养活了无数的流民。只这些,李东升便强过那些所谓的青天官老爷百倍千倍。
收容流民本是官府应该做的事情,但官府却任由百姓流离失所,若没有李东升伸出援手,那些流民恐怕都会变成路边枯骨。
想到这些天来李东升的所做所为,孙望山对李东升更多了几分敬重,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值得追随的豪杰。
……
马车徐徐向南,车厢里坐着何婶和何芳英二人。
何芳英掀开车帘一角向外观望着,车窗外景物缓缓移动,忽然远处现出一片海湾,视线顿时开阔起来。
“姑姑,到了海边了,哇,大海好多水啊!”
何芳英家住大山之中,很少出门,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海。
“咦,姑姑,那些水田里怎么不种稻子,那块田里怎么白花花一片啊”
听到何芳英问,何婶向车窗外一看,便看到了大片的盐田。
“那是盐田,专门产盐的,并不种稻子。涨潮的时候,盐农将海水放进盐田,退潮时又堵上盐田。然后太阳一日日地晒,将海水晒干,便现出白花花的盐了。”
“哦,原来那些白花花的东西是盐,原来我们吃的盐是这里来的!”
何芳英从未到过海边,看到盐田自是觉得新奇不已。
听到何芳英欣喜的声音,何婶微微一笑,突然道:“芳英啊,你今年要满十四岁了吧”
“嗯,九月十七便满十四岁了。”
何婶笑了笑,又道:“我们家芳英也是太大姑娘了,姑姑给你寻一个好人家吧!”
何芳英听了收回望向外面的目光,脸上羞红一片:“姑姑,芳英还小呢!”
“不小了,这个年纪若不去订好人家,年纪大了便不好找了。”
何芳英脸色更红,心里跳得厉害,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
何芳英是何谦的妹妹,自小便生长在何家厝村,若不是李东升让何谦将她叫来帮忙,她恐怕会一直在何家厝村生活下去,直至嫁人。
在张辉家待的这一个多月来,何芳英不用再每日在田间和山里劳作,皮肤渐渐白晰起来,加之张辉家的伙食也很好。此时的何芳英较之刚来时要更水灵许多,性情也更开朗起来,渐渐有长成大美女的趋势。
其实国人对于美女的定位标准,首位便是皮肤白晰,五官倒在其次考虑。只要皮肤白晰,五官又不是生太得次,基本上便可称为美人。
何芳英见姑姑不再提起自己的亲事,便抬头看了一眼何婶,却见何婶在微微出神。
“姑姑,您在想什么”
何婶听到何芳英声音,微微错愕,随即笑道:“我是在想小升的亲事,他老说要自己找,不让我费心,这可不成。
这婚姻大事自古便是父母做主,他家人又都不在了,我与你姑父便是他的家人,他的婚事自是要我们操心。上次我跟他说了几家姑娘的事情,他都一口回绝了,真不知要什么人家的姑娘才入得了她的法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