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国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泉释一切
    一旁的方从哲,看着三人的讨论,自始至终,都没有加入。

    他内心巴不得这些让他从首辅之位下台的东林党人吃亏,又如何会去探讨其他不关于日后浙党在朝野生存的话题

    当然,说来可笑,方从哲被朱由校批准致仕,却没有立即回乡,还是一直和他在朝野为敌的东林党领袖叶向高的意思。

    至于原因,却是方从哲下台,知道东林势大不可逆转后,为了保证浙党日后的生存,主动和东林党进行的政治交易。

    其实,这时候的党派,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等党,并不是后世的政党性质,确切的说是一种朋党。

    所谓朋党,顾名思义,是指某个朋友性质的政治集团、派别,多为亲近官员为了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的小集体。

    这种党派结合的快,散得也快,同时又没有太多的忠诚度可言,一切都在党人自己,选择谁,背叛谁并无道德观念和规矩约束,甚至于其内部,也会为了权利对付党内自己人和盟友。

    这也是明末很多东林党人不在党内受待见,转而投靠敌对的阉党和其他党派,或者阉党和其他党派转投东林党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种性质,也造就了朋党之间或许现在敌对,过了一段时间为了利益就背叛盟友,“狗咬狗”自己人了。

    而方从哲此番和叶向高交易,就是为了浙党的未来,在下台前就已经和东林党进行了一些交易。

    否则,若非如此,去年泰昌元年底,当朱由校批准了他的请辞,允许他可以致仕后,他就不该再待在内阁了。

    虽然东林党利用“三大案”党争,在他们一直支持的泰昌帝朱常洛上位后,一举打倒其他势力,得以独揽乾坤,但并不是说他们就能快速接手大明朝行政的一切,这时候与下台的浙党在某些方面联合,自然就成了必然。

    而且,方从哲与叶向高有旧,关系亲近,当年他入内阁,就有时为首辅的政敌叶向高的举荐,若非如此,他能入内阁可是难得很!

    很难想象,势如水火的浙党和东林党之间,竟然会举荐对手入阁,帮对方上位。

    不过,事实就是如此,阁臣入阁,都得首辅拟名单,再交由皇帝同意,这是保证内阁平稳运行的基础,若是当时叶向高不同意方从哲入阁,哪怕他资历够,也进不去。

    当然,方从哲能被叶向高举荐,也有他属于浙党温和派,善于调和各党关系,也不主动结仇的缘故,也正是如此,后来万历帝也是看中这点才选他做的内阁首辅。

    话说回来,此番方从哲能逗留京师这么久,主要原因还是东林党再次上台入主内阁,需要其他党派帮助,安排朱由校婚事的缘故。

    毕竟,方从哲下台后,才刚刚重新掌权几个月的东林党人,明显不可能在短短两个半月内,就把选秀之事快速解决,这其中,没有其他党派帮助,那是不可能的。

    作为前任首辅,浙党领袖,本就善于调和各党矛盾的方从哲,自然是东林党人最好的去向其他党派寻求合作的选择。

    而随着宫闱丑闻愈演愈烈,皇室丑闻若是成真,不止是皇家丢脸,就是他们辅佐的文官,也跟着丢脸。

    如此,在一致的利益诉求下,沉迷于党争的文官集团,短暂的放弃朋党派别,开始合作起来,这才能快速解决选秀事宜。

    至于刚才方从哲对叶向高提到的姚宗文,却是又牵扯了他和东林党的另一项交易,那就是让袁应泰代替熊廷弼成为辽东经略。

    姚宗文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由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浙江省慈




39、让熊廷弼起复不了的阳谋
    国舅爷!

    叶向高等人一惊,他们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这就有些棘手了!

    本朝立国以来,虽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确限制了外戚权利,看似不如以往朝代外戚势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外戚就可以随意受人指使。

    反而,历代皇帝对于外戚都多有恩宠,甚至朱元璋所留的皇明祖训更是说了,外戚非事赦谋逆,其余罪责皇帝都可免罪,刑部不得审问,天然的给外戚这个皇室群体加了一道保护牌。

    现在,若是张璟真的是那个蛊惑皇帝,扭曲辽东战局的事实,让朱由校厌恶袁应泰的家伙的话,仅凭着这国舅爷的身份,纵然非皇后亲兄,但也不是他们可以随意针对的。

    弄得不好,教训张璟不成,反而让他们自己惹得一身骚,又凭白惹皇帝朱由校不满!

    “叶阁老,此事该当如何”刘一燝拿不定主意,主动试探问叶向高道。

    终究,他们东林党人若是真的想要对付皇亲国戚的话,肯定是得要身为首辅的叶向高点头的。

    闻言沉思了会儿,叶向高将手中关于立后的奏疏细细看了会儿,并未回答刘一燝所言。

    而后,叶向高像是有了决断一样,眼神一凛,对王安行礼道:“劳烦王公回禀陛下,册立皇后之事,内阁无议。另外,再劳烦王公回禀陛下,熊廷弼入京之事,内阁即刻拟旨,望陛下安心!”

    此言一出,其余东林阁臣脸色一变,因为他们知道,叶向高决定不去追究张璟的事情了。

    终究,张璟若作为国舅爷,有着朝廷祖制在,他们还真是动不了他。

    毕竟,他们作为文官,能动用的也就只有刑部而已,可是皇亲国戚,刑部根本动不了,而且张璟又并无罪责,从制度上,就让东林众人根本对付不了他。

    当然,最令他们色变的却是,叶向高选择向皇帝朱由校妥协,让熊廷弼进京了,这是他们根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毕竟,袁应泰的事情还没解决,不把东林党在袁应泰替代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的事情摘干净,就让当事人熊廷弼入京,这怎么看都不妥

    而且,最关键的是那熊廷弼可是出了名的脾气不好,即使和东林党内一些人走得近,但他可是实实在在的东林政敌出身,他们好不容易把这位楚党中坚,从辽东经略的高位上拉下来,怎么能够让他轻易起复呢

    此时,不少人都想质问叶向高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置已死的袁应泰身后名不顾,难道不怕寒东林党人之心吗

    不过,毕竟有方从哲和王安等人在场,他们却也是不便质问。

    “好!那咱家这便走了,把叶相公的话回禀陛下!”王安听后,笑着对叶向高道。

    “王公慢走!”众人齐齐对王安道。

    眼看王安离去,叶向高转头看着东林诸人疑惑之色道:“咱们呆在这,陛下看来是不会回来,还是先走吧!”

    说罢,叶向高向着刘一燝、韩爌等人打了眼色,而后率先离开。

    其他东林党人明白叶向高意思,方从哲等非东林党人还在这,有些事情不方便他们在,因此和方从哲等人告辞一声,便跟着离开。

    很快,乾清宫里,就留下方从哲等几个并非一党的内阁阁臣,甚至,方从哲自己,也只是个已经致仕却没有立即回乡的前任首辅而已。

    此时,想到适才王安所言,方从哲这位历经晚明各种政治风暴的浙党大佬,却是对于那可能令东林党人吃瘪的国舅爷,有了几分兴趣……

    宫城内,东林党一众阁臣,四处看了眼周围空旷,就是巡逻的禁军也离得远后,这才又继续讨论起来。

    “你们是对我同意陛下召熊廷弼入京有异议”叶向高开口道。

    众人听后互相看了一眼,而后点头,已然默认。

    叶向高见此,又道:“我知你们心意,同意招熊廷弼入京,确实对不起大来,可是我们不同意其入京,难道他熊飞白就进不了京吗”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并未回应,他们也知道倘若皇帝真心让熊廷弼入京,确实不是他们能够阻止的。

    “就算我们封还陛下圣旨,不准熊廷弼入京,可是中旨一出,你们说他熊飞白会乖乖等内阁旨意,而不受中旨入京吗”叶向高见众人未回应,又继续加重语气道。

    在场东林众人听后脸色又冷,他们知道叶向高所言确实不虚,熊廷弼被弹劾罢免,心里自然有怨言,就算此番是皇帝的中旨召其入京,他也肯定不会封还中旨的。

    若是这样,有了起复名义,就算接到的不是内阁旨意,熊廷弼到时候肯定也会入京的,这是他们根本阻止不了的。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韩爌率先道:“可就这般让熊廷弼入京,岂不是让朝野耻笑我东林无能吗当初我们百般谋划,才让方从哲屈服,同意罢免熊廷弼,今日若是让熊廷弼官复原职,这不是让我东林前番谋划皆成无用之功吗”

    “虞臣,我知你心思,可是我东林党内,有谁于兵



40、握手河桥柳似金
    天启元年,四月二十一日,经皇帝批准,内阁传达,册立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张嫣为后,昭告天下。

    同时,钦天监又选定了吉日,于六日后,四月二十七日,帝后大婚,行皇后册封礼。

    从正式册立,到大婚封礼,前后时间很短,实在出乎大明官员子民的预料。

    当然,也因为这消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把大明在辽东大败的恐慌驱散了,大明的官员子民显然更关注立后的事情。

    消息传来前,张璟那两日在国子监,可谓是饱受煎熬。

    毕竟,虽然有吴庭礼和韩克勤二人对他的“反常尊重”,暗示他身份极贵,但是,一日得不到张嫣立后的确切消息,张璟就一日没有足够底气。

    终究,张璟想要日后在大明混得更好,把这正牌的皇亲国戚的身份定下来,才是正理!

    而且,若是没这官方身份加持,他可是没法子去查那醉花楼,把自己那夜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给查清楚。

    说来,赵如龙这家伙嘴巴很硬,就算在吴庭礼和韩克勤那里,失去信任,被关了禁闭,眼看没了国子监的保护伞。

    可张璟去质问他时,赵如龙是根本不承认他和张璟嫖霸王嫖有关系。

    赵如龙不反水,那被张璟怀疑的李超等人,当然更不会反水招认他们和张璟的霸王嫖有关了,这着实让张璟郁闷无比。

    最终,张璟也明白,要弄清事情真相,只能去醉花楼了。

    不过,要去醉花楼,张璟一方面得有钱,把他欠的嫖资还了。

    另一方面,他得有大背景势力,否则醉花楼的人愿不愿意理睬他都是问题,毕竟,能在京师开大妓院的,那个背后不是背景通天之辈

    毫无疑问,张璟若想实现这两方面,那就只能坐等册后消息了。

    到时候,赌坊赢来的两万两白银,还有他这正经皇亲国戚的身份,自然会让醉花楼的人乖乖交代清楚的。

    终于,随着张嫣册立为后的圣旨昭告天下消息,传来国子监时,张璟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他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大街上,确认了张嫣为皇后,张璟便拿着他一直收着的赌坊押据,出了国子监,就直奔赌坊而去。

    街道之上,人潮涌动,而张璟心里也在想着他拿了那笔两万两巨额白银的收入后,该怎么去使用。

    这笔钱,张璟可是惦记了好久的,毕竟,这也相当于小小的“暴富”了!

    想得入神,张璟却是没留意他身后那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恍若未觉般的继续走在街道中央。

    突然,他的右肩似乎被什么东西大力地刮了一下,而他的身子也因为这惯性,向前一个趔趄。

    幸好张璟反应快,双手抓着身边的街摊,稳住了身形,这才没摔在地上。

    “哪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小子,你耳朵聋了吗没听到马蹄声吗还不躲着”张璟刚站稳身子,便听到身后这段讥讽的声音。

    扭头望去,张璟便见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喷着鼻儿气立在身后,马上有一华服青年,正握着马鞭,一脸鄙夷的看着他。

    这家伙看着很壮,看着大约二十出头,古铜色的皮肤,浓眉大眼,气宇轩昂,脸上满是傲持之气。

    此刻他敢骑着骏马在京师街道,策马狂奔,再配着他那一身绝对不菲的华贵服饰,一切都显示着这家伙身份不凡。

    “你当街策马,撞人行凶,还有理了你家中父母怎么教育的你,如此张狂!”张璟可不管对方什么身份,开口就喷了那青年,反正他已经注定是国舅了,即使这青年看着非富即贵,他张璟也不怕。

    “不知死活的东西,竟连你薛爷都不知道,今日看我怎么教训你这狂妄的家伙!”那青年听得张璟所言,大怒喊道。

    同时,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勒马冲上来,待距离合适后,手中的马鞭子一扬,“嗖”地一声向张璟打了过来。

    这人说打就打,实在暴戾之极,也出乎张璟意料,他躲避不及,生怕被这一鞭子抽破了脸,下意识地抬起手臂,挡住脸庞自我保护。

    “住手!”

    “吁……”

    “啪!”

    ……

    耳边仿佛同时间里,传来三种不同的声音,张璟等了足有片刻功夫,都没感觉到鞭子的抽打疼痛感,不由好奇起来,放下手臂察看。

    只见得,也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名穿着白衣的劲装少女,手中的马鞭正死死的缠住那青年的马鞭,使得青年刚刚向张璟抽来的马鞭,硬生生的没了攻势。

    看来,刚才是这少女策马赶到,救了自己,不由得,张璟对那少女有了几分好感。

    细细看去,那少女长得十分漂亮,肤白貌美,只是和一般女子给人的温润感觉不同,穿着劲装的她,有股子天生的英气,煞是引人注目。

    而她一身明显价格也不菲的白衣,配着下面套着的那一双鹿皮半统靴,看这身装扮,她也该是非富即贵出身。

    此刻,见那少女柳眉倒竖,对着那青年娇叱道:“哥,你怎么又惹事了爹爹的教诲又忘了吗还不给这位公子赔礼道歉!”

    这情景,张璟怎么看着,都觉得怎么奇怪!

    妹妹教训比自己大的哥哥,偏偏这哥哥还看着是那种暴戾的桀骜之辈,且不说她哥哥会不会仗着辈分不听命令,就是听了命令,他哥哥的性子,是能轻易服软的人吗

    不过,出乎张璟预料,那青年闻言,脸色一变,起初看着还有些不愿意,但最终竟然真的给张璟道歉了。

    只见,那青年脸色阴沉的收了马鞭,然后看也不看张璟,如同倒豆子一样,快速说道:“这位公子,在下刚才多有得罪,冒犯之处,且望海涵。”

    话语直白,没有任何感情,就像是为了应付一件差事一样,明显不是真心实意。
1...1314151617...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