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国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泉释一切

    “御马监之外倒是有合适的战马,可惜各地今年马市也才刚刚开,等战马送到京师,恐怕那也得等到秋天了,时间上明显不允许。”

    “若如此,的确,难为三位公公了。”张璟点了点头道:“不知这批战马缺额有多少,若是不多的话,我去找熊廷弼说道说道,让他等等,当然,等到今年马市的马匹入京,几位公公得给熊经略补足马匹。否则,熊经略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他若是上告陛下,你们都要吃




249、耿直人总闯祸
    熊廷弼要来,虽然张璟和刘应坤几人都知道了,但没想到如此之快。

    就是张璟自己,也没想到熊廷弼会这么快,按照圣旨到达熊廷弼手中的时间来看,几乎就是前脚送到熊廷弼手里,后脚熊廷弼就来调兵了。

    如此看来,恐怕京营兵实力真的令人堪忧,这才让熊蛮子这么渴望调内廷的兵。

    “诸位公公,既然熊经略要来了,那咱们还是准备一下迎接吧!至于这马匹缺额一事,等见了熊经略,由我做说客,探探他的口风,若是可能,咱们便见机行事,你们看如何”张璟想了想,便率先开口道。

    面前三人闻言,互相看了一眼,而后行礼道:“我等愿听国舅爷吩咐!”

    “好!那咱们便亲自去南海子外,迎接熊经略吧!”

    张璟大喊一声,而后和刘应坤等人策马去迎接熊廷弼,由一队御马监的骑兵一路保护。

    南海子外,熊廷弼带着一队骑兵赶到之时,很快便看到了张璟带着一队人马,便急忙令麾下军队勒马。

    而后,自己当先下马,上前向张璟行礼道:“见过国舅爷!”

    被熊廷弼这么一招呼,张璟一惊,连忙下马扶起熊廷弼道:“使不得!使不得!熊经略封疆大吏,张璟如何当得起”

    “使得!使得!国舅爷屡次帮廷弼,自然受得廷弼大礼。”熊廷弼被张璟扶起,恭敬说道。

    闻言,张璟也是无法,只能任由熊廷弼了,不过他也没忘了,向熊廷弼介绍刘应坤、胡良辅和汪大海三人。

    当然,期间也闹出了笑话,刘应坤等人完全被熊廷弼这么一个封疆大吏,竟然这么尊敬张璟给弄迷糊了。

    毕竟,张璟虽然算是得宠的皇戚,一般官员或许会十分尊敬,可到了熊廷弼这个地位,有着皇帝的信任,这些靠着祖宗余荫的勋戚根本不是他们要给多少面子的了,没想到现在熊廷弼这么尊敬张璟,着实出乎刘应坤三人预料。

    虽然他们多少已经知道张璟对熊廷弼帮助很大,但刚才那一幕,还是让他们不敢相信,不由得,三人都觉得马匹缺额之事,有张璟在,一定能妥善解决,日后他们也要想尽办法去巴结张璟。

    有张璟介绍,熊廷弼随后和刘应坤三人互相见礼,这才由张璟带着,一起入了南海子内。

    路上,熊廷弼见到南海子风光,也是不断赞叹南海子的美景,直言有几分想老死南海子的想法。

    而后,耿直的熊廷弼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直接抱怨道:“可真是找死我熊某人了,三位公公好好的不呆在衙门里办公,怎么守在南海子里莫非是这南海子太好,三位公公打算住在这里办公了这可不对,毕竟是皇家园林,御马监虽是内廷管理南海子的,但也不能如此滥行职权……”

    “熊经略,刘公公和胡公公呆在南海子里,还是因为熊经略的缘故。至于汪公公,却是昨天从御马监衙门里,带我来南海子的。”张璟眼看熊廷弼直接把他那御史刚正不阿的臭脾气拿出来,知道他再说下去肯定要出事,连忙插话阻止道。

    公门中人使用职权谋私,早就是私底下的潜规则,张璟不信熊廷弼就没享受过这方面便利,但这都是官场默认的,没谁凭白无故拿出来说道的,除非是要弹劾某人,这才会拿出来,针对对方批斗。

    当然,这弹劾也得分那些党争弹劾,还是普通言官,觉得他最近在朝堂出现频率不高,决定没事找事干的弹劾。

    现在,熊廷弼一来早就不是言官了,也犯不着弹劾内廷不是

    二来,他一个封疆大吏,如今都要和内廷借兵了,结果你还不知轻重



250、耿直人也不老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随着熊廷弼把刘时敏的圣旨读完,众人接旨,张璟心里也是不得不佩服刘时敏这内书堂出来的太监的文采,反正他是自愧不如的。

    “三位公公,接旨吧!”熊廷弼把圣旨交给御马监的三大实权人物道。

    接了圣旨,刘应坤便直接问道:“不知熊经略打算从我们御马监调多少兵呢”

    刘应坤这话问出,一旁的胡良辅和汪大海都侧耳倾听,他们三人是御马监的三大领导,自然知道自家军队里的真实情况。

    自从万历三大征以来,御马监作为皇帝信任的内廷兵,一直以来屡次参加大明的不少战斗,自然是损兵不少。

    而随着三大征打空了万历帝的国库后,御马监损失的兵马,万历帝都一直没有拨付足够的钱粮去补充,缺额人马自然也是一直没补?多少。

    至于说让他们这些太监冒险去吃空饷,那明显很难,毕竟,除了皇帝时不时派人点阅内廷禁军数量以外,内廷里的其它衙门里的太监,也都盯着御马监的钱粮用度,这些人可都是希望御马监出些事情,好让皇帝下了刘应坤等人的职,如此,他们这些其它内廷衙门的人,也有机会去掌权了。

    如今,御马监所属的腾骧四卫还有勇士营,缺兵都在三到四成之间,可以说缺口很大了,所以对于熊廷弼的调兵数量,他们也很重视。

    毕竟,皇帝只管让熊廷弼调兵,但具体调多少兵可没说,要是熊廷弼突然狮子大开口要了大量的兵马,他们那里还笑得出来

    此时,张璟也在一旁听着,见刘应坤问了这话,心中暗想,按熊廷弼给朱由校奏疏的描述,他最多也就是调两千兵马,人数不少,但想来刘应坤等人咬咬牙,也会同意的。

    谁知,熊廷弼这家伙又要搞事情,竟然直接说道:“五千精兵,望三位公公速速准备!”

    闻言,张璟和刘应坤等人当即都是大惊,纷纷觉得熊廷弼得胃口太大了。

    刘应坤没说话,但他身边的胡良辅却说道:“熊廷弼,你未免太贪了吧陛下旨意明说让我们帮你凑齐人马,可你也不能全要我们御马监的兵吧难道你不知道咱们御马监宿卫宫廷吗要是借了那么的兵给你,陛下出了事情,我们该怎么办恐怕到时候,你这辽东经略也保不住!”

    “废什么话我熊某人都是依旨办事,京营的那些兵,实在没用,今日看了御马监的兵马,不换成御马监的兵,我就不走了”熊廷弼知道那圣旨上的内容,可是他又不甘心有那么多好兵在面前,却只选一小部分指挥,所以直接开始撒泼道。

    这一幕,直接让张璟眼睛掉了一地,没想到看着耿直的熊廷弼,竟然也有这番心机,完全就是抱着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在狮子大开口。

    “熊经略不走就不走吧!我们御马监别的没有,就是草场多,完全够熊经略在咱们这里留宿的!”刘应坤见此,冷冷说道。

    “……”刘应坤说的这话,直接让熊廷弼无语,他倒没想过,御马监的太监们,竟然面对有圣旨的他时,态度上都会这么强硬,这就难办了。

    不过,想想也是,刘应坤等人不是笨人,又长年呆在御马监,自然明白,他们如果真借了五千精兵,那么这五千精兵上了战场后,他们之后能不能要得回来都是问题。

    这不是说笑,用屁股想留知道熊廷弼为什么张嘴就要五千精兵,还不是看上御马



251、最多只有这个数!
    察觉到熊廷弼话中有异,张璟唯一想到的可能那就是这熊蛮子对刘应坤等人蛮不起来,所以才会故意说谎,装穷扮可怜求兵。

    毕竟,若是刘应坤等人是外朝的文武,熊廷弼完全不需要这么做,只要发动关系弹劾刘应坤等人,就完全够这几个不给他面子调五千兵的人喝一壶的。

    可惜,刘应坤等人是太监,属于内廷,要管他们也只有皇帝能管,他们完全不怕熊廷弼这个外臣,就算熊廷弼发动言路上书弹劾他们也一样。

    除非是皇帝的弃子,否则任何一个太监,都不是熊廷弼这个文官能轻易干得倒的。

    故而,熊廷弼为达目的,只能在这里装了。

    至于张璟为什么判断熊廷弼是装的,也很简单,原因就是他在朱由校那里看过的熊廷弼所上疏的奏疏。

    奏疏里,熊廷弼明明白白说了,他在京营之中,选了不足三千可用之兵,可到了御马监,熊廷弼立马改口说一个能用的兵,都没在御马监选到,这里面若是没有猫腻,那就见了鬼了。

    张璟不信,熊廷弼敢在奏疏里说假话,因为,他若是在奏疏里说假话,那就相当于犯了“欺君,大不敬”的罪名了,而熊廷弼前番刚刚因为被人诬陷犯了欺君之罪,而被罢免辽东经略的职位,张璟可不信熊廷弼这次会真的犯错误。

    所以,这件事的唯一理由,那就是熊廷弼见识到御马监的兵马比京营兵更精锐后,直接撒谎,想要把他可以带走的兵马全部从御马监抽调所致。

    终究,朱由校最在乎的是让熊廷弼带一支兵马去辽东,若是知道熊廷弼抽了御马监五千兵马的血,为了大局也不会怎么对他。

    而且,这件事情成了,就算朱由校生气熊廷弼抽了太多内廷的血,估计面对外朝的压力,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事。

    毕竟,于外朝而言,内廷竟然掌兵,并且还不受他们控制,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若是熊廷弼能一次调这么多内廷兵出来,去和建奴死磕,就是现下和熊廷弼最不对付的东林党人,也会支持熊廷弼的。

    明白这些,张璟知道,他必须阻止熊廷弼的贪念,否则会坏了大事。

    诚然,让熊廷弼带着全是有御马监兵卒组成的军队,比由京营、御马监混编的军队更好,但是,真要让熊廷弼坚持的话,恐怕熊廷弼这兵能一个兵都借不到。

    之后,说不得因为熊廷弼得罪内廷的人,内廷对他的事情各种拖沓、下绊子,玩死他。

    所以,张璟装傻充愣的说道:“熊经略这话说得不对吧我怎么记得,当时我向陛下进言让熊经略从御马监借兵时,熊经略已经在京营里,选了快三千的精锐,怎么到了这里,成了一个合格的兵都没选到呢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话一出,刘应坤三人当即看向熊廷弼,而后,刘应坤问熊廷弼道:“熊经略,你这事做的不地道啊要不要咱家去宫里和皇爷请示下今天的事情呢若是皇爷不清楚,那咱家就只能让人去通知那些言官,让他们查案了。”

    刘应坤的话,威胁之意明显,但熊廷弼不得不低声回道:“刘公公算了吧!陛下日理万机,我们这些小事还是算了吧”

    熊廷弼这话,明显已经认怂,他做梦都没想到,张璟竟然能看到他给皇帝的奏疏。

    若是因为司礼监的人看过,所以有人知道他奏疏里的真实数据,熊廷弼并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那是人家的分内之职。

    可是,这消息竟然是从张璟口中传出来的,看着张璟突然之间的傻样,熊廷弼十分怀疑这位国舅爷是故意拆台的,可是却没什么办法应对,真不知道他怎么



252、以次充好
    闻言,张璟知道刘应坤的想法,笑着对熊廷弼道:“熊经略稍待,我和三位公公有些话要说。”

    熊廷弼虽不知道张璟要做什么,但也能大概猜到他是要帮他,所以行礼道:“国舅爷随意,我在这欣赏南海子的风景就行了!”

    张璟点了点头,而后指着一处帐篷,对刘应坤三人道:“三位公公,咱们去里面说说吧”

    刘应坤三人闻言,对视一眼,而后齐齐摆手示意道:“国舅爷,请!”

    见此,张璟并未推辞,当先一步进入帐篷内,而刘应坤三人,随后跟上,进入帐篷内。

    众人到了帐篷内后,刘应坤迫不及待道:“国舅爷,那些骑兵可是我们御马监的宝贝,是绝不能乱给人的。”

    张璟听后,笑着回道:“区区一千精骑而已,几位公公这都舍不得吗这可比历年来御马监被抽调参战的骑兵数量,多得多了。”

    “话虽如此,可这骑兵……”被张璟这么一说,刘应坤语气有些弱的坚持着。

    不过,很快便被张璟打断道:“莫非刘公公忘了御马监送往辽东的那一千多匹战马吗”

    “欠辽东战马的差额,我怎么可能会忘只是,这和我们把这一千精骑送给熊廷弼有什么关系”

    刘应坤随口回了一句,而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反应道:“莫非国舅爷是要我们用这一千精骑抵那些战马”

    “正是!”张璟点了点头道。

    一旁的胡良辅和汪大海听了这话,脸上也是有些吃惊。

    很快,刘应坤和胡良辅、汪大海三人,相互对了一眼,脸上都有些意动,若是用这一千精骑,抵押那一千多匹战马的缺口,他们还是划算的。

    虽然那一千马术娴熟、军事经验丰富的骑兵很难训练,但只要招募些身体素质好的兵员,多花些时间在各处马场上训练,再派去参加一些战斗,总会练成的。

    相反,那多出来的几百匹马的缺额就不一样的,这年头,他们的战马主要都是朝廷开了马市,从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贸易来的。

    可是,随着建奴逆贼作乱,大明在边塞的威信愈发低了,并且更需要马匹与建奴对敌,使得那些蒙古人竟然越来越贪心,狮子大开口的提高马匹价格。

    因此,别看他们可能少给熊廷弼几百匹马,可是他们能用这几百匹马的价值,从中把那一千精骑的兵员成本捞出来,甚至还能大赚特赚。

    毕竟,这年头,找不到事的社会青壮年太多了,想要条件合适的壮丁到他们御马监当兵,只要给足钱就够了,而一匹良马的价格,可是一条人命的价格好几倍了,刘应坤等人掌管御马监这么些日子,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关键的是那些合格的壮丁好拉进军队里,终究吃不饱饭的人多得是,可是马匹不好找,特别是那些可以上战场的良马,在大明更是难寻。

    这么一想,刘应坤等人自然清楚真要按照张璟的话做了,那他们还是赚了的。

    张璟见了三人神情,心里已经有所放心,按这情况来看,想来他的想法还真能让两方皆大欢喜的实现。

    至于熊廷弼那里,张璟觉得若是能用几百匹马换一千精锐骑兵,他应该不会拒绝,毕竟,真给他足够马匹,再让他自己招募骑兵,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把骑兵练



253、这马会不会出事?
    说实话,不止是张璟对熊廷弼这种以次充好,变相谋私的行为吃惊,就是刘应坤等人等在张璟再次入了帐篷,听到张璟转述的熊廷弼的要求后,也是十分吃惊。

    不过,吃惊归吃惊,但三人却都同意了,毕竟这可是用一千劣马换一千良马的大买卖,说不得他们能靠此把那送给熊廷弼的一千精骑给练出来,还能剩余不少银子入腰包。

    甚至于,刘应坤三人心里,也考虑着要不要多塞些劣马进去,反正既然熊廷弼开了这话头,那就别怪他们靠此多谋利了。

    反正,多个几百匹劣马,相信熊廷弼也能应对,而且就算最后熊廷弼发现了,估计也不敢声张,相反还要和他们一起隐瞒搪塞这事情。
1...7071727374...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