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财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面小青蚨
刚刚云立忠那神情,那言语,那洋洋得意的样子,确实让她也感到很不舒服。
“你大伯那人……”连氏用了个非常婉转客气的词儿,“是精明过头儿了。”
“精明”云雀仰面躺着,厌恶的努努嘴,“他就是个小人!自私自利,人品败坏,三观扭曲,没底线,没节操,还自以为很有能耐!”
连氏……
云雁……
三观是啥节操又是啥
虽然听的不太明白,但肯定不是好话。
乌漆嘛黑的无屋里,忽然角落里有人赞同的“嗯”了一声。
云雀:“小五”
小五:“嗯。”
云雀:“你大伯人不行,你可千万不能学他,这种人,就算当了官儿,也是为害乡里。”
小五:“嗯。”心想,你大伯!
“行了,少说两句,毕竟是你俩大伯。”连氏担心云立德听到这话会不高兴。
云雀嫌弃的哼了声,“啧,我真嫌丢人。”
小五:“嗯。”
这回连云雁也蜷着身子,弱弱的“嗯”了句。
连氏……
片刻,西屋门向,轻轻打开,又轻轻关上,云立德摸着黑悉悉索索的的脱鞋上床。
“睡着了”听没动静,他用气音低声问道。
连氏翻了身,“没呢。”
“那啥……我给你说个事儿……”他犹豫了下,有点儿不知如何开口。
黑暗中能听到为难搓手,那粗糙的茧子相互摩擦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连氏轻笑,“哎,你为难个啥不说我心里也有数。”
云立德
“不就是你把李朗中出诊那三十文给垫了么。”
“嘿嘿……”云立德闷声憨笑,“你咋还能掐会算了”
“我还不知道你啥时候都宁可自个儿吃亏,也不能亏待了别人……”
连氏语气嗔怪,却是带着笑意的,云立德听出她这是没生气,便松快了些,笑道,“李朗中只要了二十文,这三更半夜的,让人跑十来里地,还受一通气,我心里也怪过
第103章干了这碗鸡汤
此时,天刚亮。
四人背着竹筐走在乡间小路上。
清晨的风微凉,空气里带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
远处,金灿灿的晨光铺在生机盎然的庄稼上。
近处,枝头的鸟鸣声清脆。
何丫头哼唱起了小调,是村里人田间地头劳作时常唱的歌儿,曲调通俗朗朗上口。
不一会儿,云雀,小翠儿和七斤也跟着唱了起来。
到县城这十几里路,虽然背上沉甸甸的,但走的却轻快极了。
安平县城。
才卯时,大街上便已熙熙攘攘,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这位姑娘您进来瞧一瞧,小店新到的胭脂水粉,都是府城小姐们最爱的上等佳品……”
“老字号酒坊自家酿的高粱烧酒,清香绵柔,这一坛子只要二十文,童叟无欺——”
“馄饨,包子,阳春面,清粥,小菜,酱鸡腿,客观您坐下歇歇脚吃口饭吧……”
安平县是附近最大的县城,每逢大集周遭七八个村子,甚至相邻的广乐县都有人来凑热闹。
集市上卖牲口的,换粮食的,挑担子的,推小车的,贩夫走卒应有尽有。
“县城人真多。”七斤感觉一双眼都不够瞧的,顺手摸了摸旁边一老头儿牵着的大青牛。
大青牛摇头晃脑的的“哞——”了一声。
“我家要有头牛就好,我娘就能省点劲儿。”他微微驻了下足,喜欢的很。
“大爷,你这头牛咋卖”云雀顺嘴问了句。
老头儿撩起眼皮儿一看是几个半大娃娃,也没当回事儿,伸出五根手指晃了下。
“五两啊!真贵!”七斤感叹。
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呢!
“够实惠了,我这头可是刚两年的母牛。”老头儿从怀里摸出个干巴巴的饼子,掰了块儿嚼着,“能下小牛犊子哩!”
“那小牛犊子多少钱”七斤不死心的又问。
老头儿砸吧了下嘴,“二两。”
七斤叹了口气儿,把肩上的筐往上拽了拽,继续往前走。
二两和五两对他来说,似乎没多大区别,反正他都没有,也不可能挣的到那么多。
“你想养头牛”云雀问。
“嗯。”他点了下头。
他家的情况在白溪村比较特殊,他爷奶一共就俩儿子,老大就是七斤他爹,前些年修房子,从没多高的房顶上掉下来,也不知怎的就摔死了。
小儿子年纪轻轻,还没娶上媳妇儿呢,就得了肺痨,现在终日躺在床上,怕是也撑不了多久。
还有俩闺女,大的嫁给个行脚商人,跟着男人说是去南方做买卖了,一走两三年没个音讯。
小闺女今年十六,倒是没病没灾,却是生的四方脸,宽下颚,膀大腰圆,又黑又壮,比村里的汉子还像汉子,至今也没人上门提亲。
七斤爷奶年岁高了,小叔又病病歪歪,家里种地,挑水这些本该男人做的活儿,就全落到了他娘和他姑的身上,两个女人操持一个家,还要照顾老的,病的,小的,着实不容易。
“那就挣钱,挣的都攒起来,等攒够了买头小牛养着。”何丫头从后面伸过脑袋道。
七斤舔了下嘴角,“要二两哩。”
“那有啥,我姐夫说了,做买卖就是钱滚钱,越挣越多,想当年,郭大善人靠着一根扁担起家……”
郭大善人就是何丫头二姐夫的爷爷,不仅自己一辈子积德行善,还给子孙后代立下了规矩,做生意不得以次充好,不得缺斤短两,不得低进高卖,不得坑害百姓。放出去的田
第104章何丫头出事儿啦
刘七斤十二三岁,正是刚懵懂有男女意识的年纪。
平日村子里哪见过这么些打扮明艳艳的大姑娘这嘴还没张开呢,倒是脸先红了。
再瞧何丫头,却如鱼得水,一口一个‘姐姐’,叫的要多欢有多欢。一会儿夸这个团扇好看,一会儿夸那个头钗精巧。
“那小哥你说说,到底是我这扇子好,还是她那钗子好”一姑娘见他年岁不大,嘴却甜的很,故意逗乐道。
“姐姐这不是为难人么这就好比问我桂花香还是梅花香,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香,让我咋选”何丫头一脸的纠结认真。
“噗嗤——”一群大姑娘笑的花枝乱颤。
七斤目瞪口呆,还…还带这样儿的
眼看何丫头二十五个铜板入袋,他使劲儿咽了下口水。
这一下功夫,就能挣到钱啦
“开张大吉!”何丫头喜滋滋的掂了掂钱袋。
一扭头,见云雀和小翠儿还没走,也正看着他呢,就更得意的直伸舌头。
“真厉害!”小翠儿目光闪闪,满眼崇拜。
“走,咱可不能输给他!”云雀一挥手,也不甘示弱的在人群中吆喝开,“糖渍梅子,清凉解暑!酸甜可口,好吃不贵咧——”
她也算是老油条了,嘴里的词儿没啥套路,怎么顺怎么喊,倒也朗朗上口。
大街上人群熙攘,不一会儿也开张了,卖出两包。
一胖大婶儿边数着铜板,边夸云雀,“这丫头,可机灵能干着呢,比个男娃都撑事儿。”
说完,一转脸又去数落自家的俩胖儿子,“瞧瞧你俩,比人还大呢,光会吃。”
那俩胖小子笑嘻嘻的,吧唧又扔了颗梅子进嘴里。
“婶子说的哪儿话,二位公子是读书人,可比我这个乡下丫头有出息多了。”云雀揣起钱,谦虚笑道。
待那母子三人离开后,小翠儿扯扯她的衣角小声问,“城里人你都认识”
这还没走多远呢,都看到俩小贩儿和一个穿着体面的大叔跟云雀打招呼了。
“我来的次数多了,有的脸熟。”云雀继续往南面走。
小翠儿小碎步跟上,“你可真有本事。”
“这有啥,城里人不也一个鼻子两只眼,和咱村里人没啥不一样的,你别怯,只管吆喝就是。”云雀鼓励的拍拍她肩膀。
小翠儿提了一口气,还是有点不太敢。
“你就当他们是咱山里的大树啊,石头啊,来,像我这样——”云雀说着,一清嗓子,又喊道,“糖渍梅子,自家秘制的糖渍梅子咯——”
小翠儿攥着拳头,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憋的脸通红,气沉丹田一声吼,“卖糖渍梅子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这一嗓子喊出后,小翠儿只觉得豁然开朗,整个人都松快了。
云雀冲她挤挤眼,赞许的竖起大拇指。
讲真,一个连城都没进过的乡下丫头,能磨的开面儿,在大街上吆喝叫卖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小翠儿越喊脸越红,越喊声越大,越喊嘴里的词儿越多,底气越足,眼睛也越亮。
“嘿,又是这丫头,你卖那梅子,我家闺女小子都爱吃。”一穿直裰的中年男人迎面走来,笑问道,“这几日怎么没见”
“梅子要从南方进来,还要腌渍,且没那么容易呢!”
云雀记得这人,上回尝过之后,这大叔还帮她招揽顾客了呢,是个好人。
“这回的还和上回一个味儿不”大叔问。
“一样儿配方,一样儿的味道,您尝尝,保准吃一颗想两颗,好吃的听不下嘴。”云雀把切成小块儿的,试吃的梅肉捧到他面前。
“你这丫头,怪不得连胡掌柜都夸,哈哈哈——”男人象征性的捻了块儿,一挥手,“给我来三包。”
“好
第105章民风彪悍
七斤从街北头跑来,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云雀时急的眼都红了。
“雀儿,何玉、何玉跟人打起来了!”
“跟人打架!”云雀也是一惊。
何丫头平时也就是咋咋呼呼的嘴不饶人,真要动起手,他那肩不能扛胳膊不能拎的小身板都不是个菜。
“是那些人先找何玉茬的!”七斤呼呼喘气。
“为啥!”云雀加快脚步。
“不、不知道!”
“几个人”
“四个、五个、反正有一群!”
七斤虽是个男娃儿,但没见过啥世面,第一次进城做买卖就碰上了砸场子的,顿时没了主心骨。
“雀儿姐,七斤,你们干啥去”小翠儿刚给人递过去一包糖渍梅子,就见两人急匆匆的从身边儿跑过。
“何玉让人打了!”七斤喊道。
“啥!”
“丫头,给钱。”那人接过梅子,摸出五个铜板。
小翠儿一把抓过,二话不说,跟阵风似的冲的最前头。
街市东面,老远就看见乌泱泱的围了一群人。
“让开!让开!”小翠儿推开挡在面前的人。
云雀和七斤紧随其后。
只见何丫头跌坐在地上,月白色长衫上沾了泥土和黑乎乎的鞋印子,竹筐被扔到一旁,筐里的梅子散落的七七八八。
“嘿嘿,爷告诉你,像你这样娘们儿唧唧的小白脸儿,爷我一只手都能捏死仨,横啊你怎么不横了”一黑瘦精悍男人吊儿郎当的抱着膀子歪着嘴笑道。
“呸!”何丫头咬着牙,晃晃悠悠的站起来,骂道,“你们这些地痞无赖,给我等着!”
“嘿,嘴还挺硬,等着啥等你白白净净的假丫头伺候哥儿几个哈哈哈哈哈——”男人撸着袖子猥琐大笑,边说边神行轻佻的靠近。
“还别说哈,这小子长得真比大姑娘还水灵俊俏。”
“水灵俊俏有啥用还不是个带把儿的”
“哈哈哈哈哈,翠香楼里温香软玉的姑娘多的是,咱可不好这口儿!”
另外几人放声大笑。
围观的众人,有的跟着笑,有的皱眉摇头。
何丫头就算平日再没羞没躁,这会儿也气恼的脸通红,紧握的拳微微发抖。
“哟,小娘们儿还害羞脸红了……”那男人挤眉弄眼。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