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等人们发现灵山岛空无一人时已经有好几天之后了,灵山卫指挥闻讯差人上岛查看,只能得出岛上之人基本上是被比较平和又匆忙带走的。

    这个结论是整件事情比较平和,岛上未见发生反抗与杀戮痕迹。只是走得匆忙,连岛上地里冬麦与地里韭菜等都未收。家里也残余下一些破旧家什,这些对穷人也是珍惜的,能弃之而去肯定是有迫不及待的因素。?卫指挥碰上这样的事也束手无策,无处查也没有力量去查,唯一办法只能隐瞒消息。因为如此行为不似倭寇行径,自己逃藉也不合理,既然如此又只牵连一个百户还是隐瞒下来再说。

    如果是大明统治中心要隐瞒几百人失踪特别是还有一个百户比较困难。一个岛屿上的人不见了,还无法证实原因又无苦主叫冤,隐瞒下来比较容易,因为听到风声的官员一般也不大会损人不利己的。

    这一来灵山岛上绝大多数人还真因祸得福,百户与黄家主持者到台湾却被判了十年以上劳改。只是连他们的家人也没有严重处理,都安排进了农庄。对此被处理二人加也被判处劳改劳役几个主要助手十分意外,对沈磊的宽宏大量非常感激,主动交代了一些与他们有勾结的人。

    往灵山岛的士兵此行如执行远航训练,执行宫古岛方向清剿的任务舰队也是比较轻松。他们清剿的岛屿与那国岛、西表岛、石垣岛、宫古岛虽然不小。还真有日本国内争战失败逃亡在此的倭寇,但他们的人数少,都是冷兵器,一反抗就是排枪射来,射速又快,根本没什么机会。

    对此那些武士们虽气得哇哇大叫,叫喊的意思是不公平,护卫队士兵乃是懦夫不敢公平较量之类。但护卫队士兵又听不懂这些话,在指挥官命令下击毙了所有手握兵器欲反抗者,并带走其他倭寇去台湾劳改。只有在宫古岛上建立了渔港与水产品加工厂,将这些岛屿真正渔民先集中在此。

    这时代这些岛上土著并不多,几百平方公里岛屿清剿也只有数千居民,去掉渔民与倭寇,其他带往台湾安置的土著并不多。只是此战也是见血的,让新成立的部队也算经历一下正式场面,所以士兵们比灵山岛回来者神气不少。

    这些剿匪当然只是低烈度治安战水平,算不得正规作战,但目前为此也没有作战对象,沈磊也不可能为训练士兵而去找敌人。因为他没有够得上的敌人可打,仅凭几十艘船那里也去不了。

    而且他此时正为不知荷兰人何时到来而烦恼,因为荷兰人不来他的许多事无法进行,只有打败荷兰人才好一心展开靖海计划。好在他烦恼很快在五月二十四日被守备大队黄大山的报告打消。

    这一日傍晚黄大山带着几个人来到沈磊家里,报告外面定期巡逻的哨海发现有西洋大帆船七艘进入澎湖岛屿群中,并在白沙岛登陆,登陆士兵约千人左右。这是登陆者包




第90章 反击计划进行时
    与荷兰人作战的准备工作其实有条不紊,之所以让基隆与淡水气温高了几度因为是士兵们遏止不住的兴奋。当然这种跃跃欲试劲头也是精神紧张的反应之一,另外建功立业及军人荣誉观念也是有所建立之效。

    而之前他们中最早的已经训练好几年却没有机会上战场,现在机会来了。加上他们知道自己的武器装备非常优秀,这一来更欲早一点显显身手。

    另部队也进行了动员,讲明作战目的,主要强调西方人来此是为争夺这片土地。如讲述本来南洋是中国的藩属国,因西方人一步步侵犯过来将不少藩属国灭了。而且他们来此表面上是为贸易,但一占领某地就让华人交税及信他们不敬祖宗的教,还屠杀过几次华人。

    这时他们来的人虽然不多武力却强大,还一惯欺软怕硬。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将台湾纳入他们的殖民地,而台湾已经是我们的家。所以此战是势不两立的决战,士兵们的家人在台湾,或吃台湾同为华人种出的粮食,用他们生产的产品,怎能不保护家人、亲友。

    战前动员是沈磊护卫队区别这时代封建时代军队的一个标志。封建时代基本上都是执行愚民愚军政策的,或者说也没有政策只是官员们内心的习惯。觉得没什么文化见识的普通人与军士,与他们讲述作战意义实在是奢侈加浪费精力。

    而且文人官员愈来愈觉得只有他们自己才高明、高智商,可以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全忘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子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子兴师,与子偕行!的上下同欲才是取胜关键的描述。

    实际上向士兵说明作战目的不仅可收获同仇敌忾效果。至少也可让士兵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达到什么目标或结果,让士兵们心里有数会让他们减少惶恐与不安。及让流言、谣传失效,因为关于作战的一切都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在士兵中扩散。

    因为这些消息主要是军官们一级级向下扩散,掺杂军官们的个人观念与判断,造成失真与扭曲。这流言在军队优势地位时问题不大,但形势恶劣时负面作用愈放大,因恐慌紧张才是造成营啸,一触就溃的主因。

    作为后世人又当过乡村干部,沈磊当然本能地决定在每次战前向部队直到每一个士兵说明作战任务与目的。之前剿海盗如此,当时强调海盗欺压良善,抢劫商船时还杀人越货,对自己的商业也有影响。只是之前剿海盗规模小,己方优势大,更主要强调行动方针与纪律了。

    而这次是一场硬仗,荷兰人大概有二千左右兵力,沈磊这里一个水兵营五艘威海,一个水兵陆战营二艘陆舟共千人左右。现岛上整编了三个营,加各处守备兵力与综合教导莹共三千左右人马。论总兵力是对方二倍,但完成火器化装备与训练只有二个营,所以出战兵力也是二千左右。

    这一来双方出战兵力基本上旗鼓相当,分析一下沈磊一方优势是在家门口打仗物资、兵力补给不必担心。只要水面交战输得不难看会越战越强,水面交战不利对方也无力追杀到台湾岛上。等舔好伤口,再造出更强大的战船与火炮即可去将场子找回来。至于弱点,那就是水陆二军空有先进武器,却是未曾正式打过仗的菜鸟。

    反观荷兰人一方完全是水战能嬴不能输,输了孤军在此带来的物资有限。而且水面战一输白沙岛也难守住,窝在澎湖岛屿构成的内湖也坚持不了多久。当然他们的优势是大风大浪漂洋过海来的,航海经验丰富,还真刀真枪水陆都干过不少仗。

    特别是他们来亚洲一直在南洋跟土著干仗都是以少胜多,每一次几条船打得对方几十条船成散板漂在水面,几百人打得对方几千人狼奔豕突。如土著三十万围攻,二千荷兰人守着城墙尚未完成巴达维雅硬是没攻下,反而自己死了不少人,所以他们的心理优势更大。

    在此情形下沈磊必须向士兵们说明此战的背景、目的、正义性,及对士兵们的利害冲突。首先要激起士兵们同仇敌忾,利益一致的气氛,在士气上先要鼓舞起来,而不是让他们盲目听从命令。

    而且对西方入侵过来,于移民台湾之人肯定是不利的。即便现在台湾乃是沈磊私人财团,但他们在这财团生活却是比过去好了一倍左右,原卫所兵却是好了四五倍。

    这些情形他们也知道,所以不谈其他,仅以后世一家公司抢另一家公司业务,被抢业务公司的人也不会对那家公司有好感的。特别是被挤兑公司中工钱、职位较高者对另一家公司肯定是恨之入骨,因为本公司一挤垮



第91章 血战即将开始了
    从基隆到东石乡那里有一百七八十海里,沈磊随舰队是在初五傍晚已经黑蒙蒙时由哨海接力导航下进入临时锚地的,到达临时锚地沈磊将指挥所转移到陆舟一号。

    此举是航行时威海机动性好,现在到了临时锚地下面水战将由五艘威海执行,陆舟只进行登陆战所以此时将指挥所移至陆舟才比较恰当。

    而他一方面将指挥所迁移,另一方面马上通知各参战单位营级以上干部开会。在会上各单位先汇报各自的备战情况,再由临时参谋介绍了作战计划。

    最后由沈磊发布了作战令,命令内容是只要天气不骤变,明天由五艘威海清晨出发前往澎湖挑战荷兰红毛;二艘陆舟在次后出发到中途偏前位置接应并随机应变而动;另第二营三个步兵连乘坐四艘平海也与陆舟一起等候下一步行动命令。

    这样的布置计划是五艘威海在上午九时前抵达澎湖,若荷兰人发现并迎击战斗将在十时左右展开。此时由哨海通报此时战况,整个计划的第二步是威海占上风或胶着,则陆舟与四艘探海转向白沙岛方向,执行登陆作战。若威海舰队陷于苦战,陆舟与探海先行撤退,威海也不必死战可撤退回来。

    会议等沈磊发布命令就告结束,次日凌晨天色尚蒙蒙亮五艘威海即升帆,由哨海前导全力驶向澎湖。随后第二营也分成连为单位登上探海入舱坐定,等各船人员上齐与二艘陆舟也升帆向预定地点而去,整个舰队由前左右三艘哨海预警。

    由于哨海已经四天未出现,澎湖的不少荷兰人觉得世界安静了不少。他们来此其实不是政府行为,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一个兼具政府行为的私人股份公司。而来此目的是攻打西班牙的马尼拉遭受失败,因而直接越过马尼拉欲与大明正式通商,最好是一家独享。

    因为了这个目的此前并不顺利他们上次不仅驱逐了澎湖的大明巡检,现在再次光临乃是有欲以武力让大明屈服的意思。所以在历史上他们即将以封锁漳州湾等行动相逼,后来被大明军队逼到台湾后还不甘心。直到在料罗湾他们与纠集的刘香等海盗被郑芝龙与明水军联军打败才彻底认输,只在台湾经营。

    或许有人会疑问荷兰才几条船几个人就敢想让大明屈服这不是天方夜谭吗!而事实上西方人在美洲与南洋太顺利了,西班牙、葡萄牙等都有过用数千兵力征服大明的狂人,只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们的计划正式开战而已。

    至于荷兰人在亚洲主要据点是巴达维亚,到这里还是求财的。封锁漳州湾与后来纠集海盗侵犯沿海地区只是另一个鸦片战争,不同的是英国人为鸦片贸易,他们要大明将所有丝绸、茶叶、瓷器卖给他们。二者一个强卖一个强买,当然同样有赔款、开放港口等条件。

    帝国主义的思想与套路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荷兰此时的条件不如后来肆虐大明沿海时那么苛刻。而后来的条件也没有英国人鸦片战争胜利后那么蛮横,这是实力决定的,而不是荷兰红毛心善。只看其统治台湾时也是横征暴敛就知道其本质,如其收租每甲上田每年十八石就可见一斑。

    这与沈磊收租一半是包括垦荒、水利、房屋、农具、畜力、良种、技术所有投资加后面管理不同,荷兰人是完全圈地收租,将土地宣布都归他们所有就开始收租了,一点成本也没有付出。

    这些事沈磊也不大清楚,他只知道郑成功过来时因大明内乱迁往台湾的人都支持他驱逐荷兰殖民者,而其自发起义也是有过。

    不过这历史现在肯定是改变了,当澎湖不少荷兰人为哨海不再出现而心神安定,少许人认为也可能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这一日还让这少数人预感成真,六月五日九时左右,放哨的人不仅鸣枪示警还高呼:

    &039;&039;西班克、西班克人来啦!&039;&039;

    荷兰人将沈磊手下的舰队当成是西班牙人十分正常,因为他们之前就将哨海猜测成西班牙人的侦察船。虽然他们未见到过西班牙人有类似船只,但亚洲人更不可能造出这样的船,二者之间当然将哨海划归西班牙人的判定更顺理成章被他们接受。

    就如现在放哨者明明看到威海的帆与西班牙人克拉克帆船相差极大,但先入为主,只见一片软帆就将之当作西班牙人来驱逐他们了,因而急忙报警。而舰队也是早在防备西班牙人来捣乱,反正在亚洲的二家中荷兰人属于抢夺西班牙人地盘、利益者,西班牙人来为反击而捣乱不足为奇。

    正因为如此整个舰队做好了与西班牙人开战的准备,这几天哨海未见,大多数人认为也可能是大明的船而放下心来,少数人认为西班牙人可能近了而忧心更甚。此乃是大明不可能马上作出反应,而且船只也弱。但西班牙人的克拉克船还是非常厉害的,他们这里可没有超级大战船。

    不过此时西班牙人来了五艘船不迎战是不可能的,哨兵一描述来船型制大家都认定是西班牙人无误。因而马上启锚升帆冲出港口,也不细考虑为什么来船是大员方向,主将只知道此刻风向对他们有利,下令所有的士兵做好作战准备,火炮做好发射准备,并乘着顺风向来者猛扑上去。

    将沈磊舰队当作西班牙人的误会随着



第92章 谁会流第一滴血
    以上是护卫队水军临战前最后一刻的场面,因为这些程序是沈磊根据后世影视知识而制定出来的,比较干脆简洁、明了与整齐有力,不拖泥带水。

    至于荷兰人那里虽都是老兵,首先舱内气氛就没有威海上严肃,命令也没如此正式,大多是船长、大副、枪炮长之类大呼一阵:

    &039;&039;阿尔法&039;&039;

    &039;&039;早已准备好揍翻那些阴魂不散的西班克了、、、&039;&039;

    这话引起一阵轰笑。

    &039;&039;别大意,我们在马尼拉已经大意吃了二次亏、、、&039;&039;

    &039;&039;这次不会,我保证、、、&039;&039;

    &039;&039;是的,好好干!芬迪尼&039;&039;

    &039;&039;准备好了,指挥官。&039;&039;

    &039;&039;要说报告,混蛋、、、。阿亚尔&039;&039;

    &039;&039;、、、&039;&039;

    &039;&039;报告,指挥官船长,二十四磅炮一号炮炮长阿亚尔、、、&039;&039;

    &039;&039;简洁些,混蛋、、、、&039;&039;

    &039;&039;、、、&039;&039;

    与威海上干脆利落的一问一答声音比荷兰人显得不那么正规化,同时气氛也轻松许多。这就是二者目前的区别与状态,相比而言威海是正规化训练不错,但完全没有经历过战斗,所以信心很足却十分紧张。而荷兰士兵干过不少仗,干翻过别人也见到过自己的战友被敌人炮弹砸烂的一幕,对生死看得较淡。

    二者比较一致的是同样对此战有信心,如威海上水兵知道自己的火炮射速是对方的三四倍以上,还是能穿甲的与爆炸弹,这二种炮弹都是木船克星。至于荷兰人眼中威海舰队船小数量少,连炮管也只见八根,至多不过十八磅的。十八磅炮毁伤力对他们的船不算小却是数量少了,因而对方没有特殊武器输定了。

    这些也就是双方士兵在能目视对方到开炮前的心理状态,而从荷兰哨兵发现威海舰队只有上万米,等荷兰人出澎湖内湾相向而行迎战时已不足七千米,迭加速度很快将双方拉近到只距千米左右。

    随后虽威海舰队转舵欲抢上风,荷兰新人也随即转舵,一改之前双方对进为斜向靠拢态势,但因距离已近还仍然是共同向中心靠拢,很快就七百米、六百米、、五百米、、、四百米快速接近中。

    打仗其实也就是这个时间最紧张,往往枪炮声一响反而什么心思也没有了。当战友倒下时更是眼红了,什么都忘记了,只知道拚命。

    这方面现在场双方肯定是护卫队一方比较忐忑,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首战,前面连大一点的海盗船也没有对战过。而荷兰人此时倒是真放松,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船大又多还炮多,经历过血战,又见有较大优势肯定更心定。

    二者的这两种心态带给荷兰人的是在双方接近二百米前十分放松,他们知道这个距离开炮中弹率很差,没必要为先开火浪费弹药。因而他们虽在观察双方接近速度,但未进入临战状态,只是十分关注而已。

    但威海上的炮兵在双方距离四百前已经操炮瞄准,沈磊在炮管上侧面前后安装了环形瞄准器。通过四米多基线对比瞄准器对双方距离与提前量、舰船横摇度都有较好观察,虽然看似简单但对直线瞄准效率提高了几倍。这个瞄准器大大提高了火炮准确度,特别是横摇提前量,所以士兵们早已在瞄准并计算提前量了。

    而此时陈近仁只觉得时间越来越慢,进入双方相距四百米后双方几乎是在平行线上航行,再也不会拉近了。这当然也不仅是他的错觉,实际上确实是荷兰人再次修正一下航向,让双方靠拢速度再放缓一些,使两支舰队一下全部进入交火状态而已。

    这是范迪的小心眼,他担心双方一开火对方因首舰被虐严重,其他船不再靠拢而是转舵离开。而现在看起来自己虽空载对方半载,但他没有速度优势,对方欲逃不大可能将之追上,所以同时交火才能基本保证将对方全部拿下。
1...2324252627...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