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沈磊的失误在于大概知道荷兰人先




第132章 终于又过一大关
    荷兰人谋划很深代价极大的战事以护卫队大胜结束,沈磊看到战报真是欣喜异常,因为此前一切军事行动不是他主持的就是计划好的,这次许明、田顺平、陈近仁等都展示出有不同的独当一面的能力。

    还有凭着武器的先进与将联军士气耗尽,一波流只付出极小代价就将之打败,还俘虏了二千多荷兰俘虏与数量相当的海盗俘虏及不少船只、物资。

    这些荷兰俘虏可都是钱,海盗俘虏至少也是劳动力。加上当日截住停泊在后丘屿的船只,岛上的一些物资,还有当日及次日追击俘获的一些海盗船等,虽吃了一个惊吓收获却是巨大的。

    因这变故小丘屿建设虽然仍然继续进行,只是劳动力用起更多俘虏。至于清剿任务暂停了一下。护卫队先忙碌着处理俘虏、缴获物资之类工作,另外轮流休假与总结经验、修理船只、补充弹药物资一下。

    另外这次快速纵队与田顺平部联手攻打后丘屿时联军在见到田顺平部时如雪崩溃散,但此前水战陆战,及田顺平部突围时与大麦屿联军进行的是猛打猛冲的近距离厮杀,这些战斗中伤亡人数超过了百人,虽然护卫队战场抢救与治伤水平远超这个时代,但这一次当场战死与因伤抢救无效而死加起来还是超过了六十人。

    这样大的伤亡与此战护卫队打死、俘获联军万人左右简直不成比例,但沈磊却是十分地心痛。他的士兵都是精心培养的,会认字还进行一些军政理论教育,以后都是扩军骨干与地方干部人选,从能干实事角度比大明的秀才也不逊色。

    还有这些人他认识的不少,音容笑貌留下影响,与联军死多少人也只是个数字比完全不一样。而且从他发展到现在因工业事故、剿匪、其它军事行动安葬在烈士陵园中只有三十多人,只此一下差点儿破百,心里终究会十分伤感的。

    虽说也知道事有难免,还有这些人的牺牲也是为自己、自己亲人过上好日子,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人命不如狗乱世的自救,沈磊仍然有些愧疚感。因为这些人是自己组织起来的,作为带头人做的怎么好也不过分,再难免万一总是有所失误存在。

    庄严安葬了牺牲者;总结了经验教训;补充好部队人员、弹药;处理完俘虏等,将这次战事引发的一切初步处理完成已经是天启四年年底,闯过这一关让沈磊又放心不小。

    大明末期西方人中荷兰人、西班牙人,包括葡萄牙中的狂妄者都有过叫嚣侵犯中国,可轻松打败将之变成殖民地,但真正来到沿海并多次挑衅的只有荷兰人。

    虽然此时西方人航海技术与火炮技术很先进,但他们的人力劣势与遥远白的地理距离限制了他们在亚洲的作为,叫嚣声虽大其实他们在亚洲仅是占领文化与经济上都落后的岛屿而已,他们的叫嚣也就是叫嚣而已,属于根本搞不清楚中国实际情形的梦呓罢了。

    因为西方殖民者到达亚洲的先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是国微人寡之国,还是已走下坡路时期,攻打大明还真是个别人属于脑子一热的想法,其实葡萄牙的澳门乃是撒赖皮占着不走搞到的,荷兰人气势汹汹却在澎湖被赶走。

    历史发生了改变,荷兰人败在沈磊手上还是彻底覆没让他估计对方无力至少短时间无力过来,不料荷兰人会财迷心窍,这是他的失误。不过这次失败再度连底裤也输掉,荷兰人下次要来没有海盗可利用,加上自己发展速度,他们不可能放弃一切过来打他,所以这个可能性确实可排除。

    这没了荷兰人他可以更大胆、更快速一些进行靖海计划,还有台南贸易城发生了劳动力短缺,他可以大胆地让来贸易的商船运些人来。

    此前他是为少刺激大明官员,在这方面比较克制。现在这一战传出大明虽不会有太多人第一时间知道,可官员们互通声气肯定有所了解。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官原则,再加上会更加忌惮护卫队的实力,当地走掉一些贫困失地民众他们的道德洁癖不会发作的。

    这一战带给沈磊的有一些政策调整外还有水军发展方向的调整,如威海的建造速度放缓,现在沿海地带最需要的船只是各巡逻基地的武装探海与哨海,它们仍然在照常生产,威海将镇守在台湾的威慑力量。

    其实他早就有意调整造船计划,整个南洋虽仍然有大量岛屿可以利用,但执行下南洋计划时护卫队控制的整个区域扩大了,因而威海、武装探海的战斗力虽不错,完全可以对付西方大帆船,只是某些方面显得不足。

    如区域扩大要有一支能长途航行,自持力较长,抗风浪更好的舰队。而且因区域扩大水军还要有帮助各处守军运输兵力、物资的能力,至少也需要有武装运输船才行,这一来肯定是更需要大船。

    这方面沈磊的计划是第一个船型是哨



第133章 超时代的好男人
    沈磊这里突发一场危机,联军的突然袭击气势汹汹差点儿得手。但他们的局限颇多,护卫队的情况又未完全掌握,看起来功败垂成,实际上知己不知彼十分冒险,失败如此惨也是此等原因。

    护卫队这场大胜已经完全确立大明沿海霸主地位,比历史上郑芝龙还强势外,还不是借助任何人的。更与郑芝龙、郑成功人多势众相反,护卫队是胜在精兵强将,武器先进,前者拼人力,护卫队拼火力,不可相提并论。

    联军被打败后沈磊一时间要处理战争后事,布置下一步工作,对外的一切不大关心。这些处理完成他又开始忙碌布置靖海计划的持续进行,这事现在虽少了发生大规模交战的可能,完全由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但他终究会将计划研究一下,批准计划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还有不少岛屿离岸太近或有大明官府机构存在,对这类情况虽之前定有一些原则,但这些原则并不大通用所有的情形,而且现在护卫队更强大了,所以行事有些变化,但需沈磊拍板。

    还有从各岛屿往台湾迁移民,及处理被抓的海盗之类人物还牵连民政工作安排。包括作战的后勤物资调配,建造巡逻基地的布局、工程材料、建设队伍、运输安排等仍需他开会协调各方面。

    当然这些已经属轻车熟路各方面开会不必多费口舌,只是沈磊还要备着随时与荷兰人谈判。为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荷兰人不仅将收拢、重组、训练海盗的地方放在护卫队暂时鞭长莫及的广东,连贸易关系也正常保持着。这让战事一起由沈磊下令扣留了六艘荷兰商船,另外加上二千多俘虏,他预计对方会尽快派出人来谈判赎俘与恢复贸易关系的问题。

    对此沈磊是不会拒绝的,现在对外贸易于他而言是赚进大量超额利益,输出产品不会提高对方实力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当然大明对外输出的瓷器、生丝、茶叶,以农副产品换银子有些得不偿失。只是生产者大多数是少地、失地贫民,完全断绝让他们一下陷入难于维持生活的困境。从业商贩者虽将银子主要存放起来,没有投入发展工农业渠道对齐社会发展意义不大,但他现在从这个交易中切下一块蛋糕来便有了一些积极因素。

    有不得不继续的原因,有大量利益分享,还谋划对更多农副产品深加工再出口,沈磊不会断绝对外贸易的。反而他正规划加紧完成靖海计划后,将所有的对外贸易货物至少都控制在自己掌握的几个市场内,用拍卖形式进行,完全截断去马尼拉的路。

    有这个计划他是不会断绝与荷兰贸易关系的,另外俘虏中除少许工匠或知识分子与上次一样让他们与自己方面的人交流一下,带带徒弟外,都在建筑工地干活,要赎回也不会太留难。

    因这次荷兰方面有近半船只与兵员逃了回去,估计来谈判的人会很快来到,毕竟如此大兵力损失已经危害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安全,将这些人赎回去也是一个补救措施,并且迟赎不如早赎。

    加上荷兰与台湾的贸易量已经不小,产品扩大到许多工业品,属于香料;丝绸、瓷器、茶叶这二类大宗商品外公司经营的第三大类商品,以增速或扩展速度计还是最有希望大幅度增加的那一类产品,如果说十年内台湾生产的工业品成为荷兰人经营的最大宗商品也是正常的。

    正因为台湾已经占荷兰人经营商品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加还能影响他们的对日贸易,沈磊断定他们会在知道失败后第一时间赶来谈判。

    这也是止损行为,形势比人强,对西方殖民主义而言没什么道德规范,为了金钱他们在非洲、美洲杀人不眨眼,就算是贩奴中因抓捕、运输、酷刑中死去的人远大于运到目的地的数量,这还不算因青壮劳动力被抓走黑人部落老弱的间接死亡。

    西方殖民主义将手伸到亚洲后也没有收敛,烧杀抢掠犯下的罪恶并不少,即便是没有侵犯到大明沿海但不管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都曾多次屠杀过居住在他们统治地区的华人。

    讨还这些血债也是沈磊下南洋的目的之一,正因为知道荷兰人不会因杀人而良心不安,反而因利益根本不顾面子与羞愧,所以他断定对方会第一时间赶来了谈判的。

    这场谈判难度不大,原因是荷兰人没什么选择,沈磊也不想此时就与对方彻底翻脸。虽然他十分想将挑起这个战事的科恩等人都杀了,俘虏的这些人罪行累累不少是该杀的,剩下的也要长时间劳改一下。

    但这时是出气的当口,将他们当劳动力用比换回高额赎金二个方面都不合适。经济上损失还是小事,更主要是台湾现在对外贸易只有荷兰人一家,等与更多的西方国家建立贸易关系时,特别是在亚洲还没什么殖民地的英法建立贸易关系后他才能放手打击荷兰人、西班牙



第134章 清闲不清闲日子
    荷兰人果然三月初就赶到了,仍然是卡门代表科恩而来。不过两次重大失误带给公司巨大损失,那怕科恩确实能力强、贡献不小,这次事了下课的可能性极大。

    科恩下不下课与沈磊关系不大,他只是此时经多方收集情报才知道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在亚洲势力的粗糙情报,才知道这个科恩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展中起过巨大的贡献。

    就算是如此他也没什么惺惺相惜的念头,双方至少在亚洲不可能和平共处,只因时间未到,主要是实力未足沈磊才放对方一码,按他设想十几年后除一些小而偏僻岛屿外,所有殖民者将全部被赶回欧洲。

    到时亚洲只接受欧洲人的商船还必须在进入亚洲后将火炮封存起来,亚洲只有护卫队巡逻舰队在保卫亚洲商贸的安全,只要发现海盗就会给予严厉打击,所以亚洲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设想放在心中沈磊见到&039;&039;老朋友&039;&039;脸色转黑一通指责也是一半真心一半故作姿态。真心恨荷兰人背信弃义,也知道本来对方就没有道德规范、良心谴责,他们在美洲、非洲、亚洲的土地除一些小岛都是杀人抢来的,还美其名地理大发现。

    这些土地并非是没有人在此生存繁衍,要你们发现什么若文明高一点就可以欺侮低一些的民族,他也会模仿与实践的,只是现在实力不足而已。

    正因为如此他的怒气一部分是装出来的,为此气坏身子不值得,另外他也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为此生气还不如踏踏实实多作准备。

    面对沈磊的怒火卡门不可能先辨别几分是真,又实在是没什么可推托的理由,只能硬拗是部分人的私下行动,与公司整体利益并不相符。只是科恩知道时已经迟了,但他愿意就此事给护卫队造成的损失赔偿、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对这话不必费心辩真实性,如九-一八确实有下克上行为,成功了不见得日本杀了挑事者。何况这次战事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部分人行为,那这公司之庞大根本可以横扫亚洲了。

    明知是借口沈磊也似勉强认可,但提出的条件让卡门嘴角直抽筋。因他不时气愤难平卡门对他漫天要价不好太拒绝,最后惩办元凶一条被卡门已经自杀的理由抹平,但赔款与赎俘金额比上次增加了三倍,达到了三十六万金币。

    或者说这个价码并不高,但要看到荷兰人赔偿能力,不能一棍子打死别人也不愿如此。这样做一拍两散还没有做好一切准备时只会贪得而无法实现,反而连三十六万金币也拿不到。

    加上台湾生产的产品在大明还未有完整销售渠道,有这渠道也要大量向欧洲倾销。这是赚取几倍超额利润的好时机,还对欧洲发展带去抑止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别说工业产品,除了卡门要购买沈磊的战船与武器没有答应,跟上次一样,俘获的荷兰船包括打捞上来经简单维修的威廉亲王号等共九条船也半价打包还给了荷兰人。

    还有自己的制式武器虽不出售但千仿制荷兰人的火炮、火枪可以在提高性能二成的基础上以八折价供货。同时一些军民两用物资如更好帆布、索具、防败血症的蔬菜水果玻璃罐头等也畅开供应。

    得益于沈磊的打捞技术,加荷兰人这次沉船大多数水深不大,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这次沉船没有起火,一大半被击沉的荷兰战船最后被打捞起来了。

    打捞技术也就是潜水员加吊车,不过道理简单也是需要设备的,这方面这些年用树胶生产雨衣、软管、软非充气车胎一直在有人研究,生产几套帆布涂胶潜水衣加送气软管,下潜几十米还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还要有活塞式压气机送气才行。

    吊装正好有宽大稳定的陆舟两边同时用绞车加葫芦就可以,等船吊至出水补漏、排水,然后拖上浅滩将漏洞补好船就能用了。

    而且这一来虽花费了不少装备制造钱,但验证并具备了又一项能力外,向荷兰人收到的钱远远大于投入,让沈磊非常高兴。

    卡门来时已准备好挨刀割肉,谈判下来付出的金币肉痛,但能恢复贸易几年就可以赚回。还有战船能赎回加俘虏可放回,让荷兰目前的安全形势大大缓解。

    还有武器的供应也算有一点好消息,欲向沈磊采购战船与最强大的武器本只是一个试探,根本不抱希望。现在获得八折优惠还提高二成性能的条件虽然只是老式武器仍然是个不错的好处,因为这样的武器对付西班牙人等优势不小,还比自己生产便宜。

    卡门忐忑而来比较满意而归,但在他来之前今年的靖海行动已经开始,随着打败联军今年的靖海行动也有所变化,一个是时间提早,第二个是一次性清理区域扩大。



第135章 魏忠贤有忠无贤
    沈磊在家陪青萍不是被青萍迷惑或贪图美色,更多是前世价值观在起作用。觉得一个小女孩独自在台湾虽不在一个大家庭也是孤立无援的,他的心理年龄至少是她叔父级当然要多照顾一点。

    还有青萍第一胎生了女孩,他虽不在意青萍的压力肯定大。而且他再不在意也不大可能将家业传给女孩,因为如欧洲到后来按中国人看来算不清楚是谁家的皇室,这一来青萍也必然压力不小,他要多安慰一下。

    当然在基隆他看看报告处理事务也不大闲,还好势力主要在台湾又集中在淡水与基隆,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另外他为了整体战略开始布局情报收集。

    这情报收集挂在参谋部下面,主要是对南洋各岛屿的物产、地理、人口、民族、势力、港口,及西方人在此的势力具体情形办加武备、外援等。

    这是对东南亚的调查重点,对大明同样以商人为掩护调查各地地理、气象、人口、特产、道路等情形并画出简单地图。政治、军事上这体制主要是看朝廷,因此前口子村那里一直交好胶州的继任者,将邸报一份不缺抄报给了台湾。

    在家看看报告,闲时就看看前口子村那里定时送来的情报。至六月他从抄录邸报看到杨琏、左光斗、魏大中等六人被下狱的消息,让他感叹魏忠贤与东林党的决裂终于上演了。

    由于满清的一些不实之词,加文人好恶首先明朝的皇帝实际上是有所污名化的。如天启被描述成文盲皇帝、天才木匠肯定是贬损之词居多,天启不可能不识字,而木匠手艺一时无双也搞笑之极。

    他的上位与崇祯一样有些突然,而且上位后也非一开始就迷上木工的,毕竟木工不似游戏容易上瘾。主要还是在位上遭文臣们怼而慢慢心灰意懒的,抱着惹不起还躲不起才躲在宫内干木工活。

    实际上此时的皇帝已经不大好做,文臣们的要求有些矛盾,既欲皇帝圣明,又最好听他们的,还动不动拿出&039;&039;祖宗所定不可改&039;&039;&039;&039;不可与民争利&039;&039;、、、等堂而皇之大帽子来与皇帝某些改革扯皮。

    虽无明显文献证明天启正因为怼不过文臣才放出魏忠贤出来搅局的,但魏忠贤并不如正德的刘瑾等八虎一样引着或陪着干了不少荒唐事,至于抓权后捞钱多少应该也不是特别巨大因为少有提及。

    当然这人一得势利令智昏,自我膨胀到称九千岁、各地立生祠,即使是天启不早死其成为第二个刘瑾的可能性至少有九成,可见他也只是个俗人,只图眼前荣华富贵与权势。
1...3536373839...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