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到此时他当然已后悔自己无端那么自大自信干什么,不就是商人被征了一点税吗不就是一张朱印状吗这些看开了一钱不值,商人那边不交税也不会交给自己,朱印状名额自己定自己改也不差多一家。

    但当天傍晚他对船队失败还是很愤怒的,保卫港口失败后还决定索性不理不睬,将之孤立起来,用饥饿逼走对方。这明显是老羞成怒下的昏招,但大多数人认为可行,根本没有人敢劝谏他还是与护卫队谈判一下为好的。

    等护卫队水军炮击江户让已封锁消息,封锁港口的措施完全失效,让幕府颜面大失他才悔之无及。只是有这事以来几次开会商议手下人都没有真正敢犯颜直谏者,都附符他向来的习惯才一错再错。

    当日开会商议在场之人说整军经武、调集全国强军过来者有之;或者说护卫队此举黔驴技尽,只要不理睬再过一些时间粮食吃尽只能退走者有之。唯独无人主张答应护卫队要求和平解决的,让他顺风转舵改变方针,因而事情仍然只能僵持着。

    当日有些后悔次日接到好消息是护卫队少了六条舰船,对此不少人主张调兵攻打试试,也有人觉得索性再等等看。虽然有人觉得护卫队不会如此快缺粮,因想不到失踪的船会袭击日本沿海,最后决定等等看。

    不料监视的人刚报告好消息,下午即有坏消息传来,东京湾东北的千叶、北面的浦市反正靠近海岸舰炮够的着的城镇大户人家遭到了炮击,目视所见的船只被掳走,一些豪华住宅还遭抢劫。

    另外护卫队还在镇子大肆采购蔬菜肉类及各种特产,对贫民与小商人他们十分客气,所有商品都按市价给足了钱,对官府却是勒索钱财,有反抗者也毫不留情。

    二天后一个数十条船只的船队向江户护卫队水军港口靠拢,这船队就是四条出击战船的收获,而且是一般商人、渔民、农民的船没去打搅情形下的成果,只是人员俘获少一些,只抓住了不多官员与贵族。

    因缺少人手这些船仍然是被连系在一起,而且之前匆促都是用缆绳将船连系,这回各处铁匠铺或其它地方找到铁链铁钉,用这将船系住一时解不了。当然之前俘获的战船也会重新用铁链系一遍,不然有一些俘虏解开一条船逃走的可能性。

    整个东京弯兜个圈子收获不小,更主要是给幕府压力更大。一个船队失败了可以用桌底被人踩一脚处理。因为虽然很痛只要若无其事幕府的脸面犹存,至于船队覆灭可以宣称也击沉对方许多船的消息来处理。

    这就如桌底下被人踩了虽痛脸上仍然是笑逐颜开一样,即便是有人猜测这人吃了亏也无法确认。而且幕府统治之地话语权也是由他控制,幕府说没吃亏沉船又看不到,护卫队水军才几条船停泊一段时间退走让人只能木相信这个说词。

    不然也没什么人肯相信这么几条船就歼灭了日本最强大的船队,因为获惨胜所以护卫队的船在江户这里维修一下才走,幕府是不清楚对方动向才未调其它船队过来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这就是幕府对护卫队水军采取不战、不和、不理的底气所在,颇有些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怨念。可惜在参谋会议上提到过这个可能性,沈磊也狠心拍板可以大胆攻击沿海。

    此举乃是你幕府死要面子忍痛不肯放下身段,我就公开打你的脸,让你降低在日本人心目中权威,动摇统治基础,完全是以毒攻毒的行为。

    果然此举不仅有额外收益,还真打在了幕府的命门上。经过战国时代幕府的权威虽然更著但各地大名终究有些不满之处无法发泄,若幕府权威受创这些大名有可能不大听话甚至是合起来造反,在此压力




第147章 也学学炮舰外交(六)
    ”不论明石是否答应最后还是拿着文本回了幕府,其实他的授权并不明确,一千斤蔬菜瓜果、禽蛋肉类最多自己掏腰包了,要个朱印状肯定马上答应,再高要求只能回幕府汇报,由大佬决定。

    拿到的条款比沈磊此前含糊其辞的信件却是刺激性大多了,换一开始幕府所有看到此条件的人肯定会暴跳如雷的,此时底气不足但不妨他们气得直喘粗气。

    欺人太甚啊,连蒙元也被打败,一个才数十万人的小势力敢开大口不怕噎死心里虽愤怒堂堂日本人怎能受人如此勒索,但最强大船队已歼灭,神风也没有来帮助,稍一静静也无人真觉得不如拼死不从。

    让他们伤脑筋的是水面不是陆地,陆地护卫队来千人左右幕府可以用百倍千倍人数堆死之;也可以借助地理条件打阻击伏击之类;还能坚壁清野困死对方。

    可已经发生的水上一战经询问战败逃回来的士兵军官完全是切瓜切菜不经一击,日本最强大的船队如此糟糕其它地方调垅船只仍然不能对抗。主要是火炮威力差距太大,本来或还可以求助欧洲人,可日本与西班牙对立,葡萄牙与荷兰人都败于护卫队,都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类似质量的火炮,况远水救不了近火呀。

    理智地思考亏是吃定了是一回事,对方所提条件能否忍气吞声吃下是另一码事。幕府的大佬小臣既没有失态怒骂,肯定也不敢出来主张可以接受。

    这是开天劈地第一次,之前一是本地人争权争地基本上是赢家通吃,也仍然是如兄弟阋墙家庭内部矛盾。此次犹有强大战斗力,还是外人入侵,作为幕府最明智也就是与所有大名团结一心硬抗,只要对方上不了岸就拖,上了岸就合力一起打。

    如此决定与蒙元入侵时日本当时的决定差不多,但当时如此获胜了可事往日迁今日如此做结局有些难料,因为那时元兵强大却有神风相助,现在两者都反转了。

    更麻烦护卫队这点儿兵力不多,却不上岸硬拼,若一直采用沿海袭扰却是比大明遇上倭寇还麻烦。首先水面无力制敌,舰炮所及的地方无法有效阻挡其攻击力,除非所有的大名一致同意放弃沿海,不然迟早有大名愿意妥协甚至是勾结护卫队闹分立。

    团结所有大名索性将底揭穿让全日本齐心合力共度难关或许是对付护卫队的最好选择,但也是最不容易让所有的大名都心甘情愿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对一些大名失去太多。

    论日本回旋余地最大的肯定是本州,可九州与四国只要水面被截就是孤零零的了。如此情形本州或许不怕护卫队增兵数千上岸肆虐,但九州、四国二处却不一定。还有当地大名不肯损失太重屈服了,虽然本州暂时保住了也削弱太多,再合力来攻打极其难办。

    全国合力效率最高却只适应如蒙元入侵,现在护卫队的行动打的是幕府的脸,其他大名是否真心与幕府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存疑,在此情形下强硬后果比妥协更不确定,这让所有人不愿提议妥协如是怯懦,也不敢轻言断然拒绝。

    宣读了护卫队的条件幕府会议上仍然是一片死寂的宁静十分可怕,只要有一丝不甘应该有人跳出来指责华民自治会狂妄,应该出重兵歼灭,此时无人出声乃是知道硬的一手完全无效。

    战船别说无法消灭或驱逐对方,连防卫沿海地区也做不到。又没有亡国灭种危险向各大名求助,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只怕收获的却是看好戏与巴不得。

    因为虽是第一次受到屈辱条件其实也就是一点金银与丧失极少一点土地的完整管辖权,为这只针对幕府行为所有的大名怎可能完全与德川幕府同心。

    历史上1853美国海军二次进入东京湾,幕府被迫签订了开放市场及其它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只不过到1853年幕府权威下降,此时属上期上下人等心理挣扎大许多而已,但评估形势权衡利弊再看手下神色,德川家光最后只能亲自开口还是依对方条款争取一下算了。

    有他这话次日谈判才进入正式,因为明石有足够授权,而且智光不智他这明石倒是有些磐石样子,为赔款金额;赎俘条件;自贸城逐条卡、逐款争,要不是田顺平不管言辞是否占上风死守底线不放,不然还会失去更多好处。

    另外亏得沈磊有经验,将自贸城设置基础、管理章程等都弄得很细,还向田顺平等比较高级军官讲解过这样做的原因,所以谈判时这些方面明石再厉害也用不上多少力,面对新概念他也不懂呀。

    当然自贸城也不是租界,更不是割让,仅是一个商品交易中心与货物仓储、交割地,日本只是无法在这个区域收税与插



第一四八章 出手助阿努伊人(一)
    


    护卫队水军主力的撤回不仅有战友相送,其实还有更多日本人在观注。这些人包括看热闹的之前是包围现在是隔离护卫队基地的日本士兵,还有远处与湾口用千里眼特地观看护卫队水军是否真是离开的观察者,等湾口传来确认报告整个幕府才松口气。

    协定虽然签了,金子已经运送出去,俘虏与船已经赎回,但护卫队主力说走不走终究让人提心吊胆。现在对方走了,大部分战船与人员都在另选一处建个军港,赔款看不到水军仍然可以摆样子给社会看。

    这样可以将被打成无还手之力饰非掩丑为小败,至于自由贸易城的问题因条款不苛刻,完全可以借澳门例子辩解。如此一来就可以说与台湾为贸易发生冲突虽小败未必不能再战,幕府也是考虑到现在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贸易上是有瑕疵才同意设立自由贸易城的。

    至于现有政策什么瑕疵就是现在虽控制了外来商船,并只能在长崎交易。但这仍然不能隔绝外来思想,设立自由贸易城后对外贸易活了,其他担忧却不存在了。

    这完全是幡然醒悟,坏事变好事版本,而且也说得通。当然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是浪费了幕府不少大佬的脑细胞的,为不失少失面子编一个理由不容易的。

    此时护卫队主力已经离开,留下的士兵按协定由幕府提供一切物资,并不出基地,协议书又不可能公开,因而这场危机到现在算是云消雾散重新蓝天白云,重归祥和。

    庆贺护卫队主力离开,日本将重归德川幕府统治,整个幕府喜气洋洋。但他们不知道护卫队水军主力整体出了东京湾口才望不见陆地却分成了二队,一队由田顺平带巡洋一号及二条威海转向向北驶去;另一队装载了黄金的威海及武装探海仍向前而行。

    如此分队各走一边肯定是沈磊策划,其他人对日本人性格完全摸不着头脑,所以对出动护卫队主力向幕府问罪认为手到擒来者占主体。他们的思想从自己二次几乎完歼荷兰人出发点,认为在亚洲正常情形应该无人愿与护卫队水军对抗,但沈磊他将日本人的反应估计个不离十。

    他这样估计了同时也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后续行动方针,并给予田顺平足够的权限。另外动手不容情,沈磊让田顺平一旦启动甲号方案,在签了协定后可以分兵执行任务。

    根据这个预案田顺平与真直接返回台湾的分队分手后沿着日本本州海岸一路向上北,转向东南经过津清海峡重新折向西北,为保险直航行到留萌这里才靠岸。

    他这样一走已经到北海道中部,这地方此时还为阿努伊人占有,不过他们人少文化又落后在日本人步步紧逼下自十二世纪津轻海峡已经失守,历史上到1807年日本幕府已控制了整个岛屿,设了开拓使。

    日本幕府征夷大将军即为此设,那是日本人称阿努伊人为虾夷,属于需征服的夷人。对此沈磊觉得完全应该帮助并加以利用,从帮助来看阿努伊人十二世纪前能在本州与日本人对峙,到后来只剩下极少数人,这中间与美国的印第安人比也只有更惨。

    帮助阿努伊人守住北海道有人道主义意义,对遏止日本此时已有的扩张野心也有好处。另外沈磊决定在必要时此时就开始移民库页岛,此时这岛荒芜,先移民一二万垦荒、捕鱼足矣。

    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完全由护卫队担任此时根本无法做到,即便是今年扩编到万人,有台湾与巡逻舰队基地要守卫,新兵要训练,能派出一二部队已经尽力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对此沈磊认为阿努伊人尚有一战之力,特别是提供一些武器,再用舰队封锁津轻海峡,阿努伊人将侵入北海道的日本人打败驱逐出去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不过现实如此还要实地了解。

    在这样的设想下沈磊决定田顺平此行一旦启动甲号方案与幕府撕破脸,要在本州达到较高目标易激怒其他大名,但助阿努伊人守住北海道只需五百人一个分舰队及从海盗与其它地方缴获的一些武器就可达到。

    为此田顺平从东京湾出来就向北而行,因为这样比绕道要省许多时间,至于过津轻海峡易被发现也没什么关系的。联络上阿努伊人并谈得拢护卫队水军很快会公开封锁海峡,若没谈拢或情形更复杂会先回台湾请示,幕府也不可能知道田顺平此行目的,当作绕道侦察本州也不一定。

    当然知道了也没有关系,陆地争锋台湾兵力不足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水面上日本此时还真是无力与护卫队对着干。另外若幕府对之前协定反悔也不怕,因为商品还未生产出来,不会有太多损失。

    &



第一四九章 出手助阿努伊人(二)
    


    确定了对方是阿努伊人之后何志高给村民送上礼物,然后言称有大量这类商品,还有铁器、武器可供出售,希望见到他们的头领。

    对这个要求村民们十分愿意,原因是阿努伊人生产力比日本人愈加落后,如盐之前全靠日本运来,价贵物差还不算现在还封锁了,让阿努伊人此时主要在吃开采量极小的岩盐。

    这岩盐也分三六九等,较纯净的少,杂质多了有些苦涩味,就这还价钱非常高又供不应求。这岩盐比五人带来盐就如泥土与白雪,而且五人还允诺这样的盐只售过去日本人的一半,真正是价廉物美。

    而且阿努伊人不仅缺盐,缺粮、缺铁器、缺布、缺日用品、缺兵器,反正绝大部分物资都缺。正因为缺乏兵器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这些年却在步步后退中。

    知道五人身份与目的这村子里的人马上去向上报告,一级级向上转十天后有阿努伊人最高头目的数人之一来到了田顺平的舰船,参观了一下后双方在小村举行了意义重大的谈判。

    这次谈判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是台湾向阿努伊人提供盐、粮食、糖、茶叶等一切食品,价格参照日本市场并优惠一成。第二是农具、铁器、日用品、布匹等同样处理。第三是台湾以优惠价收购阿努伊人的裘皮、海产、矿物及药材之类。

    以上是针对民用部分,将完全解决因与日本人战争造成的物资短缺问题。而且台湾只做批发,接受易货贸易,并建议阿努伊人组建贸易公司收购台湾所需一切,并将台湾商品运各地零售,赚取差价正好购买武器装备及军队的开支。

    对物资的提供、优惠的价格、能易物贸易主持谈判的阿努伊人已经十分开心了。因为这是意想不到,而且根本不可能向其他人求助的,连去朝鲜购买也做不到。

    还有何志高的提议也非常好,他们对武器虽多多益善,但经济上却不一定能付出大量金银。现在台湾接受以物资换武器外,还让出商品零售物资采购利益,这样军费困难一下解决了外还可以扩编一部分。

    当然除了喜出望外的好处外何志高下面的提议让谈判代表他无法独自决定或觉得滋味实在难于形容,为何如此乃是何志高要求今后在函馆如在日本志摩一样开办一个贸易自由城,另外是护卫队在此建造个港口,对津轻海峡进行封锁,今后双方战船与士兵都不可以经过津轻海峡。

    在何志高的条件上函馆设立贸易自由城属于双方有利,但在津轻海峡设立禁航线目前对阿努伊人有利,可也断了阿努伊人向本州进攻的可能性。虽然没有护卫队在津轻海峡进行封锁及台湾提供军队武器阿努伊人连收复失土也做不到,断绝反攻本州可能性仍然让谈判代表不满意也不敢作主。

    既然如此谈判就此中断,由他回去商量,而这些条件是打包的,别指望只接受一部分。这是沈磊不可能愿意被阿努伊人绑上战车,为他们火中取栗,那怕不会烫伤也不行,灭了日本人好了阿努伊人也不可取。

    阿努伊人倒还是务实的,不久就作出决定全部接受沈磊的条件,如此一来双方签字并将巡洋一号及二条威海上携带的武器与食盐之物资先交给阿努伊人先用,另外田顺平派出哨海向沈磊汇报,并让之运来更多物资及用于巡逻津轻海峡的几条武装探海。

    交给阿努伊人的武器虽然是旧的,却弥补了他们的有无与数量不足问题,在台湾大批物资还未到来之际阿努伊人就在野萌集中了一支部队,由护卫队训练他们使用新型武器。

    这方面沈磊也准备了几个人选,也讨论了几种编阵武器配合方案。再办加上经严格队列训练,只不过一个多月阿努伊人就有三分正规军风资并在随后的战斗中给毫无察觉的日军重大打击。

    阿努伊人原来的武器差日本人二个等级,还连冷兵器时代战阵也不熟悉。给予了他们与日本人同时代武器,再加护卫队训练他们一种简单的冷热兵器配套阵线,他们的战斗力一下远强于日本人了。
1...394041424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