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白莲花退散,本妃不好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兔一双

    顾盼兮舒展双臂,自他背后,轻轻环着他的脖子,低声问道:“怎么了王九蛋,在担心老将军和流川”

    时非清“嗯”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顾盼兮知道时非清心情复杂。狄云龙跟他也是自小玩大的玩伴,他们两人交情也不算浅,如果狄云龙真的密谋造反,这对时非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可是知子莫若父,狄丹青的怀疑,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既然如此,狄云龙真的在密谋不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岂不是意味着,时非清在刚刚扳倒了自己一个做了多年兄弟的时有行之后,又被迫要将矛头对准自己的儿时好友

    顾盼兮清楚地听到,时非清深呼吸了一口气。

    在顾盼兮筹划对付时有行的过程中,时非清虽然没有说过什么,但她还是能够感受到,时非清心中的不舍。若非时有行跟皇后对顾盼兮动了杀心,策划了“盛世太平”灯塔爆炸一事,几乎让时非清和顾盼兮生死相隔,顾盼兮还真的说不准,时非清是不是能够对时有行下手。

    重情重义,很多时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点,但有些时候,也无可避免地是一个让人倍感棘手的缺点。

    顾盼兮轻轻拍了拍时非清的后背,安抚道:“王爷还是不要急着多想。事情或许没有老将军和王爷想象的糟糕。试想想,狄家为大武效忠多年,一直深受大武皇室器重,如今狄老将军手执天下兵马,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上对老将军是敬重有加,对少将军也是不乏偏爱。再加上少将军跟王爷交情匪浅,假以时日,王爷得以继承大统,他也就自然而然子承父业。在如此情况下,少将军又有什么理由,要去冒极大的风险谋反呢除非……”

    顾盼兮本来只是顺口说了一个除非,她其实也没想到狄云龙有什么动机要去谋反。但话一出口,一个设想就猛地在她脑海闪现,让她骤然心惊。

    高馨宁。

    高馨宁!

    顾盼兮瞪大双眼,有些错愕,狄云龙会不会是因为高馨宁,才意图谋反的既然时非清能够为了自己去争天下,难道狄云龙,就没有这种气魄和胆量吗

    “无耻女人,你想到什么了”

    时非清察觉到顾盼兮不住轻拍自己后背的手忽然僵住,似乎有什么不对劲,连忙转过身来,一回头,就撞见顾盼兮难看至极的面色。

    “无耻女人你是伤势发作了吗”

    时非清紧张地直起上身,张皇失措地要为顾盼兮查看伤口,顾盼兮却伸出双手截住了他,摇了摇头,说道:“我没事。闪舞王爷,我只是,胡思乱想了一阵,自己把自己吓着了。”

    时非清面上满是狐疑。

    顾盼兮再摇了摇头,换了一个理由,安抚时非清道:“王爷,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就算少将军有心谋反,但狄家军,不见得就会听他的。只要有老将军在,狄家军,就必然是大武的狄家军!”

    时非清也点了点头,附和顾盼兮的话道:“老将军忠君爱国,是毫无疑问的。狄家军对老将军,也肯定是言听计从,单说影响力和威望,云龙虽然有少将军的身份,但还是跟老将军差了一大截。诚然,本王不应该过多担心的。”

    说完,时非清就捧起顾盼兮的脸颊,轻吻她前额,说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快快休息吧。你身上的伤乍看是痊愈了,其实离全好还有些距离。你要多多休养,才能避免伤势再度复发。”

    顾盼兮点了点头,回吻时非清下巴,然后就将整个头埋在他结实宽广的胸怀之中。

    没过多久,时非清的呼吸就变得绵长而均匀,显然是已经睡着了。但这下却轮到顾盼兮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

    狄云龙如果真的为了高馨宁造反……那我又该怎么应对

    &nb




第二百四十章 狄家军变,暗流涌动(1)
    “狄云龙少将军,于中午,率领大军凯旋”

    顾盼兮眉头紧锁,心中疑问万千。

    昨夜狄丹青和流川刚刚冒夜出城,要去跟狄云龙对峙,今天天蒙蒙亮,狄云龙就传讯回来说中午凯旋。这是怎么回事

    是狄丹青跟狄云龙说清楚了,一切误会烟消云散

    还是说,这里头另有玄机

    顾盼兮吃不准。

    “梅雪,你就听见这么一句话了还有没有听见其他内容”

    顾盼兮急问。梅雪却只是摇了摇头,颇有些无奈的意思。

    顾盼兮垂着头,叹了口气。

    因为狄云龙传讯说要率军凯旋,时问政就急急派李鱼召了时非清去,不,应该是包含时非清在内的一众皇子去才对。如无意外,时问政应该是要驱策皇子,赶快准备迎接狄家大军的事宜。

    既然时问政找了皇子,就没有理由不去找狄丹青,想来现在时问政已经知道了,狄丹青不在乐安府城中了。

    这可是件麻烦事。

    好在时非清和顾盼兮已经合计过,倘若时问政问起狄丹青的行踪,就推诿说狄丹青眼下正跟铁木子一起,在查验身上旧伤。狄丹青征战多年,身上旧伤数十,大小不等,都是他的功勋章,以验伤为由,时问政应该不会起疑,更不会责怪。

    更何况,时非清声称帮狄丹青验伤的人,乃是铁木子,时问政定然更不愿意去触霉头了。

    这个说辞虽然只能拖得一时,但也足够了。眼下既然狄云龙已经现身,很多事情,自然而然会水落石出。

    狄丹青和流川如果能平安归来,甚至跟狄云龙一同现身,那狄云龙就没有谋反之意,或者至少现在被狄丹青掣肘,不敢妄自行动。

    但如果光是狄云龙回来,而狄丹青和流川不见影踪……

    顾盼兮想到这个可能,就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倒吸一口凉气的,不止顾盼兮。高馨宁现在的脸色,也有些微妙。

    顾盼兮一联想到,能策动狄云龙造反的最大可能,就是高馨宁,心中思绪也有些复杂,干脆不去看她,扭头吩咐冬梅道:“冬梅,准备准备,帮本妃梳妆打扮。如无意外,皇上很快就会派人传旨,召集宗室和大臣们了。这场迎接狄云龙少将的宴会,虽然准备仓促,但规格定然不低。”

    “是。”

    高馨宁听了,知道顾盼兮的推断有理,她其实是想要抱病,不去现身的。狄云龙出征之日,正是她出嫁之时,当时她铁了心,重重地伤了狄云龙,现在想来,虽然不后悔,但毕竟心中有愧,现在狄云龙风光凯旋,她再去以时非清侧妃身份现身,岂不是对他落井下石吗

    狄云龙的真心实意,虽然没有换来高馨宁的青眼,但高馨宁对他无意,却并非无情。若非迫不得已,她也不希望伤害这个一心为她的人太过。

    尤其是,现在高馨宁明明白白地知道,时非清对自己也是无意,甚至乎,比起自己对待狄云龙来,还要再狠心几分。

    易地而处,感同身受。高馨宁对狄云龙,自然而然就多了几分同情。

    思来想去,高馨宁还是叹了一口气,吩咐梅雪也去为自己准备。毕竟,躲的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该去见狄云龙,总是要见的。

    就在顾盼兮和高馨宁各自分头打扮的时候,果然又有太监来访,传旨召集皇子的妃嫔们一同入宫,为迎接狄家军凯旋做准备了。

    顾盼兮和高馨宁既然早有预备,自然是利落地答应,雷厉风行地装扮好行头,又打点好府中上下事宜,就风风光光地出了府门去——说起来,赵王府,还是头一家准备完毕,盛装出行的呢。闪舞光是这么一件事,顾盼兮事后,都被赞了半月“胸有成竹”。

    不过,这都是混乱平息之后的小插曲了。比之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实在是不值一哂。

    进到宫中的时候,临近正午,大宴会场已经布置完毕。高馨宁留在会场,充当门面,顾盼兮则急急找到了时非清,这对夫妻甫一见面,就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浓浓的担忧。

    就算不开口去问,彼此都知道,对方现在在想什么。

    时非清轻拍顾盼兮后背,说道:“别多想,很快就知道答案了。”

    顾盼兮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很快就知道答案了。”话虽如此,却明显有些心神不定。

    正午时分一到,乐安府东门果然洞开,黑压压的人影自远处而来,好像一股黑色的浪潮,在有条不紊地压向乐安府。浪潮之上,有书写一个“狄”字的大纛随风飘扬,印证着这支庞大队伍的身份。

    “是狄家军!狄家军凯旋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道谁人的这一声喊,就如同是火花掉入了火药桶一般,引发了一连串的骇人声浪。

    “狄家军保家卫国,神勇无双!”

    “狄家军是大武英雄,是大武栋梁!”

    这些呼声如同排山倒海,直令在深宫之中的众人,都感受到其热切和震动。

    虽然这不是顾盼兮第一次参与迎接狄家军凯旋,但却是第一次,这么直观而清晰地感觉到狄家军的威望。她忽然感觉到,狄家父子,或许是没有理由造反,但如果他们真的造反,那恐怕会是摧枯拉朽的。时问政,根本没办法抗衡。

    时问政恐怕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对狄丹青敬重有加。不过以他的脾性,敬重是假,忌惮是真。倘若狄丹青退了,改了更为稚嫩的狄云龙执掌狄家军,时问政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顾盼兮叹一口气,手不自觉就要去抓时非清的手。时非清却快她一步,先紧紧抓住了她的手。

    “来了。”

    &n



第二百四十一章 狄家军变,暗流涌动(2)
    “在奴才心中,皇上之重,犹胜过那悠悠苍天!”

    李鱼噗通跪地,捣蒜般磕头,郑重其事地向时问政表着忠心。

    要说李鱼果然无愧是时问政身边红人,受他宠信十多年屹立不倒,确实是对时问政的脾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且养成了足够的生存智慧。

    伴君如伴虎,半句话说错,都可能招致人头落地的悲惨结局。刚刚时问政抛出的这个问题,于李鱼来说,可是十足十的死亡考验。

    倘若时问政是雷霆大怒,扫掉桌上物事,歇斯底里地指着空气怒骂一番,那李鱼可能还敢仗着老奴才的身份,开解时问政两句。

    可是时问政却平静如水。

    这是暴风雨之前,令人窒息的暂时平静。

    李鱼深知,在这个情况下,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大祸。可是这个问题,实在太过为难,他说铁木子、狄丹青和顾盼兮三人,有将时问政放在眼里不是,说他们没有将时问政放在眼里,就更加不是!

    走投无路之下,李鱼能做的,只有跪地磕头,力陈自己的忠心。这个答案虽然并非标准答案,却是唯一不算做错的答案。

    一直到李鱼将前额都磕出了血来,时问政才冷冷地笑了一声,说道:“起来吧。”

    李鱼不敢起身,虽然止住了磕头,但前额还是紧紧贴在地上。

    “朕让你起来!李鱼,是连你也不把朕放在眼里,敢对朕的吩咐置若罔闻了吗!”

    “老奴不敢!就是皇上给老奴一个水缸做胆,老奴也不敢做如此狂妄的事情!老奴之所以不敢起身,实在是深感愧疚,往昔奴才自以为将皇上看做比天还高,却还不够战战兢兢。试想想,也正因为有皇上如此明君,才能容忍奴才的疏忽。奴才长跪不起,只是想向皇上赎罪!皇上,奴才是滥用了您的英明宽厚啊!”

    李鱼拐弯抹角对时问政这一番夸赞,还真的夸到了时问政心尖里去。

    时问政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太宽仁,太开明,太讲仁德,才会纵容出铁木子这个恃才傲物的狂人、顾盼兮这个目空一切的妖妃、狄丹青这个功高盖主的乱臣。他完全没有反思自己的多疑、阴险、精于计算,却倒过来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老实人”形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朕不负天下人,天下人,却来负朕!

    时问政猛地一拍桌子,咬紧了牙关。

    “李鱼,近来边关战事,境况如何”

    听见时问政话锋一转,问起了军事,李鱼这才跌跌撞撞地起身,略一思索,毕恭毕敬道:“回皇上,近来边关战事,连战连捷,匈奴人已经退缩到鸭绿江外了。细数起来,匈奴人主动进犯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只是偶尔为了劫掠粮食,才会大举进犯边境。老奴相信,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之下,这个境况,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匈奴之患,必定会止于皇上手中,完成大武历代帝皇都不曾完成的万世之功!”

    “嘿嘿。万世之功。李鱼,你可真会哄朕开心啊。”时问政斜李鱼一眼,皮笑肉不笑。

    李鱼知道时问政表面如此,内心却是十分受用,就顶着畏惧,再道:“皇上,老奴此言,句句出自肺腑,何来哄皇上开心之有”

    “哈哈!哈哈!李鱼你的话出自肺腑,却是出自肺腑的不对。这驱逐匈奴,灭绝匈奴之患的万世之功,怎么会属于朕呢那是狄家,是狄丹青,是狄云龙的万世之功!”时问政长身而立,一手负背,一手遥遥指着皇宫之外那鼎沸人声。

    &n



第二百四十二章 狄家军变,暗流涌动(3)
    “皇上驾到!”

    李鱼一声高唱,时问政款款现身,在场大臣见了,当即跪地行礼,山呼万岁。闪舞

    狄云龙盯了时问政一眼,目露凶光,但这份狠戾,稍纵即逝,他双手摘下头盔,旋即跪地行礼,在他身后的狄家军见状,也齐刷刷跪到地上。那盔甲摩擦的唰唰锐响,如同风过山林一般,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狄家军人多势众,中气十足,这万千壮士齐齐一声喊,其洪亮震耳,真胜过晨钟暮鼓。就是时问政,也不由得为其气势所慑。

    放在以前,时问政会为这声而感到沾沾自喜和自傲,会为自己拥有这么一支无敌之师,而感到底气十足。可是今时今日,他却觉得狄家军的喊声,分外刺耳。

    这分明是在叫嚣。

    跟狄云龙藏住了眼底的兇戾一般,时非清也藏住了心中的怨毒,他满脸堆笑,快步走到了狄云龙边上,亲切而殷勤地将他扶起,说道:“少将军,辛苦了!这次出征,又为我大武,立下了赫赫战功!有将如此,实在是朕之幸,更是大武子民之幸啊!”

    狄云龙谦逊道:“为国征战,保一方太平,乃是臣的职责所在,怎么担得起皇上如此盛赞说起来……”狄云龙故意环顾一圈四周,然后摆出毕恭毕敬的姿态,问,“皇上,怎么不见家父”

    明知故问!

    时问政暗骂一句。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狄云龙是明知故问不假,但却不是如同时问政想象的一般,狄丹青正暗藏在赵王府中,跟铁木子一道,而是早已经被狄云龙这个逆子,暗中处置……
1...7677787980...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