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对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香港各发钞行无权擅自增发,香港金管局同样也不能主动放水印钞票。而东南亚各国为刺激经济发展,经常主动注水:进1美元派生出2美元甚至5美元本币,美其名曰本国经济发展,货币总量应该增加反映,实际上玩的是“7个锅盖10口锅”的游戏,当国际炒家把其中几个锅盖藏起来后,这套把戏便立即破产了。

    香港特殊体制具有二重性,好的方面包括币值稳定、含金量高,港元与其说是香港法定货币,不如说是张美元兑换券,地位相当于准美元;坏的方面是香港的金融政策乃至经济政策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联储变成香港事实上的央行。联储说放水,香港就放水;联储升降息,香港多半也同步升降息。香港整个经济周期被迫与美国绑在一起。

    【注:同步不一定是同值】

    这样一来,美国伤风感冒要吃药,没病的香港可能就要被迫打针挂盐水了,你不同步那这套体制马上就维持不住。

    很多人单纯以为这套汇率管理体制选择在1983年出笼是偶尔的,实际有更深层次原因——第二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约定1997年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联想到伦敦当局一贯扮演的搅屎棍角色,及蒙巴顿方案中给印巴两国埋下的地雷,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是为给未来继续掌握香港铺路,如果这一条还比较隐蔽的话,那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上台后在政改方案、直通车、民主化、终审权等方面不断埋雷的表面,说明英国当局是一以贯之、处心积虑的搅屎棍作风。

    在1983-1997之间,香港在政治上是英国殖民地,在经济上是美国殖民地,目睹港币与美元挂钩而伦敦甘之若饴,说其中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面对国际炒家的进攻,香港金管局立即做出反应,总裁任志刚用外汇基金中攒下的美元买入炒家抛售的港币,同时主动抽紧银根,收紧向香港各银行发放的贷款,以免对方继续借到港币发起新一轮攻击。

    加息后市场上港币紧缺,利率拉高,炒家拆借成本直线上升,而金管局手里的外汇储备又远多于东南亚各国,所以炒家们僵持一段时间后便被迫收场,随后一段时间,每到有人攻击港币,金管局都采用这套拉高利率、抽高息口的办法,确实也屡屡奏效,以至于到身处金融风暴中的香港岛1998年依然岿然不动。

    任志刚这个制胜法宝被香港报刊舆论夸奖为:任一招!

    但“任一招”绝非万全之策。

    任一招的核心在于提高利率,但利率提升是套七伤拳:既伤敌,也伤己。

    利率提高,必然抑制实业积极性,同时会打压股市;同时香港还有个致命弱点——高昂的地产价格!此时香港房地产价格高达每平方英尺(0.11平方米)/万港币,而香港普通市民阶级收入只有2万港币,换言之一年收入只能买2个多平方。

    如果地产价格大幅下跌,那以地产为核心抵押资产的银行体系马上就风雨飘摇;如强行把地产价格维持在高位,同时不断提高利率稳住汇率,那每月按揭将让人苦不堪言。以300万港币分30年还清的按揭为例:在4%利率情况下,每月还款需1.43万元;若一旦利率提高到8%,每月还款额会直接飙升到2.2万元。

    20年后,某地产大国同样遇到两难:大幅打压房产价格那亲生儿子——银行体系就完蛋了;抽紧银根、提升利率、维持货币购买力那按揭体系就完蛋了,随后必然社会震荡——跳楼的跳楼,上街的上街。

    因此,只有不断放水、保证利率在低位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没有房子充当蓄水池吸纳过剩资金,那大米就不是3元5元一斤的问题了,而可能会是30块、50块一斤。

    任志刚也知道这问题,所以一击退炒家就火速把利率重新降下来——毕竟香港不能主动放水。

    不过,1998年8月的这次总攻,场面就不一样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在前期不断试探后,全面用上了对冲思路:

    在汇率市场上,他们大手笔沽空港币,押注香港退出联系汇率机制并大幅度贬值;

    在证券市场上,他们大手笔沽空香港股市,尤其是做空恒生指数,押注证券市场大跌。

    如果香港继续用任一招——维持汇率、提高利率,




第十四章:互联网畅想(1)
    晚上8时许常天浩才回到家,先和父母报了账,有发票和实物在手,家里自然不说什么,常母只叮嘱:“下次不要一身酒气回来,学好不容易,学坏就几天的功夫,别搞得和你爸一样,喝醉了让人用三轮车拉回来!”

    常天浩自然连连点头,解释说:“和几个同学吃饭,就喝了瓶啤酒……老爸,我酒量实在不行,咱家酒量全跑你身上了,一点都没留给我。就您这酒量还能喝到不省人事回来”

    常国庆笑笑,这还能说啥说多了老婆又得唠叨喝醉酒的陈年往事,赶紧朝儿子挥手让他从眼前消失:该干嘛干嘛去,别给老爹添堵。

    静下心来,常天浩自己也深感后悔,其实晚上高洋和超哥没灌他酒,实在是酒力太差,哪怕象征性陪着喝点,一瓶啤酒下肚,脸就红了,话也敢说了。

    今天好像又和高洋扯了一堆项目和发展,实在过于高调了,下次不能再满嘴跑火车。再想起上次沈丽丽过来,他喝了一瓶半啤酒就什么话都敢说,连芳芳这种事也能袒露心声,可见实在喝酒误事。

    暗暗下定决心,今后再也不能碰这东西了:他常天浩就是没酒量,天赋如此,重生不加酒量,没什么好抱怨的。

    新电脑自然要把玩一番,他有些陌生地拉起电话线,刮开小琴帮他从报刊亭买的163上网卡,繁琐地输入账号和密码,开始了这时代的拨号上网……终于在叽叽喳喳一阵杂音后顺利连上了网络。

    此时网络站点资源少得可怜,仅有的几个新闻站点上午也看得差不多了,灵机一动想起沈丽丽给自己的icq号,熟门熟路加过去。一边加,一边还思考:小马哥正是通过仿照icq推出了oicq,进而发展为qq,然后在未来二十年成长为庞大的企鹅帝国。

    要自己做么现在oicq都还没正式发布。

    仔细思考片刻,他摇摇头,自己没有这能力,也没这经验,最好的办法还是请专业人办专业事。他看过《企鹅传》,知道小马哥在起步阶段遭遇过资金瓶颈,这是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全资收购

    那没必要,等收下来后就不一定是那个熟悉的企鹅了,也不见得能发展成为企鹅帝国,假如现在真想搞社交,自己开公司就完了,企鹅能发展壮大,和小马哥的企业家能力完全分不开,还是那句话:专业人干专业事。

    没几秒钟沈丽丽便通过好友,一上来劈头盖脸道:“这么快有了新欢忘了芳芳”

    这话还能怎么接常天浩哭笑不得只能装傻:“谁说的”

    “当然是沈飞说的,他今天找我告状,被我骂了一顿。”

    “干得漂亮!”

    “别转移话题,你和雨诗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什么程度比较要好的朋友……”

    “才不信你的鬼话,沈飞气急败坏地说你牵着雨诗的手在逛街。”

    “买个电脑的事,至于夸张成这样么。”

    “哦,那就说牵手是事实。”

    常天浩还击道:“我曾经牵过你的手也是事实,牵手不说明什么。”

    “信不信我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告诉雨诗告诉她,你牵她手不代表什么,让她别想太多,还要告诉她,一年前你和我说芳芳,现在和我说程程,不知道一年后会冒出谁来”

    这可真是冤家!

    想起程程那天怯生生绷着小心问自己的场面,常天浩只能讨饶:“行了行了,沈姐姐,我说不过你……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老揪着我不放好不好你说我什么无所谓,你这么和程程说,她得伤心死。”

    “啧啧啧,这就心疼上了今天居然肯承认说不过我真是太阳出西边出来了!难得难得,你常夫子什么时候在辩论中服过软”

    “男子汉能屈能伸,为程程低下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肉麻死了!!!”

    屏幕上打出了3个惊叹号。

    少倾,丽魔头又打字过来:“看在态度还算诚恳的份上,先放你一马……不过封口费还是要付的,多少就看你诚意了。”

    “开个价吧,吃喝玩乐一条龙都可以,别让我抽烟喝酒就行……要不送你包摩尔再加个万宝路防风打火机”

    &n



第十五章:互联网畅想(2)
    对沈丽丽口中吐出依托手机构建聊天软件的设想,常天浩大吃一惊,这不是微信的套路么下意识问道:“为什么”

    “第一是电脑携带不便,必须放在固定地方,而手机随时随地可移动;第二是电脑价格昂贵,手机价格相对便宜,你信不信,未来肯定是手机拥有量超过电脑,也许将来人人都有手机,但不会人人都有电脑;第三,手机上网肯定会比电脑方便,手机可以无线,现在打电话发信息是不是都是无线电脑怎么无线”

    常天浩试图引导她:“现在电脑上网都这么麻烦,手机上网不是技术难度更高”

    “不尽然,语音通讯怎么实现的不就依靠站点中继么。历史都是先出有线,后出无线,比如电报就是先有线电报,后无线电报,但最后肯定是无线干掉有线——现在谁还发有线电报电报如此,电话也会如此,所以我推断网络也如此!

    读小学时小平同志就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那时候谁敢想这事我在少年宫看过苹果早期的麦金塔什电脑,当时稀奇得和什么一样,比小汽车还罕见;我爸厂里有几台386微机,恒温恒湿带空调不说,进去操作都要穿白大褂换软底拖鞋。

    这才几年,电脑就走入了千家万户,你家有,我家有,雨诗家有,沈飞也有。你熟悉历史,应该能知道科技革命的威力。我爸前两天还和我说通信公司在大力建设站点,所以我这么想。当然,是3年5年,还是8年10年完成这个飞跃,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有预感,这时间不会太长……”

    “你爸不是电力工程师么”

    “我爸电厂的,重点负责自动化控制这块,对通信很感兴趣。他经常说,没有大通道、高速率的通信能力,自动化控制怎么做得起来我爸玩单片机和汇编语言可溜了,同事搞不清的经常问他。”

    常天浩呆了呆,沈丽丽无意中准确预见了15年后科技发展的场面——移动互联网超过其他互联网的局面。

    而她估计的手机聊天比qq、微信更具有前途的推测其实也不算错误,唯一问题在于,在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中国移动舍不得为其带来丰厚收入的短信收入,不愿意主动革命放弃逐条收费的短信而转向收取流量费的即时通讯,甚至为维护垄断利益,最初连对其他两个通讯供应商都不肯放开对接,这才有了企鹅集团的后来居上。

    假设当初中国移动能大气地和电信、联通互通,直接基于手机号码并使用网络流量聊天的聊天软件——飞信就会大有用武之地,哪有后来微信什么事毕竟微信比飞信晚4年才推出,前期还是在仿飞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仿照icq让qq成为了霸主,icq在20年后依然存在,可还有多少人用仿照飞信让微信成为了霸主,飞信在诞生10年后依然存在,可还有多少人用

    仿造和山寨也是种生产力,中国的大小科技,哪样不在山寨中成长起来

    别人已开辟了道路你不好好学,非要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沈丽丽有估计是错误的:因为技术限制,无线互联网发展落后于有线互联网,中间必须有个pc时代,这是必要过渡,超越不了,且时间不少于15年,正如吃第5个包子才饱,不能说明前面4个包子不该吃。

    他小心翼翼问:“你计算机毕业后将来想搞聊天软件不icq我觉得不好用。”

    “确实不够好用,不过我没想法,让有兴趣的人去做吧……我这段时间刚看了几篇关于黑客的报道,超级感兴趣,你知道什么是黑客么”

    “我知道,技术高超、善于破解他人系统和秘密的计算机高手,在我眼里,当年能破译密电码的就可以算黑客雏形了。”

    “知道就好,哎,常夫子,有一点蛮佩服你,遇到事情,你总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不管真懂假懂,首先这气势就有了。”

    “别,不懂的多了。很多时候我比较欣赏大卫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提到的怀疑论,有人说这是种不可知论,但我不这么看,与其说是不可知论,还不如说休谟认为你所理解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事物真正的本源和内涵,类似于《金刚经》里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



第十六章:灵魂拷问
    “诗诗,听你宋阿姨讲,你今天下午和一个男生手牵手在逛高新电脑城”

    对母亲的质问,程雨诗不知道该怎么接,不敢否认,又不敢承认,只轻轻“嗯”了声就低下头去不敢吭声。

    听到妻子这句问话,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程父也竖起耳朵,视线虽还停留在报纸上,耳朵却紧紧关注另一边传来的动静。

    程母脸色剧变,声音直接提高了一个八度:“妈妈怎么和你说的女孩子要自尊自爱,不能随随便便和男生牵手,特别大庭广众下,你一个高中生……”

    程雨诗头低得更低了,一句话也不敢说。

    程母还待再训,程父忽然插话:“诗诗,他是你班上同学叫什么名字”

    “不是……是丽丽的同学。”

    “沈丽丽的同学”

    程母还待出声,程父又问:“他也今年高考考了什么学校”

    “沪江经济系。”

    听到沪江经济系几个字,程父明显松了口气:这成绩肯定是好学生了,多半不会乱来,还好还好。

    被连续打岔后,程母面部表情略微缓了缓,问:“他家里干什么的”

    “好像原来是下岗职工,现在是开店的个体户……”程雨诗不自觉地补了句,“他说是个体户,我觉得生意不小,应该挺有钱,今天他都买了笔记本。”

    “个体户”程母忍不住皱了下眉头。

    宋莉和她说的比程雨诗交代的还多,不但告诉了常天浩这名字,还把什么学校毕业、考什么大学都讲了,当然家庭出身她没打听。说完这些,宋莉还意味深长补了句:“这小鬼有点圆滑,比我们家小飞可世故多了,回头你要和雨诗说说,小心点。”

    这句话拿捏得很有分寸:表面在正常评价常天浩的表现,并无太多可诟病之处,实际隐含的意思是:你们家雨诗弄不好要吃亏啊。

    听到女儿谈恋爱,程母当时就蒙了,晚饭时分便想问,总算顾忌女儿吃饭时的心情琢磨半天才开口。现在听到个体户这个词,更笃定宋莉说的半点不错:这家庭的孩子当然狡猾狡猾的,哪是单纯的女儿能应付的了

    本想继续追问,冷不防程父又问:“他长多高啊”

    “1米8不到一点点……”

    “哦,那比沈飞高啊。”程父笑笑,“长得帅不帅啊比沈飞好看还是难看”
1...181920212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