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神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芈黍离
对元徽,李元芳此前是真心当作朋友的,只是现在!
“我也在犹豫啊!”狄仁杰面色间铺满了复杂:“元徽,我当真不愿相信,他会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奸恶之徒!”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冷不丁,元芳又冒出这么一句话。
“也许吧!”
沉默了一会儿,李元芳的表情紧张了些,沉声道:“大人,幽州案,翌阳郡主
第240章 退路
宗主的愤恨与怒气,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平息了,一路上碎碎念念的,狄仁杰这回是彻底将他激怒了。
十分近的距离,不过片刻的时间,便归王府。元徽一直注意着元齐的状态,悄悄地盯着,有些担忧宗主一个想不开,直接派人去报复狄仁杰。
不过显然,元郎君想多了。
归府之后,元齐已然完全冷静下来,将所有的焦躁与愤恨收敛起来。
“你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堂上,瞟着淡定地坐在那儿的元郎君,元齐忍不住怼他一句。
“父亲心中已经做好应对想法,就不用我多嘴了!”元徽答道。
看元郎君这一点也不在意的表现,宗主微微一怒:“要是铁手团出了事,你能摘得出来”
被斥一句,元郎君稍稍叹了口气,一定程度上,铁手团于元徽而言,还真是个隐忧。不过经此一遭,换个角度想想,不一定是坏事。
元徽一向觉得,铁手团近年来有些太过嚣张了,太容易出事,一般来说,是没有好下场的。所谓盛极必衰,不外如是。
若元郎君甘心跑江湖,混社会,倒还罢了,然而他如今致力于仕途,就不能不多考虑些。
元齐是不好劝的,故此前元郎君几乎没有强行与之争辩过,只是顺着其性格引导,搞海贸,便是一招。
这一次,被狄胖胖这么一搞,皇帝明谕天下,铁手团被定性为恶逆,遭受打击,那是一定的。然而,只要扛过这一波......
“你在想什么”见元郎君在那儿出神,宗主眯着眼问道。
思绪立刻飘了回来,迎着元齐的眼神,元郎君习惯性地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眼神中透着点疑惑:“狄仁杰此次的做法,有些不对劲。按照这老狐狸的风格,应当暗中调查,掌握证据,了解铁手团的底细了,再设下圈套......然而这一次,连续的打草惊蛇,他想干什么!”
“不能让那老东西肆无忌惮地查铁手团!”提到狄仁杰,宗主又暗骂一声,忽地眼中狠色爆闪:“他不是心念李唐吗将那翌阳郡主、金木兰还有湖州李规的事告密,你看如何”
闻言,元郎君手不禁一抖,抬眼对着宗主,那眼神,仿佛在说:您在开玩笑
这可是元郎君与狄胖胖二者之间互相牵制的私密......曝出来,岂不将自己搭进去了!至于翌阳郡主,可还就在王府中了。
“不能妄动!”埋头思虑了许久,元郎君严肃地对元齐道一句。
宗主稍显疑惑的打量了元徽一会儿,静待其下文。
俊脸上满浮着冷静的自信色彩,元徽说道:“现在可以肯定,狄仁杰已经彻底将怀疑的目光放到颍王府这边,他没有证据,不敢贸然上报。可以猜测,这老狐狸是打算以调查铁手团为突破口。而方才行宫中与您的对话,言语间机锋不断,既在试探,也在震慑!”
“直接曝出铁手团,只怕他想让我们心慌,最好忙中出错,露出破绽让他抓住!”元郎君略显兴奋,双目泛亮,对着宗主:“现在,铁手团要快速收缩势力,要隐匿避风头;但颍王府,要不动如山,要平静如一潭死水!”
“接下来,老狐狸对我们王府,只怕会更感兴趣......”
听完元郎君的分析,宗主眼中冷芒闪了闪:“你说狄仁杰会派什么人盯着王府李元芳会不会亲自出马”
“也许吧......”
重重地吸了一口气,元齐抬手搓了两下额头:“也不知皇帝还要在江都待几日”
从元齐的语气可知,宗主忌惮的
第241章 只是爽过就好
元郎君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夜下漫步,巨大的园圃中,沿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碎石小道,元郎君垂头迈着步子。
一脸的神思之状,他还细细地思量着......
元徽已经能够想象到,这一次,铁手团将会有多大损失。被皇帝亲口点名的不法组织,铁手团这下名气大发了......连蛇灵,皇帝暂时都是秘密遣内卫调查。当然,铁手团此遭也只是“表面光鲜”罢了。
从皇帝的命令便可知,她并不是太重视铁手团这个所谓的杀手组织,若是慎重些,绝不是下道诏令予地方州县,就完事的。连派狄仁杰调查,都显得有些随意。
也许,只是见狄仁杰这老狐狸表现太强,满足他一窥究竟的愿望,顺便除掉地方一祸害
或许只是皇帝循情而发的诏令,对铁手团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铁手团这些年发展壮大,官面上的作用是不小的。在暗中,借助官府力量,打击敌对、不服势力,元齐玩得很溜。
现在,皇帝一句话,白道上的保护伞便被收了。
于铁手团而言,来自官府的针对打击,自然是不惧的。真正值得忌惮的,反而是同属于江湖的势力。
毕竟这些年,铁手团表现得太强势了,吃相也格外难看,江淮地下势力以铁手团为尊,相应的便是诸多势力被狠狠地压制乃至压榨着。
铁手团固然是高手如云,却也还没到单挑整个江淮地下势力的地步。
这突然“变了天”,对付铁手团一下子成了遵从皇帝陛下的诏令,响应官府的呼吁。既能翻身,摆脱铁手团的压制,还是攫取利益。
可以想象,接下来在江淮,是人是鬼,都可能朝铁手团扑过来咬上一口。官府想找铁手团,或许很难,但江湖上的人物,那就不一定了......
还有各州的不良人,这些人物必然会动起来。
最重要的,还得属内部的稳定。核心精英与外围辅助,加起来两千来号人,有异心者,那是一定的,在“墙倒众人推”的情势下,出些叛徒,完全可以理解......
总之,未来江淮一带的江湖,将起波澜,少不了腥风血雨。铁手团于其中,能不能扛下来,元徽与宗主已然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只要控制住核心的二十堂杀手,当无惧一切。
只是,铁手团难免暴露出破绽来,想得深了,狄仁杰是否就等着那种状况转念一想,元郎君眉宇再凝,似乎,很有可能啊......狄仁杰那个老狐狸!
花圃之中,置一木案,准备了几盘小菜,元郎君侧坐于案边,自斟自酌。周边有两名靓丽婢女,打着精巧的灯笼,给元郎君照亮。
浅饮佳酿,酒水顺着喉咙流入,颇感滋润,元郎君慢慢恢复了安然的脸色忽地一变。
差点忽略了一点,铁手团在江淮的那些附庸势力,主家有难了,他们会作何选择!背叛这是难免的。
其他的元徽一点也不在意,略让他担忧的是那卧虎庄。按照元徽对那葛天霸的了解,这个小老头,起异心的可能性非常大。
倘若此,那美丽的亚云小娘子,还有亚清小姨子,这二位佳人,多情的元郎君可不能不顾忌......
看来,得提前派人去卧虎庄,警告一下那老小子。顺便,把云姑接回来,这好些时日,没有小娘子在身边,当真想念。
一瓶酒下肚,元郎君头脑依旧清醒,面庞倒未红,只是不免泛着些许醺意。手肘抵在木案上,撑着脑袋,偏头左右看了看身边时候的婢女。
长相自然是不差的,不说绝色,至少能用漂亮来形容,尤其是那种因出身之故而自带的柔怜娇怯气质。有些动人,与莹玉有些相像,只是少了少妇的些许刚强与固执。
瞟了几眼,元郎君忽然起了渔色心思,这两日,被狄仁杰那老东西,搞得精神紧绷
第242章 告状
?
“大人,颖王府没有一点动静......”天微亮,打着哈欠步入庭院,对着散步晨练的狄胖胖,李元芳摇头道。
两日了,李元芳亲自带人盯着颖王府,然而没有一点收获。如元齐父子打算的一般,整个王府一如往常,不管是表面还是内里,没有一点波澜。
白日元齐与与元郎君照常受皇帝召见,陪女帝游江都,遇到狄仁杰,还能笑眯眯地打招呼,笑谈一二。昨日,武曌来了兴趣,还在元齐的亲子引导下去看了看南边那还未建好一半的“颖王阁”。
当然暗处,在元齐的严令之下,铁手团彻底销声匿迹了,江都的杀手在诸堂主的率领下,暂避东边的海陵县,那里也是铁手团的核心控制区域。出自坞壁团的精英杀手,则尽数回到胡逗洲窝着。
而果然,皇帝诏令的效果是明显的,至少江都周边,铁手团对地下的“统治”已经被动摇了......
狄仁杰的精神看起来很好,在园中随意地找了个石头,招呼着元芳坐下。表情间没有一点意外,狄仁杰道:“可以预料会是这样的结果......”
“颖王府,似乎一点也不急,没有受任何影响......”元芳表情间带着点疑惑。
“元齐这父子俩,不好对付啊!”叹了口气,狄胖胖轻声道,看向李元芳:“元芳,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点了点头,李元芳突然笑道:“反倒是扬州官府,这两日热闹得很,捕役出动,那些不良人也大肆清查城池内外,格外尽力!”
闻言,狄仁杰也笑了笑:“扬州不比其他州县,当年徐敬业据此起兵造反,对此地,皇帝心中一直有着警惕与戒忌。那日皇帝大发雷霆之怒,本地官员岂敢不尽心用事。”
“官府抓的人,审问结果如何”听完狄胖胖的解释,元芳好奇问道。
这两日,官府还是有些收获的,针对性地抓了些人。
狄仁杰淡淡然地摆了摆手:“聊胜于无,都是些外围属下,非铁手团的核心人员。不过,至少审问结果,向皇帝证明了,铁手团这颗毒瘤的影响有多大,江都三教九流,囊括其中......”
“大人,您这个以毒攻毒的手法,好像不起作用啊!”稍微颔首,李元芳又提起一事:“卑职派人关注着江湖上的事情,并没有‘墙倒众人推’的情况发生!”
面对着元芳的好奇,狄仁杰还是一副淡淡然的模样,老脸上挂着一丝黠色:“皇帝的诏令方下不久,尚未传遍各州县,官府都还未反应过来,而况那些江湖势力。等着吧,眼下,知道消息的人都在观望,还未收到消息的,也很快会进入观望状态。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就是黑白两道对铁手团的侵逼,届时他们当无所遁形!”
听完狄胖胖的解释,元芳表情间露出几许怪异,狄仁杰见到了,不禁问道:“怎么了”
“卑职觉得,您要是跑江湖,一定也是一方枭雄,谁能逃过您的算计......”嘿嘿一笑,元芳道。
呵呵笑了几声,狄仁杰捋须道:“权且当你在夸我!”
“这一次,不管怎么样,铁手团将损失惨重了!”收敛起表情,元芳严肃道:“可是大人,您真的觉得就此能消灭铁手团吗”
“还有,您就不怕他们鱼死网破”
李元芳的潜台词,显然指的是元齐与元郎君。
老脸稍沉,狄仁杰摇了摇头:“不能,不会......”
不待元芳发问,狄胖胖解释着:“皇帝准备离开扬州回神都了,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此事上......”
“那您这般做,却是为何”
&n
第243章 谁在算计?
“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远处的情形落在眼中,女帝眉头轻微地蹙了一下,朝上官婉儿招招手。
见状,上官美人立刻支使了一名跟值在女帝身边的郎官。
元徽自然地靠向门边,视线放远,注意着街角的动静。嘈杂声陆续传来,那里已然吸引了不少百姓的围观。
被拦官员没有下轿,几名市卒在市吏带领下靠上维持秩序,言语了几句,便开始手脚齐用驱散着那些麻衣黔首,穿插着的几声暴躁的呵斥,隔得老远也听得十分清楚。
那边的情景落在眼中,元郎君的表情间闪过一丝犹豫,有些熟悉的感觉,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郎官快速地插了上去,大概是亮明了身份,场面一下子稳了下来,一直待在轿子中的官员终于露了面,还是个穿绯袍的。
稍微沟通了片刻,命人控制住场面,郎官引着神情慌张的官员朝酒肆这般走来,离得近了,元郎君认出了,那是扬州长史。
“微臣拜见陛下!”入得酒肆了,当真瞧见安坐于案的武曌,脚步蹒跚上前两步,赶紧行了个大礼。
暗骂倒霉,竟然在市内遇到皇帝了。心中分外忐忑,女帝还未开口,这额头已然涌出了丝细汗。
“你的官威很足嘛!百姓有所请,连面都不愿意露一下”冷眼扫向其人,女帝没什么表情,语气淡漠道。
话音一落,长史面色白了几许,显然,方才的动静,皇帝尽收眼底。扑通一声,长史直接跪倒在地,紧张地请罪道:“臣……臣……臣有罪!”
憋了一会儿,方道出这么一句。元郎君扫长史一眼,心中暗思,此人只怕危险了,从这几日的情况来看,皇帝对扬州的官员并不是太满意,如今又直接被撞上了……
“那里怎么回事”没有废话,武曌直接指着远处问道。
“这……”长史微微张嘴,表情上闪过一丝明显的犹豫,支支吾吾的,竟然抬眼望了望站在武曌身边的元徽。
见其状,元不禁眉头一跳,目光稍凝,刺了回去。
对其表现,皇帝显得有些不耐烦,面色冷了下来,只从鼻孔中发出一道声音:“嗯”
“回陛下,是……是一干百姓拦轿告状!”皇帝的表现,让其面色更慌,不敢再有所怠慢,埋下头答道。
“哦”明明就早有预料,女帝却以一口惊奇的语气,瞥了元郎君一眼:“告何人啊”
“是……是……”还有支吾,但扛不住直面皇帝的压力,沉声道来:“是颍王元齐!”
“呵!”闻言,武曌直接笑了,眉宇间似乎透着点隐约的兴奋色彩:“元齐”
调子拖得老长:“朕……倒是好奇,元齐犯了什么事。引得这诸多黔首,诉状官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