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至于“勿浪语,谁到许”两句,被李密找来的世外高人们解释得也非常清楚,许者,密也,分明指得就是原来的蒲山公,现在的瓦岗军二当家李密。

    流言闹得人心惶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靠李密,也让无数想建功立业的豪雄蠢蠢欲动,甚至有一些贵族将全部家财献给李密,求一个开国功臣的待遇。

    甚至还有一个小贵族带领百十个家丁下人占领某个村镇,打出“顺天应命,替密公张目”,想在李密未来的朝廷中占有一席之地。

    “王爷,外面来了一个叫张英的书生,他直闯总管府衙门,说要面见王爷,还说王爷若是不见,他便自杀在总管府前。”一名护卫进来禀报。

    王君临眉头微皱,张英这个名字他没有一点印象。

    刘继城突然说道“王爷,这个张英卑职听说过,是河东一名狂生,颇有些才能,曾经在一县任小官,但皇帝征伐高句丽之后,便辞官了,不想今日来见王爷,莫非想投靠王爷,只是此人真是狂妄之极,竟然以这种方法来见王爷。”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一个疯子
    (非常感谢‘书友38965322’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杜如晦冷笑道“王爷何等身份,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不如由卑职去见见此人,若真有大才,王爷再见不迟。”

    王君临心想这个张英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以自己如今的凶名,此人竟然敢以这种方式来见自己,恐怕是身怀大才的能人。

    “算了,让此人进来吧!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竟然敢以这种方式来见我。”王君临略一沉思,淡淡的说道。

    张英很快被带到众人面前,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一脸的正气,不卑不亢的给王君临行礼之后,便直接说道“王爷是当世最厉害的人物,但王爷却不是上天派下来的真龙天子,而应该是乱世从龙第一功臣。”

    张英话音一落,除了王君临一脸愕然之外,其他人无不脸色微变,脸露凶光,心想此人简直是找死,杜如晦更是喝道“大胆狂生,胆敢在王爷面前胡言乱语……”

    王君临挥手阻止杜如晦,一副颇有兴趣的说道“没事,让他继续说下去。”

    张英抱拳道“王爷英明,当能够认清天下大势,在下今天求见王爷,是想劝说王爷顺应天意,臣服于上天命定的真龙之主瓦岗李公。方可成为开国从龙第一功臣。”

    众人一听,脸上的怒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荒谬之意,再看向张英时已经是一副看疯子的眼神。

    魏刀儿一脸狰狞,道“王爷,不如让卑职将这个白痴手脚砍下来,看他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魏刀儿之言张英竟然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依然一脸正气凛然的样子,抬着头望着堂上的王君临,一脸失望的痛哭道“王爷,天命,天命啊!王爷你神通广大,是真正的高人,难道你不懂什么叫天命,你即使本事再大,若是不知顺逆,待蒲山公大军一到,你便是逆天而行,也必将灭亡。”

    王君临苦笑一声,却是对此人没有了半点兴趣,他毫不怀疑此人心怀天下的操守,毕竟以他的凶名,此人跑来说这些话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但对此人的愚昧和执着很无语。

    他当然不会就这样将此人直接杀了,挥了挥手,道“将此人送到蛇岛,交给小雨调教一番。”

    两名护卫上前,将大喊大叫,还在声嘶力竭劝说王君临臣服李密的张英带了下去。

    看着张英被带下去,王君临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个张英固然可笑、可叹,但王君临却从今天这件事情上看出很多东西,而且即使是他也毫无办法。

    大隋上到皇帝,下到朝廷和地方官府,已经彻底丧尽了威信。

    最主要的是,主宰大隋的皇帝和门阀世家之前从未想过去善待百姓,如今到了大厦将倾之时,皇帝和朝臣们依然不知道善待百姓,甚至连这方面想都没有想过。

    王君临还听说杨广最近竟然听信一些谄媚之臣的话,大造宫室以示太平,真的是自欺欺人到了极致。

    事实上去年杨广下令建造了一座极尽富丽堂皇之能事的观文殿,眼下又开始建造仪鸾殿。

    此外,去年被杨素放火烧毁的龙舟也由宇文智及奉旨建造,比原来的那个更富丽,更堂皇。

    还有,朝中传出消息,说皇帝又有巡游天下的心思,要知道朝廷巡游天下就是要从百姓口中抢食,而以杨广的性格,要带领大半朝廷,各种随从和军队至少也要十来万人,这些人一路所过吃住用度,对地方来说这招待费实在是太大了,而地方门阀官员自然不愿意自掏腰包,这些钱粮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扒出来的。

    这样的一个朝廷,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今天下所有百姓都在盼望着改朝换代。

    在王君临等人眼里,李密不过是一个只会说谎,但从不兑现诺言的大骗子,可是在百姓心中,李密所描述的画饼却是许多人挣扎着活下去的希望。

    事实上,这两年不光李密,甚至连张金称、李子通、朱璨,甚至之前的王须拔和左孝友等各路枭雄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号称要与天下人“有衣同穿,有饭同吃”,虽然他们抢劫时每有所得,总是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偶尔弄几个粥铺给天下人看,给王君临看。

    “若说乱世真龙天子,当属王爷,王爷之名讳其实早已预示天下人,王爷必然要君临天下,那‘李氏将兴,杨氏将灭’的流言不过是有人故意散布,聚拢天下民心的手段而已。”刘继城见王君临对张英刚才那场闹剧没有丝毫介意,目光闪动,率先说道。

    众人一听,身体齐齐一震,在杜如晦和刘子明的带领下,除了始终在那里昏昏欲睡打盹的李玄霸之外,齐齐向王君临跪下,齐声道“请王爷早做决断,以示天下。”

    所有人跪在王君临身前,目光里充满期盼,没有人不想成为开国功臣,享受可以代代相传的从龙之功。

    王君临笑了笑,看向被惊醒,一脸惊愕的李玄霸,后者愣了愣,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样子,也跟着跪下,但什么话都没有说。

    王君临知道李玄霸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比较嗜睡,即使聂小雨将其从娘胎带来的病治好了,但这个嗜睡的毛病也没有好。

    杜如晦和沈果儿眸中寒光闪烁,死死盯着李玄霸,王君临却笑道“诸位之意我明白,我自有主张,定会随了大家之意。”

    众人见王君临心中有数,便纷纷起身,只是看着也跟着站了起来的李玄霸。

    王君临笑道“玄霸,大伙让我当皇帝,你怎么想”

    李玄霸怔了一下,挠了挠头,瓮声瓮气的说道“师伯,我昨天收到我二哥的信,看他意思,我父亲他们恐怕也想当皇帝,还想让我帮他们,但师伯也想当皇帝,我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王君临闻言,一脸笑意,略一沉思,道“玄霸,如今突厥大军南下在即,我想派你带领暴熊营两万骑兵,一路向北,从幽州潜入突厥人的地盘,等将来突厥数十万铁骑南下时,任由你在突厥人地盘上杀个痛快,你可愿意。”

    李玄霸一听,顿时欣喜异常,他天性残暴,骨子里面极为嗜杀,这一年多在高句丽半岛上的安南国,不知道杀了多少高句丽人,而且力大无穷,最喜欢活活将人撕成两半,此时兴奋的躬身道“我愿意去。”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会
    洛阳,朝会。

    杨广威严的看着下面的朝臣,但若细看,便会发现,他的眼睛深处有着浓郁的阴沉之色。

    皇帝的近臣都知道,皇帝陛下自第二次高句丽征伐失败之后,眼神便变成了这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沉之色越来越浓郁。

    七天前的朝会上,杨广听取了裴世矩和虞世基的建议,新增加了一百二十名秘书省的文职,给朝臣和天下人的说法是与他共同研讨如何实现千秋盛世。

    这个消息传出去,一些人自然是当成笑话的,免不了要对已经没有多少威信的皇帝陛下冷嘲热讽。

    但既然能够被杨广采纳,不管是本身,还是虞世基和裴世矩都要拿出一些理由的。

    事情起因还是‘李氏将兴,杨氏将灭’的流言,具体来说,是因为最近跑去投靠瓦岗李密的读书人太多了,其中不乏一些天下有名的儒者和大才子,比如已经成为李密的亲信幕僚的房彦藻,便是齐郡一带非常有名的大才之士,甚至还曾任宋城县的县尉,当然因为不是出身门阀,只是小贵族,所以郁郁不得志。

    杨广今年以来,虽然对朝政之事越来越厌恶,甚至在心底深处有了躲避的潜意识,但脑子还没有彻底糊涂,其实他也知道,大多数读书人根本不懂什么治国平乱的大道理,依靠这些人改变现状,帮他实现千秋盛世无疑是痴人说梦。

    只是正如虞世基和裴世矩所言,给这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一些好处,也就是将他们也拉到组织里面,给个身份,发一份俸禄,免得这些酸儒四处煽动人造反也就算了,还跑去给声势越来越大的瓦岗贼李密造势。

    事实上,杨广在当皇子的时候便颇有敬贤之名,在他还在江南做扬州总管的时候,就耗费巨银,养了一群熟读圣人经典的儒生,后来这些儒生成为他与门阀世家争夺地方和朝廷控制力的主要帮手,有不少成为朝臣和地方官员,但现在看来,这些人中能力超卓者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贪腐无能之辈,甚至有很多已经被门阀世家收买,让杨广一度对熟读圣人之书的儒生失望之极。

    不过,将这一百多名在天下间比较有名的读书人高俸供养起来,让他们拿了朝廷的俸禄,倒也知恩图报,至少在杨广看来,能够给他带来一些快乐,或者说让他在大多数烦闷自愧的心情能够变得好一些。

    因为这一百里多名儒生这七天来,天天都要换着花样的上书,不是赞颂他这个皇帝的英明,就是讴歌当今天下的盛世,甚至奏明哪里又现祥瑞。

    而在虞世基和裴世矩有意无意的安排之下,这些人的上书占了杨广所看奏折的大半,这样一来,纷纷扰扰的,把天下许多忠直之臣劝谏皇帝爱惜民力,励精图治的忠直之言都给淹没了。

    “诸位爱卿,如今天下万民疾苦如何”朝会上杨广看着下面的臣子,淡淡的问道。

    这不是他心血来潮,自去年夏天开始,他每次上朝都会问这句话,因为最开始有人总喜欢说实话,惹杨广不喜,被训斥,甚至被罢官,乃至打入死牢,所以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敢说实话了。

    虞世基和裴世矩习以为常的站出,带头齐声答道“陛下圣明,天下太平。”

    其他朝臣连忙齐声道“陛下圣明,天下太平。”

    但今天纳言苏威却低头不语,苏威站的很靠前,杨广注意到了,皱眉问道“苏威,你为何低头不语”

    苏威是二朝元老,因为出身不是门阀世家,为官向来圆滑,很少对皇帝说其不喜欢听的话,但如今这天下形势,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此时咬牙道“陛下,两年前只有王薄一个人造反,现在各郡,乃至各县都有反贼,臣实在是不知道这样的天下是否还能算太平!”

    苏威话音刚落,全场顿时一片死寂,落针可闻,裴世矩和虞世基等人脸色有些难看,苏威这话简直就是打他们的脸,但二人都是心机深沉之辈,此时却不会亲自站出来反驳。

    虞世基一个眼色,秘书省的一名官员便跳出来,大声道“陛下,苏大人危言耸听,扰乱朝堂,请陛下责罚。”

    紧接着又站出几名官员大声附议,驳斥苏威的话。

    苏威顿时气得浑身颤抖,杨广沉声道“尔等退下,苏老大人还要什么话要说。”

    苏威知道皇帝已经动怒,但他既然已经站了出来,便是豁出去了,又咬牙道“陛下刚刚登基为帝的前两年,朝廷不用加税,岁岁都有盈余。而现在赋税一加再加,甚至每年加四五次,可是从郡县依然收不上多少钱粮。这到底是为什么,据老臣所知,这正是因为明天下已经不安定,很多该上交赋税的百姓都已经跑去当贼了,老臣还听说,一些村镇甚至已经十室九空,陛下,这样的天下怎么能够算是安定。”

    杨广听了之后,脸色越来越难看,下面朝臣说什么样的话,其实都是看杨广的脸色决定的,所以苏威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几个秘书省的官员跳出来,义愤填膺的大声说道“陛下,臣弹劾苏威出言不逊,在朝堂上大说丧气话,诅咒我大隋国运,臣以为应该将苏威打入死牢,以正视定。”

    此人一说,立刻又跳出来几人大声附和,要求严惩苏威,甚至有人说要将苏威当场杖毙。

    “你们……你们是误国奸贼,你们读的圣贤书都读到哪去了,你们……你们……”苏威气得浑身颤抖,话都说不清楚,呼吸越来越急促,突然他仰头喷出一口血,当场昏死过去。

    全场再次变得一片死寂,活活将一位二朝元老气得吐血,一些靠歌颂盛世天下的臣子也是脸色一变,低着头退到了一边。

    景田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高官,他视力极好,暗暗观察,发现皇帝陛下胸口急速起伏,这是被气得不轻的表现,以往当皇帝被气到这种程度时,轻则有人下狱,重则是有人要被拉出去杖毙的。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痛哭的杨广
    但今天或许是苏威当场吐血,昏死过去的原因,杨广沉默半响之后,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起身从侧门自顾离去。

    朝臣面面相觑,裴世矩和虞世基互视一眼,带领朝臣退朝,而昏死在大殿的苏威竟然一时间没有人理会。

    景田暗叹一口气,叫来侍卫,让其去请御医。

    侍卫知道景田是皇帝陛下的近臣,去请了御医过来,景田全程陪同,救醒苏威之后,通知其家人将苏威送回府上。

    ……

    ……

    杨广阴沉着脸离开之后,来到御书房,杖毙了一名行礼慢了一些的宫女,让所有人退二十丈之外,一个人在御书房里面大哭了一场。

    哭完之后,杨广便让人叫来虞世基和裴世矩、景田等一众宠臣和近臣,在大庆殿赐宴。

    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傍晚,包括杨广在内,大多数人都喝了不少酒,有了几分醉意,酒宴已经到了**,大殿中间的舞姬随着弹奏之乐,翩翩起舞,在两旁的明烛映照下,舞姬身上的轻纱拂动,半透明的一般,曼妙的躯体几乎呼之欲出,几乎跟**的一般,在舞姬媚笑的魅惑下,在四旁乐户琴声的陶醉下,这一宴会已经变成了毫无节制的狂饮。

    大庆殿极为宽敞,十几张几案围成了一个“几”字形,杨广高高在上,两侧坐着能够给杨广带来欢乐的宠臣们,离杨广最近的便是虞世基,此时虞世基正在杨广耳边低声地说着什么,通过杨广那欢快的笑声,可以看出他的话让杨广十分开心。

    杨广穿的是一身休闲锦袍,华贵异常,斜靠在今年刚刚新纳的两名的宠妃身上,一会儿听着身边亲信的谀辞,一会儿痛饮着身边宠妃呈到嘴边的美酒,从他不时发出的欢笑声来看,早上才痛哭过的大隋天子貌似十分快乐,朝堂上被苏威打脸,揭开伤疤的痛哭和杖毙宫女的愤怒仿佛已经从他的身上消失了。

    但没有任何醉意的景田却看得很清楚,恐惧和阴沉,特别是忧虑始终在皇帝陛下的眼神之中,甚至皇帝陛下的眉头其实都从未舒展开来过。

    景田近距离见证了杨广由昔日意气风发的天子,变成了如今自欺欺人的颓废皇帝,事实上杨广这两年老得很快,景田暗暗算了一下,这两年杨广老了至少十岁,昔日威武的脸庞如今变得苍白而又浮肿,两年前还乌黑的头发,如今已经斑白了,他整个面容都打上了疲乏、痛苦的烙印,这是长期酗酒和纵欲的结果,同时也是长期忧虑惊恐的结果。

    最主要的是,杨广的性情越来越古怪,也变得越来越可怕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再没有人敢对其说实话。

    景田帮着苏威叫了御医,也让他知道了一个秘密,苏威吐的那口血竟然是假的,这老贼虽然本着真心,冒险给皇帝陛下说了真话,但其实并不是慷慨赴死,而是给自己留好了退路,嘴里面那口血,竟然是提前准备的红砂水。
1...459460461462463...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