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甚至有不少人为了给李世民挡刀挡枪而丧命,甚至连武士彟和侯君集的身上都受了伤,却咬紧牙关,不肯离开李世民半步。

    这些人并非是李渊所派,事实上这些人都被年轻的唐国公二公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追随,他们即便下一刻就战死在沙场,也决不会犹豫。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如此军阵
    “李世民果然不凡。”王君临带着两万旋风营人马在不远处山坡上一边休息,一边观战,李世民表现出的勇武和灵机应变,以及果断魄力让他心生感慨,想起了原本历史上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只是,眼下即使有李世民带领三万太原郡兵表现得分外抢眼,四处杀敌,但此时下面的战场也陷入僵持状态。

    王君临摇了摇头,对王仁恭的镇边大营边军的战力非常失望,其他各路人马的战力就更不用说了,他大声喝道“罗士信,你带人马去杀敌吧”

    早就等的按耐不住的罗士信答应一声,带着人马冲了过去。

    罗士信如今战场经验丰富,目光毒辣,如今敌我双方混战在一起,他也无法带领大军冲杀凿穿,所以他也不立刻冲进战场,而是带着人马保持完好的队形,围绕战场,以不是很快的速度绕着冲杀,因为突厥骑兵想要恢复冲锋队形,都是妄图在战场外面开阔之处。

    罗士信的任务就是将所有从混乱的战场上冲出的突厥人全部杀死,或者驱赶进战场之中。

    见到远东军居然将突厥人打得不敢再离开战场,李世民亦是一愣。这种情形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麾下人马虽然已经算是当世精锐,却从来没拥有过如此强大的气势。

    李世民可以确定,王仁恭大将军麾下的镇北边军都明显不如自己麾下的太原郡兵,但自己麾下人马却明显比不了远东军。

    而且他还发现,远东军对突厥人的攻击不算狠辣,却胜在有条不紊。他们不急不徐的冲杀着所有试图冲出战场的突厥人,不时的加速或减速,杀死那些逃得较慢的突厥骑兵,驱赶着体力尚还充沛的突厥骑兵,狼狈的重新回到混乱的战场中。

    没有人能挡住远东骑兵,所有敢于迎战的突厥骑兵都只有死路一条。

    大多数时间内罗士信其实都不用亲自挥动马槊,而试图冲到他面前的敌人,总是在最后一刻被大队人马中突然探出的长枪时挑翻。杀死敢于捋虎须的敌人后

    ,那些看不清来源的长枪很快又缩入本阵。仿佛什么都没做般,根本不理睬落荒而逃的战马和即将被踏碎的尸体。

    “那是一种有条不紊却又鄙睨天下的气概,无人能够阻挡。”

    熟读兵书的李世民瞬间得出结论,如果自己麾下人马与同样数量的远东军相遇,结局未必比眼前的突厥人好多少。

    “王君临麾下军队竟然如此厉害,他们到底是怎么练兵的”这个时候,李世民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嫉妒。

    很快,远东军这种围绕转圈的打发又出现了第二个明显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突厥人禁不住生出已方被包围,且陷入死地的错觉,从而心生恐慌,军心越来越乱。

    这种恐惧和沮丧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四下传播,很快传遍了所有突厥骑兵。

    某一刻,有突厥骑兵开始了逃跑,这一下犹如开闸的洪水,越来越多的突厥骑兵开始逃跑。

    很快,绝大多数的突厥骑兵开始逃跑。

    即使有一些勇敢的突厥骑兵想要奋勇杀敌,此时也被逃跑的同伴协裹着不得不一道败退。

    而就在这个时候,罗士信一声暴喝“冲”

    下一刻,他带领远东军突然加速,惊涛一般冲进了正在逃跑的乱军当中,所过之处一片尸体,失去主人的战马悲鸣着四下乱窜,将挡路突厥骑兵撞翻,而无数双逃命的大脚又从跌倒者身上踏过去,不待隋军来杀,已经将其踩成了肉泥。

    “呜呜呜呜呜”不远处山坡上,王君临让传令兵吹响了号角声,这是所有大军追击的命令。

    李世民反应最快,收拢自己麾下骑兵,和远东军一起追了上去。

    李世民一边追击,一边用眼角的余光不断观察远东军,发现这两万远东军隐隐排成三排,每一把竟然始终大体保持一条直线。

    他还注意到,罗士信身边跟着四名传令兵,两名号手,两名旗手。

    而随着不断追敌,罗士信身边的

    号角声便不断响起,而且每隔百余步,还会有另一名号手将中间号手的命令重复。

    所有远东军的骑兵们听着这样的号角声,控制着速度和节奏,所以才始终能够保持一条直线往前冲锋。

    疾、缓、疾、缓,那个和他年龄一般大的罗士信竟然巧妙地控制着麾下人马攻击节奏。

    他们仿佛是一道道海浪,而突厥人则是泥沙垒成的堤坝。

    在接踵而来的打击下,突厥骑兵在部族将领的呼喊下几次试图聚集人马反冲锋或者拦截,但在远东军的冲锋下,压根就始终无法稳定阵脚。

    每一片突厥人试图组织的阵型都试图组织抵抗,但每一次抵抗都被迅速的瓦解。

    新的败兵和原来的残卒一同逃走,本身就成了隋军的开路先锋。偏偏这支开路先锋的人数还越来越多,破坏力越来越大。

    而随着时间的退役,几乎不待远东军带领的隋军压上去,前面仓促组织起来的突厥冲锋军阵已经被他们自己人淹没,而不得不散去,也加入到了冲锋的队伍之中。

    “王君临麾下一名年轻大将竟然便如此厉害。”观摩了大部分战斗过程的李世民心中骇然,牢牢将今天所见记在心中,他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善于学习和总结别人的长处,然后为已所用。

    “保持节奏,保持阵型”一边挥舞着马槊,李世民一边大声发布命令,他试图现场便将远东军的手段学会,并用在自己的军队中。

    今天第一次亲自带兵与远东军并肩作战,这让李世民看到了另一种战术,一种他之前从未听说,也从未在兵书上所提到过的战术。

    正当李世民暗自感慨不已的时候,一名快马斜刺冲来“李将军,王爷命你部绕到侧翼,将突厥人往中间驱赶,扩大战果。”

    李世民知道这传令兵是王君临的亲兵,如今大家都公认王君临是大隋这边的主帅,虽然以他的为人和性格,对于听从王君临的命令感觉不舒服,但还是毫不犹豫选择服从。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如此杀敌
    “弟兄们,随我从侧翼杀突厥人”李世民马槊指着溃不成军的突厥大军,大声喝道。

    话音落下,李世民带领麾下人马绕到侧面,将试图从右边逃走的突厥人击杀大半,剩余的驱赶进了逃跑的主力队伍之中,让突厥人始终保持在罗士信带领的远东军的正面。

    另一边王仁恭大将军带领的镇北营边军,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狼狈逃窜的突厥骑兵始终被控制在远东军正面冲杀范围之内,突厥人虽然勇猛,但因为缺乏整体训练,纪律比大隋府兵要差很多,更不用说与远东军相比。

    若是打顺风仗,突厥骑兵会越来越勇猛,但若是吃了败仗,他们纪律性差的特点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便体现出来,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听部将的命令,只想着逃命,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赏罚制度。

    所以,如今的突厥骑兵们就像受惊的傻狍子一样仓惶逃命,甚至都不敢回头向追击的隋军看上一眼。

    背后的远东军则在罗士信的指挥下,始终控制着最合适的攻击和杀敌节奏。

    每当逃亡者速度慢下来,他们立刻像狼一样扑上去,轻易将跑得最慢者的突厥骑兵杀死。

    而每当将敌人逼得太急,突厥人开始拼命,要拉着他们陷入混战时,他们又悄悄地拉紧战马的缰绳,给突厥人逃走的希望,让他们继续逃命,将后背面向他们。

    这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戮,远东军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在其他几路援兵的配合下,撵着突厥大军足足追了十几里路,杀敌无数。

    大军所过之处,无数残缺不全的尸体躺在那里,有的是被远东军骑兵用长枪刺杀,有的则是被马蹄活活踏死。

    个别死里逃生的人心有余悸的想要从一侧逃命,然后便看见数万隋军的步兵呼喊着向他们冲来,往往不等跑出几步,便被乱刀砍死。

    却是另外几路大隋

    援军中的步兵。

    随着突厥骑兵大量死伤,再也难以对远东军造成死伤的时候,罗士信的推进速度开始逐渐加快,凭着娴熟的配合和严整的阵型,杀死他们前面的一切突厥人,没有人能抵挡住他们的冲击,很多突厥人拎着弯刀,眼睁睁地看见成群的同伴被远东军刺死,然后被后续冲上来的骑兵踏成肉泥。

    “保持队形”罗士信不断的大声开始强调,随着杀敌越来越轻松,麾下人马开始了放松,队形没有了刚开始整齐。

    “始终要保持队形”虽然看似如今没有保持队形的必要,但罗士信还是牢牢遵守远东军作战条令中规定的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军队,他一边大声强调,一边挥舞着已经被血润粘了的长槊,一槊刺进马前一名突厥溃兵的心窝。

    事实证明,罗士信的决定是对的,因为突然前方远处传来凄厉的号角声,大约又是十万突厥援兵向他们冲了过来。

    刹那间,正在追逃之中的敌我双方都是一愣。

    下一刻,已经被杀得胆战心惊,哭爹喊娘的突厥骑兵们如同见了大人的孩子,哭喊着急驰而来的援兵跑去。

    “吹号,以远东军为中军锋刃,太原郡兵为左翼,镇北边军为右翼,其他人马为后阵,迅速变阵,变阵。”后方一直带着亲兵跟着的王君临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战场上的变化,大声呼喝下令。

    号角声如虎啸龙吟,听见王君临的军令,罗士信迅速的将自己两万三排展开的人马汇聚成正方阵,然后方阵中央迅速凸起,两翼后斜,一个全新的锋刃阵型在跑动与厮杀中快速完成。

    这是旋风营骑兵们演练了数百次的应变作战队形,在实战中也经历过无数次检验。

    左边李世民在吃惊于中间远东军变阵迅速的同时,也大声呼喊,让自己人马向中间远东军靠拢,形成整个大军的左翼。

    右边王仁恭也连连下命令,聚拢自己人马,形成大军右翼。

    其他各路援军连忙也开始聚拢,形成大军的后方,所有步兵都在最后。

    新杀来的十万突厥生力军此时却很郁闷,因为他们被其自家的乱兵所阻挡,无法立刻投入战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隋军在自己前方不到四百步的距离处调整阵型。

    但带队的几名部族大将目睹罗士信带领的远东军变阵过程,还是大吃一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绝对不会相信世上会有军队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冲锋队形的调整变化。

    在他们的记忆中,草原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支骑兵可以在战斗中突然改变队列,更甭说像这样一边厮杀,一边变阵,一边调转攻击方向。

    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眼前的隋军竟然在中间远东军带领下,主动向他们开始冲锋。

    这是王君临下达的命令,开玩笑,不抓住突厥十万生力军被自家溃兵挡住,提不起速度的时候,继续跟着溃兵的屁股发起冲锋,难道等突厥将溃兵梳理好了再冲杀。

    至于撤退那更不用说了,先不说他们还有一半之多的步兵,即使全部是骑兵,谁先逃跑,谁便会变成溃兵。

    将溃败的同伙喝骂着还没能从一边全部绕开到后面整队,以罗士信为刀尖的隋军便冲锋到了突厥人面前。

    速度没能提起来的突厥生力军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让开马头,让开马头,蠢货,不要挡着。”突厥生力军急眼了,大声喝骂着已方溃军,但这些突厥溃兵刚才已经被杀破了胆,没有人肯听,那些被吓傻了的突厥骑兵在军阵前推搡哀嚎,非但令新来的突厥骑兵的战马无法加速,而且冲乱了突厥援军的本阵。

    “冲杀”带领这十万人马来支援的是始毕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嗣,他咬着牙吐出一个字,然后猛提缰绳,带领人马向前冲杀,一些没有来得及的绕到两边的突厥溃兵被已方援兵直接冲杀。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发疯的罗士信
    阿史那咄苾嗣也是没有办法,眼看着大隋的大军就要彻底冲过来,他不能让对方就这样冲过来,否则不待隋军动手,光是溃兵就可以将自己带领的大军冲垮。

    十万突厥援兵一边用脚跟踢打着马腹一边挥刀,砍翻一切挡在面前的活物,顷刻间便将前面还挡着路的溃败的已方乱军全部杀死。

    为了保持整个族群,不惜将最弱小的那几只咬死果腹。这是狼的生存之道,杀人者和被杀者都觉得天经地义。

    剩余的溃兵们被血光吓醒了,哭喊着向两翼拼命让开。

    实在躲避不及的突厥人则抱着脑袋扑到在地上,尽量不让自己被飞速向头顶踏来的战马当场踩死。

    数息间,领军的阿史那咄苾嗣与最中间的罗士信正面相遇,二人谁都没有犹豫,立刻将兵器挥向了对方身体。

    罗士信的马槊较长,特别是战马的速度快到令人难以相信。

    阿史那咄苾嗣虽然也是突厥最顶尖的高手,但在兵器上吃了亏,战马的速度又还没有提起来,不得不变招挡架。

    只听“仓啷”一声巨响,丈八长槊在半空中嘎然停顿,与此同时,一把四尺长三寸宽的草原弯刀飞上了半空。

    “啊”失去兵器阿史那咄苾嗣反应很快,而且悍勇之极,他向狼一般发出一声嚎叫,挥舞着酸麻的手臂,扑向罗士信。

    罗士信却是苦笑一声,正常情况下他们的仗不是这样打的,他与眼前之敌一击之后,不管死伤如何,便会擦身而过,然后带着麾下人马尽全力将对方凿穿,只是阿史那咄苾嗣的难缠让他们根本难以继续冲锋。

    罗士信一声大吼,将长槊一抖,一横,利用战马将二人距离拉近的瞬间,槊纂重重捣向阿史那咄苾嗣的胸口。

    阿史那咄苾嗣在突厥人身份尊贵,不像普通突厥骑兵穿得都是皮甲,只能防御流矢,却无法防御钝物的捶击,他穿的是一身上好铠甲。

    但罗士信力大无穷,这一击却是用尽了全力,即使是有铠甲抵挡,阿史那咄苾嗣也被震的嘴角溢血,罗士信正要再次一击直接将对方杀死。

    突然斜刺里直接跃来一名突厥骑兵,直接挡在他的马槊上,替阿史那咄苾嗣挡了一击。

    而且与此同时,一大群突厥骑兵疯了一般,不顾自己防御向罗士信冲了过来。

    罗士信脸色大变,拼命挥动手中兵器,一连击飞五名突厥骑兵,但他的战马却被几名突厥骑兵砍断了腿。

    罗士信胯下的黄膘马悲鸣身上,将背上的罗士信直接掼到了地上。

    刹那间的变化让所有人大惊失色,跟在罗士信身后的亲兵上一刻还见自家将军将突厥领头的大将眼看着就要杀死,却没有想到对方有如此多的突厥骑兵为了救阿史那咄苾嗣,奋不顾身到如此程度。
1...469470471472473...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