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

    ……

    在伏乞泊以西约二十里的一片丛林中,王君临麾下远东军隶属于沈果儿的军情府一组五人探子藏身其中,其中一人拿着望远镜在张望。

    如他们这样的探子还有五组,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跟踪和盯着突厥主力。事实上他们是从北方千里外突厥人的老巢一路跟过来的,这些天吃了不少苦头。

    突厥四十万骑兵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一夜,军情府的探子自然不可能一直盯着看,此时正躺在树下休息,大地忽然震动起来,地上的四个探子脸色一变,纷纷从地上跃起,组长向树顶上一名探子大喊“什么情况”

    树上有一名值班的探子,他用望远镜向远处看了片刻,回头喊道“突厥骑兵主力动了,往南边榆林郡而去,他娘的无边无际啊!”

    组长立刻吼道“范围太大,我们可能会被波及,快退到森林深处!”

    五名探子迅速向森林深处奔去,片刻,如果乌云般的突厥骑兵铺天盖地而至,四十万骑兵范围很广,呼啸着,向西南方席卷而去,队伍长达数十里。

    这组远东军军情府的探子躲在森林深处,他们依然能感到大地的颤动,组长攀在一株大树上,向数里外的突厥大军探望,他基本上已经能判断对方的人数和行军方向,南方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长城,如果他们去马邑郡,要么向东走,从东面尽头越过去,要么向西走,西面能绕过长城处便是榆林郡。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狼狈逃窜的隋帝
    “放鹰!”

    随着组长一声令下,两只远东军独有的飞鹰从他们携带的笼子里飞出,在森林上空盘旋几圈,一支往东飞去,一支往南边飞去。

    往东飞去的飞鹰在幽州与原并州地境交界出盘旋几圈,俯冲而下,这里有一支两万人的骑兵在沉默的行军,速度不快不慢,是最能保持体力,但又能保证一定行军速度的行军之法。

    没错这支骑兵正是王君临带领的远东军旋风营,飞鹰落在王君临一侧罗士信胳膊上,没过多久,两人先后看了上面情报。

    四十万突厥骑兵,即使是罗士信也是一脸凝重,咬牙道“突厥人果然南下了,四十万骑兵已经是北边突厥一下子能够出动的所有骑兵了吧!看来突厥人对狗皇帝蓄谋已久啊!”

    王君临神色复杂道“杨广如今已经糊涂到这种程度,亲来边关,竟然不给突厥派探子。”

    “王爷,我们要不要加速行军。”罗士信对皇帝死活没有半点在意,他在意的是终于能够与传说中突厥骑兵交手了,至于对方有四十万人马,与自己一方相比兵力相差悬殊,有王君临在旁边,他便一点都不害怕。

    王君临摇头道“不用加速,四十万突厥骑兵,我们两万人也挡不住,皇帝十万禁军据城而守,怎么着都能守一个月,到时候各路勤王兵马来了之后,我们刚好也就到了。”

    ……

    ……

    早上一些时间,另一支飞鹰落在了榆林郡蓝衣卫府分衙,负责的分衙的蓝牙卫统领马一刀看了情报之后,大吃一惊,亲自骑马向杨广带领的十多万巡视队伍疾驰而去。

    杨广的车驾离榆林郡城还有六十里的时候,马一刀赶了过来。

    此时杨广的巡视大军的速度并不快,护卫着巨大的**城缓缓西北榆林郡城方向移动。

    马一刀带领几名骑兵从西方疾速奔来,一队巡逻禁军立刻上前拦截住,厉声呵斥“什么人,妄闯圣驾!”

    马一刀拱手道“我是

    蓝衣卫榆林郡统领,有紧急情报要禀报圣上!”

    “什么事”

    “突厥四十万大军正向榆林郡方向杀来,请圣上紧急撤退!”

    巡逻的禁军侍卫大吃一惊,脸色大变中,吼道“马统领快跟我去见圣上!”

    马一刀跟着这名禁军侍卫向**城奔去……

    如此大的事情,没有人敢耽误,马一刀很快就见到了杨广,听了马一刀汇报之后,杨广脸色变了,约四十万突厥大军正向榆林郡杀来……

    在场裴世矩和虞世基等大臣同样色变,虞世基连忙道“陛下,赶紧掉头撤退。”

    裴世矩目光一闪,杨广这要是一撤退逃命,突厥四十骑兵跟在屁股上追,北方各郡就彻底完了,而他们闻喜裴氏也难逃大难,他立刻咬牙道“万万不可,北巡十数万人,除十万禁军之外,还有陛下后宫之人,以及众臣大多都是文官,已经来不及了,撤退快不起来,臣认为应该立刻加速前往榆林郡据城而守,并派出信使,向天下各郡求援,只要坚持数日,王仁恭大将军便会带领勤王大军赶来。”

    杨广还在犹豫,他可以抛下其他所有人,由十万禁军护着向南撤离,但后宫之人可以抛弃,可大半朝臣不能抛弃啊!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疾奔声,有侍卫在门外急报:“陛下,榆林郡守军传来紧急消息,北方发现数十万突厥骑兵,杀向榆林郡方向,极可能是绕长城过来,距离榆林郡不足百里。”

    “突厥狗贼这么快。”杨广蓦地站起身,他眸中闪过一抹决断,吼道“快,火速南撤!”

    众大臣顿时脸色一变,这是皇帝要抛弃他们的意思。

    裴世矩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冷静果断的一幕,道“陛下,突厥人是冲着陛下而来,此时只有入城还有生机,仓皇撤退迟早会被突厥人追上。”

    杨广脸色大变,道“那前往榆林城已经来不及了,半路就会被拦截住。”

    一直没有说话的景田道“陛下

    ,此地距离雁门郡不到百里。而且还可拉开与突厥大军的距离,争取时间。”

    宇文成都也大声说道“陛下,景大人说的对,去雁门郡吧!”

    此时杨广已是六神无主,见景田和宇文成都这两个心腹提出建议,杨广连声答应,吼道“去雁门郡!”

    突厥四十万大军已在榆林郡边界一百里之外,按照他们的速度,半天就能追上北巡队伍,杨广哪还敢再做**城,他丢弃了**城,改成骑马,十万大军丢下各种杂物辎重,仓惶向南撤逃,一些身体弱的宫女太监直接被放弃,落在了后面嚎哭不停。

    一些不会骑马的大臣倒是有自家护卫拼死同骑战马,没有掉队。

    “陛下,不好了,榆林郡五个县各来了五千骑兵向我们拦截而来。”这个时候宇文成都自然早就将探子派了出去,很快探子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杨广此时反而恢复冷静,当即点了五名禁军心腹郎将,各带着五千人马去拦截这五股拦阻贼兵,另外又派五千禁兵去拦截突厥主力,能阻拦一些时间算一些时间,至于这五千人自然是有去无回。

    半个时辰之后,杨广得到消息,四十万突厥大军已经追到六十里外,拦截突厥大军的五千隋军已全军覆没,另外五支禁兵倒是将五股贼兵拦了下来。

    杨广顾不上浑身疲惫,拼命向南边雁门郡奔逃,队伍中的宫妃和大臣也顾不上了,大半人已经拉下,根本跑不快,这样下去,天亮前他们必然会被突厥大军追上。

    皇帝带着人乱糟糟的一路狂奔,四更时分,过了雁门进入了雁门郡城。

    雁门郡城在十年前杨广刚刚登基时,杨谅和高颍先后谋反,让雁门郡城损毁严重,后来重建,重建后的雁门郡城墙高大坚固,周长二十五里,是一座大城,人口数千户七万余人,杨广一阵风似的冲进了郡城,心才稍稍平定下来,大半臣子也在护卫的拼死保护下,进了城,只是一些年龄大了,这一路急赶下来,却已经丢了半条命。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死要面子的杨广
    雁门郡太守周方佩本来还在等着皇帝巡视为榆林郡,不料等来了皇帝逃难到自己地盘上的消息,吓得他连忙腾出官署给杨广和一名被杨广没有放弃的宫妃,得知皇帝陛下一路上将所有宫女抛弃,只有几名太监跟随,他便又将自己府上丫鬟全部送过去伺候。

    然后又协调城内官员和贵族人家安排百官住下,以及吃食问题,至于十万禁军只能安排在民宅。

    这一番折腾,人喊马嘶,城内一片混乱。

    进城的只有七万禁军将士,而城内百姓也只有七万多,所以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子都被用上了,而且禁军这些大爷兵到了百姓家可不是借住,而是征用,不但不给钱,还将原主人赶了出去,不过很多只是将原男主人赶出去,女眷和年轻女子却留了下来,无数百姓又倒了大霉。

    ……

    ……

    雁门郡府衙门,太守的书房内,杨广脸色苍白,眼睛之中有着余悸之色,眉头始终紧紧的蹙起,他也好长时间没有这么骑过马了,一路逃命过来也是累坏了,刚刚吃了一点东西,喝一碗参茶,休息了一会儿,才慢慢的缓过劲来,但却还没有缓过神来。

    好好一个北巡,怎么就成这样了,他堂堂天朝天子,竟然被附属的突厥贼小国派出的大军逼成这样子,狼狈逃窜,实在是让他骄傲但其实已经饱受打击的心灵再次遭受重创,难受得不行。

    还好如今逃进雁门城内,路上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大量救援信使,想来各路勤王大军应该能够尽快赶来来。不管怎么说暂时应该性命无忧。

    杨广突然想起一事,神色顿时紧张起来,急忙说道“来人,传宇文成都快来见朕。”

    宇文成都正在安置禁军,以及连同雁门郡鹰扬郎将带领的城内郡兵,一同在城头布防,接到皇帝身边太监传旨后,立刻匆匆赶来。

    不等宇文成都行礼,杨广急声问道“给黄河以北各郡的求援信使都派了吧!”

    宇文成都心中疑惑,但不敢怠慢,立刻回答道“回禀陛下,臣给每个郡都派了信使,而且考虑到路上有贼寇,每个郡都派了三名信使,且分开走不同路线。”

    宇文成都的安排非常周全,杨广脸色稍安,但还是略一犹豫,有些不自然的问道“河北诸郡有没有多派信使过去”

    宇文成都顿时明白皇帝陛下其实是想问有没有给王君临派信使过去,看来陛下虽然恨不得杀了王君临,但也知道能够对付突厥四十万骑兵的或许只有王君临了,或者说只有王君临来了杨广才会百分之百的放心。

    只是皇帝陛下死要面子,不好意思问出口,所以才拐弯抹角的问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脑海中念头转动,暗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放心,河北六郡每个郡都派了三个信使,肯定能够收到雁门关求救信,远东军王君临虽然有谋反之意,但在大义上面向来不差,想来定会带领大军勤王的。”

    ……

    ……

    天刚亮,太守周方佩带着数十名衙役将各酒肆做好的酒菜送到了郡衙内,郡衙已经临时改成雁门行宫,数千名禁军士兵将郡衙四周围得如铁桶一般,酒食先送进去了,周方佩等了半晌,一名宦官出来宣旨,道“圣上有旨,宣太守周方佩觐见!”

    周方佩跟着宦官走进了原本属于他的郡衙,走到皇帝临时御书房,他心中不由有些胆战心惊,圣上的御书房竟然选中了他的书房,他这里有一些非常隐秘的东西藏着,比如和突厥人及郡内的一些反贼私信联络,若是被发现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周大人,陛下宣你觐见!”

    周方佩提心吊胆的跟着内侍走进了原本属于他的书房,见墙角的暗门还完好无损,应该没有人发现,悬着心这才放下大半。

    只是皇帝陛下阴沉着脸,眸中时不时有寒光闪烁,杀机闪现,不知道想杀谁,让他胆战心惊。

    “臣周方佩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文佩恭敬跪下行大礼。

    “周爱卿,你说突厥四十万骑兵,你这小小的雁门城能否抵挡得住”杨广也不废话,直接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问了出来。

    周方佩连忙说道“回禀陛下,雁门城墙高大坚固,城内防守器具也准备充分,如今有陛下带来的七万禁军和城内两万郡兵,另外还有七万多百姓,应该能够守到各郡勤王大军到来。”

    周方佩这样一说,杨广长松了一口气,道“不错,你这个太守当的比张子斌那个废物要好,朕昨日让人将张子斌那个废物斩首了,他麾下五个县竟然已经被突厥人控制,他竟然还不知道,也不给朕和朝廷禀报,否则朕怎么会看不出突厥人要南下害朕的阴谋。”

    “陛下英明,都是张子斌的过错。”周方佩还能说什么呢!遇上这么一个死要面子,嘴还很硬的皇帝,只能这样说了。

    一国皇帝在自己地境上被突厥人逼得逃窜,如今陷入危局,还在推脱责任,让死去的张子斌背黑锅。

    你说你一个皇帝,用得着让人背黑锅吗又没有人会治你的罪,再说这点过错,比起你这些你犯的其他错又算得了什么。

    反过来说,你这个皇帝在天下臣子和万民心中已经是昏君的代名词了,还自己给自己辩解什么,用得着一见面就给我这个太守解释吗

    “现在城中有多少军队”杨广解释完,即使周方佩演技很好,神色表情和说的话配合得也很好,但杨广依然禁不住脸色发烧,略有些尴尬,连忙转移话题。

    “回禀陛下,城中有郡兵两万,普通百姓七万多,只是……”周方佩说完,突然想起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说。

    “不要废话,只是什么赶紧告诉朕”杨广一看周方佩那神色,心中便立刻有了有种不祥的感觉,连忙急声问道。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百姓的死活
    只是城中粮食只有三万石,草料更是严重不足,臣刚暗自算了一下,粮食只够城内大军和百姓二十天所用,而陛下带来的禁军全部是骑兵,草料也只够十天所用。”周方佩虽然知道这些话说出来,杨广必然要震怒,但也知道不得不说,而且早说肯定比晚说好,晚说了说不定就会被皇帝陛下砍了脑袋。

    “什么就这么点粮草,你这个太守怎么当的。”杨广脸色难看的连声呵斥。

    周方佩感觉很委屈,皇帝陛下这……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好,之前还表扬自己这太守当的好,如今一听粮草不够就立刻说自己太守当得不好。

    皇帝陛下也不想想,雁门郡本来就是下郡,是大隋最穷的郡之一,还时不时的被突厥人假扮的大股马贼劫掠一下,百姓又少,能够在郡城有这么多粮草,这还是他担心皇帝北巡,自己要献食,从百姓口中强行征收的粮草,这还不够,又从地主贵族手中想法设法筹集的,前几天才刚刚全部运进郡城,否则平时哪有这么多粮草。

    只是周方佩虽然不是京官,但也深知杨广的性格,且杨广此时的情绪状态非常危险,他此时话说的不对,或者胆敢有半点反驳,很可能立刻就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连忙跪下,一脸恐慌的说道“陛下恕罪,是臣的错。”

    “那粮草到底有多少,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筹集到粮草。”杨广骂完之后,突然想起接下来守城,还需要周方佩这个熟悉地方的太守大力配合,至少粮草不够的话,还要太守想办法从百姓口中去征集,还要组织百姓上城头帮忙守城等等,需要太守做的事情很多,甚至他一路过来给他做饭的御厨都丢了,如今连自己吃的饭食都还需要这个太守忙着张罗。

    总之,眼下显然是不能杀了这个太守。

    再说,细细想来,人家太守周方佩也没做错什么,而且反应也很快,把他伺候得也很好,刚才给自己上茶水的美丽少女听说是周方佩的女儿,人家连自己女人都送来伺候自己了,
1...467468469470471...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