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李渊耗费二十万两银子的巨资找裴世矩帮忙,便是因为裴世矩是如今天下间在一些事情上能够劝说杨广的极少数人之一,杨广虽然不喜欢听劝谏,但也不是绝对,他有时会听一听虞世基和裴世矩二人的意见,这也是大隋后期,杨广自暴自弃,懒于朝政之后,整个大隋朝政被虞世基和裴世矩控制的原因。

    杨广沉吟不语,裴世矩又一脸忠心为皇帝陛下考虑的表情,道:“陛下,如今天下并不平静,叛军越来越多,臣以为这时候更应该维持君臣团结,陛下若为一个没有由来的谶语就妄杀大臣,造成君臣离心,臣以为,这比外患还要更严重,内忧外患,陛下,这是不祥之兆啊!”

    杨广叹了口气,道“爱卿言之有理,不过王君临不管有没有那个谶语,他都已经有了谋反之心,至于其他人的确是谣言而已,正如朕的表亲李渊,向来胆小,虽然也姓李,怎么可能敢谋反。爱卿刚要不劝说朕,朕这一次还真准备将那李渊也杀了。”

    虞世基一直没有说话,暗暗看着裴世矩劝说皇帝陛下,暗自冷笑不已,心想李渊不知道给裴世矩送了多少好处。

    ……

    ……

    裴世矩和虞世基退下之后没多久,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道“陛下,太原郡守李渊求见!”

    听到李渊这个名字,杨广脸上流露出明显的鄙视之意,对这个表亲他向来是看不起。

    “宣李渊觐见吧!”

    没过多久,李渊快步走进来,一脸恐慌的直接双膝跪下,恭恭敬敬地给杨广磕了一个头,脑袋贴在地上,整个身子几乎五体投地不说,身体还微微抖动,显得特别害怕,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臣李渊叩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看着李渊的样子,心想这样一个胆小如鼠的废物,朕之前竟然准备杀了他,朕的自信和骄傲到底去了何处

    自嘲一笑,杨广高高在上的淡淡说道“爱卿不必行大礼,平身吧!”

    “微臣多谢陛下!”李渊又恭敬的磕头完,然后抬头一脸感激说道。

    一丝不苟的做完这些,李渊才小心翼翼的起身又道“臣几天前才接到朝廷牒文,陛下巡视太原,臣来不及准备,请陛下宽恕臣接待不周。”

    “朕是临时要来太原郡的,你没有准备也正常,朕恕你无罪。”杨广一脸施舍意味的说道。

    李渊立刻又跪下行大礼道“多谢陛下开恩。”

    “起来回话吧!”看李渊这没骨头的样子,杨广越来越轻视,随口淡淡问道“河东并州境内可有乱匪”

    李渊赶紧说道“回禀陛下,并州地界造反乱匪也有大大小小数十支,但其中大多力量较弱,势力稍大的造反乱匪有三股,一是离石郡的刘苗王,其次是灵丘翟松柏,还有就是绛郡敬盘陀和柴保昌,其中以敬盘陀的势力最大,有流寇叛军十二万人。”

    杨广神色阴沉了一些,道“你治下的太原郡有没有叛军”

    李渊立刻一脸的恐慌,再次跪下道“陛下恕罪,太原郡也有四股乱匪,不过人数只有万人左右,如今都被臣剿灭了,现在太原境内一支造反乱匪都没有。”

    杨广瞥了他一眼,又冷冷道“你以为你能够骗得了朕,朕听说之前罗艺在太原时,已经将太原贼寇全部杀光了,你来了之后难道还有乱匪”

    李渊顿时一脸恐惧,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大汗淋漓,恐慌道“陛下恕罪,是从幽州那边流窜过来的乱匪,好像是罗艺将军赶过来的。”

    杨广脸上怒气消散,一脸讥讽的笑道“朕知道了。”

    李渊立刻一脸感激涕零的说道“陛下圣恩。”

    杨广突然又说道“太原郡附近其他郡县有叛军,你太原郡既然没有叛军,为何不帮着其他郡县剿匪”

    李渊连忙惊恐之极的说道“没有陛下的旨意,臣绝不敢擅自调动一兵一卒离开太原郡半步。”

    杨广笑道“擅自跨境剿匪当然是不行,但你可以向朕申请,朕同意之后,你便可以派兵到隔壁郡县帮着剿匪,你为何不申请,你难道不想为朕分忧”

    李渊神色越加恐慌,期期艾艾的低声道“臣一心想为陛下分忧,但臣绝不敢调兵出郡!”

    想起王君临跨郡剿匪之后,占领了上谷郡和东莱郡,杨广脸上顿时流露出满意的笑容,挥手道“好了,你退下吧!”

    李渊连忙又跪下给杨广大礼参拜之后,才躬着身退着离开。

    杨广望着李渊的那卑躬屈膝的身影,脸上的轻视和讥讽意味更足,心想裴世矩说的对,那谶语不可信,如李渊这样的人虽然姓李,但怎么敢谋反。

    ……

    ……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
    在太原郡吓唬过李渊之后,杨广便带着巡视队伍继续北上,在汾阳宫休息三日后,于八月中旬,十万巡视大军来到了榆林郡边境。

    这里已经是边关,再往北穿过榆林郡就出了大隋,北方两百里外便是巍巍长城,从紫河延绵到马邑郡,长四百余里,沿着长城向西走,两天后便能抵达马邑郡。

    此地长城不是秦汉的古长城,是杨广登基为帝的第二年修建的,据说为修建这段长城,北方几个郡数万人埋骨在长城下面,所以当地百姓明知道长城可以防御突厥人南下,但还是对长城恨之入骨,因为长城或许真的起到了一定防御作用,但自古以来从未真正的挡住北方如狼一般的游牧民族。

    向西行就是马邑郡,但杨广却无法去,因为去年马邑郡已经被叛贼刘武周所占,这让杨广愤恨之极。

    “陛下,此地距离马邑郡不到百里,实不可久留,传说中刘武周能征善战,麾下人马有十万,若与突厥人再暗中勾结,不可不防啊!”虞世基劝道。

    杨广冷哼道“天下叛贼无数,但除了王君临,其他贼人朕还没有放在眼里,刘武周若不来也就算了,若敢来,朕刚好御驾亲征带领十万禁军灭了他,亲自收回马邑郡。”

    “陛下,榆林郡太守张子斌刚刚赶来,求见陛下。”有内侍上前禀报。

    “让他过来吧!”杨广淡淡的说道。

    很快张子斌被领到**城上,一脸恐慌的向杨广行大礼道“罪臣张子斌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杨广冷哼一声后,没有说话,也没有平身免礼,任由张子斌就这样跪爬着。

    张子斌和绝大多数太守不一样,他不是出自门阀世家,而是当年杨广从江南带来的心腹,是有名的大儒,在士林中名头很大,七年前被杨广派到榆林郡担任太守,本来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日子过得很不错,但刘武周在隔壁马邑郡谋反之后,便将他推到了风头浪尖上,因为刘武周没有满足一个马邑郡,盯上了他榆林郡,如今榆林郡部分地盘已经被刘武周的人马给占了,此外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所以张子斌此时心中十分紧张,他在年初时丢失了两个县,朝廷下了通报警告,但杨广想着将自己心腹扶持到太守的不多,也很不容易,虽然愤怒但没有处置。

    如今张子斌却不知怎么向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皇帝解释,但他又不得不来。

    杨广半天没有说话,张子斌低着头,不敢看杨广的脸色,战战兢兢地等待杨广的震怒,但可能是想着毕竟是自己心腹,杨广长长叹了口气,并没有震怒,而是一种和缓的语气,有些疲倦的说道“张爱卿免礼平身。”

    张子斌羞愧万分,没有敢立刻起身,而是泣道“臣懦弱无能,没有能为陛下做好牧守一郡之事,臣有罪!”

    杨广心中恨不得将张子斌推出去斩了,只是他现在还需要用张子斌,如今天下各郡要不被各个门阀世家的人所控制,对他也是阳奉阴违,要不就是被叛军所占领,如榆林郡这样能够听他的话已经不多了,所以他才忍住一口怒气,但张子斌一来就主动跪地认罪还是让他怒火消去不少。

    “张爱卿请起,朕现在想了解马邑郡的情况,听说刘武周背后是突厥人,可有此事”

    张子斌慌忙站起身,恭敬道“回禀陛下,此事应该属实,刘武周谋反不到一年,麾下便有了十万人马,而且有五万骑兵,臣大胆猜测,他的战马都来自于突厥人之手,而且年初刘武周派来攻打榆林郡成宜县、宜梁县时,有一支军队虽然穿汉服,但臣观察像是突厥人。”

    “什么,刘武周军中有突厥人”

    杨广冷笑一声,呵斥道“你说刘武周背后有突厥人,战马是从突厥人那买来的我信,可是你竟然说刘武周军中有突厥人,你这是给自己丢失两个县找的借口吧!”

    张子斌本想反驳,但一看杨广的眼神,又一想杨广的性格,哪还敢再说实话,连忙恐慌道“是!陛下目光如炬,是臣找的借口,请陛下恕罪。”

    杨广狠狠瞪了他一眼,但他还是强忍住了心中怒火,又问“如今榆林郡你控制的还有几个县,有多少郡兵和县兵归你指挥”

    “回禀陛下,臣如今

    只能控制郡城,臣手中也只有八千郡兵。”张子斌说这句话的时候,羞愧地低下头。

    杨广一听,不由大吃一惊,道“你榆林郡虽然是下郡,但也有五县,刘武周这反贼抢去两县,剩余三县呢!”

    张子斌扑腾一声又跪了下去,道“陛下恕罪,另外三县就在半个月前被三股马贼占领了。”

    杨广脸色一变,吼道“你这个废物,为什么朕没有听到军情上报。”

    张子斌恐慌无比的说道“马贼向来抢完东西就走的,罪臣以为马贼会在陛下到来之前离开,又担心陛下责罚,所以没有告诉陛下,不料这次马贼占了三县之后没有离开。”

    “你个废物,那朕让你做太守又有何用”

    杨广终于忍不住暴怒起来,一拍桌子,吼道“来人,将此无用之人拖出去斩了!”

    数十名侍卫冲进来,拖拽着张子斌向外走,张子斌吓得魂飞魄散,大声哀求,道“陛下饶命!饶命啊!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斩!”杨广被气爆了,丝毫不想念旧情,他的满腔怒火都发泄在这个无用的太守身上,也不想再听张子斌说任何话。

    “陛下,那些马贼可能也是突厥人啊!陛下小心突厥……”

    这句话没有说完,便传来一声惨叫声,侍卫进来禀报,“陛下,人已斩首。”

    “陛下,榆林郡不能再去,防止突厥人和贼人刘武周对陛下不利。”裴世矩虽然对杨广没有多少忠心可言,但也知道杨广被突厥人围住,遭遇不测的后果,到那个时候数十万突厥骑兵南下,整个黄河以北必然生灵涂炭,而天下各路反贼必然全面开启逐鹿天下的厮杀,不光是天下千万百姓死伤无数,即使他们这样的门阀世家也很容易会波及,毕竟他们闻喜裴氏在太原郡境内,很可能首当其冲。

    杨广此时却陷入暴怒之中,铁青着脸,没有多少犹豫,便喝令道“传朕的旨意,大军向榆林郡进发,朕要亲自坐镇榆林郡城,派禁军从马贼手中收回三县,再发兵灭了刘武周这反贼!”

    ……

    ……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万突厥骑兵
    就在杨广不听劝,固执的带领十万禁军和庞大的巡视队伍继续浩浩荡荡向榆林郡方向进发时,一只草原猎鹰飞在巡视队伍上空盘旋几圈之后,向北方飞去,一路翻越长城,继续向北飞翔三百余里,盘旋两圈后便俯冲而下。

    这里是大隋最北部边境的伏乞泊北岸,这里竟然有着一望无际的突厥大营,延绵百里。

    突厥始毕可汗已经率领四十万大军秘密南下,来到了距离大隋边境三里余里的地方。而这般近的距离,杨广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猎鹰飞过一座座大营,最后在鹰笛的引导下,飞向一座占地数亩的庞大帐篷,这是突厥的王帐,王帐前站在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金盔金甲,目光冷酷如鹰,他正是年轻的突厥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伸长手臂,猎鹰一声鸣叫,收翅落在他的手臂上,始毕可汗取下绑缚在鹰腿上的一卷羊皮。

    羊皮上写满了情报,他看了一遍,眼睛里充满了得意地笑容,大隋皇帝杨广竟然真的来到了边关,而且如今还正前往他准备的陷阱之中。

    没错,榆林郡五个县都已经被他控制,最近占领三县的马贼自然是他派去的突厥骑兵所装扮,而刘武周占据的两县自然也会听他的话。

    “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启程南下,天下间最肥的一只羊到了本汗的面前,本汗若是不将其捕获,简直是对不起长生天的赐予!”

    不得不说,杨广的脑回路真的很矛盾,很奇特,他既然在北方耗费极大的代价修长城,说明对突厥还是很警惕,有所防范的,但此时明明榆林郡五县很可能都被突厥人所控制,出了榆林郡往北便是突厥人的地盘,他却自大的没有多少防备不说,还要叫嚣着收回其他五县,甚至灭了刘武周。

    不过说起来,杨广也有自己原因。如今大隋先后有义成公主和一名宗室公主北嫁突厥,但这显然不能缓解始毕可汗对隋朝的觊觎,始毕可汗绝不会因为两个女人就打消了向大隋发动进攻。

    此外,去年杨素勾结突厥人谋反时,突厥也派了十万骑兵南下,后来因为杨素被王君临打的迅速败亡,杨广带去高句丽的骑兵昼夜赶到马邑郡,将这十万骑兵挡住,突厥人便退去。

    当时杨广并非没有后续,他还没有回到洛阳,便在路上派裴矩出使突厥,拜访了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这是突厥仅次于始毕可汗的最大突厥势力,叱吉设麾下能够动员十万数骑兵。

    杨广沿用他老子杨坚分化东、西突厥的策略,为了分化日益强盛的东突厥,便许诺将宗室公主许配给叱吉设,并答应封他为南面可汗。

    有了东西突厥的例子,突厥人其实对隋朝这种卑鄙的分化手段非常警惕,所以叱吉设假装接受公主和册封,同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兄长始毕可汗,兄弟二人暗中商议,表面上装作反目成仇,还打了几次假仗,目的就是为了让杨广丧失警惕。

    这件事情还让杨广得意了很长时间,而这也是他此时对突厥没有多少警惕,认为突厥大军无力南下的原因。

    而大隋任何大的军事行动,在保密方面实在是做得很差劲,大隋皇宫和朝廷各个衙门简直就是一漏勺,很多称得上是机密的事情不说敌国探子,即使是京都的百姓都轻松获知了。

    当年要打高句丽,杨广和朝廷这边做出决定,第一时间高句丽的渊太祚便收到消息。

    这一次同样如此,杨广说要北巡,突厥人在洛阳城中的细作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到了突厥始毕可汗手中,而且杨广的行踪,突厥人始终派有探子跟踪,并随时以飞鹰传递给已经带领四十万骑兵南下,潜伏在大隋北方边界三百里处始毕可汗。

    在突厥人眼中,大隋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如果能俘获大隋皇帝,不管是赎金,还是用来交换北方十个郡,都是最为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始毕可汗知道如今大隋境内反贼四起,他带兵南下,一举占领大隋半壁江山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可以让突厥一跃成为东方之主,让隋朝臣服在他的脚下。

    突厥人是有备而来,也一直处于战备之中,四十万大军迅速收拾营帐,厉兵秣马,如无边无际的草原狼群一般,向榆林郡扑来,此时杨广还在赶往榆林郡城的途中。

    杨广距离榆林郡城虽然不到两百里,但他部队臃肿,速度快不起来,等他到郡城时,突厥四十万骑兵肯定能够跨越三百里,来到榆林郡。
1...466467468469470...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