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虽然自己对此特意有所谋划,但会不会适得其反,秦安王因为自己拖到最后才投降而恼怒,从而不会重用自己。

    虽然足够自信,但是

    徐世绩也知道,王君临麾下人才济济,猛将良将从来不缺。

    所以,他一直担心自己会得不到重用,而他虽然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但却有征战天下的抱负,若是王君临不想重用他,他相信自己再没有机会了。

    因为,落入王君临手中,成为其麾下武将,他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为别人的效力了。

    书房内,王君临全神贯注地批示着从麾下各郡送来的文书,貌似没有注意到徐世绩和程咬金的到来。

    随着治下地盘和人口迅速增加,他每天大半时间都要批阅各郡县文书,而这还是杜如晦、房玄龄、魏征、刘子明把关筛选过的,有时候想想杨广也挺不容易的,毕竟当年大隋多大啊!

    “参见王爷!”程咬金和徐世绩上前行了一礼,神态语气甚为恭敬。

    “徐将军认为我可以用什么策略拿下太原?”出乎徐世绩的预料,王君临根本没有提任何他投降的事情,或者询问他的过往,而是以对待老属下、旧臣子的态度或者说随意的看了他一眼,没有任何废话的,直接就问了这么一个远东军当下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

    徐世绩来之前,自然是仔细想过与王君临见面的过程,预想了好几种王君临的态度,并且仔细周密的作了预案,甚至连王君临可能要问的问题也仔细的斟酌过,并且认真的准备好了如何应对、如何回答对自己最为有利。

    可惜,不管他怎么想,都没有想到王君临会直接询问这样的问题。

    而基于他之前的身份,他压根就从未想过发兵河东,攻占太原的事情。

    所以,他立刻沉下心来,开始沉思。

    或许在王君临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看出他徐世绩真正的能力水平。

    徐世绩终究是原本历史上大唐仅次于李靖的无敌李绩,他思考片刻之后,就有了清晰的想法,躬身道:“启禀王爷,如今李渊的主力虽然在关中,但是远东军攻取太原并不是很容易,卑职听说李渊次子李世民善于用兵统兵,带领五万精兵一直对远东军有所提防,而在太原城内还有五万大军镇守,王爷若是不能在半个月内将这十万人击溃,攻下太原,乃至整个河东,李渊在关中的主力大军便会立刻支援,如今王爷麾下郡地已经有十九个郡,有不少郡需要分兵镇守,能够进攻河东的兵力有限,到时候与李渊的人马对战,从兵力上绝不会占优,而且太原城池高大坚固,不比洛阳城和长安城差,卑职以为李渊必然针对远东军的火药武器,对太原城墙有过加固,所以如果太原守军固守不出,我们也无可奈何。鉴于以上几个因素,卑职以为太原和河东并不好打。”

    “很好。”王君临赞赏的点了点头,和程咬金、李靖不同,徐世绩并不迎合自己,能够实事求是的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且心思缜密,逻辑非常清楚,大局观很强,目光非常老辣,的确是不凡。

    不过徐世绩毕竟是刚刚投降远东军

    ,对远东军的势力远远不清楚,在情报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自然是很大问题的。

    不过,这些问题,王君临没有提,因为他知道不需要他提,用不了几天时间徐世绩便会明白自己今日的分析是错的,而他此时表现出来的气度有助于让骄傲的徐世绩真正的臣服于他。

    王君临不再提攻占河东和太原之事,放下手中的批文,看了一眼徐世绩和陈咬金,笑道:“二位将军请坐吧!”

    两人坐了下来,徐世绩小心翼翼问:“王爷,不知卑职该如何给王爷效力?”

    徐世绩本来是不急于问这么直接的问题,可是刚才王君临问他的问题,让他感觉远东军征战天下的帷幕彻底拉开,而如今天下间远东军最大的敌人正是李渊集团,其中攻打河东和太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他不想错过。

    王君临笑了笑道:“徐将军很关心会不会被我所重用!”

    徐世绩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请王爷赎卑职之罪,卑职是心急于给王爷效力,当然,说不关心那是假话,卑职昨晚辗转反侧一夜,到后半夜才睡着。”

    王君临淡淡说道:“你的五万人马还是归于你统领,程咬金为副将,编为瓦岗营。”

    徐世绩和程咬金闻言,不由浑身一震,然后便流露出感激之极的神色,心中对王君临的气度和胸怀佩服不已。

    徐世绩和程咬金是瓦岗寨真正的老人,甚至瓦岗军能够发展到统领整个中原,甚至还占据大半个山东,他们两个功不可没,可以说他们是瓦岗军真正元老层次的人物,对瓦岗军感情非常深。

    而王君临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直接将他们的人马编为瓦岗营,这是照顾他们心中的情节和感受。

    但这对远东军来说,或者说站在王君临的角度,其实是非常忌讳的,因为瓦岗军是降军,是刚刚投降的军队,没有打散编入其他军队已经不错了,还赐予瓦岗营的营号,这自然存在让瓦岗营抱团,生出反叛之心的可能。

    此时此刻,徐世绩突然理解之前程咬金说的那些话:王君临根本不会在乎他们两个关系有多好,即使他们手握重兵。

    “给你们半年时间,完成远东军的换装和远东军的训练模式。不过不用再次蛇岛训练营,最近我们在中原的训练营也已经建好。”王君临又补充道。

    徐世绩和程咬金互视一眼,单膝跪地,恭敬说道:“王爷放心,末将必当按时完成换装和训练任务,为王爷征战天下效死力。”

    ………

    ………

    ps:抱歉啊,最近断了这么长的时间,其中原因一言难尽,总之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非常感谢大家留言关心,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动,毕竟这种情况大家伙应该是留言骂我的,九孔给大家鞠躬道歉和感谢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唐王李渊
    程咬金杀了李家使者,徐世绩向王君临投降效忠的消息传到了长安。

    这个消息固然让李渊父子心中郁闷,感到挫败,但是让他们眼下最烦恼和头疼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马邑郡的马贼大军最近频繁出动,劫掠李渊集团治下河东和长安边关郡县的粮草、人口等资源,偷袭一些军寨。

    李渊集团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第一时间便派遣大军围剿马邑郡可恶的马贼,可惜这些马贼总能够提前得到消息,并且运动战和游击战玩的非常顺溜,每次李渊集团的大军都是徒劳无功,一不小心还会有所损失。

    李渊大怒,准备派遣更多的大军对马贼进行合围,不料平凉郡的军阀头子武三和天水郡的军阀大佬上官虎突然各自统兵三万在关中边界狩猎。

    李渊怒极,派人去交涉,武三和上官虎义正言辞,将李家使者赶了出来,开玩笑,我们在自己地盘上狩猎,关你鸟事。

    李家军刚刚耗费半年多时间打完关中,兵力财力和钱粮耗费极大,虽然不会将武三、上官虎和马邑郡马贼当成同一层次的对手,但却不敢轻视,再加上远东军王君临在边上虎视眈眈,李渊一时间却是不想与这三股势力开战。

    说起李渊集团大军攻打关中,因为暗中支持他的门阀就数关陇贵族居多,有这些地头蛇的暗中支持和配合,前期攻伐过程非常顺利,二个多月时间便将除了长安城外所有关中诸郡县打下来了,而且损失也不多。

    可是等攻打长安城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在王君临早在两年前的指示下,军情府、小雨剧院、武林公会和蓝衣卫的势力一起发力,统一筹划,这两年在长安城内埋下不少伏笔,特别是运进来很多手榴弹和火药包,硬生生的让李家军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才将长安城攻下,损失了足足六万大军的损失,耗费钱粮更是无数。

    好在只有马邑郡的马贼四处劫掠骚扰,天水郡和平凉郡的军阀只是军事威慑,并没有直接发兵,关中和长安得以稍安,否则李渊会更烦恼。

    不过,有一件事让李渊集团在关中的损失得到了很大的弥补。

    在李世民控制的情报组织大力运作之下,再加上李渊背后各个门阀世家发力,这些天,从洛阳甚至扬州逃回的大隋府军和骁果禁军,以及关陇贵族子弟纷纷抵达关中。

    其中光是逃回的文官和武将就有一百多人,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更是多达四万多人。

    再加上很多世家大贵族从中原和洛阳之地举族迁到了关中,给李渊的财力和各方面的人才、钱粮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李渊喜出望外,对洛阳和扬州来的文武官员都给予重任,纷纷授予官职,普通士兵也是以优厚军饷和土地全部收编。

    消息传出之后,天下世族门阀和贵族皆颂李渊为宽厚长者,有天子之气象。

    在一片向好的氛围之下,关陇贵族和门阀大族全力支持李渊,各大家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独孤家族便向李渊献粮三百万石,银一百万两,使李渊府库丰盈,兵精粮足,而三万府军和骁果禁军的逃回使李渊的军力得以补充和加强。

    再加上李渊收编了关中所有山贼、反贼和马贼和绿林好汉,不但补满了原本的兵力损失,在关中的兵力更是多达二十五万之众,其中关陇子弟便占了一半,加上河东的十数万大军,他的大军已接近四十万,势力空前强大。

    在众世家门阀和李渊麾下文武官员的再三请求和上书之下,李渊矫情了三次,推辞了三次,虚伪了三次,由唐国公改为唐王,成为天下除秦安王之外,第二个异姓之王。

    李渊正式将他麾下的军队改为唐王军,简称唐军,并且在长安对麾下各路人马进行整编和精训,有力的提升的部队战斗力,增加了他家对四十万大军的控制。

    当然这个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李渊背后的各个门阀世家与李家一起分蛋糕的过程,少不了一些矛盾,但在大事未遂之下,各个门阀世家都很克制,再加上李渊处理这种事情向来得心应手,经验丰富,总体上达到了一种平衡,短期内李渊集团内部不会出现大有矛盾问题。

    针对马邑郡难缠的马贼和平凉、天水两郡的军阀威胁,李渊命刘弘基率五万大军在浅水原筑城,侯君集为副将,负责防御北路,围剿马邑郡的马贼。

    又命次子李世民为东路军元帅,窦抗为副帅,两人率军八万全力防御远东军和幽州的罗艺随时可能发兵进攻。

    又命李神通为西路军统帅,李轨为副将,统兵五万防御金城郡武三和天水郡上官虎这两个军阀。

    还有南路军统帅由李孝恭担任,并且早在攻打关中期间,李孝恭统领南路军五万人马,在上洛郡大败乱匪朱桀,收复了上洛郡,并攻入汉中巴蜀,开始谋划川蜀之地。

    不得不说,李渊这一系列兵力整编和重新调整兵力部署非常老辣,虽说不能让让麾下地盘固若金汤,但至少能够初步御敌于境土之外。

    可惜,就在李渊四面部署,凯歌连奏之时,一个让他无比恐慌的消息传来。

    马邑郡正式向天下人表明向秦安王投诚,五万马贼也成为远东军一营,被王君临赐营号为飞马营。

    若只是这样,李渊集团虽然恼怒,但并不意外,因为他们早就知道马邑郡的马贼是王君临的人。

    可惜,紧接着有消息传来,王君临出现在了马邑郡,远东军名将尉迟敬德统领五万老虎营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也出现在了马邑郡。

    长安城,原本大隋的皇宫,武德殿内,李渊坐在效仿远东军制造的庞大沙盘之前已经快有三个时辰,看着除了川蜀方向和洛阳方向之外,其他方向都已经被远东军形成合围之势,李渊心中隐隐有些恐惧。

    尽管他此时势力强大,已经坐拥关中,谋划天下,但这些年王君临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显赫和吓人。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王君临带来的恐惧
    而李渊曾经暗中吩咐李世民掌控的情报组织搜集了大量王君临的信息和世人不知的一些消息,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让他更加害怕和畏惧王君临。

    李渊有时候甚至在想王君临真的是某个妖孽转世。

    所以,一直以来,李渊在骨子里有些害怕王君临,他一直把王君临视为他最大的敌人,也是最为忌惮的敌人。

    之前王君临一直忙着打别人,虽然双方暗中已经有过各种交手,但是明面上全面开战还没有过,或者说王君临明确表示或者表现出将他李渊当成狩猎目标这是第一次。

    一想到之前如日中天的李密统领的四十多万瓦岗军被王君临数月时间所灭,李渊便感觉心中发寒。

    不过,王君临亲临马邑郡,李渊不认为是冲着关中来的,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巢河东或者说太原。

    若无意料,王君临此番出现在马邑郡,就是冲着他的太原老巢而来的,太原一时间不一定会危机,但是围绕太原城的大战将不可避免。

    该怎么应对王君临接下来的强势发兵,怎么样才能保住太原?

    绞尽脑汁沉思之后,李渊突然想起了次子李世民曾经提醒他的话:王君临若是图谋河东和太原,绝不可能从河北发兵,去攻打他李世民统兵把守的太行山关口,因为对王君临来说他有太多更好的选择,比如幽州的罗艺和马邑郡的那股马贼。

    不过,李世民之前一直认为王君临从幽州以罗艺这头虎将为主力攻入河东的可能性最大,因为相比马邑郡从幽州打粮草要好供应得多。

    所以,这几年李世民暗中与高句丽渊盖苏文联系频繁,暗中结成盟约,甚至在武器装备方面给渊盖苏文不少支持,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王君临从幽州对河东发兵的时候,渊盖苏文能够带领高句丽大军对幽州有所牵制。

    虽然,李世民也知道这种牵制的作用有限,毕竟在高句丽半岛上还有个安南国被王君临所控制,渊盖苏文敢对幽州派出较多的兵马,安南国那边房玄龄立刻就会大军北上。

    谁知道,李世民的谋划落空,王君临图谋河东太原竟然是从偏居一隅的马邑郡开始,而让李渊和李世民等唐王集团感到惊恐的是,在王君临和尉迟敬德统领的五万老虎营人马到达马邑郡之前,他们竟然没有收到半点消息。

    李渊突然心中恍然,生出明悟,这些天马邑郡马贼突然发兵劫掠关中和河东边关村镇和军寨,以及平凉郡和天水郡的两股军阀出兵威慑,都是为了牵制他们唐军的精力和目光,以掩护王君临和尉迟敬德统领五万老虎营精兵顺利出现在马邑郡。

    本来王君临若是从河东或者幽州发兵,李世民统领的八万东路大军便会是抵御远东军的主力,可是王君临从马邑郡发兵,李世民这八万人马却不敢有一兵一卒离开支援太原,因为他要防备一直与他对峙的远东军罗士信的旋风营和幽州罗艺的人马。

    所以,王君临突然出现在马邑郡,一下子让李渊现在根本就无力顾及河东和太原,他虽然人马有近四十万,但能够调集的富余军队眼下只有长安城的五万人马,而且这五万人还要拱卫长安。

    除非是把南下巴蜀的李孝恭统领的五万南路军调回来,可这也不现实,并且也不划算。

    因为他们图谋巴蜀时日已久,人力和财力、精力都已经投到了里面,若是就此放弃巴蜀,前期的付出会就此浪费不说,还会被江南的萧铣西梁军抢先占领。

    而相比关中的李渊,汉中巴蜀各郡本来就更倾向于效忠萧铣,所以这又是李渊不愿意承受的代价。

    李渊心中忧虑之急,眉头紧紧蹙起来,连连叹气。一直在旁边陪同他的长子李建成见此,犹豫半响,小声道:“父王,孩儿认为眼下形势还没有父王所担心的那么严重,父王不用太过惧怕远东军和王君临。”
1...534535536537538...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