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你大哥虽然在装疯卖傻,但老夫知道,杨广还是不会放过他的,迟早他们一家人都会被杨广害死。”高颍叹了口气,淡淡的说道。政变已经失败,对于高颍这样的人来说,绝不会让自己活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始终能够保持理智,继续寻找正确的出路。所以他来找汉王杨谅,因为杨谅在太原的根基还在,杨广还没有顾得上将太原府十万大军和当地官府文武官员更换,而这些人都是杨谅的人。

    “高公为何选择了本王?”比起被软禁之前,如今的杨谅已经稳重了许多,死死的盯着高颍,沉声问道。

    “因为杨广在你大哥府中内外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不但救不出他,而且还会将自己陷进去。再说,事实证明,你大哥不如你,所以老夫和老夫身后的世家门阀决定选择支持汉王殿下你。”高颍叹了口气,一脸郑重的说道。

    杨谅闻言,顿时一脸心中狂喜,想了一下,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高公若不能将我救出,杨广肯定会立刻杀死我。”

    “殿下放心,老夫既然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来见你,便能够悄无声息的将殿下救出京城,并且回到太原,而只要到太原,老夫便会相助殿下起事,以殿下这些年在太原府的经营,我们至少能够举兵十万。就算短时间内不能打到京城,也能够占据河北自立为国。”高颍一脸自信的说道。

    杨谅终于被高颍话语中美好未来所打动,克服了可能未能逃出去立刻被杨广杀死的恐惧,咬牙说道:“好,本王便答应高公。”

    “殿下要不露声色,依然如故,就在今天晚上,老臣便会安排人找个替身过来,然后救殿下离开。”高颍站了起来,躬身向杨谅行礼并说道。

    杨谅不敢怠慢一边回礼,一边说道:“只要高公能够助本王逃离京城,回到太原,并助本王起事立国,本王便拜高公为相,他日攻下京城,夺得天下,便封高公为亲王,并保高公世代荣华富贵。”

    高颍神色平静,再次行礼,道:“多谢殿下,老臣先行告退,去安排救殿下的人手。”

    说着话,高颍转身离去。

    …………

    …………

    皇帝大行,三天一过,新帝登基。

    灵堂那边白茫茫一片,天元殿却已恢复了金壁辉煌的模样。

    皇家比不得寻常百姓家,家事也是国事,新帝登基乃是举国同庆的大日子,既延误不得,也不能带出一丝晦气来。

    登基大殿异常隆重,从内朝、外朝、再到午门、御街,所有的灵棚都已撤下白绫,换上彩绸,装饰的花团锦簇,唯有灵堂一处仍然带孝,穿白衣、扎白带子的的宫人、内侍们暂时也被约束在灵堂内,大典期间不得随处走动。

    杨广站在皇帝的宝座之前,心中不由开始畅想。

    一想到今天他必将万众瞩目,他是唯一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秉承天意,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待会所有人都要向他参拜致礼,山呼万岁,到时候他望着御阶下跪拜的群臣,他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明,俯视着脚下的蝼蚁的那种感觉。

    在正式登基前几日,杨素、苏威、宇文述等重臣率三省六部文武官员进请陛下更换年号。

    循旧例,先皇驾崩的当年,年号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日,再拟立新的年号,可是如果仍然沿用旧的年号,对杨广来说却有些等不及了,他迫不及待的要启用他的想了多年的年号‘大业’,然后尽快展开他构思已久的宏图伟业。比如迁都、还比如修长城,修运河,北阀高丽等等。所以他也顾不得古制旧礼了,在他的授意下,杨素和宇文述、苏威率百官请立年号,早已有备的杨广假意推让一番,便更改年号为“大业”。

    起好了年号,还要提前准备好要颁布的新政,当然按照惯例要大赦天下,以示新帝皇恩浩荡,普天之下雨露均沾,除杀头大罪不得开释外,所有罪囚都做了开释、减刑等处置。

    这一系列准备到位之后,便到了真正登基之时。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入殿。

    杨广站在龙椅的前面,俯看着跪倒在地上的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臣子,以及各个门阀宗主们,知道当自己坐下之后,自己便会成为大隋开国以来的第二位君主,手中掌控亿万人生死的统治者。

    这是他奋斗已久的目标,为了这一个目标,他曾经惶恐过,嫉恨过,最主要的是他杀过很多人。

    当这样一个目标忽然近在咫尺之时,杨广的心情竟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地让他自己都感到了一丝怪异。

    “请皇上登基。”

    “请皇上登基。”

    如此这般三次,杨广躬身三次,以示对天地人之敬畏,然后他直起了身子,看着堂下跪伏一地的群臣,似乎看见了整个天底下的亿万子民正在对自己跪拜,一股掌控天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杨广这般想着,便坐在了龙椅之上。

    这几天杨广听取亲信幕僚虞世基的意见,趁着这次政变,朝廷动荡,不少亲近杨勇的官员被牵连,杀得杀,关得关,少了近半,大肆提拔启用新人。给朝官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这些人只有三分之一是他杨广的心腹,三分之一则是之前支持杨广的各个门阀世家的人,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杨素和宇文述推荐的人。当然,其中是否依然有高颍的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随即,杨广便又大肆封赏群臣。

    此次力挽狂澜的王君临直接加封秦安郡公,官拜内外侯官府大统领,赏银万两,良田千亩。

    另外,发挥重要作用的宇文述和杨素,拼了老命抵挡春秋使者的长孙晟、韩擒虎、宇文成都、裴元庆等武将,驻守边关重地,手握大军的鱼俱罗等各地行军总管固然皆有封赏,朝中文武百官也不例外,独孤长苏、苏威、裴世矩、陈三思公明等人都加官晋爵,自己已升无可升的,就加官、加爵,擢升他们的儿孙子侄为官。

    杨广下一道诏令,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高高御座上的杨广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巨大声浪,不禁热血沸腾,这就是权力,无上的权力,阶下每一个人,都是威震一方的文武重臣,或者门阀高门的族主,而他们莫不跪倒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帝王。

    亲王也好,太子也罢,哪怕是再尊贵的亲王和储君,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中的滋味,虽然竭力保持着庄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于是学着父皇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绝大部分面带欣喜,但也有少部分脸色尴尬,眸中充满担忧。比如最开始支持汉王杨谅的贺若弼,一度暗中支持杨勇的关陇元氏兄弟元旻和元岩。

    杨广一看到他们,心里便充满了杀机。

    贺若弼在杨谅被软禁之日,便已经主动向杨广表示臣服。而元氏虽然暗中支持杨勇,但元家人做事谨慎异常,从未直接参与,至少明面上杨广没有他们参与谋反政变的证据。

    (iishu)是,,,,!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日月异
    【】(iishu),

    艳红的朝阳爬上树梢头,雾气开始散去,张天冈、李玄霸和罗士信三人已经带人按照王君临的指示,完成了对那片树林的包围。事实上若不是担心这一千多残兵会袭击接下来继续开垦农田,大肆发展渔业和建设各类基础设施的五千多流民,王君临都想放任不管,该干啥干啥,等着这些高句丽人饿的实在受不了,主动跑出山林,上门跪下求着投降。

    接下来接收降兵的事情有下面人做就行了,张天冈、李玄霸、罗士信回来给王君临复命,三个人厮杀一天一夜,浑身是血,大多数是敌人的血,但也有自己的血。

    从披甲出击开始,三人自始至终都是身先士卒,杀得痛快,充当了所带一千军队的尖刀,在将聚集起来反击的高句丽人击溃的一次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士气,间接的让他们所带士兵少了很多死伤。

    所以,三人人虽然实力高深,但每一次冲在最面前面都是一个人面临十数人,乃至数十人的围杀,身上也有被流箭射中或者被乱刀砍中的地方,李玄霸最是勇猛,虽然没有一处要害受伤,但是轻伤多达十三处,可是这小子好像受伤的不是自己,不但没有丝毫疲惫萎靡之色,而且战意依然昂扬的不行,杀意更是冲天,叫嚷着要带人杀到那片林中,简直就是暴力狂。

    这时候下面人来传报:“大人,高句丽大将金三虎的一百多名亲兵带着受伤昏迷的金三虎,主动投降,请我们帮助救治金三虎。”

    王君临眼睛一亮,笑道:“按照李孝利所说,这个金三虎是高句丽大贵族金氏嫡系,金氏在高句丽的势力不小,如今渊盖苏文回到高句丽后,说不定渊家父子会找金氏的麻烦,有这个金三虎的存在,这里面可以作很多文章,张天冈你亲自去一下,将这个金三虎救过来,尽力医治。”

    张天冈知道金三虎的重要性,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

    ……

    时间如梭,转眼间白翎岛大战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时间,算算时间,从王君临最初带领四千水师用渊盖苏文换得大弥岛和白翎岛,已经过去了五个多月的时间。

    而白翎岛和大弥岛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后有八批总计四万流民从大隋陆地上迁移而来,在两岛上定局,在统一规划下,围绕海港,各自已经建立了一个小镇,岛上又各有一个小城。

    此外,先后开垦出了十数万亩的良田,王君临从范阳学院第一批学生中挑选了两名能够视为心腹的寒门学生过来,指派他们为行政主官,又从百姓中挑选小吏和捕快,负责管理和治理两岛民政,同时负责税收。

    这里的税收主要指的是过往的商船,和在岛上开设商铺,囤积货物的海商。

    在杨空蝉的运作之下,如今的大弥岛和白翎岛已成为从大隋到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的海商必过之地,商人可以在这里面休整,补充淡水和食物,也可以租用库房和土地,囤积货物,甚至可以雇佣王君临麾下水师护送商船,不过价格较为昂贵。

    在这样商旅云集之地,自然无法彻底杜绝高句丽的斥候、哨探以商旅身份潜入,王君临也没有防备,任由对方的探子过来。

    九月初,大龟岛甘子奇所属六千海盗和投降的八千高句丽军队先后分批送往蛇岛训练营,接受集训,而同一时间通过收拢大隋越来越多的流民,蛇岛上又训练出了四千水师,已经逐步替代大龟岛的海盗,而甘子奇也成为大龟岛第一任行政主官,在王君临制定的框架下,负责大龟岛的民政和商税。

    与此同时,以大龟岛为中心,开始对方圆千里范围内的海盗势力开始围剿、吞并。

    按照王君临的计算,这些海盗人数加起来足有四万多人,他要在一年的时间中将这四万多人逐渐吞并,而这些海盗岛也变成王君临的海上帝国的村、镇、县、州,收服的海盗经过挑选也会依次送到蛇岛训练营接收改造训练,海盗的家眷和海盗岛上掳来的百姓自然成为岛上第一批百姓,他们会受到王君临任命的岛上执政主官带领的官府统治,对他们人身安和财产安进行保护,而他们拥有上税、服兵役和劳役的义务和责任。

    而经过这近半年时间的发展,王君临一系在蛇岛和盐场的势力也是发展迅速。

    不光是聂小雨在蛇岛先后训练出了一万名水军,陆寒和管小童也在盐场训练出了五千精锐陆兵,其中包含三千骑兵。

    而名义上归赵晨统领的范阳郡水师,在王君临所属势力的配合下,黄少秋已经偷偷的将范郡水师的近半基层将官换成了从蛇岛或者盐场过去的人,而普通士兵已经有百分之六十换成了王君临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范阳郡水师王君临的话语权比名义上已经被朝廷晋升为水师总管的赵晨要管用得多。

    此外,王君临的名用和军工产业经过大半年的高速发展,虽然不至于翻天地覆,但也是让除聂小雨和王君临之外所有知情人感觉惊叹和骇然。

    相比较年初,造船厂已经能够轻松生产出五千石载量以上的战船和民船,只要财政允许,王君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所属一万多水师部换成五千石以上的无敌战舰,到那个时候天下间将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在海上与王君临稍作抵抗,甚至可以考虑远航到更远处了。

    一直以来,因为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战争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就要开始,可谓是迫在眉睫,所以王君临最为重视水师的发展,以至于在盐场诸多工坊事务里,船政是发展最迅速的。

    有了聂小雨最初培养的那一批人才正确的带领下下,影响造船速度的准备材料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造船厂的烧窑干燥法成熟之后,准备船料的时间从原本的两到三年,缩短到三个月。

    更新最快(的新八一中文网(o)

    (iishu)是,,,,!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的诱饵
    【】(iishu),

    沈果儿没有理会王寨主,继续道:“王寨主,你挑选三千人,男人不够,一些身体壮实的女子也可以,我们的人会负责将快弩操作之法给他们教会,然后我还会派人去向王爷报告这边的事情,王爷肯定会派军队过来,所以你不用担心。”

    王寨主顿时大喜,道:“多谢王爷,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多谢沈统领。”

    这位寨主显然很有一些见识,对王君临的一些野心也是知道的,话语中显然是有意犯忌讳。但沈果儿却不会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因为这没有任何意义。

    但沈果儿有一件事情没有给这位王寨主说,这个王家堡将会成王君临的另一个诱饵,在他和聂小雨里应外合之下,突厥人会不断派军队过来给前面死去的同伴报仇,然后相继被王君临派来的人给灭杀。

    …………

    …………

    王家堡的大门处,焰上云天。

    王家堡寨墙外二十步之内,都陷入了火海之中,天空中都因此泛起了一片血红火光

    而烟火不及的黑暗里,正有近两千名突厥士兵潜伏,他们每个人都有些惊恐和不甘。

    “提前被这个堡寨里面的人发现了。”

    “不是发现,好像早有准备。”

    “这怎么可能,我们是临时决定来这个堡寨的,难道他们早就猜到我们晚上会突袭这个堡寨,这实在是说不通。”

    “箭声好急。”

    黑夜中突厥的几个头目议论,话语中有着一些慌乱,任谁看到原本黑暗如墨的王家堡下,转眼间便被火光照亮,都会感到一阵心悸。他们这些突厥士兵竟然隐隐给人一种飞蛾扑火的送死感觉。

    带队的突厥头目脸色早已异常难看,但却不得不就此下令收兵撤退。

    附近本来可以隋兵埋伏,将他们一网打尽,但王君临自然不会这样做。

    只有这一千多突厥士兵逃回去,才能够在聂小雨的配合下,让始毕可汗有理由派更多的突厥大军来攻打王家堡报仇。

    …………

    …………

    高昂的士气,合理的指挥,再加上充沛的军需,又是具有防守的先天优势。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具备,而反观突厥大军这三样貌似都不具备。

    这种情况下,即使突厥大军人多势众,是守军近十倍之多,但王君临也不用太过担心雁门城和他所计划的王家堡会有守不住的可能出现。
1...537538539540541...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