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龙兴之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肖何




第一百七十八章 拨除眼线
    根据高顺的命令,独立步兵第一旅所有侦察部队化整为零,在大军前方二十里地毯式搜索敌军暗藏的哨探。

    牛飞是独立步兵第一旅侦察分队的一名什长,他带着手下的弟兄们悄然无声的穿行在山林之中,八双警惕的眼睛紧紧注视着周围每一棵大树、每一片灌木、每一块岩石……他们不得不小心,今天才是出征的第二天,但他们已经遇到了两支敌军的哨探,因为大意,他们失去了两个兄弟,这让身为什长的牛飞非常的内疚,同时让这位已经告别战场三年多,几乎忘记了战场是多么血腥残酷的人再一次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杀戮!杀人或被杀,不想死就必需坚持每天十二个时辰保持警惕,时刻做好战斗准备。而当两个朝夕相伴的兄弟战死后,不用牛飞多说什么,剩下的七个人自觉的进入了状态,牛飞很高兴,虽然代价大了一些,但如果没有那两位兄弟的牺牲,也许他们还会一直懵懵懂懂的前进,在某一刻踏进敌军的包围圈中,然后被一网打尽。

    “什长,有情况!”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士兵忽然弯低了身子,低语道。

    身后的人立即警觉的矮着身子,躲到林木、岩石之后。牛飞弯着腰慢慢走上去,道:“二娃,发现了什么”

    那个叫二娃的指了指一块岩石,道:“什长,你看……”

    牛飞顺势看去,只见一块凸兀的岩石下,一堆排泄物清晰可见,相隔虽有三四丈远,鼻尖仍能闻到那刺鼻的味道。

    牛飞立即意识到有问题,秦岭山川险峻,少有人穿行,即便有人经过,也会走相较原始山林来说就如同直道一样的栈道,而不会笨的翻越根本没有道路的山头,何况眼下秦岭南北战云密布,谁还敢在此时穿越秦岭至于樵夫,那更不可能了,此处已经深入秦岭四十余里,谁会笨的到这里来打柴啊诺大的秦岭那儿没有柴禾

    牛飞看了看周围的地形,这道山梁约莫三十丈高,以秦岭的地势来说并不险要,然而这山梁之下便是栈道,在山梁上可以监视栈道上的一举一动,如果大军经过,绝对不可能逃过敌人的眼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难怪敌军暗哨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牛飞仔细的查看着蛛丝马迹、搜索可能藏身的地方,这道山梁虽不高大巍峨,但是植被茂盛,丢进去几个、几十个人,就跟在大海里滴一滴水一样,如果不将敌人的位置找出来,就这样一头扎进去搜索,就算敌人是瞎子,无视他们,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功夫,他们也搜不完整个山梁啊,显然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供浪费。

    不久,牛飞便发现了一处异样,一片灌木似有折断的痕迹,周围的枝叶似乎也萎靡一些,牛飞一指可疑点,轻轻道:“大家小心,两人一组,慢慢靠上去,记住,只要发现敌人,务求击毙,绝对不对让敌人逃走!”

    几年兄弟点了点头,片刻便分好了组,八个人分为四组,曾扇形弯着腰向那片灌木潜行了过去。

    只听一声清翠“叭”声响起,八个益州士兵闻声立即停下脚步,伏在地上,眼睛搜寻着声音的源头。

    “他妈的,这是什么鬼地方,蚊子跟飞蛾一样大,叮的老子痒死了……”

    “好啦,又不是咬你一人!”

    “不是,你看看我这脸,我这胳膊,这是人呆的地方吗上面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让咱们来这鸟不下蛋、狗不拉屎的鬼地方。”

    “发什么牢骚,不想来你去跟上面说啊!”

    “我可没那个胆子……哎,痒死我了,李哥,帮我挠挠啊……”

    “挠你个头,我还痒的受不了呢!”

    “唉,你说上面怎么想的……咝……这连鬼影都没一个,监视个啥鸟儿吗唉,每天干馒头就凉水,这日子简直要人命啊……”

    ……

    牛飞脸上一笑,前两次都是自己被人暗算,这一次可要好好报仇了,听声音对方至少有三个人,自己这一边有八个人,拿下不成问题。又听了一会儿,确认对方没有察觉到自己后,牛飞轻轻挥了挥手,八个身影慢慢的前进。

    很快,牛飞便清楚的看到一片灌木旁边的草丛上辅着一张毛毡,上面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夜袭骆峪
    九天后,高顺率主力抵达了秦岭最北处,再往前三里便是骆峪口了。

    长途行军,将士们都已经非常疲惫了,情报也显示骆峪隘口守军并没有察觉到刘璋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行到了他们的脚下,高顺遂决定全军修整,只留少量部队警戒,严禁仍何人通过,待入夜后按出发前商量好的第一套方案进攻骆峪隘口。士兵们得到休息的命令,不顾地上土石、枝条挌肉,也不顾蛀虫叮咬,倒地便睡。

    高顺看了看疲惫的士兵没有多说什么,独自爬上一块光秃秃的大岩石上,透过茂密的枝叶远眺三里外的骆峪隘口。

    骆峪隘口乃董卓耗时两年建成,为的就是防备占据了益州的刘璋北进。隘口建于傥骆道北道出口秦岭山麓,秉承了因险制塞的原则,隘口左边是一道十余丈高的河谷,右边是一片巨大的乱石堆,据说是当年开凿傥骆道时凿出的岩石,乱石堆占地数里,崎岖不平,人马难以通行,位于两者之间的隘口正好扼住了自傥骆道进入关中的道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想要自骆峪道进入关中,骆峪隘口乃是无法绕行、即便必须攻克的一道关口。

    作为纯军事关隘,骆峪隘口除了偶而行商在内寄宿外,并无百姓定居,隘口方圆不过二里,墙高四丈、厚三丈,隘口内驻有四千精兵。作为抵御益州北进的关隘之一,南面城墙上星罗棋布的设置了五十四个箭垛,一百三十架床弩,二十架大型投石车,至于滚木擂石、箭枝、火油等守城之物更是不计其楼,整个隘口四千驻军其中三千亦部署于隘口南面。这样一个武装到了牙齿的堡垒,想要攻破绝非易事。

    高顺皱着眉头看了许久,心中微凉,暗暗叹了口气,自忖道:“幸好主公给我们配备了秘密武器,否则想要攻破这座保垒,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我军将士……”

    夜晚很快开临,休息了大半天的士兵纷纷被饥饿唤醒,因为不能生火,他们只能就着凉水一边挥舞手臂驱赶蛀虫,一边将冰冷的干粮送到口中。

    高顺看了看天色,命人吩咐下去,所有人继续睡觉。士兵们虽然不明白是为什么,但作为刘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服从这两个字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骨髓,吃饱喝足后纷纷靠着林木、岩石继续睡觉,有些会享受一些的则找块松软的草地整个躺下去,不多时露天营地中便酣声四起。

    两个时辰后,高顺率领五百士兵利用黑夜作掩护偷偷靠近隘口。

    三里的距离对于步兵独立第一旅的士兵为说,不过是一刻钟不到的功夫,然而为了隐蔽接敌,这一次他们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

    隘口上,几盏防风灯透出惨白的光茫,微弱的灯光显然没有办法穿透浓浓的夜色,灯光下隐约可见几个敌军士兵抱着长枪睡的正香,即使勉强履行着职责的士兵也是哈欠连天,警觉性大减,灯光拉出他们长长的影子洒在隘口之下,淡淡的身影几乎与黑夜同色。也许他们认为上面在栈道上布满了眼线,敌人除非插上翅膀,否则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此地……他们很快就要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付出惨重的代价了。

    抵近城墙跟的高顺选了一处灯光难及之处作为突破口。静静的观察了半个时辰,城墙上方半点动静也没有,高顺这才轻轻挥了挥手,等在他身边的一名军司马立即点头离开。

    少时,三个士兵自腰间取出飞爪,估计了一下城墙的高度后,这些士兵快速的旋转起手中的飞爪,等到飞爪转动的连贯自如后右手一扬,飞爪顿时带着绳索飞向了城墙。

    “叮……”轻轻的金石交加之声在黑夜中格外刺耳,众人都明白成败在此一举,如果守军察觉,那他们只有强攻一途,如果守军没有发现,那这骆峪隘口易手几乎成为定局。在此紧张时刻,所有人都屏息凝视,静等着老天爷的裁决。

    片刻后,城墙上下仍悄无声息,包括高顺在内,所有人无不松了一口气。

    一手握着连接飞爪绳索的士兵轻轻拉动手中绳索,直接飞爪抓紧城墙,三人加大力量,确认飞爪牢固后冲着高顺点了点头。

    “上……”随着高顺的命令,三名屯长身先士卒,手中剑横咬口中,搭好的索桥,慢慢向城墙上攀爬而上。

    城墙下,五百士兵抬起头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渐渐上升的战友,暗暗为他们祈祷着。

    很快,三人便与漆黑的城墙融为一体,瞪大了眼也只能看到三个模糊的身影在慢慢蠕动。

    不一会儿,城墙上抛下来数根绳索,高顺和他身边的士兵不由得暗暗舒了口气。

    &



第一百八十章 意料之外
    为了不被敌军发觉他们,高顺命令所有人全都坐下,利用城墙挡住自己的身影,同时又把已经被杀死的观察哨重新布置,如同他们仍在值勤,只不过进入了睡梦之中。当然,高顺也可以让他的人换上敌军的衣甲,这样更不容易被发觉,毕竟死尸和沉睡还是有区别的,他的小把戏有可能被人发觉。可是高顺却不愿意那样做,因为他的第一旅主力很快就要到了,他可不想自己的人把他们当作敌军给射杀了。

    高顺估计了一下时间,命人把徐勤叫了过来,一番耳语后,徐勤点出一百人整顿军备后,和这一百士兵一起被人用绳索送到了墙门洞中,随他们下去的还有二十面齐人高的大盾。

    骆峪口守将自持天险,对战争预判不足,疏于战备,城门如此要紧的地方,竟然只有十几个人执勤,而且这十几个人无一不是酣声震天,徐勤落地即闻一股浓烈的酒气,看来这些士兵昨晚没少喝。当然了,徐勤不会怪他们,他巴不得所有敌人都和这些人一样,这样战斗就简单多了。

    没有丝毫意外,这十几个人被捂住嘴割断了咽喉,至死都没发出半点声响。

    徐勤拿下城门后,一面指挥士兵小心的撤去门闩,不要叫敌人发觉,一面指挥士兵在城门口内侧沿墙立起一道盾墙,以防备敌军冲击,接应城外部队入城。

    一切都是在黑夜下进行的,原本应该神不知鬼不觉才是,不料守军中有一人,昨天在一个行商手中敲得一大笔钱,意外之财来的快,花的不心痛,去的也就很快,他当即买了大量美酒、熟食,招呼了队中的兄弟约定不醉不归。这些人很完美的实现了既定愿望,两个多时辰的酒宴,每个人都喝的酩酊大醉,等待他们换岗的士兵苦等不来,只得向上面反应。当军司马得到消息找来时,这些人东倒西歪的倒了一地,气的军司马差点让人把他们全部拉出去给砍了。当然了,军司马并没有这样做,他命人用水把这些违抗军令的家伙淋醒,大骂一通后,让他们先去换岗,军营饮酒、贻误军机等罪名明日上报守将再行定夺,说罢,军司马气冲冲的走了。

    这些人被淋醒后脑子还有点糊涂,也没把军司马的话放在心上,一个个摇摇晃晃的去城门口换岗。出于对请客那哥们的感激,这些人让他留在休息,值勤的事情交给他们就是了。这些人到了执勤点,也不管什么任务不任务,一个个倒地便睡,结果被徐勤带人给抹了脖子。

    然而问题就出在那个没有去值勤的人份上,他破了财却也免了大灾,也算是他的幸运了,否则他可能就和他的兄弟一样被抹了脖子,可是这个人的运气在他的兄弟们都赴了黄泉后也很快就用完了。出资请客的他免不了被人轮番敬酒,结果他在肚子里灌了满满一肚子酒水,睡的正香,却被一泡尿给憋醒了,跌跌撞撞出了房门,随便找了棵树解决了小腹的问题后,正要回去继续做他的美梦,眼光却忽然发现城门下有人在低声说话,他想到自己兄弟们,便觉得应该去打个招呼,一边想一边走了过去。

    这时,一个独一旅的士兵见有人走过来,以为被发觉了,不待上面吩咐,抬手就是一箭射了过去……

    如果这一箭射准些倒没什么,可是黑夜之中不容易瞄准目标,而他又有些心急,这一箭便射偏了几分,没有命中要害,而是穿透了他整个肩胛骨,随即,凄厉的惨叫便响彻了整个骆峪隘口。

    徐勤顾不得责骂这名鲁莽的士兵,举起手中弓箭,想要结果这个大喊大叫的敌军,可是那人一吃痛本能的倒在地上,一时间竟让人发觉不到他的所



第一百八十一章 诸葛连弩
    前世的刘璋很喜欢看纪录片,有一次他在一个节目中看到一个人根据祖上传下的一把弩复原出了一支诸葛连弩,这个人复原的弩还被某军事博物馆了,那一期节目他看的很仔细,从中也得到了连弩的基本制作方法。穿越后,有一次刘璋在观看一场演习时发现军队使用的单发弩装填速度太慢,难以对敌形成压制,他便想到了这把大名鼎鼎,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连弩。亲自动手做,刘璋是做不来的,不过他把原理给马钧一说,草图一画,没一个月,马钧便制出了三把样品。刘璋亲自试射后感觉还不错,不过以他多出一千多年的眼光来说,这款连弩还不够完善。首先,高高的箭匣占据了“望山”的位置,而且还挡住了射手的视线,如此一来便没有办法做到精确射击;其次就是更换箭矢速度太慢,火力有断层,容易被敌军逼近,使连弩失去效用。

    苦思良久后,刘璋从步枪弹匣上得到启发,将箭匣由上改到下,这样一来便可以保留望山的位置,提升了精确射击的能力。当然,历史上的连弩箭匣安置在上面,依靠地心引力使得箭匣里的箭矢一支支落下,从而实现连续击发,改到下面之后箭矢依旧往下沉,便不能被地心引力送往击发位置。但这难不到刘璋,他命人做出一些弹簧,安装在箭匣的盖板之上,就像弹匣一样,利用弹簧的张力将箭矢由下而上送到击发位置。至于装填速度慢,这也容易解决,刘璋将箭匣最下方制成漏斗状,抓起一把箭矢放入漏斗之中,箭矢便会很迅速的自动滑入箭匣,等到箭匣装满,盖上盖板即可,这就大大节约了装填时间。刘璋甚至想过是不是制出可以更换箭匣的连弩,如此一来的话火力将会更加凶猛,但是使用箭匣后士兵可以携带的箭矢将会大大减少,而且因为成本太高,益州的财政也难以承受,他让马钧制造了几把供研究后放弃了装备军队。

    马钧遵照刘璋的意见进行了改进,再次试射后无论是刘璋还是各谋士、武将都对它抱以很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表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改变战争方式的兵器,同时对能够发明这样鬼斧神工的兵器的刘璋表示敬佩。刘璋心中暗乐,命马钧大量制造,以装备军队。

    然而连弩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制作同期远远长于普通弩箭,还有就是费用也比较高,难以实现全军换装。直到刘璋决意出征董卓,马钧和工匠加班加点,也只生产出了一万一千把,箭矢倒是十分充足。

    刘璋给张任留下了一千把,余下的他一股脑带到了汉中前线。这次决定攻取骆峪口,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刘璋给高顺的第一旅配发了两千把,这样一来高顺的兵力虽然和骆峪口相当,但火力却是敌军数倍……

    自从引导马钧开发出连弩后,刘璋这才意识到自己脑中那些一知半解的军事知识是多么重要,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屋中,禁止所有人打忧,花了三天时间,他将自己所胡想到的关于冷兵器时代的知识,那怕仅仅只有一句话,他也会详细的写下来,三天时间,他写下了数万字的远远高出这个时代的关于兵器、战法、科技的知识,从传世兵书到出土古物,甚至影视作品中,凡是他能想到的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了下来。这其中,后世的两本书对他的帮助最大,一本是明朝的《天工开物》,一本是宋代的《武经总要》。这两本书刘璋不说倒背如流,但书中收录的大多数东西他都有印象,这得益于他的祖父。刘璋的祖父了许多古籍,小时侯跟随祖父生活时,祖父时常教他阅读这些藏书,用祖父的话说,这都是中华民旅的瑰宝,要让它们流传万世。要说祖父的藏书至少也有几千上万册,为什么刘璋能对这两本书记忆犹新呢原来这两本书里面附有许多插图,小孩子嘛,对枯燥的书本能有多大的兴趣于是乎这种带有许多图画的有趣的书籍便成为了刘璋的最爱,翻阅的多了,记下的自然也少不了。刘璋从这两本伟大的书籍中受益太多,根据他的回忆,许多划时代的东西出现在益州,这也让益州在军事、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可以说全面领先,而连弩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行藏暴露无遗后,再无隐蔽的必要,士兵在徐勤的指挥下,迅速的暴力斩断门闩,城门洞开后,这些士兵返身回到盾墙之后,与战友一道阻止敌军即将到来的冲击。

    高顺见天色昏暗,不利交战,命令士兵准备火把,士兵得到高顺的命令,扎起几十根火把,随后使出吃奶的力气抛向隘口中,因为没有准备桐油等助燃之物,这些火把都是士兵从自己所穿的衣服下割下的布片制成,燃烧时间不久,很快便熄灭了大半,不过有几根扔到了城中建筑之上,很快便引燃了几座营房,冲天的火光立即将整个隘口照的灯火通明,火光下,无数敌军狼奔豕突,十分的狼狈。冲天的火光就是信号,仍在行进的益州军知道前面的兄弟已经和敌人发生了战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他们明白前面的兄弟们急需他们的支援,没有人吩咐,快速奔行的队伍顿时又加快了步伐。

    很快,二百多敌军匆匆杀到。城墙上的高顺严令射击,直到把敌军放到三十步之内,这才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弩手立即向敌人抛洒出一波又一波密集的箭雨……
1...394041424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