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仅是个理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帝瞑.QD
要是换了以前,他会用一天的时间去跑,但是今天,他只用了半天,就已经跑完了。
下午三点,当别人还在公司里坐等下班的时候,方汝仁已经在去往约定地点的路上了。
(这其实验证了一点:当你心中有目标时,懒人也可以变超人!屎尿多不存在的!)
三点半,方汝仁到达目的地——古巴巷。
说到这古巴巷,可以说是海莱市的一个著名景点。
古巴巷的前身叫大巴巷,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据说是和圆明园同一时期修建,一些个建筑都是仿照圆明园,当然,只是粗鄙的模仿,要是模仿的太过相像,是要被杀头的。
但尽管只是粗鄙的模仿,也吸引了很多人赶赴这里看一看,既然他们进不去圆明园,那么就在这看一看说皇家的建筑是怎么个样子。
后来清朝覆灭,全国爆发战乱,这大巴巷被打的破烂不堪,所有的古建筑都毁于一旦,成了一条废街。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宣扬文化产业,人们便按照老一辈模糊的记忆,将这里重新修缮,为了让这巷子显得有历史意义,便改成了古巴巷。
古巴巷笔直不弯曲,长达一公里,两边店面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吃饭、买衣服的店。
这并不是为了什么环境卫生或者叫卖声,主要是为了不让这古巴巷成为商业街。
要知道海莱市北面的西塘是商业街,西面的乌镇是商业街,南面的尖沙街是商业街,东面的海盐街是商业街,要是这古巴巷也成了商业街,那就没什么特色了。
此外,这古巴巷还有一个外号——月老巷。
据记载,很多本不相识的年轻人,就因为来这里游玩之后发展成了情侣。
如此一来,这古巴巷的名气就更大了,在周末,这里是人满为患,其中大部分都是单身年轻人,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心仪对象。
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七点左右,蒋聪和李程清就是在这古巴巷相遇,开始了他们的爱情。
而今晚七点,他们便会在这里暂时结束。
当方汝仁到达古巴巷停车场的时候,旁边的一辆车滴了一下他。
他转头一看,是辆玛莎拉蒂gt。
“黄老板”方汝仁以为是自己的高中同学,他家开纺织厂,座驾就是这款。
玛莎拉蒂gt的副驾驶车窗打开后,那人对着他飞吻,“说着亲爱的方,你终于来了。”方汝仁不由得一阵恶心,从这小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怎么这么倒胃口
原来是蒋聪和张泽楷。
三人下车后,便去了古巴巷一家咖啡店——转角咖啡厅。
这家咖啡店是蒋聪和李程清的约会根据地,今晚蒋聪和李程清约定在这里了断。
而他们这么早来这里是为了最后的彩排。
坐下来后,方汝仁问,“台词背的怎么样”
蒋聪自信,“小意思。”
“那你说来听听看。”
“对着你们我有点说不出来。”
“你对着我们都说不出来,那对着李程清肯定是说不出来的。”
“那我试试”
“好,深情带着伤感,action。”
“清清,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
“不对,太快,要停顿,慢一些。”
“清清,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
“眼神,眼神,坚定一点!”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除了演员演技和精彩的剧本之外,台词也很重要。
如果蒋聪开头第一句就是对不起,那么李程清的反应势必是不想听,因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最烦的就是对不起这三个字。
而方汝仁的直接切入法(不按套路出牌,先斩后奏,先了断结束,再说抱歉)则能让李程清认真的去听,不信走着瞧!
台词对完后是对流程。
方汝仁让蒋聪记住,“分完手,道完歉之后,你邀请她最后一次过走古巴巷,然后走到尽头,期间,不要说话,我会让她的闺蜜刘静接走她,然后临走时你说声保重,再见。”
蒋聪点头,“放心好了,我会忍住不说话的。”
接着是检查通讯设备,无线超微型耳机和录音台之间接收和传音是否正常。
最后是人员安排。
蒋聪在咖啡厅和李程清会谈,方汝仁和张泽楷呆在咖啡厅监控室,观察情况。
也就是说,今晚的行动,只有三个人。
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不叫上其他的富二代帮忙
试想一下,在这间小小的咖啡厅里,搞分手这种事情,究竟是人多力量大还是人多适得其反
对完稿,分工明确
第二十六章:分析
今天我在真的许村吃饭、看电影,所以耽搁了,本来想要么今天不写,但看着有书友投推荐票,我觉得还是得写,要不然对不起他。
另外这里得稍稍说明,其实在我们这,这许村是最有钱的地方而我家真的是农村。
最后,我真的是穷**丝,虽然开着一辆二十万的车,但我真的是穷**丝。
“第一步完成,后续交给我来追踪,蒋少你开始实施第二步。”方汝仁微笑,万事开头难,在剧本之中,所有环节里,这第一步是最难的。
因为这就像你造房子,房子能不能牢固,关键就看最先固定的地基,只有地基稳了,那么后面建造起来才会稳。
最难的一步已经走过,那么接下来的路就会很顺了。
“好,我会尽快开始,另外的就拜托你了。”蒋聪抱拳,此时的他,对于方汝仁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因为纵然他和李程清相处了三年,住在一起三年,也还是拿不准她会做出何等反应,但是方汝仁却能预判到她的一切反应,真的可谓是神算!不,应该说是理论帝+实操帝!
由此,在蒋聪心中,方汝仁这个朋友的分量又加重了一点。
既然今夜的行动已经结束,蒋聪和方汝仁、张泽楷便各回各家。
蒋聪开着玛莎拉蒂gt离开,张泽楷乘坐方汝仁的平民轿跑阿特兹回去。
路上,张泽楷问方汝仁,“在你的方案里,李程清在和蒋聪分开会痛哭一番,然后就会放下”
方汝仁点头,“确切的说应该是想开了。”
张泽楷皱眉,“最讨厌咬文嚼字了,这放下和想开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方汝仁耐心的为发小解释。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虽然是近义词,但本质上代表的意思却不同。
放下,指李程清放下蒋聪,放下这段感情,但正所谓放得下拿得起,即藕断丝连,当李程清偶尔想起这段感情时,非但不会有助于复合,反而会让李程清时刻警醒自己,这类男人绝对不能再找。这不是方汝仁要的效果。
而想开,指李程清不爱、不恨,选择释然,也就是说一切都回归原点,那么便可以进行第二步。
张泽楷大致听了个明白,产生一个问题,“现在李程清是开着店的,怎么和蒋少出现工作上的偶遇呢”
方汝仁轻笑一声,这自然也在他的预测范围内。
首先,这店是李程清和蒋少合开,既然现在都已经分手了,那么李程清自然不会一个人开下去,为何因为既然选择让一切都回归原点,那么这家有着共同回忆的店自然就不需要存在了。
那么李程清势必会重回职场,到时候,何愁没有工作上的偶遇没有也能制造!
“李程清会把这家店关掉,或者转让掉,然后会把一半的钱给蒋少,你信不信”
张泽楷一挑眉,“这么自信”
方汝仁一笑,“当然,就是这么自信,要不要打赌”
张泽楷哼笑一声,“当然不赌。”
“怎么,赌不起,怕输”
“非也,赌博违法,不能做。”
“可拉倒吧你,是谁每次打牌都要玩钱”
“那是以前。”
若是换了以前,张泽楷肯定会跟方汝仁赌,因为后者是个理论帝,说的基本上都不准,但现在不一样,方汝仁说会发生就会发生什么,见了鬼一样,他可不傻,怎么可能去赌他是不嫌钱多的。
第二天一早,蒋聪来消息了,他收到李程清打过来的一笔10万的款项,就是那个店的一半转让费!
“这钱我收不收那个店怎么办”蒋聪问,他不想收这笔钱,因为他觉得没必要。
方汝仁给他的答复是:
第二十七章:蜀地,十五日行
随着李程清出游,蒋聪恢复身份,《男主角的自我救赎》方案可以暂时告一段落,等到女主角李程清回来再继续第二步。
对于方汝仁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创业。
还是那个老问题——应该选择什么新兴行业。
他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点很好,但是关键是,哪只螃蟹螃蟹在哪
虽说理论帝方汝仁想象力丰富,各种点子层出不穷,但创意的来源都是生活,他觉得他的眼界、见识太有限了。
方汝仁十八岁从学校里出来,就开始进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广告设计,是在海莱市,第二份工作是培训机构,也是在海莱市,第三份工作,就是现在的超市,依然是在海莱市,海莱市,顶多就是去上杭。
可以这么说,他的见识,局限于海莱市。
古人有句话说的很对,井底之蛙,就是形容方汝仁这种人,只知道海莱市这个小地方的经济行情,不知外面大城市的发展多样性。
“也许我应该出去走走,长长见识”方汝仁思索,路怎么走,成就高低,眼界、见识很重要。
没有足够的见识,凭什么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
其实有一点方汝仁很清楚,在海莱市,外来的有钱人比本地的有钱人多,而且这些外来的有钱人,他们的前身其实是穷人。
那么为什么这些从大山里出来,从农村里出来,最开始穷困潦倒、打工度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外来人中涌现出很多成功人士呢是因为他们脑袋聪明是因为运气好
都不是,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他们的眼界发生变化。
当穷困外来人的固定思维发生改变时,他的心态、意识、想法都会随之改变,继而看到很多本地人看不到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里,就有很多可以开发的新兴行业,只要发展得当,就自然而然的成功了。
相对的,为什么本地人大多碌碌无为,要么啃老,要么靠着拆迁款甚至很多人都是给外地老板打工就是因为本地人的思维已经定型,从上一辈开始定型,若是不能自我觉醒,将永远都跟成功无缘。
其实,教育行业一直都在引导人们打破传统观念、固定思维,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让孩子们去发现新事物,小学,老师让孩子们学习新事物,初中,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创意,高中,老师让孩子们自我创新,大学,老师让孩子们创业。
但可惜,老师的辛勤努力被家长肆意抹除,当老师鼓励孩子多出去看看世界时,家长会把孩子带在身边,当老师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家长会让孩子听大人的,说着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而当老师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道路时,家长已经把路铺好,也就是说,孩子从一出生起,这一生就已经被家长给安排好。
以前的方汝仁也是一样,老母亲说上哪所学校就上哪所学校,老父亲说学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不管他不喜欢,不愿意,必须跟着安排走。
不过好在方汝仁及时觉醒,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自己掌握,或者说不应该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他觉得人生应该是坎坷的、起伏的,而不是一路平平,一条路到底。
所以在高中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去上杭上野鸡大学,他选择了踏入社会,让自己去积累社会经验,为自己的人生去创造。
尽管现在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也没有什么成就,但他也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说人脉、见识、经验。
所以,总结下来,方汝仁不缺创新思维,差的是眼界、见识。
那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出去。通俗
第二十八章:出发(求收藏)
这次试水推成绩一般,下周没推荐,争取接下啦的成绩好点,下下周再来个推荐!所以希望到周日收藏能到五百,有书单的朋友希望能推一下。
下班后,回到家,方汝仁和父母在饭桌上吃饭。
方汝仁扒拉着饭,说了自己要去蜀地出差半个月,刘雪英只是哦了一声就没有声音了。
方汝仁感到好奇,平日里要问东问西的老母亲今个儿怎么不问个一两句
还是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他又说了两句,“妈,你要带什么特产吗”
结果,刘雪英只是说了个好字就没声音了,自顾自的扒拉着饭。
这让方汝仁更加疑惑了,今个儿老母亲是怎么了他看向老父亲方翠山,后者耸了耸肩,表示他也不知道咋回事。
习惯了平日里老母亲的‘关心’,这会儿突然没了,这让方汝仁有些不得劲,于是他开始‘犯贱’,找了些平日里总能挑起斗嘴的闲话,结果刘雪英还是没啥反应。
这还是自己的老母亲吗
于是乎,往常闹腾的饭桌显得有些冷清,直至结束,屁大点声音都没有。
方汝仁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