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空口无凭,本使不信!”马仲宁争锋相对,断然拒绝承认晋军北调的事实。

    此时咸王沉声说道:

    “晋使不想承认也罢,但寡人今日告诉你,今天的咸国已不是十九年前的咸国,晋王若敢举兵来犯,寡人




第783章 得舍(今天两更)
    当天下午,百货堂总店二楼,几个女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唐桃穿金戴银,手头攥着一把珍珠爱不释手:



    “真大真漂亮呀萧姐,咱们分了吧!”



    “肥了你的胆,进贡给宫里的你也敢分。”姜蓉道,轻轻拧着唐桃的小耳朵又说:“瞧瞧你,浑身上下穿金戴银珠光宝气,你不怕走街上给人掳走了呀!”



    “呦呦,疼的疼的大夫人。”唐桃忙是求饶。



    “疼,本夫人力都没用,你还知道疼,骗鬼呢!”



    姜蓉咆哮着,萧儿忙道:



    “大姐,唐桃妹妹也是喜欢,就算了吧。”



    “你真会替她说话,这妮子平日里给你什么好处,我怎么不知道。”



    “妹妹哪里拿了好处,都是女人嘛,喜欢些金银珠宝也没错是吧。”



    “哼,就你会说话。”



    姜蓉撒开左手,唐桃一下窜到萧儿身后可怜巴巴的样子:



    “还是萧姐最懂妹妹……”



    唐桃话音未落,乔馫儿插嘴说:



    “哼,你呀,就是给穷傻了,这辈子捡个了好命生。换做是其他侯门,还不给其他夫人压死了。”



    乔馫儿这话不重,却是够阴毒的狠,唐桃知道她厉害,忙赔不是:



    “四夫人,唐桃知道错了还不行嘛。”



    “行了,大姐不怪你,我还能怪你吗。”



    “嘿嘿……四夫人真好。”



    唐桃小时跟随肖春玉多年,人前替肖春玉迎来送往,人后替肖春玉收受金银,从小养成了视财如命的“恶习”。



    肖春玉心地纯良,金银看极为淡薄,嫁入永兴侯府开始,每月的进项就从肖春玉的名下,变成了唐桃代为打理。出阁之后,唐桃每月有了进项,贪财的本性一发不可收拾,手还伸到了百货堂。



    百货堂如今是三足鼎立,姜蓉主内,乔馫儿主外,萧儿掌管技术,没有姜蓉默许,唐桃连沾边的机会都没有,恰恰是姜蓉的宽容,成了唐桃眼里就成了纵容,乔馫儿适时打压一下,四角平衡倒也和谐。



    “萧儿姐,这大珍珠的产量还能增加吗”乔馫儿突然问道。



    “不能了,珍珠长得越大,河蚌更容易萎缩死掉,加上北海炎热,每个池塘都不能养的太多,太多了死的也多。而且大珠养太多,价钱又得往下掉,还是侯爷说得对,控制些数量,才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照这般说,养久了河蚌会死掉,十年一批的岂不更少。”



    “应该是的吧,照眼下这情况推算,能收一千粒就算不错,一千粒中有两百颗品相上乘的珍珠,那就是老天保佑了。”



    这时姜蓉接话说道:



    “这越长越少,越养越金贵,如果养五六十年出一粒珍珠,岂不得价值连城。”



    姜蓉异想天开说,萧儿仍然理智,她说:



    “也不全是,侯爷说,一般种珍珠的河蚌很少长到十多年,五六十年恐怕不可能。但听侯爷说,今后可以养海珍珠,海蚌能活的更长,长得更大,珍珠的质地也更好,几十上百年生出鹅蛋大小的珍珠都是有的。”



    “怪怪,鹅蛋大的珍珠得值多少银子呀。”



    唐桃满眼精光心生相望,畅想着胸口缀着鹅蛋珍珠招摇过市好不风光,转眼却换来姜蓉咆哮:



    “五六十年后还不知道有没有命,你倒是想得美啊!”



    “唐桃就是想想嘛,想想也过瘾啊。”



    “你说你,除了能做梦,还会些什么。”



    姜蓉连番数落,既觉好气又觉可笑。这时门外响起声音,楼下大掌柜在外说道:



    “大夫人,卢大人有急事找大夫人。”



    “找我知道何事吗。”



    “不知,但看样挺急的。”



    “知道了,我即刻就去。”



    待大掌柜退走,姜蓉与三女子道:



    “你们先忙,我去去便回。”



    嘱咐三人,姜蓉推门下楼,卢皋等在楼下心神不宁,见姜蓉露面,忙上前行礼:



    “见过侯夫人。”



    “卢大人无需多礼,前来可是有要事。”



    “正是,事关重大,还请夫人借一步说话。”



    “那好吧,随我来。”



    姜蓉引卢皋及随从来到仓库后院无人处,忙是问道:



    “卢大人请说吧,何事如此要紧。”



    卢皋上前压低声音小声道:



    “夫人,晋军正在向我江东集结重兵,对我用兵在即。”



    “什么啊!”姜蓉大吃一惊。她虽然多年不过问军事,但政治方面极为敏感,她清楚知道国内兵力空虚,晋军此时出兵那是死路一条:



    “此消息确切吗。”



    “御客的消息,没有十成把握,成还是有的。”



    “此等重大消息,卢将军找本夫人是为何”



    “实不相瞒侯夫人,眼下咸国兵力空虚,且无法从前线抽兵,所以大王想让广信出兵暂解燃眉之急。”



    姜蓉心生警惕,质疑道:



    “广信兵杂,不堪大用,如何能抵挡晋军几十万人马。”



    “大王已从梁国召回远征大军,暂且只能先拼凑五六万人调往江东应急,只希望永兴侯能在前线腾出手来搬兵来救。”



    “那也不够啊,江东地势平坦,五六万聚兵应战必死无疑,分兵把手无异于坐等被各个击破,能有何用。”



    卢皋此时暗吃一惊,他知道姜蓉深藏不漏,但从没想过姜蓉在军事上能有所建树。眼看骗是骗不过,卢皋一咬牙说道:



    “侯夫人,咸国危在旦夕,还望夫人以国事为重,说服广信出兵。”



    “我一个出户的女子,如何能说动我父兄出兵。”



    “侯夫人,现在局势险恶,晋王视永兴侯为眼中钉,如若晋军来犯,永兴侯在前线未必能独善其身,夫人也得为侯府上下几百口人考虑呀。”



    “好吧,卢大人替本夫人转达大王,我要亲回广信。”



    “多谢夫人,本官即刻面禀大王。”



    家大业大平日里看着表面光鲜,背后的难处只有当家的知道。



    永兴侯府如今已是咸国数一数二的大户,上至夫人,下至佣人,全府上下几百口人,九个女儿,稍有差池就是满门血光之灾,姜蓉这个正室夫人真心的不容易。



    待卢皋离去,姜蓉将巧馫儿、萧儿两人喊到仓库后院详细道出事情。乔馫儿见惯了大世面,大难临头也束手无策:



    “侯府家大业大的,晋人来了,这损失得多大呀!不行,我得回娘家问我爹娘去。”



    姜蓉一手拦住忙道:



    “别慌,还早呢。我明日便回广信,府里的事情交由你们二人打理,放出去的钱和债能收的赶紧收回来,收不回的暂时就不收了,府里的金银让各房都清点清楚,多准备大箱,都放进箱中准备随时搬走。记住,此事万不可声张,以免乱了人心。”



    “那家里的仆役怎么办。”萧儿问。



    “仆役多数都是荒村、广信和永兴城来的,



第784章 背黑锅
    姜蓉前往永兴活动的同时,季锦昇赶到了柳湖。



    柳湖是陔陵西北的一处王室度假胜地,春秋冬三季气候宜人。柳湖面积约九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面积。



    当地风景旖旎,春光秀丽,以春季风光最佳。由于是王室度假地,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极佳,几乎没有农业围垦,西寰每年都要来此游玩数次,今年也不例外。



    得益于百里燕推广的饮食文化,西寰已完全接收了这种时空舶来品的享受。一面享受着砂锅炖煮的鱼头吃着烤串,一面听取季锦昇的汇报,西寰心不在焉的看着湖面荡漾的水波,不知是喜是忧。



    “公主,大王对咸国用兵怕是不假,殿下还应早作准备才是。”



    “本宫还能做什么准备,王兄如果还有我这个妹妹,怎能不先问问本宫的感受。本宫还需要什么准备,受着便是了。”



    “殿下切不可自暴自弃,大王虽说对咸国用兵并未知会殿下,但殿下还是有机会展现殿下存在的必要。”



    “季将军是何意,难道本宫还能阻止王兄发兵不成。”



    “这倒不是,据属下对百里燕多年观察,咸国兵力空虚是尽人皆知的,他怎能不防着一手。所以属下担心,大王有可能重蹈云节覆辙,真要是那样,殿下处境恐怕真就危险了。



    所以属下以为,公主最好能修书一封,劝说大王勿要用兵,而且最好能让消息以婉转的方式流出,令外人知晓,好歹公主在咸国能向咸王交代。



    而且也给了大王转还的余地,万一情势不妙,大王撤兵也不失为一条体面的退路。”



    “那就按季将军的意思办吧,本宫现在还是安分守己的些好。”



    “殿下所言极是,但凡是成大事者,能屈能伸,无论男女皆如此。公主如今隐忍,将来必能成大事,让大王刮目相看。”



    “季将军此言甚合本宫心意,想当初百里燕装的何等可怜,竟也骗了本宫二十多年。他能隐忍,本宫为何不能。”



    西寰生性好强坚韧,有男子的野心,同时也有毒妇的阴狠,成大事多半不难,可惜碰上百里燕,西寰的特质毫无用武之地,否则定也是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性人物。



    十月初十,姜蓉一路车马劳顿赶回广信,姜乾出在南门相迎:



    “蓉妹你可来了,父亲和母亲都想你呢。”



    “母亲大人可好。”



    “好着呢,得知蓉妹回来,可高兴呢。”



    “那我的来信,父亲大人怎说。”



    “此事等回府再说,走吧。”



    姜乾翻身下马,跳上姜蓉的车驾,代替马夫驱赶着马车,一边赶车一边又说道:



    “蓉妹,这四轮车与以往的好像不大一样啊,怎一点不觉颠簸。”



    “哦,是永兴城车坊新造的四轮车辇,说是装了可以退让颠簸的什么机关,我也不知是什么,反正挺管用的,这一路上多亏了新车,要不然骨头都得给摇散架了不可。”



    “是嘛,这车一定挺贵吧。”



    “还行吧,不过眼下只有咸王与太子府、永兴侯府等少数能配此车,其他人等暂不给用。”



    二人边走边道,很快进城抵达广信公府。



    经过十五年战火洗礼,广信的繁荣一去不返,尤其是秦翰从广信撤资后,对广信本地产业打击很大,如果没有广信港每年巨额贸易,广信的财政早不堪重负。



    进府之际,姜闵与正室夫人何氏,姜乾夫人苏氏抱着儿子姜炬等在前院。



    姜乾夫人苏怡比姜乾小了十五岁整,产一子姜炬,姜府上下为之欢欣鼓舞,喜气至今未消,姜乾仍打算再养一胎,以免重蹈独子不育的覆辙。



    见到父母娘亲二老,姜蓉行儿女大礼:



    “蓉儿见过父亲大人、母亲大人。”



    “呵呵……蓉儿免礼。”姜闵上前扶起姜蓉,目中含满慈父的泪水:“让你受苦啦。”



    “父亲言重了,燕子待蓉儿挺好的,就是常年出征不在家中,苦了燕子在外风吹雨打。”



    “男儿嘛,志在四方天地为家,有此好婿,不枉为父将蓉儿许配予他。来,快来见过你母亲。”



    姜闵让过半个身位,将何氏让道跟前,姜蓉快步上前喜极而泣:



    “母亲。”



    “诶……瞧你,如今身为人母,还哭哭啼啼的。”



    “蓉儿想你嘛……”



    “娘都好,就是不能常见你,心里憋得慌。这次回来,怎不见我那两个外孙女。”



    姜蓉抹去眼角泪水,慢慢细说:



    “蓉儿此番回来,是有要事与父兄商议,故而未将芳儿、香儿带来。”



    “哦,真是难为你这个做娘的了。”



    母女说话之际,姜乾引苏怡母子到跟前:


1...318319320321322...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