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女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夜归人
李携一大早趁着三官庙前人少,沿着墙角爬了出去。一出去就上山采果子,下山之后直奔朱府,当然没有吃饭,饥肠辘辘的。
芋头询问后得到了结果,走向厨房去,跟卫元交代做饭的事情。
朱红玉坐在客堂看书,不时批注书中的话语,将其愚昧的成分划去,有用的方子留下。
她买了几百本医书,如今看了三四本,看完这一本后,将成果整理一下,就可以出书了。
朱红玉心想这就是在古代写论文。
不过今天,就算是她打起十二分精神专注起来,也没有办法将思绪凝结在书本之中。
虽然坐在客堂里面,也看了几行字,但是朱红玉的思绪很快飘出了朱府,来到了三官庙门口。
她仿佛看见愚昧的人群围在三官庙门口,拿着家中的铺盖、被褥。白天围着三官庙生火做饭,晚上就在地上打铺地铺守着,只为润夜开门的那一刹那,围上去各取所需。
这些人包括应该有生病的,已经药石罔医没有活路。应该也有求道的,想要从润夜这里得到他成功的秘诀。
当然还有投机者,渴望自己的“虔诚”得到润夜的青眼,走上“终南捷径”,自此平步青云。
朱红玉觉得自己早应该想到润夜的处境,也一下子悟出吕明辞话中深意。
她当初还想吕明辞发什么神经,让润夜屯粮圣旨之下的润夜成了“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去接近他,他岂能不躲
等热潮散去,大家或是骂他“无才无德”,不悲悯众生只会躲藏;或者说他是“隐士高人”,又充满了新的崇拜,总之润夜会回到以往。
当然,这是在皇帝不再加封的情况下。若是皇帝真的揪住润夜不放,给予他难以估量的富贵荣华,怕是润夜一辈子都要困守在一方天地之中。
润夜可以打开大门,让人排好队进入三官庙中和他详谈,这样得名得利。可润夜绝不会做这样谄媚世俗之事,他只想见自己想见的人,守住清净二字。
朱红玉撑着脑袋,她想了很多,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勾勒出无数线圈,墨汁在纸上浸染,微微散开边缘。
似有若无的涂鸦表现出朱红玉复杂的心境,她如果是润夜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怕是无解的。
太阳静谧的照射在赣州这片土地上,桃花村里持续着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润夜受封当日,桃花村的村民围在门口,期望能见到桃花村这百年一遇的道士。
润夜受封之后两天,因为润夜不露面热度逐渐散去,村民还要讨生活,不能因为看热闹忘了庄家,故而各自回了家。
&nbs
第143章 商定挖地道
听到李携这句话,朱红玉笑了,看来这地道贯通的事情十之**。
“那你还是按照我定下来的计划,赶紧着去把工具拿过来打地道。”
李携接下朱红玉的命令,正要起身离开,可走到门口的时候迅速折了回来。一只手伸向朱红玉,另一只手挠着头发。
“这……小姐,因为挖地道要置办一些消耗的玩意儿,小的……”
朱红玉这才意识到,自己许给李携的钱款都没有给他。他还有一家老小需要养活,自己这不是谋财害命呢。
她赶紧将荷包中掏出来一两的银锞子,虽然随身不带太多钱款已经成为习惯,不过身上好歹也能装着三四两散碎银子。
“给,这是你和你儿这个月的工钱,剩下的钱就是去办事的花销。”
李携接过银锞子没有和朱红玉客套太久,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谢主子赏,一下子消失在朱红玉面前。
真是一个来如一阵风、去如一阵风的人。
解决完地道的问题,朱红玉神清气爽。没想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这么快就被解决,也许是老天爷也在帮她。
不过……
朱红玉的坏心眼滴溜溜的一转,耐不住无聊的她打算出门去看看。她是真的好奇,想要去守在润夜门口的人面前去热闹热闹。
出于这个无聊的想法,朱红玉迅速换上一身男装,顺带着将自己的头发扎成简单的发髻。
没出一炷香的时间,朱红玉拿着折扇就出了门。还没等李携拿着钱到了山脚,她也和李携前后脚的出了朱府大门。
人。很多很多人。
这是朱红玉再一次走出家门时的唯一感受。
竹林原是幽静、养性的地方,竹林的地面之上往往铺满了厚重的竹叶。而如今除了高耸入云的竹子,没有一寸土地是裸露在青天之下的。
朱府门前那一条可以通过六幅车距的鹅卵石车道已经被各类地铺、帐篷站满。竹林之间只要是空地,就坐满了三五成群的人。
朱红玉皱着
眉头下了朱府的台阶,在一众润夜的粉丝羡慕的目光之中穿过人群。
越往三官庙的方向走人越多,“穿过”人群也变为“挤过”人群。
在能稍稍看见三官庙山门的地方,已经是人满为患,基本上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
远处有不少卖饭食的、卖开水的,生意相当不错。
很快朱红玉放弃了继续往三官庙门口挤的计划,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不乏有身强力壮之徒。她又不是只有这个办法能见到润夜,何必跟这些人争抢
凑完热闹的朱红玉迅速转过身,朝着自家方向走。挤了一盏茶的功夫,才从润夜山门前三十米挤到家中。
常平川这几日丝毫不敢松懈,生怕这些前来朝圣的人借机进入朱府地界,联合小五、二狗加强巡逻。
朱红玉今天要出门去,他是惊了一惊。
前几天没这么热闹的时候朱红玉尚且不出门,怎么今天非要出门呢
不过一个做下人的,不好阻止主子的行动,常平川还是按照朱红玉的吩咐给她开了门。
朱红玉站在门口愣神,还是挤了出去。常平川不免佩服主子真是不怕死。
见朱红玉出去半个时辰的功夫,还没有挤出人群走出去,只得又花了同样的时间挤回来,最后落得悻悻而归。心里暗笑朱红玉弱不禁风。
“小姐,回来了”
朱红玉喘着粗气,一回到朱府大门之内赶紧示意常平川赶紧关闭大门。常平川照做了。
“哎呀,我的妈呀。怎么这么多人”
朱红玉疑惑的看着常平川,顺带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常平川落好门栓,锁好铜锁,再检查了一遍。
这才正对着朱红玉,回答她心中的疑问。
“小姐,赣州府人是真的多啊。”
朱红玉满脸黑线,仿佛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她也找不出什么适合的理由来解释这个问题了。赣州府是真的人多,而且是闲人多!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李携要趁着晚上爬墙,因为人都睡着了。这样他出入方便。要不然爬出来都没有一个踩得地方。”
常平川是燕国人,一直看不惯此处尚玄的风俗。
他打趣道:“我想这些人见到李携从三官庙爬出来,都恨不得扯碎他身上的衣服,分了他脚上的鞋袜,当做圣物吧。若是李携身上带着一把米、一张手绢,那怕是上万两也有人买。”
朱红玉连连点头,常平川讽刺人还真是入木三分,把整个朝局迷信的风气说的形象极了。
“平川,你们燕国人也尚玄吗”
常平川则是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按说信仰他们也并不是没有。
相对于中原三个国家,他们燕人更相信萨满太太,只有萨满太太的巫术才是有用的吧!
“我们……我们相信长生天,相信萨满太太。与这里不同。”
哦……朱红玉凭借重生前看电视剧时记下来的浅薄知识,勉强能理解常平川说的意思。
长生天是游牧民族的至高天神,萨满太太则是一种原始巫师,也是游牧民族的特色信仰。
看来这个燕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出关之后定和中原截然不同。
“是吗,若是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去燕国看看。”
常平川眼中闪出火花,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真的吗大小姐您敢去我们那地儿”
朱红玉点了点头,没有丝毫迟疑。
“若是小姐真的要去,那常平川可为您做使节。”
常平川如此客气道,朱红玉可不想让常平川以为她只是一个打嘴炮的小人。
“我说要去就真的要去,想看看你们那边的风情,更想策马奔腾。我不仅要去燕国,还要去西域。”
纵然朱红玉说的再多,常平川还是觉得这只是朱红玉夸下开口。
“对了,若是去燕国,那时就是我送你回家的时候。”
听到这话,常平川就算再怎么玩笑朱红玉,心里也难免有所触动。
“真的小姐真的会放我走”
&nb
第144章 找里正买地
赵里正一抬头,看见来人是朱红玉,很是惊讶。
他赶紧将手中铜制旱烟袋子在楼梯上敲了敲,倒出里面的烟灰,一撮燃烧成黑炭一般的烟灰一下在楼梯上熄灭,冒出一股臭臭的烟味来。
“哟,朱家妮子你来了!”
老叟孱弱的站起身,虽然说精神头不错,但难以掩饰他年岁渐渐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比如说腿脚就不如以前灵活了。
朱红玉自上次刘氏来闹事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赵里正了。先是因为玉容散的事情忙,又是因为疫区的事奔波。
因为姜宰宇而认识的赵里正,和朱红玉家的关系只是藕断丝连,将断未断。
“是,我正有事要见您,没想到您在门口抽烟。巧了。”
赵里正浑浊的双眼看着朱红玉和她背后站着的小丫头,实在看不出朱红玉的来意。而后芋头朝着赵里正递上一盒刚在商店街包的点心,赵里正的眉头这才舒展开。
“这……”
看着这一封点心,赵里正迟迟没有说话,也没有去接。
“今日特地前来拜访您,不敢空手过来叨扰。”朱红玉如是说道,解开了赵里正心头的疑问。
赵里正双手接过这一盒用油纸包好的点心,愉快的带着朱红玉和芋头朝着内堂走去。
赵家还是一如往常,古朴的宅子,不在精致而在多。里里外外三进院落,每一进院落的屋舍比朱红玉家要多出三四间。这样的排场在云梦镇下辖的村子里,只有赵里正家有。
赵家的客堂极为气派,富贵中透露着显摆的意思。
正对门挂着前朝遗老手绘的梅花鹿和仙鹤,在这幅四尺画下放着一张条案,上面摆着一对青花瓷花瓶,中间两个黄金高脚盘。一盘上放着佛手,一个盘上放着檀香珠。
更别说从扬州精工雕刻鸡翅木雕花灵芝椅,峰州千里迢迢运来的黄花梨如意茶桌在这客堂只能算是“中等货”。
朱红玉观赏了一圈,只觉头晕目眩。
“这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放在客堂了。”
赵里正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放下点心。
在客堂侍候的女婢一等一出挑,这婢女将点心收了下去放去后堂。
朱红玉进了客堂,坐在右手边的客位上。苏杭来的小姑娘给客人端出热茶,一盏新琉璃茶杯,泡着上好的君山银针。
芋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户人家,紧张得站在朱红玉身后。
“朱姑娘,你过来是有事吧”
赵里正因为润夜的事心烦,没时间跟朱红玉客套。毕竟朱红玉只是中等富贵的人家,这样的暴发户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当然朱红玉喜欢直话直说,不然客套起来显得恶心。
“赵里正说的是,我的确是有事前来。事关于村里的润道长。”
赵里正一听,腹诽怎么又是润夜这润夜怎么惹着朱红玉了呢
“是遇到不公了,还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朱红玉呷了一口茶,吹散龙井含蓄的香气,眼中露出十足十的奸商光芒。
“您是知道的,我们家和三官庙挨得进。自润道长得了圣旨,家门前到今天都没有消停过。您是这村里唯一能说的开话的长辈,这事儿……”
赵里正挠了挠头,手中的旱烟杆子攥在手中。他反复摩挲着这旱烟杆,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良久,他愧疚的看着朱红玉。
“按说以前,这种事我肯定调停。但今非昔比……润夜他是皇家的人,是朝廷的人。我等只是宵小之徒,怎能调的了这件事”
朱红玉对上了赵里正愧疚的眼神,她有些尴尬。
原本并不是真的为了调停这件事来赵里正家,没想到惹得他这个老头子愧疚。
朱红玉用十分客气的语气对赵里正道:“我今天来之前就料到这件事不会轻松解决。所以也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跟您商量商量。”
赵里正看着朱红玉,缓缓抬起了头,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在他的为人处世之中,并没有能解决此事的办法。
“姑娘,你说说看吧。老朽听听。”
朱红玉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买地的机会,心中却没有想象中的兴奋。
“我对润道长没有意见,也不敢惹他。想来想去只是对守在他门口的人有意见。村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晚上没地方睡觉,白天没地方吃饭。久而久之万一再出个事故,州官、县官官位不保,难免不殃及池鱼。所以……我想您手里有没有三官庙附近的空地,我出钱买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