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妖娆:太后,悠着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小枕头
琳太妃见面前有两道阴影阻挡住视线,抬头一看是青菀和咸丰,她看向青菀时,眼中含了一丝浓烈的恨意。
旋即,她哭丧着脸哀求道:“皇上,奕譞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敢有半点不敬,皇上不要误信她人谗言,冤枉自己的亲弟弟啊!”
&n
第二百三十三章:琳太妃(3)
咸丰沉怒道:“为什么就因为皇额娘抚养了朕多年,就因为她是博尔济吉特氏一族的女子,就因为她是孝庄文皇后的本家。”
“而你呢,原本应该是个包衣宫女,只因为孝恭太后生了世宗皇帝,乌雅氏一族得以抬旗,卑贱之躯,也敢妄想当皇太后,当真自己是第二个孝恭太后了吗”
琳太妃被说得面色煞白,不敢辩驳。
咸丰对着青菀拱了拱手:“皇额娘,儿子还有事先告辞了,这里就交给您了,琳太妃若是再敢放肆,不用顾忌儿子,只管教训就是了。”
说罢,咸丰便拂袖而去。
琳太妃站了起来,转过来连,目光凌厉如锥,怒瞪着青菀:“你这个贱人,诡计多端,竟敢这样陷害我和我的儿子”
气恨之下,琳太妃连尊卑之别都忘了,在青菀面前都没自称‘臣妾’了。
青菀只是轻轻一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怨不得哀家”
琳太妃恨恨道:“你今时今日坐上太后之位,自然得意,我可就不相信你能够花红百日,一直这样得意下去。”
青菀笑道:“那你就睁大眼睛好好瞧着吧,哀家永远是后宫开得最艳丽、最尊贵的姚黄牡丹。”
琳太妃嗤笑道:“成为太后又如何你终究不是先帝的元配皇后,按照民间的说法,你这个太后只是先帝的填房或者续弦罢了。”
苏嬷嬷见她一再放肆,不由得怒喝道:“放肆,竟敢对太后无礼,还不快跪下请罪”
琳太妃冷冷瞪了苏嬷嬷一眼,依旧是不屈服地咬牙:“想要我给她跪下赔罪,做梦!”
苏嬷嬷气得要叫人来掌嘴。
青菀用眼神阻止了她,缓缓笑道:“填房又如何续弦又如
第二百三十四章:琳太妃(4)
琳太妃唇边衔着一缕讥笑:“太皇太后多么尊贵的四个字啊,恐怕你没这个命熬到那一天。”
青菀含笑道:“这你就别担心了,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哀家在你眼中就是一个诡计多端的毒妇、一个大祸害,一定能够长命百岁,活到新帝登基的那一天的,你就睁大眼睛好好瞧着吧。”
说着,青菀不理会琳太妃如何气愤,扶着苏嬷嬷的手,洋洋得意地走了进去。
进入长春仙馆,苏嬷嬷转脸看着青菀,陡然发觉她脸上已挂了泪痕,不由得吃了一惊:“主子,您斗赢了琳太妃,应该开心才是,何故要落泪啊”
青菀也不知怎么了,看到琳太妃在自己面前这般放肆,受了原主记忆情绪的影响,忍不住想哭。
青菀接过春兰递过来的手绢,擦了擦,曼声道:“没什么,哀家就是有些伤感。”
苏嬷嬷不解道:“主子已是太后,尊贵无极,荣耀无比,有什么可伤感的,是不是觉得琳太妃说话太难听了,要不要奴才去教训教训她”
青菀摇了摇头道:“琳太妃素来对哀家冷嘲热讽的,难听的话说得太多了,哀家早就听习惯了,就算她在哀家面前骂上三天三夜,也动摇不了哀家心智半分。”
苏嬷嬷道:“那主子为何如此”
青菀:“哀家是羡慕啊,羡慕琳太妃,你看她多好啊,多幸福啊!”
苏嬷嬷道:“在这后宫,日子过得最舒心的是主子,哪怕是皇后也比不上您,你为什么要羡慕琳太妃呢”
青菀幽幽一叹,怅然道:“哀家羡慕她的儿女福分,哀家与她一样,都是先帝生育最多的妃子,可为何哀家的孩子继而连三的早夭,只剩下?儿一个。”
第二百三十五章:赔了夫人又折兵(1)
“她拥有那么多好,拥有这么多幸福,为什么还要觊觎哀家的位子若是能让哀家的孩子复活过来,哀家愿意拿一切去换。”
苏嬷嬷忍不住垂泪道:“昔年先帝后宫缭乱,孝和太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和妃、祥妃等人争斗不休,相互倾轧,主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才造成孩儿折损。”
“这个琳太妃……她是运气好,比主子晚十年入宫,赶上孝和太后年老心力交瘁、孝慎皇后、和妃去世,又赶上孝全皇后封后生子,地位稳固,不需要再算计陷害,她才能保住一个又一个的孩子。”
“琳太妃的智谋和心机根本比不上主子,若是她和主子同一年入宫,早就被那些毒如蛇蝎的恶妇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更别提生育孩子了,主子能够保全王爷,坐上太后之位,已是万分幸运了。”
青菀听了这话,方才稍稍有了些安慰。
这些是属于原主的记忆,原主的伤痛与悲哀,后宫女子没一个是容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哪怕成为人人羡慕的皇太后,她也有自己难以抚平的锥心之痛。
只是这么发泄一通,青菀反倒是觉得自己神智清明,修炼起长春不老功来,更加得心应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兰贵人叶赫那拉杏贞,如果有一句话来形容她的情景,便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兰贵人为了报复青菀这段时间以来对她的连翻折辱,想到利用修建皇后陵一事来离间青菀和咸丰的母子之情。
却没想到青菀才智卓绝、机变无双,竟然想到兵行险着,以毒誓和装晕化解她的攻心计,算计不成,反而折损了自己的孩子。
&nbs
第二百三十六章:赔了夫人又折兵(2)
就在这边后悔来后悔去,却见刘多生拿着拂尘走了进来,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贵人万福!”
兰贵人见状一喜,忙不迭起身问道:“公公怎么来了是皇上让你来安慰本小主的吗”
刘多生挥动了一下拂尘,冷冷淡淡道:“不是,咱家来传皇上口谕:叶赫那拉氏目无尊卑,言行无状,着降为官女子!”
兰贵人几乎是如遭雷击一般,整个人软了下来,颤声道:“怎么会刘公公,你不会弄错了吧,皇上怎么会贬本小主当官女子,你一定是弄错了,一定是。”
刘多生肃然道:“圣谕煌煌,岂能有假简直荒谬,从今儿个起,您就不是贵人了,而是兰官女子了。”
兰贵……呃,是兰官女子失声道:“怎么会这样呢官女子历来都是包衣宫女初封的位分,本小主并非包衣出身,而是正经的官家女子,怎么能贬为官女子呢”
刘多生沉脸道:“那就要问问小主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触怒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原本是要将小主发落进冷宫的,幸得皇上再三求情,否则你还能站在这儿跟咱家说话吗早就进冷宫和那些疯女人在一起了。”
太后!又是那个老妖妇!!!
一瞬间,兰官女子几乎是咬得牙齿沁血。
刘多生宣读完咸丰的口谕离开后,又是一个坏消息传来。
兰官女子所在的叶赫那拉氏一族被咸丰问罪,以桂祥为首的一众男丁被发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宁古塔属边远地区,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很适合罪犯改造,从顺治十二年陈嘉猷被发往宁古塔开始,这里便成为清朝流放重犯之地。
而披甲人
第二百三十七章:赔了夫人又折兵(3)
顿了顿,安德海又咬牙道:“二大爷还要奴才骂小主一句,他说您蠢,您愚不可及,费尽心思想要离间皇上和太后的母子之情,殊不知太后和皇上并非亲生母子,母子感情一点都不融洽。”
“太后最大依仗不是皇上,而是‘孝道’两个字,身为皇帝不能对太后不孝,这才是太后扭转乾坤、先天不败的关键。”
“所以,您不可能跟太后当面对着干,也不可能将太后除去,与其绞尽脑汁,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倒不如专心得到皇上的宠爱,如今皇上膝下无子,若是您能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好日子就来了。”
兰官女子喃喃道:“给皇上生个皇子给皇上生个皇子”
安德海点头道:“是,母以子贵,后宫女子要想攀登上高位,要么仰赖雄厚的家世,要么靠生养之功,您看太后就知道了,她所在的博尔济吉特氏早已破落,却能熬到今天这个位子上,靠的就是不断的生育。”
“她一连生育三子一女,从静贵人升到静嫔、到静妃,再到静贵妃,然后就是位同副后的静皇贵妃。”
“因为太后生育了三子一女,有着很好的生养经验,所以先帝把皇上交给她抚养,才有了今日的尊荣富贵的,非亲生的母子尚且如此,若是您给皇上生一个皇子,将来的前途富贵将不可限量。”
兰官女子听得双眼发亮:“是了,前朝这场风波之所以闹得这么大,不单单是本小主挑起,还有琳太妃在背后推波助澜,她见皇上无子,动了兄终弟及的念头,她想当太后。”
“皇上心里明镜似的,知道琳太妃的心思,所以才这般训斥醇郡王,但他心里也一定很着急,着急着生一个皇子,以此来稳定前朝后宫浮动的人心和贪婪的。”
&nbs
第二百三十八章:赔了夫人又折兵(4)
兰官女子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渐渐浮上了笑意:“没错,能够生养就是希望,后宫其他女人都怀不上,偏偏本小主能怀上,这便是本小主的优势,只要本小主还能得到皇上的恩宠,总有一日还能再怀孕生子的。”
继而,她有些灰心丧气道:“只是前朝的风波闹得这么大,太后对本小主已极,皇上碍于太后的面子,只怕不会再宠爱本小主了。”
腊梅搅了搅斗彩折枝三果纹碗内浓稠的红枣阿胶桂圆羹,笑吟吟道:“不会的,且不说小主艳若桃李的容貌、清雅可人的气质,光是能生养这一条,皇上便忘不了小主。”
“皇上膝下无子,眼巴巴盼着得个皇子,将来继承他的皇位,免得便宜了太后和琳太妃的儿子,放眼整个后宫,就属小主最有机会生育皇子,皇上怎么可能忘了您呢”
“小主可能不知道,依着太后娘娘原本的意思,是要将您废为庶人,打入冷宫自生自灭的,就因为您能生养,皇上这才保全了您。”
如此说着,兰官女子这才心定不少:“桂祥说得对,本小主不能再跟太后斗了,再怎么斗也斗不过她,后宫母凭子贵,本小主只有给皇上生育一个皇子,才能在后宫立足。”
随着叶赫那拉氏一族的男丁被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建陵风波算是过去了。
青菀依旧是颐养天年的慈母太后,咸丰也依旧是人前对青菀孝顺有加的孝子皇帝,一切都随风而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一转眼,便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在这一天,民间的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所以七夕又叫‘乞巧节’。
皇家一向是不怎么过七夕节的,主要是
第二百三十九章:七夕(1)
南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
东岸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九州清晏的大殿摆上盛大的席面,咸丰坐在正中,青菀在左侧,皇后在右侧,妃嫔们并列左右。
由于此次饮宴是为了庆祝战事大捷,乃是国事之喜,宴席以皇帝为主角,坐在正中央。
若是新年的团圆家宴,则是青菀坐在正中央,因为是皇家辈分最高、身份最尊的长辈,盖因国事和家事不同,所以座位的次序有所改变。
在座的一众妃嫔,都是咸丰比较喜欢的,若是不喜欢的,早被丢在宫里的,根本不可能来圆明园伴驾,小产又遭贬斥的兰官女子亦在其中。
宴席上一众莺莺燕燕,饮酒谈笑,皇后端庄宁和,母仪天下,云嫔美艳动人,风姿绰约,丽贵人明艳爽朗,玫贵人温柔小意,婉常在清丽可人,兰官女子气质如兰,隐隐有憔悴支离之意,令人见之油然生出怜香惜玉之情。
一众妃嫔或以姿色取胜,或以媚态撩人,或以气质脱俗,形形色色,各有各的风韵。
青菀见了,不禁感叹,咸丰这个皇帝真是艳福不浅啊!
宫里若是庆祝七夕佳节,一般都是吃乞巧糕的,这乞巧糕乃是以大米染色蒸制而成。
乞巧糕一共有七层,每一层的颜色不一样,除了大米本身的一层白色,其他六色都是以植物汁染成,有红色的山楂汁,橙色的萝卜汁,绿色的菠菜汁,黄色的玉米汁,紫色的紫甘蓝和黑色的黑糖汁。
乞巧糕做成之后,切面呈七彩之色,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
第二百四十章:七夕(2)
而到了清朝,荔枝的运送则采用明代徐勃《荔枝谱》记载:“乡人常选鲜红者,于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穴,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就是将新采摘的荔枝连连枝带叶放入新截取的麻竹筒中,用白蜡密封,然后放在装满冰块的马车冰镇运输,过了七八天,荔枝还是色香味俱全。
虽说运送荔枝的方法有所改进,但是一路上舟车劳顿,沿途又设置驿站添加冰块,花费实在高昂,运送过来的荔枝也就价比黄金了。
挂绿荔枝原产于广东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一棵,由此使得挂绿荔枝弥为珍贵,远远超过了杨贵妃喜爱的‘妃子笑’荔枝。
宫女将果盘献了上来,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盘的挂绿荔枝,果实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盘子底下来铺着一层细细的碎冰,可谓是清凉的盛暑佳果。
由于荔枝运输不易,劳民伤财,道光皇帝奉行节俭,不肯为了一己的口腹之欲劳民伤财,所以道光一朝广东不曾进献荔枝进京,后宫中人也就不曾吃过。
如今荔枝奉上,在座的众人都十分惊奇地看个新鲜,因此从来没吃过,倒是不知道怎么吃。
倒是青菀身为后世之人穿越,生活在南方,每年夏天没少吃荔枝,十分轻车熟路的剥下一颗,慢慢吃了。
嗯,这挂绿荔枝不愧是荔枝中的珍品,肉质特别爽脆,清甜带特殊香味,比她前世吃过的那些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妃子笑的美味多了。
咸丰见得她吃得这般熟练,微微有些惊讶:“皇额娘以前可曾吃过荔枝”
按理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