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妖娆:太后,悠着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小枕头
第二百四十一章:七夕(3)
只见一群穿着桃红色舞衣的女子,簇拥着一位身穿湛蓝色广袖流仙裙的妙龄女子走了进来。
伴随着丝竹之声袅袅响起,那位妙龄女子的流仙广袖如练一般舞起,腰肢婀娜,舞步蹁跹,宛如一只坠落凡尘的蓝精灵。
那妙龄少女不过十五六岁,妩媚中透着一股子精灵之气,光采照人,当真是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
她的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亮如黑曜,身如杨柳般摇动,晶亮的双眸却含情脉脉、柔情款款地看着上首的咸丰。
这样柔美的舞姿,这样细软的身段,饶是青菀身为女子,也不得不说这只小妖精确实很勾人。
更不用说好美色的皇帝咸丰了,他已然目不转瞬,看得入迷了。
一舞罢,一众舞女连同那个妙龄少女一起盈盈跪了下来,声音娇美婉转道:“奴婢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福金安!”
咸丰看得如醉如痴,良久之后才道一声:“平身!”
一众妃嫔见咸丰如此,不禁脸色一变,心知后宫又要进新人了。
果然,只见咸丰叫那妙龄女子走了上来,细细看了看,微笑道:“很好,舞美人更美。”
他十分欢喜,转头看向皇后,柔声道:“皇后费心安排,真是辛苦了。”
皇后眼中凝着苦涩,面上却是贤惠端庄的笑意:“臣妾见皇上这段时间忙于朝政,生怕皇上累坏了身子,这才安排了一支舞,希望皇上能够舒心解乏,只要皇上开心,臣妾就开心。”
她说得这般情深义重,咸丰不禁有些动容。
瞧着架势,众人如何不知皇后的意图,尊贵如中宫皇后,竟然肯做这样的事情来讨好咸丰,实在是不敢想象。
皇后心里何尝不苦涩,只是
第二百四十二章:七夕(4)
咸丰和颜悦色道:“海棠嗯,名字很美,人也很美,当真有海棠般娇艳之色,朕就赐你一雅号,就叫‘海棠春’吧。”
说着,侧头吩咐刘多生:“传旨,封宫女察哈喇氏为官女子,封号‘禧’,赐居绮吟堂。”
察哈喇海棠一舞动人心,一朝咸鱼翻身,由奴才变成小主,当真是欢喜无比,忙磕头谢恩。
青菀听到‘海棠春’三个字,陡然想起咸丰后宫除了慈禧和丽妃这等绝色之姿,还有圆明园四春。
这圆明园四春是牡丹春张氏、海棠春察哈喇氏、武陵春那拉氏和杏花春王氏,因为都带春字,故称“四春娘娘”。
青菀心想,咸丰好色,海棠春都出来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其他三春都会蹦出来了,到时候又有一番争妍斗丽了。
青菀瞥见兰官女子因为咸丰又纳新人,自己又多了一个争宠对象,气得直咬牙。
青菀便笑着对咸丰道:“皇帝,歌舞歌舞,有舞无歌,未免有些不美,哀家瞧着禧官女子的舞跳得极好,若是有歌伴奏,想来会更显曼妙之姿。”
咸丰微笑道:“皇额娘所言极是,那朕就叫个歌妓来伴奏,让禧官女子再跳一段给皇额娘看看吧。”
青菀轻轻一笑道:“何必这么麻烦,在场不就有一位歌喉极好的吗”
她这么一说,众人当然知道这人是谁,齐齐看向兰官女子。
兰官女子脸色一变,忙道:“嫔妾粗鄙之声,不入太后娘娘清耳,还请皇上寻个妙音佳人吧。”
若是自己一人独唱,兰官女子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但是要她与禧官女子一起轻歌曼舞,却是为难了。
禧官女子乃是圆明园粗鄙的包衣宫女,最下贱的舞妓,若是自己和她一起唱歌跳舞,岂不是成了最下等的歌妓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七夕(5)
兰官女子听了,不禁咬牙暗恨,却推辞不得,只好道:“嫔妾遵旨。”
随着丝竹之声再次响起,禧官女子率先跳了起来。
兰官女子也只能伴随着她的舞步,轻轻嗓音,依依歌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曲子是秦观的《鹊桥仙》,宋词长短不一,富有音律节奏,原本就是用来唱的,兰官女子生怕青菀再给她挑错,特意选了这一首极为有名的词来唱。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阙写牛郎织女聚会,下阙写他们的离别。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千古传唱。
此时,正是七夕佳节,她唱出《鹊桥仙》这首词来,倒是极为应景,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歌随舞动,禧官女子的舞姿一如刚才那般曼妙动人,兰官女子的歌声也是清澈婉转、甜美柔媚。
尤其是舞到最后,兰官女子饱含深情地唱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唱三叹,眼眸似有春波浮动,欲语还休地看着咸丰。
青菀下首便是云嫔,她耳力过人,隐隐听到云嫔暗骂一声“狐媚”,不禁摇了摇头,唱个歌哼歌曲儿,都不忘勾人,可不就是狐媚嘛。
 
第二百四十四章:宫女痴妄(1)
宴席散去之后,咸丰当晚便宣召禧官女子侍寝,大约是喜欢得很,一连几天都翻了她的绿头牌,惹得后宫醋海翻波,酸气冲天。
皇帝的恩宠,很大程度决定着女子位分的升迁,没过几天,禧官女子就变成禧答应了。
而咸丰感念皇后的贤惠,在建陵风波过去之后,又重新宠幸了皇后,算是给足了她的脸面。
苏嬷嬷见皇后与咸丰的关系恢复如常,不禁有些担心:“主子,皇后这么年轻,就想举荐新人固宠,如今皇上又开始重新信任她了,之前的打压算是白费了。”
青菀抚了抚手上的祖母绿戒指,叹息道:“算了吧,皇后是孝全皇后的侄女,皇帝的亲表妹,她的那张脸和孝全皇后那么像,皇帝是不会冷待皇后的,复宠是早晚的事。”
苏嬷嬷忿忿不平道:“皇后上次与琳太妃、兰官女子联手陷害主子和王爷,做得那么过分,若不是好好教训她,实在堵心得很啊!”
青菀苦笑道:“哀家能有什么办法,皇帝并非哀家的亲儿,后宫不是哀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只是皇后身为正妻,竟能把那么低贱的女人送上皇帝的龙床,这么膈应人的事情她都做得出来,当真是不简单啊。”
苏嬷嬷低声建议道:“因为王爷的缘故,主子和皇上一直闹得不愉快,您不妨学学皇后,在皇上那边安插个人,千风万风都不如枕头风。”
青菀只是摇了摇头。
这时,身边传来甜腻腻的声音:“太后,苏姑姑说的是,千风万风都不如枕头风,您不如在皇上身边安插个自己人,有事也好说话啊。”
青菀听得眉头一皱,只是怎么这声音那么勾人魅惑呢
抬头
第二百四十五章:宫女痴妄(2)
青菀冷笑道:“你呀,不想着好好伺候哀家,倒想去伺候皇帝了,你可真有志气啊!”
琼花吓得脸色惨白如纸,颤声道:“太后,奴婢也是一心为太后着想啊!”
青菀脸色的笑意越来越冷,缓缓道:“你一心为哀家着想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啊,哀家看是你自己想爬龙床吧。”
“哀家原以为背主爬龙床,是妃嫔之间才会出现的事,没想到哀家眼皮子底下竟会出现这样的事。”
“哀家的身边,居然有人不把哀家当太后,时时刻刻想着背主爬龙床,哀家当真是小瞧你了啊,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志向啊!”
苏嬷嬷冷冷道:“长春仙馆只有一心侍奉太后的人,没有背主爬龙床之人,你居然动了这份心思,真是罪该万死。”
青菀淡淡道:“罢了,罢了,你心不在这里,哀家也留不住你,你去辛者库吧。”
琼花闻言,不禁吓得血色全无,连连磕头道:“太后开恩,奴婢错了,奴婢错了,您大人大量,原谅奴婢一次吧。”
辛者库是最低贱奴婢服务的地方,干得是最重最累最脏的活儿,哪比得上在太后跟前伺候来得舒服,那根本没法儿比。
后宫的妃嫔有得宠有失宠,各种福利待遇变化很大,主子得宠时,奴婢不一定能得好,主子失宠时,奴婢一定跟着吃苦受罪。
然而,太后游离于东西六宫之外,是后宫最大的主子,根本不用担心失宠这个问题,无论皇帝是不是亲生的,她的待遇都是宫中最好的一个,伺候她的宫女太监,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
宫女入宫,并不用像太监那样一直干到老死,只要伺候主子到二十五岁便可出宫嫁人,只是二十五岁毕竟是超龄了,也
第二百四十六章:宫女痴妄(3)
正因为如此,琼花听到青菀要将她贬去辛者库,才会这么害怕。
青菀摇头道:“你的心不在这儿,哀家留你在身边,你也不能全心全意伺候哀家,你自去吧。”
琼花依旧哀求不断:“太后开恩,太后开恩啊!”
苏嬷嬷板着脸孔训斥道:“太后叫你去辛者库,你便要去,违抗懿旨,论罪当诛!”
任凭琼花如何哭嚎哀求,青菀仍是置若罔闻,叫来徐福海将人拖下去,以后不许出现在她面前。
春兰端来一碗蜜煎荔枝浆,柔声道:“太后宽仁,似这等妄想背着爬龙床的奴婢,就该发落去慎刑司。”
青菀叹道:“罢了,她好歹伺候哀家这么久了,就让她去辛者库好好反省一下吧。”
青菀发落了琼花,一众伺候的宫女无不小心谨慎的,生怕下一个倒霉的是自己,那么可不是去辛者库就能解决的,而是恐怖如地狱的慎刑司了。
夏日炎炎,禧官女子以舞承宠,为圆明园的暑热增添了几丝醋意,只是她出身不高,暂时对后宫那些有家世的女子构不成威胁。
许是禧答应知道自己的出身不好,得了咸丰的恩宠,也不恃宠生娇,反而更加殷勤侍奉皇后,勤谨奉上,一副谦恭和顺的样子,使得皇后对她更加喜欢,在咸丰面前夸赞不断,这一夸,她又成常在了。
禧常在依附皇后争宠,逐渐在后宫站稳了脚跟,只是她凭借跳舞得宠,终究是落了下乘,比起那些官宦之家的闺女,可谓是俗不可耐。
她出身卑贱,却能在几天时间完成封号上的三级跳,由宫女到官女子,到答应,再到常在,晋升速度之快,尤在玫贵人之上。
宫里的妃嫔大多数是去年选秀进宫,咸丰尚未大封六宫,因此她们的位分一直保持不变,眼见禧常在一连三级跳,自然心生不满。
不少妃嫔在背地里蔫酸带醋,说话一个比一个难听,尤其是
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元节(1)
鸿慈永祜位于圆明园西北隅,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
有两道门,第一道门为琉璃门,上挂“鸿慈永祜”匾额,第二道门才是这座宫殿的宫门。
鸿慈永祜高起于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朱红的门柱,歇山带脊的屋顶,黄色的琉璃瓦。门前有一对龙头、狮尾、鹿角、遍身鳞甲两米多高的石刻怪兽,乃是传说中的麒麟,刻工细腻,神采焕发,动态逼真。
门内是第二道围墙形成的大院,宽大的汉白玉石基,朱红色的门柱,非常壮观,重檐歇山带屋脊的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光彩熠熠。
殿前的月台上安置有鼎炉五座,铜鹿、铜鹤各一对,两侧再配以碑亭、配殿,加之周围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气氛庄严肃穆。
殿中供奉着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的灵牌和画像,青菀名义上的死鬼老公道光,死后也被供奉在这里。
中元节当天,咸丰率领着后宫一众后妃前来祭拜,按照道教流传下来的说法,中元节地狱之门大开,鬼魂要回来享受祭祀香火,若是没有供奉,便会成为孤魂饿鬼。
鸿慈永祜供奉着五位皇帝的灵牌画像,由于皇家祭祀流程十分繁琐,一天之内,皇帝不可能全部祭祀得完,所以现任皇帝都会选择祭祀自己的父母。
之所以选择祭祀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是因为亲情的因素,还因为道教有个说法,凡是死去的鬼魂,若是儿女在世,必须儿女来亲自祭祀,旁人不能代劳,否则死者便享用不到。
因此,咸丰和青菀,还有一众妃嫔专门祭祀道光和他的三位皇后,其余四位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则有礼部官员和皇室宗亲代为祭祀。
&n
第二百四十八章:中元节(2)
就在祭祀大典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青菀陡然感觉到一股热浪袭来,继而一声声太监刺耳尖叫声响了起来:“走水啦,走水啦!”
众人心下一惊,齐齐抬头一看,只见殿内的黄色经幡不知怎么着的燃烧了起来。
殿内的经幡是专门供奉给死去帝后的,按照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皇帝和皇后生前享受什么待遇,死后也要享受什么待遇,因此殿内的经幡都是上好的丝绸料子做成的。
大家都知道,丝绸质地柔软,乃是有机物,极易被点着,此番祭祀大典,咸丰更是让人隆重准备,殿内的经幡非常多,一个挨着一个,一个被点着,其余的也会跟着被点着。
无数经幡接连着火,接着是纸钱、供桌,‘刷’地一下,火势便在正殿蔓延开来。
一瞬间,殿内沸反盈天,无数人的大喊大叫:“走水啦,走水啦,保护皇上,保护太后!”
熊熊大火燃烧,咸丰与一众妃嫔都失去了往日的镇定,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外冲去。
青菀虽然觉得这场大火来得太过蹊跷,但是事发突然,火势太大,也顾不得想太多,便在苏嬷嬷等人的庇护下,迅速地逃出了鸿慈永祜正殿。
青菀冲了出来,咸丰、皇后、云嫔等人也冲了出去,一众妃嫔吓得花容失色,衣鬓散乱的。
咸丰先是怒吼着救火,而后转过脸来,关心地问候青菀:“皇额娘,您没事吧”
青菀摇了摇头,道:“哀家没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