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蔡泽拱手道:
“蒙骜将军,多有叨扰了。”
蒙骜也回礼道:
“纲成君,可亦是为后辈所求”
蔡泽笑了笑道:
“非也,吾是为己求。”
“以纲成君之才,当有此位。”
…………………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咸阳城东方忽然一道莫名的气势冲天而起。
坐在庭院之中的一袭白衣,忽然睁开了双目。
一时间,雾气弥漫如同人间仙境的庭院之中,一道道气浪荡开。
像是有着云雾的莲座,置于李春秋的座下。
仙人气韵,尽显一刻。
李春秋的眼中金光璀璨,像是藏着两轮灼日。
“成!”
随着李春秋一声淡淡声音响起。
一时间,咸阳城之上,道道流光,色成七彩,如同彩凤。
公子府邸之中,赵政抬起头望着天际,目光之中异彩纷呈。
这就是吾的师尊。
世之仙人!
庭院之中,李春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在他眼中,似乎整个天地都不太一样了。
“此次也该看看那石碑了。”
刚刚突破养气入神的李春秋再次将神念沉入了灵台世界之中。
在灵台世界的最中央,石碑仍旧矗立在原地,不曾有着丝毫的动摇。
李春秋走到石碑前,没有丝毫的犹豫,伸手再一次触碰到了石碑。
瞬间无数的金光涌现。
一瞬间,在李春秋的脑海之中,那如同洪荒太古的记忆洪流再次出现。
蔓延着上一千年的记忆,一切再次浮现。
李春秋再一次感受到了那如同苍生之目窥视世间的感觉。
冷漠、无情与亘古的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故天地无情,而万物公。
战争,无数的战争。
修道者御剑而出,皇朝军阵尽出。
无尽的尸体出现在大地上。
鲜血将大地染红,苍蓝之江水化为了血红。
第五世皇朝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诸国再一次林立在这片大地之上,就像是上天之上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盛极而衰,衰而复盛。
唯一不同的是,唯有这一次,武道两脉近乎全部衰落。
一幅幅画面在李春秋眼前划过。
第二十八章 太阴学宫
灵台世界之中,李春秋看着身后逐渐消散的时空虫洞。
“看来我得到的记忆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由金色变为淡蓝色说明,一是说明我已经得到了上面的历史,二是说明我得到了来往的权限吗”
“这石碑究竟是什么”
“又是谁将其放在了泰山之中”
李春秋抬头望着那似是无边的石碑,若有所思。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还是太弱小了。
能够将世界纳入石碑之中的人,绝不是他现在可以觊觎的。
“现在的我似乎想这个太早了。”
“还是尽快将大秦拉入神话时代吧。”
“一个人终究是势单力薄。”
李春秋看了看周围仍旧是金色的区域,最终还是没有触碰于其。
咸阳城外的讲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等到讲道之后,再缓缓图之,亦是为时不晚。
……………………
贵门而高祚,何况于仙门乎
世人对于未知的总是好奇的。
尽管李春秋的府邸,有着秦国重兵把守,但是还是耐不住咸阳民众的围观。
咸阳民众一早就将李春秋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
可没有一个敢靠近守卫着府邸的秦兵,秦兵说杀人是绝不含糊的。
这也使得整个府邸仍旧寂静。
在朱红色的高门之内,常威带着一种家仆站在庭院之外,静静的等待着。
三天之期已到,不出意外今日便应该是先生出关的日子。
在常威面前的庭院之内,云雾翻腾,像是另一个世界一般。
而常威身旁的白虎则是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
偶尔还打打哈欠,眼中满是不屑。
这些家伙都蠢极了。
不如老子的儿子可爱。
想到儿子,白虎又惆怅了。
现在老婆一见面就打它,完全不让他和儿子见面啊。
要是白虎知道“一孕傻三年”这个词,它估计会怀疑自己的老婆已经傻掉了。
在白虎的臆想之中,常威等人苦苦等待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纯白的雾气缓缓散开,分割出了一条大道。
李春秋一身白衣从院落之中走出。
云气铺到李春秋的脚下似乎是如同腾云驾雾一般。
见到家主从庭院之中走出,众人瞬间跪倒了一地。
“禀先生,咸阳城外已然就绪,只待先生讲座。”
李春秋淡淡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白虎看到了李春秋出来连忙从石台之上跳了下来,然后亲昵的跑到李春秋的身边蹭着李春秋的手掌。
李春秋看到白虎之后右手一挥,白虎再次被打了一个踉跄。
凭什么又打我
白虎一脸懵逼看着李春秋。
这时,李春秋甩了甩手,笑道:
“抱歉,打习惯了,看到你有点忍不住。”
歉意的摸了摸白虎的脑袋后,李春秋坐上了白虎的背。
几日不见,这家伙怎么感觉又长大了。
“走吧!”
白虎一脸幽怨的看了一眼李春秋后,才跑了起来。
它载着李春秋飞奔而出。
在咸阳之中,白虎就像是一道白色的风。
吹过咸阳城的街道。
世人只见,一袭白衣驾驭着白虎随风而去,不似人间模样。
…………………
咸阳城西之外,此时已经人流如潮。
蒙骜带四千锐士,阵列四方,将人群分割开来。
阵列之内,一部分是豪门勋贵,一部分则是有名的学者名流,无名之辈是到不了内部的。
而阵列之外,则是布衣黔首。
锐士们身披重甲,杀气凛然。
没有人怀疑他们拔剑而起的勇气。
秦人好战且善战,永远不是一个笑话。
秦锐士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一个原因是因为秦王的王命,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他们服了身后今日讲道的人。
秦军敬佩强者,武安君之所以当年成为全体秦军的偶像,就是因为他是从一介布衣(还有的说是奴隶)凭借一个个人头的战功走上了君侯之位。
&nb
第二十九章 何曾知天下
高台之上,白衣胜雪。
高台之下,宾客满座。
盘坐的李春秋完全无视了世人灼热的眼光,他再也没有提到所谓的“太阴学宫”。
坐在下面的勋贵虽然不满,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战国之中,弱肉强食,这是生存的铁律。
台上那位连秦国在其面前都是刀下鱼肉,他们又能如何呢
如果不想螳臂当车,那么还是乖乖坐在下面听才好。
李春秋将目光划过人群,缓缓落到了赵政身上。
这个曾经他奉为豪雄的人主,此时已然化为了他的救命恩人坐在下座之上。
赵政身着丝制衣,衣袖绣制山林龙纹之章,头上戴着冠冕,郑重至极。
秦人尚黑,是故举国皆黑。
赵政自然不会例外,他的丝质长服也是黑色。
此时的少年霎时间似乎稚气已然退去,一种莫名的英气初露锋芒。
随着李春秋视线的移动,所有人的木光也随之移到了赵政的身上。
就是这个少年即将拜入仙人的门下。
羡慕、嫉妒、祝福与自豪,无数种情绪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远处,坐在蒙武身侧的两个少年看着远处的赵政道:“父亲,他便是那位祖父让我们亲近的王孙吗”
“嗯,他是秦王之孙,未来之秦王,仙人曾断言其将负秦国国运于身,汝等见其务必恭敬。”
“诺!”
蒙恬一拜道。
而蒙毅则好奇的远远打量着远处的赵政。
就是这个年纪微长于他的少年将会拜在仙人门下吗
那他是不是也有机会呢
蒙恬用手撑着自己的脸颊看着远处的赵政思索着。
所有的人都静静的等待着。
李春秋淡淡的声音缓缓响起。
“秦国王室子弟,嬴姓赵氏之赵政,年少聪颖,天资甚高,将承载大气运于吾华夏,今日吾当收其为徒,望其自律而强,奋发己身,以正华夏与吾之门楣。”
李春秋的声音如同天雷涌动。
庄严。
肃穆。
似乎有人在九天之上擂鼓,震人心魄。
此刻,大秦之兴,已成定局。
蔡泽闻言,闭上了眼,在心中暗道。
此大秦之兴,亦或吾之兴也。
在场的勋贵心情各自不同的看着远处的赵政。
“赵政上前。”
“学生在!”
赵政闻言立身而起,朝着高台处一拜,然后大步从无数勋贵与少年之中走上了高台,没有半分胆怯。
其从容与步履龙行让众人仍不住的有些失神。
直到赵政走到了李春秋身前一丈处,众人才回过神来。
这时,高台之上的白衣看着赵政缓缓开口道:
“吾之一脉,入门需无需杂礼,三拜九叩即可,自此为吾门门徒,汝可愿之。”
“学生自愿之”
赵政没有丝毫犹豫,他自然知道他此时的位置台下有多少人想站上来。
从仙人而学,上一位是谁
轩辕黄帝。
一拜。
三叩首。
赵政每一次叩首不差分毫,这一刻他早已经等了许久。
二拜。
六叩首。
赵政回想着与自己的师傅第一次相遇,那驾驭流火的男子,当真是威势无双。
三拜。
九叩首。
礼毕。
高台之上,李春秋缓缓伸出了手,赵政只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将其托了起来。
所有人都注视着这个站起的身影,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这位少年便会是未来的秦国国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