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免礼!”
&nbs
第三十二章 灵气灌世
落幕的余晖下,一道如风的身影行过咸阳城的大道。
李春秋跨坐着白虎直入咸阳内的府邸。
冲到府邸之前的白虎见人也不停留,它带着李春秋一跃而入。
索性众人皆知敢骑白虎的只有那位府中的先生,见到白虎也不阻拦。
白虎一直冲入庭院之中才缓步下来,在杨柳缝隙之中洒下的零星光点下,它开始小心翼翼的东张西望。
李春秋自然知道它怕的是什么,这头白虎惧内已经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地。
怕是千载之内,也少有虎能怂的如此旷古烁今。
“你这家伙啊,没救了。”
一个脑瓜崩敲在了白虎的头上。
从白虎身上缓缓落下,李春秋踱步朝着院落之中走去。
而白虎则是紧紧的跟在李春秋的身后。
走到李春秋的庭院前,忽然一声呼啸从院中传出。
“吼!”
白虎闻声一个激灵,立刻摆出了防御的姿态。
这时,母白虎缓步而出,在她的身后一只小小的白虎跟在它的身后,白虎看到李春秋后像是忽然闻到了什么,其一蹦一跳的跑到李春秋身边。
母白虎看看李春秋神情也不再焦急,它已然发现了这个人不会伤害自己和孩子。
李春秋蹲下身揉了揉小白虎的脑袋,然后从指间划出一丝丝雾气。
呆头呆脑的小白虎很快迷失在了灵气之中,伸着小舌头不停舔空气。
而这时候,李春秋已经走入了庭院之中。
白虎上前轻轻舔舐着迷离的小白虎,结果一不小心将小白虎舔倒在了地上,母白虎立刻一巴掌打在了白虎的脑袋上,把白虎也拍翻在地上。
然后瞪了它一眼,母白虎低下头舔舐着小白虎。
白虎只好小心翼翼的看着远处的两只白虎。
有小白虎和母白虎,它的生命已经圆满了三分之二。
威严,那是什么,能吃吗
白虎侧着头想到。
而此时走入庭院的李春秋,伸出了一只手,半空之中瞬间浮现出来一道空洞。
无尽的灵气从中流出。
灵气倒灌于天地。
庭院之中,一时间如沐天恩,草木如风涨。
庭院之外的小白虎此时似乎也嗅到了灵气,它蹑手蹑脚的爬到庭院之中,没入茂盛的草木之中。
李春秋脚下,一个小小身躯爬到李春秋的脚上。
李春秋躬身将其抱起,揉着小白虎的脑袋,李春秋无奈的笑道:
“白虎者,西方之神兽,属庚金,主杀伐,你就叫白庚吧。”
然后李春秋转过身来,看着那两只大白虎。
“至于你们两个,一个叫大白,一个叫二白吧,一个怂,一个傻,当真是天下绝配。”
大白闻言侧了侧脑袋然后舔了舔嘴。
那模样像是在问:你刚刚说的话与我有关吗
无视了大白后,李春秋转身再次将目光看向眼前灵气的出口。
“铸仙秦于先秦,以此一世之灵气灌溉之,可否”
李春秋有心铸就仙秦,首当其冲的便是灵气干枯的世界。
这个世界没有灵气,那便用另一个世界来铸就吧。
“只是灵气讲万有引力吗”
李春秋低头看着那涌动的灵气,若有思索。
要是灌入此世的灵气溢散到宇宙之中,那就白费了。
想到这里,李春秋抬起头开口道:
“常威,取朱砂、笔、水与竹简来此。”
一道声音传遍了整座府邸。
正在为白虎准备食物的常威缓缓站起来,一拜道:“诺!”
不一会,他便带着四位红衣女子走入庭院之中,四位女子一人捧着一件物件,自前而后,分别是笔、水、竹简与朱砂。
李春秋放下小白虎,取了毛笔,倒水浸湿了朱砂,然后抬笔沾了沾朱砂,在展开的竹简之上勾画起来。
一道道灵气随着李春秋的落笔汇聚在了红色的朱砂之上。
灵气扭转成了一道道奇异的笔迹,勾勒出一种极其古怪的文字。
淡淡的文字在形成之后,开始排斥一切的灵气。
李春秋一连画完了四份竹简,才停笔下来。
“将此四竹简,挂于此庭院四方。”
“诺!”
常威什么也没有问,只是令四位红衣女子走了下去,然后自己缓缓一拜后退去。
在四道封符落于四方之后,整个庭院之中的灵气似乎瞬间四方被禁封了起来。
涌动的灵气就像是泳池之中放出的流水,被拘禁在这狭小的空间之中。
“接下来就看看这灵气是否会流失了。”
“如果可以的话,等着我李春秋,仙秦不会远了。”
&n
第三十三章 修道之法
云雾遮掩庭院之中,赵政闻言一拜道:“此学生之伴读。”
“伴读”
李春秋皱了皱眉,然后伸出右手在虚空之中一点,淡蓝色的道文浮现,这时赵政身侧的云雾忽然之间散开了些许。
两个已经在迷雾之中找不到北的少年,忽然看到云雾散去,赵政出现眼前,立刻喜极望外。
他们连忙跑到了赵政的身边,这时候才注意到那站在垂柳之下的李春秋,两人连忙慌张的对着李春秋拜道:“见过先生!”
蒙恬自然知道他们能够来此伴读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位置。
如此更是忐忑,生怕眼前的仙人将其驱逐出去。
“抬起头,汝等名何”
李春秋淡淡的声音在蒙氏二兄弟耳边响起。
“此舍弟蒙毅,吾为蒙恬,乃是蒙氏之后。”
蒙恬闻言正起身来恭敬道。
“蒙氏之后蒙毅蒙恬”
李春秋听闻名字之后,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两位少年。
“有点意思啊!”
随即,李春秋摇了摇头道:
“罢了罢了,既然来了,坐于赵政身后吧!”
“谢先生!”
蒙恬两人喜出望外道。
能让他们坐在赵政身后,这就说明他们被默许在这里听课了。
李春秋看着看起来比赵政还稚嫩三分的蒙恬,不由得笑了笑。
战国之时,有两人是匈奴闻风丧胆的,一者便是日后让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蒙恬,一者便是屠戮了十余万匈奴的赵国武安君李牧。
只是,蒙恬在此,李牧何在呢
或许我来了,他的命运也成不了那武安君了。
李春秋收回思绪看着蒙恬,
而我如果教授这蒙恬道法会如何呢
一个战场之上的万人敌,会是如何呢
想到这里,李春秋准备为今日换一个教学主题。
“今日本来所讲忽然不想讲了。”
李春秋的声音淡淡的响起。
话音落下,三人为之一愣。
难道是因为我带伴读,所以师尊本来想讲给我的现在不讲了
赵政心中暗道。
而蒙氏兄弟也同生此念。
他们甚至战战兢兢,不敢抬头看李春秋的脸。
就在三人心如行刀山之上时,李春秋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日换讲修道之术。”
三人心中猛然一跳。
修道
难道是
三人抬起头来,六双眼睛之内如有金光。
在三个少年身前的李春秋,白雾飘荡在其脚下,杨柳为其折腰,其器宇轩昂如上古之仙人,却面色肃然。
“修道之术,不可轻传,汝三人需谨记,若有人敢私自传道于人,必贬汝等之魂于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轮回之所。”
李春秋的声音很轻,但是三人都能感到其中郑重。
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轮回之所,三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是不妨他们想象。
那必然是一个恐怖至极的地方。
“弟子谨记!(吾等谨记)!”
三人拜首道。
语气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轻慢。
李春秋淡淡的点点头,然后淡然的双目之中似乎燃起了火焰。
一道如同天雷震动般的声音响了起来。
庭院之中的雾气似乎随之化为了异象。
在云雾之中,赵曦成静静的站在李春秋的身后,一手持笔,一手持竹简。
如李春秋所言,此后他便是记录之人。
“夫修道者,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乃生人逆命之法。”
“此法,欲求者唯超脱天地之外,天地灭而吾不灭,众生朽而吾不朽。”
煌煌天音震动着一切,也震动着赵政三人心。
长生不死,不朽不灭。
这才是最动人心魄的道法,超越这
第三十四章 春风十里
天下有几人可以染指长生不死
又有多少人不甘于枯朽而亡
已经须发斑驳的赵曦成知道这一定有着无数人,自古而来他们在历史洪荒之中湮灭,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而所有人觊觎的便是他手中刻画的文字。
拂过手中的字迹,赵曦成现在却可以触碰这多少人都看不到的无上辛秘。
那位仙人究竟想做什么
赵曦成猜不透。
他只能默默做着篆刻的工作。
庭院之中,弥漫的雾气里赵曦成放下了笔管,拿起了刀笔,在已有的文字之上,将其篆刻出来。
一点点的木屑扬起又落下,纷纷扬扬。
一个又一个篆文出现在竹简之上。
而在赵曦成的身边,一身丝质黑衣的赵政,正仔细的端详着手中的木人颅骨顶部的穴位,口中还念念有词。
“百会穴、后顶穴、风门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在赵政的右手边蒙恬站在赵政身旁细细打量着木人胸腹的穴位,心中不断的默记着。
“天突穴、檀中穴、鸠尾穴、巨阙穴……”
蒙毅则是站在另一侧,背着木人身后的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
所谓学者,心有志则学不馁。
三人年纪虽小,但是皆是雄志于心的人,非是无志之辈,自不需要他人督促。
坐在垂柳之下的赵曦成一边在竹简之上刻字,一边打量着眼前的三个少年。
今日之人求学,昔日之人谋也。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位中间的少年,便是他那位侄儿的孙子,也是仙人断言掌大秦国运之人。
赵政可并不知道眼前的那位老人会是自己曾祖父一倍的人物,他现在的心神全部放在了手中的木人之上。
修道的入门,偏差毫厘便足以丧命。
他不敢丝毫掉以轻心。
看着赵政的神情专注的模样,赵曦成忍不住赞了一句:有吾秦王室遗风。
长者看自己的后辈总是越看越顺眼。
这叫自己家中的都是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