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尤其是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似乎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友好,伴君如伴虎。
“大秦始皇帝陛下,承天景命,是长门一脉眼拙,来晚了。”
冲虚一拜到底,他师尊说了只要他足够恭敬,那么大秦始皇帝便不可能杀他,因为他是第一个来投靠大秦的修士,杀了他就是寒了所有的修士心。
师尊的套路虽然一直很脏,但是他说话从来都是很有作用的,冲虚此时也只能寄托希望于自己师尊不会坑自己了。
冲虚只听到一声轻笑声,然后那位大秦始皇帝陛下笑道:
“答得不错,抬起头吧,朕也看看第一来找朕的门派弟子是何等模样。”
冲虚闻言缓缓抬起了头,在抬头之际,他看到了一身黑衣的配有绶带的嬴政。
黑衣帝王。
衣冠者,则天地之法相,着人身之威严。
佩戴着黑衣龙袍的嬴政,随是少年,但那帝王威仪已然不能直视,龙者,皇也,凡人不可视也。
冲虚连忙低下了自己头,现在他有些明白自己师尊的意思,为什么师尊哪怕卖了那么隐世门派也要交好这位帝王。
那些隐世门派危矣。
“不错,也算是一表人才。”
“始皇帝陛下赞缪了。”
冲虚屏着气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很谦卑。
嬴政笑了笑,似乎刚刚对于隐世仙门的话不是说给他听的一般。
“朕说你一表人才,又有谁敢反驳”
“是草民惶恐了。”
冲虚再拜道。
这时候,一道声音从大秦始皇帝行宫之外传来。
“禀始皇帝陛下,韩非到了。”
把玩着华美茶具的嬴政,放下了自己手中的茶具,摆了摆手道:
“请进来吧!”
不一会,随着内官传召,韩非从宫门之外随着禁军走了进来,入了宫殿,韩非行了一个大秦礼节道:
“臣韩非拜见大秦始皇帝陛下。”
他的结巴在太阴学宫已经早早被治好,在太阴学宫之中,结巴本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嬴政点了点头,抬了抬手,示意韩非站起身来,然后道:
“对于那锦衣卫,想的如何了”
韩非拱手而拜道:
“臣旧韩国之王室遗孤,始皇帝陛下既然不在意臣之身份,臣自当效犬马之劳。”
韩国王室与他要好之人,基本上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世帝王
嬴政走的路,前人未曾走过,后人也大可能不会再走。
天庭的建立,是将所有世界纳入一个新的秩序之中,而嬴政现在做的便是建立这个新的秩序。
从这个世界的开始,一点一滴,都要成为未来诸天万界的模板。
无论是军功制度、朝堂体系,还是对于这些门派的处置方法都要被为未来奠定基础。
而关于这些仙门的处理便是其中一部分,嬴政相信韩非懂得他的用意。
………
日头不知何时已经临近了西方大地,光华不再那般的刺眼。
出了大秦始皇帝的行宫之后,韩非与蒙毅告退,带着冲虚出了北郭城后,他见到蒙恬。
这位大秦始皇帝昔日的伴读书童,此时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官统帅。
昔日从那位春秋仙人入主大秦开始,天下诸国便知道会产生剧变,但是谁又能想到会是这种惊天剧变呢
韩非问这位大秦武将统帅手中拿到了第一批锦衣卫的骨干之后,转身便离开了大秦的军营。
当天夜色还在朦胧之中,韩非又在北郭城之中,拿下一片老宅作为锦衣卫临时的驻地。
在驻地之中,他从冲虚那里拿到了那份来自于长门山提供的信息,那是一张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的画满了此世修道隐世仙门的信息,并且详细标注了其中哪些是叛逆,哪些是还未曾动手的门派。
“标注的倒是清晰,但这上面还有所遗漏吗”
韩非将地图扫视了一遍后,问道。
跟了韩非一路的冲虚闻言连忙开口道:“除非有自古而来不曾出世的门派,否则这已经是所有的隐世门派了。”
韩非闻言瞥了冲虚一眼,道:
“你最好希望没有遗漏。”
冲虚连忙道:“自然不会,韩指挥使,接下来需要冲虚如何做”
“先不着急,你将那些叛逆门派再描绘出来一张图,单独出来。”
将手中的地图收了起来,扔给了冲虚。
冲虚呆了呆,要真的将这些隐世门派的信息递给那位大秦的将领,怕是它们真的要从世间除名了。
二十万有着修为在身的修士,加上那恐怖的军阵,在人间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他们。
“真的要将灭门”冲虚小声问了问自己上位韩非。
韩非看了一眼冲虚,若是那些人还没有触怒大秦始皇帝陛下,那么这些人倒是还有活着的机会。
但是可惜,当初他们有机会,却没有珍惜。
“自然需要灭门,帝王诏令已下,君无戏言。”
韩非伸出手指在那地图之上敲了敲道:
“这些人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了,因为从他们放弃了始皇帝陛下给出的机会之后,他们已经出局了,这些人大部分会由大秦精锐进行清理,但是我会特别留出一些。”
说到这里韩非顿了顿,一双目光紧紧地盯着冲虚,将冲虚看得有些发慌。
他颤声地道:
“韩指挥使,您看着我干什么”
韩非忽然笑了笑,缓缓吐出一句话。
“留给你们递上投名状的机会。”
“投名状”
未等冲虚再次开口,韩非轻轻在冲虚肩膀之上拍了一拍,他今日要回大秦,大秦锦衣卫的人选,他心中早有定数,没有时间跟冲虚多言。
“等你将图绘制完,将叛逆门派的图交给蒙恬将军,请他留下三两只有代表性的老鼠,他会懂我的意思。”
说完韩非转身便离开了北郭城,往大秦而去。
他之所以之前没有直接在蒙恬的军中展开那副地图,便是因为其中那些要收在他手下的门派信息不能遗漏在军方手中。
锦衣卫,锦衣夜行,如何能不隐秘呢
大秦始皇帝陛下是希望锦衣卫成为一柄隐匿在黑夜之中利剑。
韩非可不能违逆了大秦始皇帝陛下的意志。
在锦衣卫的领地之中,在韩非走后,只留下冲虚握着自己手中的地图,望着地图不知所措。
“投名状”
“师尊,这就是你选择了大秦的原因吗”
冲虚没看到大秦对于修道者的丝毫畏惧,他看到是无所畏惧,似乎在他们的眼中,修道门派只不过是一群跳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辈子几回?
魏无涯看着再次陷入闭目养神之中的李春秋,只能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憋在心中。
尽管他很好奇那位春秋先生的弟子,但是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让春秋先生强行开口。
两世帝王什么叫做两世帝王魏无涯实在是想不明白。
既然想不明白,那么就先将这个消息传给老头子,魏无涯在心中想到。
和李春秋呆了这么多天,他已经在知道自己传消息的行为,春秋先生完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去让南宫先生想想办法吧……魏无涯总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机会,就是从来没有见过春秋先生的徒弟,他总觉得这个机会有些不现实。
将这件事情想通透之后,魏无涯抬起了自己手掌,看着之前留下的湛蓝色的赦令,那上面的文字像是浮现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每一个离奇的文字似乎都在跳动着独有的道韵。
“赦令吗”
魏无涯很快将注意放在另一方面,刚刚春秋先生说只要自己在手中赦令存在的这一年努力修行,便可以打破自己根骨已定的事实。
这赦令到底是有着什么神通,竟然还有着这个作用
之前魏无涯也曾看到过这种赦令,不过那都是李春秋在与那些已经证道人灾的高手交手的时候才能看到。
湛蓝色的光华包裹在赦令之上,赦令裹挟在李春秋身上,便是那些证道人灾的三教立教之人,也只能被李春秋压着打。
那位来自于白鹿山天下书院的女先生也曾经说过,夫子曾经说过,他之所以会输给李春秋,也是因为他身上的赦令。
看来这赦令真的是了不得的神通,或许是李春秋先生不外传的神通。
魏无涯想到这里转头看向了空禅小和尚,那位天下书院的女先生太过于高冷,还是这位小和尚好相处一些。
小和尚空禅看到魏无涯看了过来,似乎明白了魏无涯想问什么,他双手合在胸前,无奈地道了一声佛号之后道:
“这赦令,小和尚也未曾见过,你别问小和尚。”
空禅小和尚就差没有直接给魏无涯说不要跟他说话了。
这个轿子就这么大,里头就四个人。
李春秋神秘莫测、道法精深,魏无涯可不敢撩拨,至于那位儒家的女先生,眼高于顶,完全看不上魏无涯。
只剩下空禅小和尚一个人,被迫和魏无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魏无涯还跟他聊那春华楼上的莺莺燕燕。
他可是和尚唉!
能不能尊重一下他的职业。
小和尚无奈的道了一声佛号之后,不再说话了。
闻言,魏无涯再次将目光转向了李蒹葭,寄希望于她可以给出一些有用的提示,可惜这位女先生,只是淡淡道:
“这我也不知道。”
两位传承于三大教的人,虽然没有得到李春秋的告知,但是他们也猜得到,这肯定是这位邀战天下的不世狂人秘法。
属于惊世的传承之法,也不知道这大楚一字并肩王的世子哪里这么好运。
魏无涯见此只好罢了。
实际上,他们猜测的也不算太远,这确实是李春秋的秘法,但是却是从一个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通天石碑之上悟出的。
越是修行,李春秋便越是觉得,这赦令与其说是他悟出的,不如说是通天石碑上面携带的传承,这似乎是那位通天石碑的主人留下的传承道法。
这让李春秋对着道法敢加上心了,一位凌驾于诸天万界之上的无上存在,一位可以将诸天万界装入一方石碑之中的人物留下的道法,必然是超越诸天万界的法决。
而那柄有可能被那位通天石碑的主人亲自封印的凶剑,必然也是一柄超越一切的神兵。
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遇见那个级别的人。
还是要好好修行啊!李春秋在自己的心中暗暗道。
真武山,处于深山之中,人迹罕至之处,不同于其他两教,此世的道教处于一种几乎半隐世的状态之中。
真武山的老君态度就是“有缘便收,无缘便在山门之外候着吧”。
而此世的道教弟子的态度,就更是奇特,有点像是后世之中,那些接受精英教育的人,看不起那些接受义务教育的人。
不过,李春秋必须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之中,道教确实整体要比其它两教强势。
道教精而不杂,可
第三百二十七章 易主
真武山,云雾缭绕,将万山隐匿到了那云雾的深处。
空禅小和尚与那儒教天下书院出来的女先生顺着云雾而上,朝着那真武山之上而去。
但是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这毕竟是道教圣地,虽然那位真武山的老君并不在意这些,他的那些弟子未必不在意。
而且李春秋与真武山老君的战斗,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参与进去的。
他们也只能在远处山崖之上,远远看看。
但是正像是魏无涯想的那般,即便是再远地看上一眼,天下第一的争斗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
尤其是李春秋,明明他只是真仙的境界,可他的法力与实力却完全超越他本身的境界,这其中一定有着玄妙之处。
其实两人想到的也没有什么不对,李春秋的一切都来自于通天石碑,从泰山崩碎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便被彻底的改变了。
“春秋先生,我在这真武山已经等了许久了。”
真武山之上的峰石之上,身着百衲衣道袍的老道倚靠在那真武石之上,他便是此世真正的天下第一人——真武山真君张君宝。
昔年他张君宝便是从这块石头上悟道天地,下山之后,天下无有敌手,断四海之水,绝天地之道。
后归山遁隐三年,在这真武石之上顿悟天地灾劫,证道世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