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证道之时天地共庆。
无敌的久了,终于有人能来挑战他了,老道心中却是很高兴的。
“张君宝,道长也是好名字。”
李春秋微微拱了拱手,他也不太清楚这名字究竟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客套一下。
“客套话,我们也就不必多说了,若是打完之后,你还有心与我这邋遢老道聊一聊,那么就在这真武山上之上聊聊,若是你还有事,那就趁早下山去,岂不快哉”
略显邋遢的老道拎起腰间的葫芦灌了几口后,手中酒葫芦一转,一道酒水凭空而起。
一瞬间便穿越了空间到了李春秋的身前,李春秋周身湛蓝色光华,虚晃的光华在虚空之中胶结,化为了那神秘莫测的赦令道纹。
虚空之上,玄之又玄。
酒水瞬间崩碎,落下。
邋遢老道神色慎重了起来,将那酒葫芦系在了腰间,笑了起来。
“好好好!果然有着两把刷子,但是春秋先生,老头子可比那一个秃子、一个老好人,要更有那么一些本事。”
“老家伙我活着他们两人永远不可能是天下第一,虽然老头子也不在乎,但是我就是不想给他们。”
“今天且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拿走。”
老道大手一挥,百衲衣那宽大的袖袍,一瞬间将整个天地似乎都遮蔽了起来。
大袖揽乾坤,翻手覆世间。
远处山峰之上,旁观的一佛一儒两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整个天地变黯淡了下来。
下一刻,无尽的灾劫与大道在黑暗之中如同丛生杂草一般疯长起来,像是天地寂灭,大道轮回一般。
“证道,证的便是天地灾劫,那两人家伙肯定也与你看过,但是老头子还是想看看你是如何从这灾劫之中逃离的。”
老道的声音如时的响起。
“既然道君想要看,那李某人便献丑了。”
李春秋处于混乱的黑暗之中,却丝毫不显得慌张,他轻轻地抬了抬手。
湛蓝色的光华更加的闪耀起来,在黑暗的世界之中,一个湛蓝色的太阳在虚空之中升起。
无尽的灾劫在一瞬间被破碎,像是遇到了不可言明的克星一般。
“这便是你能够无视证道者落法成灾的原因吗”
黑暗之中,那位真武山的老君似乎能够看透这方黑暗世界,他言语之中带着惊叹。
而在另一侧观战的小和尚空禅和李蒹葭却是有些狼狈,灾劫不可轻起,尽管黑暗之中的灾劫已经全部被逼退,他们却已经沾染了灾劫的气息。
若是不能去除,说不得他们最近就要遭罪了。
证道者,为什么被称为证道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啊!
“我的道,便是镇压一切的道!”
虚空之中的黑暗被彻底地照亮之后,李春秋虚空之上,一拳而出。
昏黄黯淡的黑暗之中,一瞬间似乎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开口,刺眼的阳光从其中露出。
罩住天地的幕布一寸寸破碎。
真武山
第三百二十八章 乱象
云层之上,苍鹰滑落,落入了绵延不断的宫殿之中。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三层玉楼之上,一身黄衣龙袍的宋国皇帝从苍鹰身上取下了那信件,扫视了一眼,抬起头道:“天下第一易主了,三大教的人真仙之上,全部被那位白衣的不世狂人封了修为。”
“我们的机会来了。”
“绕过内阁,攻白鹿山。”
大宋立国八百年了,但是在这大宋真正说话算话的人却是那白鹿山的主人,这是大宋天子忍不了的。
他韬光养晦为的便是能够收回他的权利,这一刻,便是他最好的机会,三教说是三教,却是同理连枝,藕断丝连,三教掌教只要依旧在那落法成灾的证道境界,他便不敢动手。
但是现在横空出世了一位狂人,强破大楚皇城,邀战天下,将三教掌教全部打落了境界。
三教真仙全被封了修为。
“唯一的机会啊!”大宋的皇帝呢喃自语着。
大宋皇城之中,大宋三万禁军精锐倾巢而出,朝着那白鹿山而去,满朝文武被禁足,这一刻,这位大宋的帝王要收回他的权利。
………
于此同时,大晋也像是与大宋约好的一般,六万大晋精锐朝着那大悲佛窟之上的空禅寺而去。
自古而来,灭佛的帝王都不在少数,僧人无有赋税,不事生产,却占有着大量的财产与耕地,简直是大晋的土财主。
以往,有着那位禅宗之主,大晋皇帝便是有着千万的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现在………便是最好的机会啊!
灭佛!
这灾祸自六百年前便已经深深埋下了,这一刻才露出它的锋芒。
三教圣地绵延两千年无有任何格斗,却不想清静在这一刻被彻底的打破,只有真武山,平静依旧。
那位真武山的真君向来不问世事,弟子也收的少,万法凭缘,却竟没有被人盯上。
当然,这也或许是因为李春秋还在那真武山之上的缘故,虽说那天下第一的位置易主了,但是那天下第一还在那真武山之上啊!
真武山之上,被李春秋激散的雾气逐渐回到了这崎岖陡险的山峰之上,可是说是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
李春秋与真武山的真君张君宝盘坐在那真武石之上,两千年来,这块普普通通却非同一般的石头之上,等来了他的第二个客人。
在李春秋和张君宝的中央,摆着一盘棋子,不同于后世人为制造的棋子,这棋子每一个都是石子由老道亲自研磨而成,带着玄之又玄的道韵。
其可以帮助还没有彻底证道的证道者,体悟阴阳灾劫。
李春秋捏着那纯黑色棋子似乎是入定了一般,半晌也不见动弹,玄之又玄的道韵流转在他的周身,这一切灾劫生而又落,生死往复。
他周身之侧,那稚嫩的草木生生死死,轮转不息。
在真武石旁,魏无涯一行人凭着李春秋的面子,也侥幸上了这道家的圣地真武山。
真武荡魔的浩然之气,犹如长存。
魏无涯没有看到那天下第一的争夺,有些遗憾,山上之后又盯着入定的李春秋看了近乎一个时辰,有些不耐地朝着小和尚空禅问道:
“春秋先生要这样持续多久”
小和尚空禅与李蒹葭五心向天盘坐在魏无涯的身侧,从他上山开始,两人的坐姿便从未变过。
魏无涯只当两人观战似有体悟,正在顿悟罢了。
但是现在空禅小和尚竟然奇怪地没有开口,魏无涯转过头才发现他的面色之上似乎带着一股黑气,隐匿在印堂之下。
这时候,另一道声音响起。
“那要看他的证道劫数何时能够结束。”
魏无涯回过头,却发现说话的正是那位真武山的老道,昔日的天下第一人。
魏无涯呆了呆道:
“所以我们要一直在这里呆着”
老道随意地依靠在山崖
第三百三十九章 聪明人
真武山之上,李春秋与真武山的老道,缓缓着下着棋,他们落子很慢。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心算已经超越了所谓人的境地,十九道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挑战与秘密。
但是这棋局之上,除了本有的棋子胜负之外,还有着这大道争锋,真君虽然一身修为被封,可道心却依旧。
与李春秋下的有来有回。
而且这局棋不过是帮李春秋更好的渡劫罢了,输赢都是天边的浮云。
天地大道如同阴阳的碾盘不断在李春秋身上转动着,历练着李春秋周身每一寸的法力与神魂。
李春秋将天下所有真仙境界之人都打落之后,这世间再也没有能够危及到他之人,此刻他正将每一寸法力都用于加速这种锤炼。
那些只是在传闻之中“燃烧军团”虽然还没有降临,但是李春秋心中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似乎那些“燃烧军团”明天便是在这里降临。
无尽的灾劫在李春秋身上起起灭灭。
人灾证道,最重要的便是从天地之中的体悟那灾劫之道。
也正是因为天道不断用这种道的韵味来磨砺应劫之人,所以应劫之人才受到天下所有的人的不喜,从而让世人全部入劫。
李春秋持着黑色的棋子,定而不动,双眉紧皱似乎在思索着些什么,半天之后他才忽然开口道:
“宋国国君败了。”
李春秋平静地说着这个结果,就像是他刚刚目睹一般,便是真武山的真君张君宝也有些吃惊这种预见,他现在也不太明白,李春秋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张君宝还是饮了一口酒水之后回道:
“他本来就赢不了,三教立教两千年,两千年的底蕴不是一任帝王能够消弭的。
宋国整个朝局都是被儒家把控,甚至于宋朝之外的另外十八国也都有儒家的弟子手握重权,一位君王又能如何清扫不成,反受其咎。”
一句话,将儒家的势说的清清楚楚,儒家遍布天下,门生弟子几乎遍布十九国每一个角落,这便是儒家的势。
李春秋持着棋子微微点了点头,继续道:
“宋国战败之后,南秦、南梁、巴国、燕国四国齐攻。”
这正应了那句话“清扫不成,反受其咎”。
这场战争便是儒生挑起的,这便是儒家的势。
天下王朝的根基都在儒家。
老君继续喝着小酒,享受着那甘醇的烈酒顺着自己的喉咙而下。
“这世间真的有机会争天下的,楚国、吴国、后明,其他的不过是戏台子上的配角罢了。”
“老头子我虽然并不太研究着十九国,但是毕竟已经活了两千多年,终究是知道些的。”
随即老君那被李春秋击碎了袖袍的那只手指着魏无涯,打了一个酒嗝,道:
“这小子若是没有春秋先生参这一手,有那帝王之命的势头。”
这话可让坐在两人不远处的魏无涯吓了一个踉跄,连行气都差点走岔了。
魏无涯这几日在李春秋与老君的棋盘之侧,随着老君的指点修炼着那《真武道简》,这位道家的天下第一人一点也不介意别人修炼他的功法。
按照他的说法,这就是缘法。
这是个鬼的缘法。
“真君,您也是两千多岁的老前辈了,话可不能乱说。”
魏无涯尴尬地笑了笑,然后道:
“这话要让大楚皇帝听了,我要有大麻烦。”
魏无涯本来听的正兴起,这几日魏无涯才知道这春秋先生除了打架猛的一塌糊涂之外,世间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出不了他的眼中。
他说那白鹿山被宋国国君攻打,结果白鹿山真的被宋国国君攻打了,魏无涯接到自己父亲的信件之后,估算了一下时间,这位春秋先生真的就像是在现场看到了一般,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便知道了。
但是两位大佬聊天聊着聊着似乎歪楼了。
第三百四十章 最后的战斗
聪明人
这他娘的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魏无涯有些想不明白,但是他了解自己的师傅南宫楚,如果说他在信封之中没有说明,那么说明这件事情不适合在信件之中说明白。
算了,自己的师傅和家里那老头也不是什么相易与之人,他们应该有着自己的谋划。
自己还是先练武吧
既然想不明白,魏无涯决定不再想了。
这真武山之上,不是想俗事的好地方,倒是真的是修道的妙地。
装了这么多年的纨绔,当魏无涯见到修道者真正的通天蹈海的神通之后,他便想自己有一日能够到了这种的境界。
昔日天下第一的道法,现在天下第一的赦令,他总该练出来些名堂。
一旁的小和尚空禅与那女先生还在化解那灾劫之气,没有醒来,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再次化解,也是因为前后两位天下第一人都在他们的身边。
一般的灾劫,根本无法近身。
黑白两子,世间乾坤,李春秋与那真武山的老君一天两三子的速度落子着,世间十九国却风起云涌。
真武山处六国地界之交,却如同界外之地。
此世的天下,正如李春秋所想那般越发的混乱起来。
十九国相互谋划,或是联合,或是攻伐,这平静的世界已经彻底乱了起来,或许不久之后,这真武山必然会是必争之地。
在李春秋这方世界乱象纷呈之时,另一方世界之中。
蒙恬正在缓缓推进大秦实际地域统治范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