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吕不韦自忖城西巨石人太阴学宫的建造进度,和那位仙人的心思。
不出意外的话,太阴学宫之中真正传出秘密的时刻便应该是诸子百家进入咸阳的时候了。
按照他对于古籍之中仙人的揣摩,仙人降世多为教化世人。
想来这位应该也是如此吧。
那么百家皆至之时,这就将
第四十二章 少年之志
天又亮了。
清晨的微风之中,公子府邸的勋贵车马再次驶过咸阳街头烧制的石板之上。
骏马的嘶鸣声和车轮的吱吱声,在安静的清晨奏成独特的音乐。
一身黑衣的赵政坐在车乘之中,轻轻抚摸着怀中的青铜箱。
他怀中的青铜箱上刻着玄鸟之象,这非王爵贵族不可得之,其尽显大气。
而青铜箱里面则是放着商君书简,皆是当年商君亲手所书。
这些书籍都是子楚从王室的收藏之中翻出的孤品。
像是珍惜着珍宝一般珍惜着手中的青铜宝箱的赵政,侧着头问着身边蒙恬道。
“蒙恬,商君应是何等人物”
抱着武安君白起佩剑的反复擦拭的蒙恬此时正一脸傻笑,听到赵政的询问之后,
蒙恬将手中的剑小心翼翼的放到了双膝之上,确定不会跌落之后,他抬头道:
“吾曾闻人言:秦国也,兴于商君也,亦是霸于商君也。”
“《秦律》传之百年,大秦一日不灭,商君便一日不死。”
“其为秦法之祖,必传之万世。”
说完,蒙恬又轻轻摸了摸武安君的佩剑,轻轻的问道:
“王孙,汝说吾可否见武安君”
蒙恬眼中充满了崇拜与向往。
武安君,这是春秋战国之中所有有志于武将之人,最期盼的封号。
而在秦国,白起则是更以其三十七年无一败级的战绩赋予了其独特至极的含义。
以武安天下,是为武安。
大秦士卒勋贵有几个不想见一见这位战神。
一想到他可能就要见到武安君了,蒙恬心中便忍不住的兴奋。
“见武安君”
赵政脑海之中,浮现出了自己师尊盘坐在石台之上如同神魔的身影。
师傅想做,自然是可以做到。
在他眼中自己的师傅应该是无所不能的。
“自无不可!”
“可以吗”
在赵政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复,一向稳重的蒙恬忽然之间又有点不安了。
“见武安君,吾有些胆怯。”
这时候,蒙恬看到了坐在他对面的蒙毅。
“蒙毅,汝为何不为所动”
“非是如此,不过汝等爱不释手,吾抢不过!”
蒙毅摇了摇头,似是无奈的摆了摆手道。
一个是大哥,一个是王孙。
他能抢过谁
看着蒙恬装作可怜的样子,赵政与蒙恬相视一笑,然后赵政问道:
“蒙恬,商君与武安君,汝更高看谁一眼”
“皆龙凤也,岂是鱼虾可评”
“师尊,若知汝自诩鱼虾,日后怕是汝再也听不到课。”
“莫要吓吾。”
蒙毅做了自己惧怕的表情。
然后三人同时一阵大笑。
在几个追逐偶像的少年的笑声,车马越行越远。
少年当立志,立志者不负少年恩泽。
………………
………………
雾气缭绕的院落之中。
李春秋此时正盘坐在石台之上,着笔写着修道的道法典籍。
随着手中的毛笔的起转承合,墨汁在竹简之上肆意挥洒着。
李春秋落笔很快,不一会便写完了一卷书简,然后将竹简放在了身侧。
放眼望去,石台之上几乎铺满了书简。
而在石台之侧,赵曦成不时取下新的竹简然后以刀笔篆刻起来。
这些竹简之上,皆写的是修道之法,有的高深,有的浅显。
可比之李春秋教授赵政的还是要浅显的多。
就在李春秋落笔写完又一卷竹简后,赵政三人走了进来。
“拜见师尊!”
“坐。”
李春秋淡淡道,然后缓缓将刚刚落笔写完的书简放在了身侧。
“诺!”
在三人坐定之后,赵政和蒙毅上前呈上了青铜箱与长剑。
“师尊,此为商君之书。”
“先生,此为武安君之剑。”
李春秋右手手指一点,长剑与青铜箱皆是凭空而起,落在了石台之上。
然后李春秋的目光落在了武安君的佩剑之上。
剑有三尺三,气可吞山海。
“铮!”
利剑出鞘,李春秋屈指而弹。
长剑轻吟,凉风肃杀。
“如此肃杀之气,也只有武安君之佩剑了。
第四十三章 天子之剑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头顶的太阳已经落到了西方。
夕阳下,赵政的影子拉的很长,但是他手中的长剑仍旧不断的拿起又劈下。
可除了滴落的汗滴之外,只有剑前的草木微微晃动。
倒是,蒙恬拔剑之后劈出了一丝淡淡的剑气,已然将木剑之前的青草斩落。
而蒙毅却早已经不执著于劈,一把木剑在他的手中几乎要舞出花来。
蒙毅和蒙恬终究是将门世家,两人皆是六岁习剑,他们少时的玩具就是各类兵器。
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皆是熟练至极。
蒙毅在此世的剑术,确实可以称得上长剑如风。
可惜,或许是之前练得剑术记忆太深刻了,他反而没有蒙恬进步的明显。
在三人远处,李春秋靠着白虎,坐在草丛之中,吹着暮色帷幕之上的凉风。
“如何”
李春秋用手轻轻碰了碰白虎,指了指远处三人道。
“吼!”
白虎翻了个白眼,无奈的看了看自己的主人,应付的吼了一声。
李春秋笑了笑,这老虎最近白眼翻的越来越熟练了,而且表情越来越人性化了。
如果不是它依旧怂的旷古烁今,李春秋都觉这家伙要成精了。
“可惜,都差了许多。”
李春秋望了望远处的三人,然后随手掐落一片草叶,激射而出。
草叶将赵政手中的长剑击落,木剑插在了地上。
闻声,赵政三人都停了下来,转头看向了李春秋。
李春秋站起身来,随手拔起来了插在脚边的木剑。
“剑,不可苦学,悟性,很重要。”
“悟透了,一剑可开山断河。”
李春秋随手一剑劈出。
同样的举重若轻,但一瞬间便将青色的大地上撕裂出来一条黄褐色线条。
李春秋将手中的剑轻轻的一转,道:
“人手中之剑独一无二,所学皆为外人,唯有悟出才是自己的。”
然后他转过头看向赵政道:
“汝曾记否,汝来此求学时,我曾问汝:欲求为何。”
赵政一拜道:
“徒儿,记之。”
李春秋淡淡的笑了笑,
,然后将手中的木剑插在了地上道:
“今日通晓了”
赵政点了点头,慎重的看着李春秋一拜道:
“徒儿欲学之术,当平天下四海之社稷,征星辰大海于脚下,开大秦百世之根基,长生不老,威压百代。”
他的声音不大也不小,可在场之人却可以听出其中的认真。
蒙毅与蒙恬手中的长剑同时掉落。
这志向!
一时间,空气之中安静极了。
直到趴在地上的白虎,感到不对后嘶吼了一声才打破了宁静。
李春秋闻声拍了拍白虎的脑袋后,淡淡道:
“想好了”
其声音完全听不出喜怒。
“此当为毕生之志。”
赵政声音掷地有声。
“有点意思!”
李春秋笑了,他大袖一挥,插在赵政身侧木剑逆行而上。
赵政反手将其抓起。
“记住,汝所求,便是汝手中之剑!”
李春秋的声音响起。
“所求……便是手中之剑。”
赵政低下头看着手中淡黄色的木剑,木剑很轻,甚至拿起也感受不到那种驰骋沙场的感觉。
“剑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握剑,则剑便是人。”
李春秋最后道,然后再次拍了拍白虎。
白虎站立起来身来。
“想不通便回去好好想一想,再试三剑归城。”
李春秋跃上了白虎之上,背着三人淡淡道。
“忘掉师尊所教,剑与神合,气与意合,握起我自己的剑”
赵政只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出现了,而他就离那不可捉摸的悟道就差一点。
他握着手中再次一剑挥出。
可是除了木剑戴起来的风,什么也没有发生。
“不,不,不……”
“差了些。”
赵政吸了口气,平静下来了心。
然后他缓缓的睁开了双眼,一瞬间,似乎整个天地都不一样了。
赵政缓缓开口道:
“吾之剑,当为天子之剑。”
他的声音无悲无喜,却似有无尽的威严。
&n
第四十三章 天子之剑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头顶的太阳已经落到了西方。
夕阳下,赵政的影子拉的很长,但是他手中的长剑仍旧不断的拿起又劈下。
可除了滴落的汗滴之外,只有剑前的草木微微晃动。
倒是,蒙恬拔剑之后劈出了一丝淡淡的剑气,已然将木剑之前的青草斩落。
而蒙毅却早已经不执著于劈,一把木剑在他的手中几乎要舞出花来。
蒙毅和蒙恬终究是将门世家,两人皆是六岁习剑,他们少时的玩具就是各类兵器。
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绞扫皆是熟练至极。
蒙毅在此世的剑术,确实可以称得上长剑如风。
可惜,或许是之前练得剑术记忆太深刻了,他反而没有蒙恬进步的明显。
在三人远处,李春秋靠着白虎,坐在草丛之中,吹着暮色帷幕之上的凉风。
“如何”
李春秋用手轻轻碰了碰白虎,指了指远处三人道。
“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