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李春秋愣住了。
月色之下,从他的角度望去,此时大地就像是一片大海。
无穷无尽。
“所有说从古到今所有逝者都在这里吗他们都沉眠在地下”
李春秋低首望着脚下,自语道。
太古之初,谁人记之。
岁月往生,尽归尘下。
望着灵海,李春秋皱了皱眉,然后再次低声吟唱起了那招魂的歌言。
“桃山之墓兮,阴山之魂。”
“幽冥之鬼兮,黄泉之灵。”
“随吾之歌兮,来此之地。”
“随吾之铃兮,来此之地。”
“木为身兮,青烟为路。”
“魂魄归来兮,魂魄归来兮………”
在李春秋的歌声下,天地潮汐大海之中,魂魄脸上迷茫的神色似乎有一丝的松动。
似乎它们被引灵的歌言引动。
李春秋再次皱了皱眉头,缓缓继续开口道:“黑黔,生于丙丑年十月初九日子时,享年三十六,还不归来”
李春秋的声音在大地之上回荡。
而赵曦成则是愣住了。
“招魂”
远处,灵海之中,忽然有一个灵魂神色逐渐从迷惘之中醒了过来。
其从灵海之中分离出来,出现在地面之上,然后顺着离散的青烟朝李春秋这里飘了过来。
游离的灵魂穿透了一层层的城墙,走入李春秋的府邸。
最终,没入了李春秋的木偶之上。
“所以,所有的亡灵都是在这片大海之中吗”
“只要受到召唤,就可以超脱出来。”
李春秋握着手中的木偶思绪万千。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这里的灵魂似乎都处于一种没有自主意识的状态之中。
至少短时间之中都没有化为厉鬼的困扰。
“阴司的准备必须要提上议程了。”
李处请轻轻的放下了手中的木偶,屋檐之上缓缓落下。
然后将其余的木偶收了起来。
 
第四十五章 武安君白起
生可斩百万籍,死可统下阴兵。
夜色下,浓雾之中,深黑色的战甲上,寒霜密布。
两道幽魂,在虚幻与现实之中摇曳。
像是随时要散去,又像是随时要凝为实体。
石台之侧赵曦成须发都颤抖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恐惧,还是兴奋。
他伸出手指指着远处的武安君,道:
“武安君,可真是尊下”
可夜色寂静,寒气依旧,黑衣军甲之下,两个魂魄如同泥塑,没有丝毫的答复。
赵曦成浑身抖动的侧了侧头看向了李春秋。
“春秋先生,这……”
石台之侧,李春秋瞥了赵曦成一眼,淡淡道:
“不当知之,莫问之。”
说完之后,他将目光移向了眼前的寒衣如铁的两个魂魄。
庭院之中,寒风冷彻。
原本在地下站立的游魂已然全部散开。
像是遇到什么恐怖至极的事物。
为其威势所慑,而不敢前。
“生而人世无敌,死而鬼神皆惧,武安果然是武安。”
李春秋走到白起的身前。
“赵国,败的不冤;赵括,实在冤枉。”
白起一人站在最前,其已然是白发,可却不见丝毫的衰老之象。
而在其身后则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之人。
两人寒衣如铁,身上带着凛冽至极的寒气。
缠绕其身上的杀气更是入骨三分。
“归位!”
李春秋在白起的耳边淡淡道。
一瞬间,冰冷的魂魄像是受到受到什么召唤。
白起的游魂由虚转实,落入庭院之中的一座石像之中,石像大小与人等高。
在白起魂魄落入其中之后,本来面目不清的石像,瞬间化为了白起的模样。
九尺石像,寒气凛冽。
这时,李春秋再次转头看向了司马靳。
这位司马靳可是未来有名的司马迁的远祖,其与白起殉葬,一起死在了杜邮亭。
没想到生当相随,死后依旧相随。
“也算是忠义无双了,罢了,也不差你一个。”
“去吧!”
李春秋手指一弹,司马靳同样像是受了召唤一般,落入了另一座石像之中,石像之上面容一阵变化,化为了司马靳的模样。
“醒来!”
李春秋像是往事余音一般的声音,敲醒了两个逝去的灵魂。
白起的石像缓缓睁开了双目,凛冽的杀气与战意四溢,吹的庭院之中的雾气不断四散。
而在他身侧的司马靳则是要安静的多了,虽有杀气,却无此等之威势。
无尽的黑暗之中,白起醒了。
“吾已死”
嘶哑之中似有不可置疑的声音在庭院之中响起。
白起的石像抬起了头,望向了庭院之中的两人。
赵曦成只觉得在白起的目光之下,似乎自己血液都凝固了起来。
武安君死后,威势不减当年。
赵曦成是见过武安君,在那个年代之中,如果说秦王是秦国的王,那么白起就是秦旅的神,战无不胜的神。
那个年代之中,秦国所有将士的锋芒都被其的万丈光芒遮盖。
但却没有任何人不服。
甚至所有人都朝拜着这位秦国的战神。
那时的武安君的气魄与锋芒,便让人不敢直视。
可没想到其死后,更是威势无双。
“已死!”
李春秋笑了笑,他随手取下了浮在空中的长剑,反手一扔。
长剑如风,瞬间便落在了白起的手中。
“可又活了一半。”
“活了一半”
白起低下了头,“铮”的一声拔出了长剑,石质的手指轻轻的划过长剑。
“武安君白起自作用剑”九个字依旧有着淡淡的金光。
“赵曦成,汝为吾详述之。”
把剑擦拭的白起缓缓合上了长剑,淡淡道。
他声音平淡,却有着不可置疑的权威。
赵曦成感觉随着白起的声音响起,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之中,那个秦国战神的时代之中。
这也是秦昭襄王必杀白起的原因。
他的威望太高了。
白起于秦国,绝不仅仅是功高震主那么简单。
他还没有死,就已经被神话了。
“禀武安君,君上当是死而复生。”
赵曦成一拜道。
在白起的面前,赵曦成感觉自己的血液又沸腾了起来。
第四十六章 安居卧榻?
夜尽天明。
溢散的阴风被初生的朝阳照散。
斑驳的古城城墙又温暖了起来。
庭院之中,白起与司马靳坐落在角落之中,聚敛着无尽的阴气。
石像之上,已然凝结一层淡淡的寒雾。
石台之侧,赵曦成一边提笔篆刻着手中的书简,一边用余光看着那扫视着武安君的身影。
武安君真的复生了。
尽管,春秋先生说只是活了一半。
可赵曦成观之,分明是已经与活着相差不大了。
甚至因为是石人之躯,石人不知疲倦且力大无穷,加之春秋先生又授其修道之法,武安君必然更胜往昔。
“此于大秦而言,利弊如何”
赵曦成心中情绪复杂。
而石台之上,李春秋则是在继续落笔在竹简之上,肆意勾画。
在他得到的数千年记忆之中,不入流之修道之法有十二万九千六百,他不可能落笔全部写下,只有将其中的有趣的记录下来。
至于旁枝末节,刀剑拳脚那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李春秋现在在书写的便是二世皇朝集一朝之力编纂的天下武道两派的总纲《武经》。
《武经》总揽天下武道术法,分列各种武器、道法。
这是李春秋记忆之中,记录完整的典籍。
就在李春秋落笔过程之中,赵政与蒙氏兄弟走了进来。
相比于蒙氏兄弟,赵政的脸色便是要苍白太多了,可是他的脸上却仍旧带着笑容。
因为他成功了。
他的天子之剑,已然找到了韵味。
昨日握剑时,他真正找到了那种“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感觉。
“拜见师尊!”
“拜见先生!”
李春秋手中的墨笔不停,淡淡道:
“蒙恬、蒙毅,剑道未成,今日继续出城练剑。”
“诺!”
蒙氏兄弟一拜,然后立马转身离去。
见到赵政的昨日一剑之威,他们对于练剑更上心了。
院落之中,只剩下赵政一个少年。
李春秋看了赵政一眼,然后道:
“赵政,上前。”
赵政闻言朝前走了一步。
李春秋右手沾了沾墨汁,左手一指身侧累成的书简道:
“汝今日,此三十六卷剑谱需尽读之。”
“汝之剑道已初窥门径,然需涉猎百家剑术,方可更上一层楼。”
“学生遵命!”
赵政走到垒的像是一堵墙一般的书简面前坐下,这时候他才注意到旁边有两座石像屹立,阵阵寒风从石像之处吹出,将庭院之中的雾气扰乱。
那是
赵政愣了愣,他疑惑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师尊。
见到师尊没有反应之后,然后缓缓从书简堆之中拿起一卷书简,他瞥了瞥书简上刻的卷名。
“奉羽剑典!”
赵政将竹简舒展起来,读了起来。
但赵政和赵曦成一般,一边注视着自己手中到了工作,一边看着远处的两座石像。
石像之上涌动之风声。
刀笔与竹简的篆刻之声。
简易的毛笔与书简之间的书写之声。
还有书简的翻动之声。
很长一段时间之中,庭院之中都是恬淡而不嘈杂的声音。
直到,白起再次缓缓的睁开了双眼,一道气浪四溢,扰乱了庭院之中的清静。
他周身的气势越发的凝实,阴气阵阵。
本就威武不凡的石躯之上,寒气缠绕。
缓缓站起身来,白起朝着李春秋一拜道:“春秋先生,岁月无痕,起,欲一观咸阳城。”
李春秋手中拙笔不停,只是看了他一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