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常威!”

    随着李春秋声音缓缓响起,不多时一身着麻衣长袍的常威走了进来。

    李春秋未曾握笔的手轻轻一抬,指着石像道:

    “带武安君观咸阳城!”

    武安君

    常威心中一跳,转头看向了那尊石像。

    而赵政也猛然抬起了头。

    大秦的武安君只有一位——白起。

    李春秋轻轻吸了口气,再次沾了沾墨汁。

    “生生死死,前尘皆消,恩怨不可再寻。”

    “起,知晓!”

    石像一拜。

    “去吧!”

    李春秋再次书写了起来。

    这时,石像身侧的常威拱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白起裹挟着庭院之中的云雾,朝着




第四十七章 将之以帅
    初秋之日,长风渐起,

    十里长街,无数黑色的长袍被长风吹动。

    人群之中,一身寒气透骨的白起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吕不韦,石像的身体似乎将白起衬托的更加有着将天下之兵的气魄。

    “汝乃昔年救异人于危难之商贾。”

    白起淡淡道。

    “正是小人。”

    吕不韦是见过武安君的。

    昔年,他携公子子楚从赵国逃离的时候,因为巧合见过被秦国偷偷换去执掌秦军的武安君。

    吕不韦当时曾感叹道:武安君持兵甲,赵必败,亡国不过朝夕之间。

    奈何未曾想到,赵国确实是败了,却未曾亡,反而长平之战不久,武安君便被君王赐死了。

    命运之莫测,莫过于此了。

    “汝不错!”

    白起笑了笑,然后轻轻拍了拍吕不韦的肩膀道。

    吕不韦被拍的一个踉跄。

    白起摇了摇头,然后转身离去。

    咸阳城内,该看的已经看完了。

    他也该看看那位仙人说的大世是如何布局了。

    见到武安君行了过来,街道两侧之人,缓缓为其让开了大道。

    一位曾服兵役于白起手下征战的士卒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的石像,最终一拜到底道:

    “恭迎武安君归秦!”

    这就像是暗夜之中点燃了一点点烟火,紧接着零星的声音从人群之中响起,一位位士卒拜倒。

    “恭迎武安君归秦!”

    白起一步步走出,青泥石板两侧众人一个个拜倒。

    “恭迎武安君归秦!”

    众人的声音越来越大。

    沿着咸阳城的主干大道,从南朝着北方传去。

    声音如潮,一浪盖过一浪。

    像是海浪起伏,终究层层叠加成了无尽的大浪。

    整个咸阳城都陷入了大浪之中。

    而拜倒的众人也从士卒到了民众,一排排人拜倒。

    无数的勋贵闻声从自己的府邸之中走了出来。

    子楚与秦王也不例外。

    “他终究归来了!”

    秦王叹了口气道。

    “父王,儿臣是否错了”

    子楚望着远处有点迷惑,白起的威势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一位死了六年的人,竟然还有如此威势。

    秦王面色肃穆起来。

    “子楚,吾要汝牢记:汝君王也,君王无错。”

    “君王无错”

    子楚喃喃自语道。

    “君王无错,亦不可错!”

    扔下这一句话,秦王的目光望去了远处,那人声震天之处。

    武安君终于回来了。

    作为当年的公子,只有他知道他的父王当年为什么杀白起。

    他的父王之所以杀白起,就是怕自己驾驭不住白起。

    所以,哪怕不攻邯郸也要杀白起。

    军国之事,内忧远重于外患。

    秦王望着远处,嘴唇轻启却没有发出声音。

    武安君,秦王负了你,可秦人未曾负你。

    大秦,依旧是你的家。

    咸阳城之中,树叶与野草都随着众人的呼唤而震颤着。

    大秦民众终究没有忘记这位大秦的战神。

    十里长街之上。

    一瞬间,白起有一种错觉,他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南征北战的时代之中。

    他凯旋归来,秦王出城十里相迎,秦国民众夹道相迎。

    只不过那是他们喊的是“大秦万胜”,而现在喊得是“恭迎武安君归秦”。

    白起看着两侧拜倒的百姓,心绪如潮。

    他忽然之间笑了。

    “大秦终归,不曾忘却吾白起。”

    “王上,大秦不会忘记吾等,无论吾等是否身故。”

    “或许吾归来,便是苍天怜悯,吾白起将行尽未行之事。”

    在万众相迎之中,长风之中,白起朝着远处迈去,依如他当年凯旋而来。

    将军未老,烈士未暮。

    英雄不老于人心之中。

    盘盘青泥石板上,常威默默的跟在他身后,敬受着万民之拜,战战兢兢。

    他缓缓落后武安君数步。

    这一刻的荣光,只属于眼前之人。

    “秦人心中,无论天下有几人封武安君,大秦皆只有一位。”

    吕不韦目送着武安君白起远去。

    位极人臣,功高震主。

    名垂青史,亦是



第四十八章 一路之人
    庭院之中,郎朗清辉洒下。

    朗月当空,银光万里。

    阵阵浪潮的咸阳城已经陷入了沉静。

    但白起的心却没有平静下来。

    夜色的微风下,他靠在一颗杨柳树之下,手中握着那柄曾经与其身经百战的长剑。

    战意与杀气纠缠在一起。

    白起抬着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像是在思考。

    月光静静的照下来,清辉照着他的石质的面庞。

    人生代代无穷己,星月年年望相似。

    庭院之中,众人皆已退去,只剩下李春秋双目紧闭盘坐在石台之上,还有司马靳仍旧在聚敛着无尽的阴气。

    握着长剑的白起忽然间笑了,他提剑站起身来,似乎已然是想透了。

    “通透了”

    李春秋的声音轻轻响起。

    “人生何有通透时,不过得过且过。”

    白起握着剑鞘将长剑在胸前一转,道:

    “起,不过是想透了自己长剑所指。”

    轻轻的将长剑放下,白起朝着坐在石台之上打坐的李春秋拜道:

    “春秋仙人,起之一生,所学本领皆在沙场之上。”

    “仙人使白起死而复生,欲何遣于起”

    铸就大世,白起终归是想看看是是如何铸就这大世。

    石台之上,像是被皎月的光辉点缀了一层银边的李春秋缓缓睁开了双目,眼中点点星光璀璨。

    “周朝气数已尽,天下混战久矣。”

    “历数中原,天下一者,必七国之一也。”

    “然七国之数不过寰宇之沧海一粟。”

    李春秋大袖一挥,石台之下,垒起来了堆堆竹简之间,一卷兽皮落在了白起之前。

    已经化为了石人的白起缓缓展开了兽皮。

    “这是”

    兽皮之上,便是李春秋昔日画下了天下之图。

    凡星球之土,尽在其上。

    李春秋笑着看着白起。

    “吾所欲也,太上者不过六王毕四海一。”

    “次者,天下一也。”

    “此外,此时不可言也,汝日后便知。”

    在李春秋之前,白起用冰冷的食指缓缓划过兽皮之上的地图,从中原秦国国都之处,自东向西触及着大地。

    似乎他此时已经领兵纵横在其上

    上。

    “如此天下,尚可一也”

    白起的声音中听不出情绪的波动,但是他向往的目光已经暴露了他的情绪。

    边疆无战事,将军空老身。

    他白起的生于世的意义便是拓土千里。

    “可!”

    李春秋从石台之上落下,他站在白起身前指着地图道:

    “此世本应是大争之世,天下英豪辈出之刻,中原诸国争矣,然河套以西,西戎、胡林、匈奴者亦争也,万千之人皆争渡,两方争毕,必然龙虎之争。”

    “千万生灵为之涂炭。”

    “武安君如何视之”

    白起将手中的剑鞘砸入的大地之中,只闻“铮”的一声,长剑出鞘。

    剑锋寒光凛冽。

    “起,当磨兵刃,拓土开疆,中原岂可可为戎夷所侵。”

    李春秋一手背后,一手反手一拨。

    李春秋身后石台之上,六卷竹简凭空而起,缓缓落在了白起手中。

    “磨好汝之兵刃,吾静待之。”

    白起皱皱眉,打开了其中一卷书简。

    “《武经军阵篇》”

    李春秋点了点头。

    他背手踱步,一手指了指白起手中的竹简道:

    “《歌》,修身之法;汝若有纵横万里之志,此法必读,只因天下将变。”

    然后李春秋转过身形看向了石台之上的青铜箱,似乎若有所思道:

    “白起,汝何视商君”

    白起拿捏着手中手中竹简,思索了一下道:

    “吾等一路之人。”

    他和商君很像,皆是新旧王朝交替之时,新王之患也。

    只不过商君还象征性挣扎了一下。

    李春秋笑了笑,他瞥了一眼司马靳道:

    “可欲知汝二人何以复生”

    “固所愿不敢请耳!”

    石台上,李春秋食指轻轻一弹。

    一个青铜箱随之打开。

    一卷卷已经极具岁月的竹简展示了出来。

    李春秋取出了其中一卷竹简,道:

    “生死,阴阳之隔也。”

    “然世人虽死,却可招魂入阳世。”

    “阴魂入阳世,必然有其凭依,汝之石躯亦是凭依。”

    青烟缭绕,招魂铃响,寒气阵阵。

    &nb




第四十八章 一路之人
    庭院之中,郎朗清辉洒下。
1...2122232425...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