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仙秦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未名北
朗月当空,银光万里。
阵阵浪潮的咸阳城已经陷入了沉静。
但白起的心却没有平静下来。
夜色的微风下,他靠在一颗杨柳树之下,手中握着那柄曾经与其身经百战的长剑。
战意与杀气纠缠在一起。
白起抬着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像是在思考。
月光静静的照下来,清辉照着他的石质的面庞。
人生代代无穷己,星月年年望相似。
庭院之中,众人皆已退去,只剩下李春秋双目紧闭盘坐在石台之上,还有司马靳仍旧在聚敛着无尽的阴气。
握着长剑的白起忽然间笑了,他提剑站起身来,似乎已然是想透了。
“通透了”
李春秋的声音轻轻响起。
“人生何有通透时,不过得过且过。”
白起握着剑鞘将长剑在胸前一转,道:
“起,不过是想透了自己长剑所指。”
轻轻的将长剑放下,白起朝着坐在石台之上打坐的李春秋拜道:
“春秋仙人,起之一生,所学本领皆在沙场之上。”
“仙人使白起死而复生,欲何遣于起”
铸就大世,白起终归是想看看是是如何铸就这大世。
石台之上,像是被皎月的光辉点缀了一层银边的李春秋缓缓睁开了双目,眼中点点星光璀璨。
“周朝气数已尽,天下混战久矣。”
“历数中原,天下一者,必七国之一也。”
“然七国之数不过寰宇之沧海一粟。”
李春秋大袖一挥,石台之下,垒起来了堆堆竹简之间,一卷兽皮落在了白起之前。
已经化为了石人的白起缓缓展开了兽皮。
“这是”
兽皮之上,便是李春秋昔日画下了天下之图。
凡星球之土,尽在其上。
李春秋笑着看着白起。
“吾所欲也,太上者不过六王毕四海一。”
“次者,天下一也。”
“此外,此时不可言也,汝日后便知。”
在李春秋之前,白起用冰冷的食指缓缓划过兽皮之上的地图,从中原秦国国都之处,自东向西触及着大地。
似乎他此时已经领兵纵横在其上
上。
“如此天下,尚可一也”
白起的声音中听不出情绪的波动,但是他向往的目光已经暴露了他的情绪。
边疆无战事,将军空老身。
他白起的生于世的意义便是拓土千里。
“可!”
李春秋从石台之上落下,他站在白起身前指着地图道:
“此世本应是大争之世,天下英豪辈出之刻,中原诸国争矣,然河套以西,西戎、胡林、匈奴者亦争也,万千之人皆争渡,两方争毕,必然龙虎之争。”
“千万生灵为之涂炭。”
“武安君如何视之”
白起将手中的剑鞘砸入的大地之中,只闻“铮”的一声,长剑出鞘。
剑锋寒光凛冽。
“起,当磨兵刃,拓土开疆,中原岂可可为戎夷所侵。”
李春秋一手背后,一手反手一拨。
李春秋身后石台之上,六卷竹简凭空而起,缓缓落在了白起手中。
“磨好汝之兵刃,吾静待之。”
白起皱皱眉,打开了其中一卷书简。
“《武经军阵篇》”
李春秋点了点头。
他背手踱步,一手指了指白起手中的竹简道:
“《歌》,修身之法;汝若有纵横万里之志,此法必读,只因天下将变。”
然后李春秋转过身形看向了石台之上的青铜箱,似乎若有所思道:
“白起,汝何视商君”
白起拿捏着手中手中竹简,思索了一下道:
“吾等一路之人。”
他和商君很像,皆是新旧王朝交替之时,新王之患也。
只不过商君还象征性挣扎了一下。
李春秋笑了笑,他瞥了一眼司马靳道:
“可欲知汝二人何以复生”
“固所愿不敢请耳!”
石台上,李春秋食指轻轻一弹。
一个青铜箱随之打开。
一卷卷已经极具岁月的竹简展示了出来。
李春秋取出了其中一卷竹简,道:
“生死,阴阳之隔也。”
“然世人虽死,却可招魂入阳世。”
“阴魂入阳世,必然有其凭依,汝之石躯亦是凭依。”
青烟缭绕,招魂铃响,寒气阵阵。
&nb
第四十九章 天道轮回
秋日清晨,寒露点点。
大白正趴在李春秋的脚下,惬意的舒展着自己的身体。
在它身前,依旧看起来萌得要死的白庚正顺着李春秋的衣衫往上爬着,小白虎四肢挂在李春秋的衣衫之上,不停的朝上窜着。
“你这小家伙!”
李春秋摇了摇头,揪着小白虎的脖颈,将其提了起来。
被揪起的小白虎便用着水灵水灵的大眼睛看着李春秋,呜呜的叫着。
李春秋无奈的摇了摇头。
“卖萌是没有什么用的。”
然后他随手将白庚仍在了大白的身上,然后走入了日常讲道的院落之中,随即身后传来母白虎打大白的声音。
此时,赵政已经在院落之中,他读着昨日剩余的书简。
今日,蒙氏兄弟仍旧没有来,他们一早就出了咸阳东门,继续练剑。
蒙恬据说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感觉,而蒙恬则是还在继续的每日舞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悟到了,还是没有悟到。
院落之中,赵政一边读着自己手中的书简,一边看着一旁的石像。
“今日又多一座石像。”
赵政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商君公孙鞅。
在李春秋走入院落之中后,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与武安君白起,开了一晚上座谈会的商鞅更是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仙人。
白衣短发,其身上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再回想这位仙人的本领,其死而回生,其闻所未闻也。
这种仙人所言之大世,会是何等大世。
商鞅负手而立,心中浮想万千。
庭院之中,雾气流转,一派仙家气象,未等众人开口,李春秋却率先开口了。
“武安君,吾有事欲请汝一行。”
武安君
商鞅一惊,转头看向了身侧的白起。
他只道身侧之人,不过是一小辈,却未曾知他竟有如此封号。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此绝非常人可得之。
白起闻言一拜道:
“春秋仙人请讲!”
李春秋走到石台之侧,抽出来了九根竹签,然后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去了一段,笑了笑道:
“汝可曾闻老聃”
“老聃”
白起点了点头道。
“古之大贤,起自然闻之。”
老聃,虽未曾传道弟子,古之孔子、关伊等等大名于世者,却都在他身侧听过他论道,他圣名传于世,无所不知。
孔子曾评价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从未如此夸过一人,唯有老子得之。
而后世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更是将其列为天下十豪第一豪。
可见老子在春秋战国之盛名。
白起称其为古之大贤,却也不错。
“太阴学宫将起,吾有五千年之典籍,唯求一位守藏室史,共论大道。”
李春秋在铸就太阴学宫的时候,便想以老聃为书门掌吏、守藏室史。
因为只有老聃才能够在其不在之时,压住百家而不起冲突,不是以自身的威势,而是以自身为水将百家囊括其中。
圣人无为,则无败。
夫为不争,天下万道莫与夫争之。
这只有老子才能真正的做到。
白起闻言皱起了眉毛道:
“昔者,老子西出函谷关入秦,后出秦以西,不知所终。”
“吾虽闻之其所终之地,然未曾去之。”
老子西去,世人皆知。
可其身死何处,却少有人知。
白起却是听人说过,但是他却并没有去过。
“纵马而去,顺道一探,西方之戎夷,武安君一下如何”
李春秋一个响指打响,庭院之中散落在四方的山石瞬间悸动,然后像是受了什么莫名的指引。
数不清的山石之上淡蓝色的道纹闪烁了起来,其脱离了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间勾连了起来。
一块块闪烁着蓝色道纹的石砾缓缓聚拢起来。
八位石人站了起来。
&nb
第五十章 以剑试之
日出日落,江水东流。
自李春秋复活商君之后,已然不觉又过了五日时光。
这五日之中,咸阳城内李春秋每日照常讲学与书写经卷。
而商鞅一开始还沉浸在天道无常的感慨之中。
昔年,他便是被一位未来的秦王记恨,之后造成了他的惨死,却没想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之中,他还要与一位未来的秦王为伴。
可一拿起竹简之后,商鞅则是完全被李春秋给予的文卷所吸引了。
竹简上面书写的法律思维独特至极。
读完其中一卷之后,商鞅就仍不住叹道:此法家之变矣!
他沉淫了半生的刑名法术之学,由李悝《法经》推陈出新,构架了大秦的筋骨,刑法术道之术他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刑法术道,因世而成矣。
可这竹简之中却与商鞅的“重农抑商、奖励耕战”背道而驰。
最重要的是商鞅竟然感觉上面是对的。
那岂不是他错了半生。
此大道之争也。
可商鞅却忍住没有开口询问李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书卷读完之后,才是他质问之时。
当然,如果那时他还没有被说服的话。
……………………
……………………
而此时,白起已经带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月氏部落范围之内。
五日之内,纵马狂奔近两千里,神速如此。
草原之上,斜坡之上,白起驾驭着石马遥望远处的月氏王汗帐,十骑在白起身后静静伫立着。
在石质的马匹脚下,青草之上淡淡的结了一层寒霜。
在十骑之中只有一位活人,其是被派来与秦国边军交流的,在众人之中,身着战甲他也是冻的有些瑟瑟发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