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学神有系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碗酸梅汤

    江寒呵呵一笑:“这都是往少了说的,真有本事的,几百万哪里请得来!”

    老江又是半晌没吱声,可能是正在纠结之中。

    江寒不急不躁,安静地等待着。

    大约三分钟后,老江终于做出了决定:“行了,你也别找外人了,咱们上阵父子兵,我就豁出去了,给你搭把手!”

    江寒欣然一笑:“好,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你这几天抽空来趟松江……”

    重要的事情敲定后,两人又研究了一下新公司的名字。

    老江呵呵一笑:“这还不好办,你姓江,我也姓江,就叫江氏科技呗。”

    江寒也呵呵一笑:“这么常用的名字,只怕早就被人注册了。”

    老江想了想:“要不然……就叫小江科技吧,毕竟公司是你的……”

    江寒无语半秒,忍不住吐槽:“你也四十多岁了,以后跟人谈生意,开口闭口的我是小江,你好意思?”

    老江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就不说话了。

    江寒呵呵一笑,又说:“与其叫小江科技,我看还不如叫老江科技,毕竟姜是老的辣嘛!”

    老江断然反对:“不行,这太恶搞了,不够庄重。”

    江寒一笑而过,他本来也不是认真的,只不过是顺着老江的话,开了个玩笑……

    老江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提议说:“也别小江、老江了,咱俩都姓江,那就叫大江科技吧!听起来就有气势。”

    江寒:“……”

    大江?

    这不是在碰瓷名企吗?

    不过话说回来了,自己重生了这么久,貌似也没听说过那个很著名的“大疆”……

    莫非又是世界线出现了分歧?

    这就有点意思了……

    江寒想了想,说:“这事不急,我再考虑一下吧。”

    两人说完了正事,就爽快地互道再见。

    老江挂断电话后,手里捏着手机,出了半晌神,忽然自嘲一笑。

    “那可是一年几百万啊,这么多钱,省下来干点啥不好?在咱这小县城,都够娶半个班级的女生当媳妇儿了……”

    另一边,江寒挂了电话后,就在网上搜索了起来。

    十分钟后,他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居然真的没有大疆!

    所以……

    “这样的话,可就怪不得咱了,新公司就叫大江科技了。”

    江寒愉快地做出了决定。

    随后又进入震惊商城,花了3000个购买点,把看中的那份技术资料买了下来。

    当然,暂时还不急着拿出去。

    起码也得过上半个月左右,再把这个无人机技术“研究”出来,才能显得更加顺理成章些。

    别看手头这个无人机,科技含量不算特别高,但将来能产生的利润,可是足以震惊世人的。

    看看前世的“大疆”就知道了……

    时间差不多了,江寒就洗了把脸,下楼把夏雨菲叫醒,然后一起去上学。

    整个下午,他都在争分夺秒地,继续研读那本《普通物理学》。

    临近放学时,整本书已经全部看完,习题册也彻底搞定。

    之所以效率这么高,一方面是脑子好使,另一方面,扎实的数学基础,也让他少踩了不少坑。

    放学回家前,江寒回了趟寝室,将《普通物理学》放进行李箱,换了本《数学物理方程》出来。

    但他临走的时候,琢磨了一下,又把《原子物理》和《分析力学》一起带上了。

    只拿一本书,万一不够学怎么办?

    江寒离开寝室后,径自出了校门,来到“老地方”,稍微等了一会儿,夏雨菲就赶了过来。

    两人打车回家,日常做饭吃饭。

    晚饭后,夏雨菲趴在餐桌上刷题,江寒也陪在她身边,看起了《数学物理方程》。

    大约9点钟,夏如虹下班回来了。

    夏雨菲去泡了几杯茶,大家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

    谈到无人机和新公司的事情时,夏如虹表示会全力支持。

    江寒自然不会拒绝她的好意:“那就多谢阿姨了。”

    夏如虹温婉一笑:“行了,多余的客套就不必了。”

    顿了顿:“你父亲明、后天能过来?”

    江寒点了点头:“虽然没有约好,但以他的性子,5号之前必然到位。”

    夏如虹笑了笑:“那好极了,期待与他的见面。到时候大家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件大事……”

    一番畅谈后,大家各自回房。

    江寒又学习了一会儿,就洗了个澡,然后上床安歇。

    当然,直接睡觉是不可能的。

    江寒进入了虚拟空间。

    今天,他决定测试一下这里的运行机制,搞一个骚操作。

    先在商品列表里,买了一些原材料加工出来一根橡胶棍。

    然后举着小棍,在商品列表里点了几下。

    不出意外的,商品列表一动不动。

    江寒想了想,又做了一个电热装置,绑在了橡胶棍的前端。

    为了让其输出恒定的温度,他还特意用铜丝、热敏电阻等,组装了一个温控开关电路。

    当他用这个看上去有些怪异的橡胶棍,再次试着触摸了一下商品列表,没想到……

    居然还不行?

    江寒沉吟了起来,这样的话,很多设想就无法实现了……

    思索良久,他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马上退出了虚拟空间。

    江寒用笔记本电脑搜索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一篇文章。

    文章中介绍了如何用石膏,或者其他原料制作模具、模型。

    江寒回到虚拟空间后,马上在商品列表中,找到了所需的全部原料。

    一番忙碌后,一个逼真的手部模型,摆到了工作台上。

    江寒拿着这个模型,用其翘起的食指,去触碰商品列表,然后就发现……

    (iishu)是,,,,!




第382章 电动车和机械臂
    【】(iishu),

    成功了。

    这个用江寒的手,制作的一比一模型,竟然真的可以触动商品列表!

    江寒欣然一笑。

    如此说来,系统识别操作者,主要是靠“机器视觉”,而不是体温、触感等其他的信息?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计划,就有了付诸实施的可能。

    江寒筹备了一下之后,开始进行那项“大工程”。

    首先还是点开商品列表,然后“刷刷刷”,一口气买了几十样东西。

    数量虽然不少,但主要是一些元器件,所以总价并不高,20多万积分的样子。

    其中最值钱的,是一块插在286主板上的扩展接口卡。

    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中,串口、并口这些外设接口,往往都集成在了主板上。

    而在当年,即使是286这么先进的机型,也仍然需要额外的板卡来提供……

    随后,江寒设计了一个电路,主要功能是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没错,就跟无人机上用到的电子调速器差不多。

    江寒将这个土制电调生产出来后,就将输出端连接到了一个步进电机上。

    然后又在信号输入端上,焊上了一个9针rs232端子,插到了扩展接口卡的串口上。

    这样一来,在286计算机和步进电机之间,就建立起了稳定的联系。

    接下来,江寒又用c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向串口写入数据,将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以驱动步进电机。

    在这里,他使用的是一种优化的串口读写代码,基本原理是把串口当做一个文件来读写。

    这样代码比较简短,工作起来更加稳定,容错性也更强。

    江寒写完程序,调试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了,就编译成可执行文件,然后运行了一下。

    电机很听话地运转了起来,并按照计算机发布的指令,从慢到快,再从快到慢……

    快慢交替,循环了几次后,戛然而止。

    第一步实验获得了成功,接下来就该改造电路了。

    现在的试验电路,只能控制一个电机,这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江寒希望可以同步控制许多个电机。

    从电路设计和编程的角度来说,和之前的实验相比,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仅是复杂度大小的问题。

    而对于江寒来说,这些根本不算事儿。

    只要全力开动大脑,解决起这种规模的电路和程序设计来……

    说小意思可能有点过分了,中等意思吧。

    江寒又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电路改造一新,程序也重新改写了一下。

    现在,控制电路足足拥有十几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上都连接着一个步进电机。

    试着运行了一下修改后的程序,十几个步进电机就按照各自的设定,快慢不一地运行了起来。

    江寒反复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于是开始进行下一步。

    首先换上四个大型的步进电机,电瓶车上使用的那种。

    然后买了一个输出功率足够的特大电源。

    跟着,他就用这些东西,搭建了一辆4驱车。

    车子的外壳,看起来有些简陋,就是用商品列表中提供的板材,简单切割、粘合了一下。

    不求美观,但求能用。

    至于4个轮子,都是直接买的成品,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特别昂贵。

    说实话,轮胎这个东西,倒也不是不能手工打造,但diy出来的作品,在质量和精度上,只怕达不到满意的程度。

    好在只需要4个,而且不需要太大,四十来就足以。

    其他的传动结构,仿照在网上找来的现成方案进行。

    复杂程度也就一般,但要求精度比较高。

    江寒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只能不停地试错。

    长短、粗细、直径等参数,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一点点调整。

    值得庆幸的是,“地面”上有坐标轴和刻度。

    这样一来,很多测量工作,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而且至少精确到01。

    对于电动车这样的装置来说,这个精度已经十分足够。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搞定了电动车。

    随后,江寒将四个电机连到了控制电路上,然后在电脑上编写了一段控制程序。

    程序运行后,小车果然按照要求,运动了起来。

    第二阶段,实验成功。

    江寒思考了一下,决定继续改造程序。

    按照现在的方法,要想驱动小车,做出任何动作,都需要编写独立的程序段,未免过于麻烦。

    那么如何减少编程的复杂度呢?

    很简单,将左转、右转、前进、停车等常用指令,编写成例程就行了。

    以后编写控制程序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约定,用适当的参数调用例程函数……

    接下来,他又写了个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读取键盘缓冲区,调用对应的例程,操作小车行动。

    这样就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按键,来控制小车运动了,就像玩赛车游戏一样。

    甚至还可以将用户的操作,录制成指令序列,保存成文件,以后需要的时候读取、重播……

    这样,就进一步减轻了编程强度。

    江寒写完程序,调试成功后,运行了起来。

    当他按下键盘上的“空格”键时,小车就发动起来;而当他输入“上下左右”四个箭头时,小车就加速、减速、左转、右转……

    江寒像玩游戏一样,用键盘指挥着小车,随着他的操作渐渐变得熟练,小车地动作也越发灵活。

    在江寒的操控下,小车的表现几乎比得上当初的“战神一号”。
1...176177178179180...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