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鬼神无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坐井观天的青蛙
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54江东有鸟,一鸣惊人(43)
眼看着不远处毫无生机的霸王军大营,心中却是汹涌澎湃起来。
“果然如本大将军所料。那周公瑾一时间是无法接受孙伯符的死,而孙仲谋那小子也无大气度来压下整个孙氏的基业!!眼下正是将孙氏一举歼灭铲除的大好时机!!!”曹仁脑念电转,豪气顿生。话说如今天下大势虽然对曹魏十分不利,但只要他此番能一举反击得手,歼灭孙氏,天下人必为震惊,不敢再小觑曹魏的基底。与此同时,想必曹魏各军将士也会因此士气大涨,重振雄风。
曹仁很清楚此战的关键,这或许是曹魏得以扭转乾坤的一战!!
“众将士听令!!此战务必求胜,全灭孙氏爪牙,扬我曹魏气象,让天下人认识到当今乱世第一雄军乃是我曹魏军!!!”曹仁嘶声怒吼起来,声势盖天,一众曹魏军将士听了无不奋起勃然,纷纷纵声应和,不少将士更是一时间下了死志。
却听曹魏军声势震天,另一边霸王军营中却是一片大乱,杂乱无章。吕蒙以及蒋钦的将领纷纷赶到周瑜所在的帐中,可周瑜却还是拒绝不见,只留守在孙策的遗骸之中。
“这可如何是好!!曹仁引兵大举杀来,其势之雄壮,可谓是势在必得!!可大都督却还沉溺在伤痛之中,不闻不理,军中将士多有失望,如此下去,一旦那曹魏军杀来,我军将会溃不成军啊!!”素来稳重如山的蒋钦,这下也失去了方寸。这时就连一直坚信着周瑜所有谋划,不会就如此自甘堕落的吕蒙,也不由地心生怀疑,心头混乱起来,连忙强震神色,道:“时至如今,我等恐怕不能只依仗大都督了!!蒋将军,你速速指挥将士准备迎敌,争取时间。我则整顿其余的将士,做好守备营寨的准备!!!”
“好!!”蒋钦震色喊道,也知眼下不容怠慢,向吕蒙投了一个眼色后,遂是快速地转身离去。吕蒙朝帐内望了一眼,长叹了一声后,向帐中鞠躬一拜,道:“大都督素来筹谋断策,无人能及,军中将士无不依仗,江东能有如今气象,霸王军能每每战而不屈,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皆因有大都督筹谋统率。大都督一生皆为孙氏卖命,视之甚重于自己的性命。子明敬重大都督,只要是大都督的命令,纵然要让子明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说罢,吕蒙再次朝着营帐又是一拜,这才转身离开。
说时迟那时快,不一阵后,正见曹仁率兵杀至霸王军营前,蒋钦仓促之间率领了千余将士冲出应战。曹仁怒声大吼,曹魏军将士各个勇悍如虎,前仆后继地杀扑而上。丁奉见状,大喝一声,手舞双鞭便是杀了上去,霎时撞入人丛之中,玩命搏杀。蒋钦奋之,随即率兵迎上。可曹魏军将士之势实在太过凶猛,不一阵后,便将丁奉还有蒋钦纷纷杀退,千余霸王军没能抵挡多久,就被杀得轰然溃散。时至如今,霸王军营中还是混乱不已,不见有任何早有准备的迹象,曹仁更是坚定了先前的想法,虎眸光芒乍动,引兵长驱杀入。就在这时,却听营中几道令声响起,转眼几波霸王军的人马冲了出来。曹仁并不意外,一声厉喝,曹休立即率领虎豹骑生猛冲突起来,那几波霸王军人马强行硬挡,但仓促而来,气势更不如曹魏军之生猛,加上杀来的又是曹魏军最为精锐部署之一的虎豹骑因此没能挡下多久,便被杀溃而散。眼看着曹魏军势如破竹,但霸王军却也因此放弃,被誉为才能不逊色于周瑜的吕蒙,正在尽可能地挽救局面,连道命令一连发出,只可惜地是先前将士们皆无准备,加上曹魏军大举杀来后,军中一片混乱,吕蒙能够有效地调动部署实在不多,而大多的将士几乎都是闻声厮杀,杂乱无章。而曹仁的两万曹魏大军则是拧成一团,又有曹仁亲自统率,众人战前得以鼓舞,皆知此战事关重大,战意昂然,更有不少人立下死志,誓死取胜,自然勇不可当。眼看不断有霸王军的队伍纷纷被杀溃,小队人马纷纷崩离,大队人马轰散四分,但值得让人敬佩地是饶是如此,霸王军还是无人逃离战场,眼前谋算害死孙策的仇人在前,都是分外眼红玩命地向曹仁搏杀,也正因如此,还勉强保得住局势,未让曹魏军占尽绝对的上风。
霸王军的顽强,却是令曹仁心中振奋,恰恰这证明了霸王军是没有预谋,眼下的顽强倒是可以看做是拼死前的挣扎。
却
看霸王军营的混战,焉是单单惨烈两个字能够形容。霸王军的将士为了能够复仇,皆是玩命地搏杀,将生死抛之脑外。怎奈曹魏军的将士却也意志坚定,做好了借此一战,扭转乾坤的觉悟,在曹仁率领之下,人人敢于拼命厮杀,两方将士虽然皆有阵亡,但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曹魏军,却明显要压制住了霸王军。
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55江东有鸟,一鸣惊人(44)
从此刻起他便是真真正正的江东之主,孙氏的基业全在他一人手中,而为此付出的牺牲却是太多太多了。
“各将听令,分开八支大队,我亲率中路,其余各将按照先前吩咐各去镇守,绝不能放出任何一个曹魏军的狗贼,今日我定要这些曹魏军的狗贼尽数葬身于火海之中。尤其是那曹子孝,无论是谁,只要能擒下或者击杀他的,皆有重赏!!!此乃周大都督最后的遗愿,我大哥的仇,今日誓必要报之!!!!”孙权竭嘶底里地大吼起来,声势惊人传遍三军。一众江东将士以及个别的霸王军将士无不愤慨领命,各个神情悲奋,俨然已是一支杀气腾腾的哀兵大军。
于是,转眼间十数万大军各分奔去,孙权这是打算要围住整个霸王军大营,不放过任何一人,关门打狗,要不就将其逼在火海之中,教其死无葬身之地!!
恍然间,孙权想起了五、六日前的一幕。
当时,在存放着孙策遗骸的帐中。周瑜毅然决然的苍白脸色中,皆是决意之色,他冷笑着,道出了他平生最后的一道计策。
周瑜的最后一计,可谓毒辣无情,为此他不惜赌上了他孙权苦心积累多年的名声、威望,还把所有追随在孙策身边多年的同袍兄弟的安危性命也赌上了,为的只不过是充当一个诱饵,将曹仁引过来,将之击杀,复仇雪恨!!
孙权对此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拼个鱼死网破的计策,其实十分地反感。但同时他也清楚,周瑜是在为他铺路。虽然他能感受到,周瑜是发自内心地嫌弃他,痛恶他,甚至是看不起他这个善于城府手段,若不是利用孙策对他那份兄弟之情就是一无是处的卑鄙小人。
孙权不蠢,他很清楚,若是计策奏效,等战事结束后,一众霸王军将士回过神来,势必会对为了复仇而罔顾将士们性命的周瑜怨恨起来。而他孙权挽救了众人性命,并又为孙策报得大仇,自然一下子就能收复人心,待时无论是在霸王军还是江东军,他必将是声威高涨,受众人所追捧。如此一来,孙权的地位便是稳如泰山,从此再无人能够威胁,江东以及霸王军上上下下皆会心悦诚服地效命于他。
或许,这才是周瑜计策中真正的用意,为了辅佐他成为真正的王者。
可为何周瑜分明嫌弃他,痛恶他,却为何不惜牺牲至此败坏他本可名记竹帛,流芳后世的美名。可知自古以来不知多少贤士良才,终其一生,舍生万死,就是仅仅为了一个流芳后世的美名。
所以说孙权不蠢,他很快就想通了。周瑜是为了其兄孙策的遗愿。
所以果不其然,周瑜至始至终,还是认为他是没有了兄长的照顾,便是一无是处的蠢材。
孙权并没有选择和周瑜怄气,或者是有志气的向他要证明自己。
纵然他已经察觉到了周瑜隐隐散发的那股死志,他也并无向这位曾经有着天下第一谋士之名的旷世奇才挽留。
周瑜,周公瑾。恐怕纵观古今能与之相比的奇才也不出几人。他是古今罕见具备谋略和统率之才于一身的得天独厚的惊艳之才。谋略之道能比之张良,兵者之道又能肩比韩信!、
可那又如何。周瑜此人缺点有二。
其一,他为人太傲,在他眼中,普天之下,能入他法眼的人少之又少,能让他甘心投诚之人,除孙策之外,绝无他人。
其二,那就是他太过重情。他对孙策的情义,甚至远超于世族甚至是自己的性命,恐怕若是能救回孙策的性命,就算是拿整个江山去换,周瑜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为此他甚至可以全然不顾大局,孙策在他心中的分量实在太重,重得远超于情理之外。
因此纵然是这般古今罕见的旷世奇才,孙权也不敢在他身上存一分心思。他甚至有些自私地庆幸,孙策无后,否则只怕周瑜无论如何都会保住一条性命,竭尽全力地去为其子嗣谋取基业,甚至颠覆自己的在江东统治的地位。
死了却也是好,死了他便再无威胁,无需担惊受怕,孙氏基业便是真真正正地掌控在他的手中了。
临走前,他鞠躬再三而拜,拜的却不是周瑜,而是孙策。然后他
转身离开了。
不一阵后,却看火势迅速地蔓延,兼之今夜里夜风吹得紧乎,熊熊之焰接连相系,围成了一卷大圈。
“疯子!!!他娘的,周公瑾你这杀千刀的疯子啊!!!!!”曹仁这下终于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猛砸头盔于地,披头散发,虎眸发红圆瞪,竭嘶底里地咆哮起来。
 
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56江东有鸟,一鸣惊人(45)
兔起鹤落间,只听嘭的一声爆响,那箭矢赫然射中了曹仁右肩的护肩,并将之击碎。不得不说,曹仁身体条件实在超乎常人想象,刚刚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及时挪开了身子,否则那箭矢恐怕就要射破他的头颅了。
“该死!!!”曹仁咬牙切齿,眼下正是凶险万分,分秒必争的时刻,这下却有凌统这般强敌在旁虎视眈眈,自然激发了曹仁的凶性。只不过就在他这一停滞的瞬间,一干江东军的将士再次扑杀过来。此时,曹休带着虎豹骑杀奔过来,本就威猛如虎豹般的精锐,这下各个皆是拼命搏杀,自然威猛无穷,刹那便冲溃了那些江东军将士。曹仁也不怠慢,连忙带着玄武重骑朝着火势滚滚的营门口处强行突破起来。凌统冷笑,连声令下,霎时又是连波的箭矢袭来。那些玄武重骑倒也刚烈,为了保护曹仁,不惜以身为盾,不减冲势,护着曹仁悍然冲出。
眼前一幕,却也把不少江东军将士给震慑到了,却见那些护着曹仁冲出的玄武重骑,几乎所有人身上都中了数十矢,有些甚至是致命的部位,若非是有重凯保护,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但纵然如此,这些人似乎还憋了一口气,不愿倒下。曹仁虎眸发红,这时却见眼前大片的江东军涌动起来,眼前一片火光往后延伸蔓延足足有数里之远。这时,却看凌统手持两柄飞龙白蛟鞭,目光赫赫闪烁,直勾勾地盯着曹仁。
“曹大将军自成名后,恐怕时常皆在后方统领三军,指挥全军。却不知还记不记得当年阵前厮杀的滋味”凌统策马缓缓而出,冷笑喊道。
“小犊子,本大将军岂是你能小觑,今日本大将军便让尔等江东鼠辈知道,本大将军能有今日的军职威望,也是当年在阵前一戟一戟地砍下来的!!”曹仁纵声怒吼,宛若虎咆之啸,天地仿佛都被他震得晃动起来,突兀之际,猝见曹仁猛地冲突起来。凌统眯起他那对很是好看的眼睛,曹仁的性命今日必须拿下,这不但关系着自家主公能否重振声威,一举坐稳江东之主的宝座,还关系到了孙氏与曹魏的恩怨!!
他凌氏侍奉了两代孙氏主君,其父凌操更是当年为了营救孙策而死。后来孙策却也念记此情,费煞心思的栽培凌统,暗中关照。只不过后来得知孙策战死,这使得本是一心报效的凌统失去了方向,甚至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自暴自弃。幸得接领大位后的孙权,慧眼识才,屡番提拨,使得凌统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重情重义的他,并且下定了决心,报答孙权的知遇之恩。也正因如此,纵然后来凌统得知孙策起死复生,但也还是坚定地留在了孙权的身边。
话说如此,但凌统对于孙策的那份感情却又是十分地特殊的,他的父亲为救其而死。而他得以成才,却也离不开孙策的栽培。加上孙策威名盖世,一句肩比项藉,足以傲视整个荆楚之地。而凌统本就是武人脾性,对孙策又是向往敬重。因此就算他当初没有选择追随孙策,但心里还是未免有些遗憾的。印象之中,凌统还很记得当初第一回见到孙策的那一幕,那个威猛如传说中神人一般的男人,对年幼的他却露出无比温暖灿烂的笑容,待他如父如兄,但总有一种隔膜和不现实的感觉,让他不禁在想如此神人一般的人物,自己怎能就得到他的恩宠和关照,这也成了他日后成长的动力,只为了能够报答此份恩义。也因此当他第一回得知孙策战死,他仿佛失去了所有。若非得到孙权的提拨,或许他便将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生,战死在那片战场之上。
于情于义,曹仁的性命,他都必须拿下,纵然这会要去他的性命!!
“杀!!!!”凌统一声咆哮,恍然间身后如有白焰腾起,汇聚成一股海涛,隐隐似有龙鸣声发。突兀,海涛怒焰炸开,一条硕大无比的白蛟龙相势霍然而现。与此同时,凌统气势汇聚到了顶点,一拍战马,倏地飚飞而起,手舞白蛟双鞭杀了过去。
常言道,不与将死之虎斗!如今的曹仁恰似那将死之虎,且是头极其凶猛的巨虎!!
“小子碎了你!!!”曹仁低吼一声,驰马奔驰间,迎着凌统手中玄武戟霍然乍动,化作无数道戟影,杀向了凌统。凌统毫不畏惧,手中一对白龙蛟鞭奋力舞动。于是只听当当一连爆响不绝,两人气势轰然碰撞。令人震惊的是,凌统气势竟也没有一下子被曹仁压制下去。本是替凌统捏了一把冷汗的江东军一众将士不由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震色为凌统鼓舞助威。
说来凌统虽是眼下江东年轻一辈中的骁楚,就连其恩师太史慈也曾言此子非池中之物,日后将有可能超越他的评价。但凌统毕竟还是
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57江东有鸟,一鸣惊人(46)
而曹仁身边的玄武重骑,此时只剩下不过一百数十人,曹休的人马则不到数百。
杀声震耳,恍然间一彪人马冲袭而来,为首一员将领,战袍如赤焰一般,正是江东军年轻一辈的骁楚之一,红袍徐盛。徐盛眼见曹仁,眼中光芒爆射,此乃成名的大好时机,不但能杀了曹魏军第一大将,又能替孙霸王复仇,只要他能成功,他必然将成为江东军中风头最盛的骁将。
“曹子孝快快下马受死!!!”徐盛心头一震,也不废话,举戟怒声喝道。曹仁冷笑,速度不减,舞戟便是杀了过去。徐盛见状,拍马挺枪,猛地奔飞杀出。转眼间,只见两人霍然交马,徐盛心知机会难得,这下一来便是连施杀招想要杀曹仁一个措手不及。可曹仁何许人物,早有防备,举盾一一防下,人马分过时,戟挑马臀,徐盛战马受创,一声痛鸣。徐盛一下子反应不来,从马背上猛摔而落,这时玄武重骑一连杀来,吓得徐盛顺势连忙连滚带爬,头盔不知被何人挑飞,不过幸运地保住了一条小命。眼看曹仁如此生猛威悍,徐盛麾下部署皆怯,曹仁生猛冲去,挥戟连砍劈斩,杀得其一片混乱。少时,玄武重骑与曹休的虎豹骑接连杀了上来,徐盛那队人马随即溃散。
曹仁冲破了徐盛部后,继续奔突,江东军纷纷杀涌而来,让人不禁地头皮发麻。这时,几处可怕的杀气如狂风袭来,令曹仁一惊,却是不惧,下意识地绷紧虎脸。
“众人听令,加紧突破!!”曹仁大吼一声,立即驰马狂奔起来,仅剩不多的玄武重骑连忙紧随追上。曹休见状,不敢怠慢,迅速引兵也追了上去。只听杀声涌荡,愈来愈是激烈,滚滚人潮,不知何处是头。生死关头,曹仁等人各个玩命,似乎不知疲倦,倒是厮杀起来,越来越是凶猛,招式简洁狠辣,能够一招致命的,绝不浪费丝毫的力气。
就在此时,左侧斜刺里猝然杀出了一支杀气腾腾的人马。曹仁急眼眺望,来将正是孙权麾下猛将兼之心腹的潘璋。潘璋目光冷厉,手舞大刀,风驰电掣一般袭向曹仁,冲开了几个玄武重骑的拦阻后,挥刀便朝曹仁劈了过去。曹仁快速地提盾一挡,只听当的一声,倒也不知道是不是曹仁力搏至今,力气不如平常,手中盾牌竟被潘璋一刀击退。就在人马分过之际,潘璋大喝一声,把刀一转,快若旋风,回转一圈便是砍向了曹仁的后颈。曹仁下意识地把身子往前一倒,潘璋一刀飞过,却没砍中曹仁。这时,曹仁如奋起搏杀的猛虎,扭身持戟一搠,出招快得惊人,瞬间便杀到了潘璋眼前,直搠面门。潘璋大惊急闪,曹仁一戟掠过,在他的面庞上划出了一道血花。幸逃一劫的潘璋,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这时数十玄武重骑冲杀过来,意图要将潘璋围截住。潘璋急是震色,连声大喝,与此同时潘璋的麾下也纷纷杀至。曹仁早有准备,奋起突杀,潘璋的麾下却也拦截不住,被曹仁纷纷杀翻。可就在此际,又听一股骇人的杀声响荡起来,曹休听得心惊耳切,急眺目望去,又见一支气势汹涌的人马从右侧飞奔杀来,为首一将,乃是朱桓。话说这朱桓出自吴县名望之族,据说其出生时,天有异象,龙象齐鸣,天际赤霞滚滚,日月相照,难分昼夜。朱桓之父特寻相士看相,言此子乃身具龙象之相,乃江东大兴之兆,未来必是江东崛起的不可或缺的庭柱。朱桓之父听了大喜过望,从此不惜散尽家财,请名师高价收购各路武学兵家书籍,好生栽培。朱桓倒也没有辜负他出生时的那番奇象以及那相士的预言,也没令其父失望,自懂事起朱桓无论是文学韬略还是武艺上都展现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天赋,乃吴县有名的神童。后来听闻朱桓名声的孙权,带上潘璋等几位心腹,特意找到了朱桓,却无表露身份,与之结交了一段日子,察觉到朱桓才高却不气傲,当时虽然年仅十四,却在武力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天生怪力的潘璋,才学韬略方面孙权亲自试探,不但没有考倒朱桓,反而被朱桓识破了身份,并直言君在试探我腹中韬略,手中武力,却不知我也在观察君之胸怀,王者气概。孙权听之大惊,后来数番登门拜见,方得以朱桓答应出仕,朱桓之父本见朱桓年幼,恐其不知官门深浅险恶,却又不肯。后来倒是朱桓寥寥数语,解了朱桓之父的忧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