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大穿越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辰一十一
叶二娘沉默半响,声音干涩问道:可是关于我那冤家?
半生因缘,半生悲喜!陈昂并没有直接回答。
叶二娘沉声道:我愿意去。她抬起头,眼里晶莹的看着陈昂,平静道:总有个声音催促我,说我不会后悔,你说是吗?
陈昂没有回答她,环视了一眼狼藉满地的现场,一掌拍死了郝连铁树,回身拍了拍段誉的肩膀道:世子,我们该走了!
段誉被吓了一跳,呆呆道:去哪里?
跟着慕容公子,去燕子坞!
:十点还有一章,看看今天还写不写得出第三章,如果没有,那只有等明天来补。
第六十八章武学总纲
江南烟雨,本是缠绵风景,配上薰薰和风,令人沉醉。
陈昂站在还施水阁之前,捧着一本书卷,身旁一盏清茶,淡绿茶水中飘浮着一粒粒深碧的茶叶,便像一颗颗小珠,生满纤细绒毛,微微一荡,便有一阵清香扑鼻而来。
这珠状茶叶是太湖附近山峰的特产,地人叫做吓煞人香,在后世称为碧螺春,熏香,书卷,清茶,陈昂看起来好不悠闲,云雾缭绕,烟雨迷朦间,有种出尘的味道。
此时,他身旁堆着的,都是还施水阁和琅嬛玉洞的藏书,慕容家虽然对这些珍贵的典籍好生保管过,可偏偏从未细心整理,也是,他们将这些武学秘籍,视若禁脔,岂肯轻易让人进来整理,翻阅?慕容复一人,只捡有些威名的武学来,自然疏漏很多。
琅嬛玉洞里,竟然还保持着逍遥派的分类方法,很多空谈武学道理,甚至一些奇门外道,诡秘旁门的东西,也被归之为杂学,凌凌乱乱的撩在书架上,许多笔记,感想似的文字,也无人整理,看来从逍遥派起,这些东西就以不为人重视。
能保存下来,还要多亏了琅嬛福地整体搬迁的原因。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珍珠总是藏在淤泥里,在整理这些武学藏书的过程中,陈昂和黄裳屡屡有所发现。
有时书名会误导人,陈昂就在一本唐代残本《金钟罩里,发现了许多神妙之处,仔细琢磨才发现,这本《金钟罩根本就是《不坏金身的残篇,起了一个烂熟的名字,还施水阁里三十多本《金钟罩竟然有一半,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这些秘籍,有好有坏,又粗陋之处,也有精妙神奇之想,很多时候只是秘籍作者自己的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的感想,在陈昂看来,却是无比珍贵的灵感,智慧。特别是那些江湖中流传甚广的武学,三十七个版本的《铁布衫,五十一个版本的《鹰爪手。
就连《草上飞也有十二个门派,二十九种不同版本,很多除了名字,内容完全不同,陈昂以一叠白纸,常常三两页就录下了其中的诀窍,他每日数千本武学典籍,身前的白纸越来越厚。
当一个部分读完之后,陈昂会整理他的读书笔记,将那些摘要,核心,总结成论述,往往厚厚一叠白纸,又变得十几页,几十页的高度。往往越到后面,白纸增加的速度越是缓慢,很多分不了类型的典籍,不得不重新另起一类。
这期间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是一个多月过去了,陈昂的进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他的笔记,也有厚厚的一掌高,对于典籍的摘要,总结,更是积累了等身的笔记。
无数武学智慧,三流高手们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一些道理,门派中传承下来,代代修订的秘籍,还有一些高手的独家武学和修习笔记,被陈昂打散,理解,融会贯通,同大内的藏书一起,成为了他丰富的积累。
即使不算这些,陈昂也在两家的藏书中,重新发现了数百本有价值的书籍,令他惊讶的是,逍遥子在许多秘籍上,有着字字珠玑的批注,但看样子自己却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在掌法,拳脚秘籍里,夹杂着一部分论点,整理出来,却是大半个《天山折梅手。
陈昂甚至在一些笔记中,找到了北冥神功,八荒**唯我独尊功,小无相心法的只言片语,将这些武学联系起来,有着一条清晰的武学脉络,逍遥子当初,也是翻阅了这些秘籍,才整理出逍遥派的绝学来。
陈昂复制了这条道路,竟然也把握到了逍遥子的思路,很多零碎的,没有形成武学思想的智慧闪光点,成了陈昂最珍贵的收获,这就像两人跨越了时间的一次交流,智慧的火花碰撞,闪耀着。
有着黄裳的帮忙,陈昂很快汇总出了还施水阁琅嬛玉洞两处的典籍,总共三万六千八百一十四部完整典籍,三千零二十一卷残篇,剔除重复的,无意义的,将版本不一致的整理成最完善的版本,修订错漏,查找失误,最后只有九千零六十三卷藏书。
光是陈昂的读书笔记,就有六十七卷,八万页之多,工程堪称浩大,价值也是无穷的,这六十七卷读书笔记,每一卷都是天下绝顶的武学秘籍,或者说是天下武学的集合,除了《易筋经《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少数不在其中,汇集了天下所有的武学道理。
陈昂这次,积累之深厚,收获之广大,远远超乎想象,黄裳甚至沉迷于其中,日夜废寝忘食的专研,少林七十二绝技,逍遥派的各种武学,陈昂敢肯定,他学会的,一定比正宗的逍遥派弟子,少林寺武僧更多,无人能出其右。
黄裳叹息的认为,陈昂的读书笔记,不应该叫《琅嬛揽胜,而应该叫《天下武学总纲,这门总纲之晦涩,只有遍览天下武学的人,才能看懂一二,数遍天下,有资格看懂的,竟然不多。陈昂身边只有两个半人,黄裳算一个,王语嫣占一个,剩下半个竟然是慕容复。
而陈昂自己注的武学纲要,更是天书一般,读者不但要精通武学,就连医学,算学,占卜,星象奇门,遁甲,**之术,都要精通,才能看懂三分,要是全懂,他不但要有地球十几门博士学位,还要懂一些外星科学才行。
这门《天下武学总纲要,看来是无人能学习了。
琅嬛还施的藏书,只能算天下武学的四分,总纲之名,不符其实。陈昂叹息道,回头看向黄裳,你不要为里面的武学所迷,要知道,天下的武学道理,繁复无穷,不少有互为冲突的地方,领悟其智慧便可,不需要修习。
黄裳疑惑道:水阁的武学齐全,就连大内武库,也不及万一,我仔细数来,只有二百二十卷是大内有,而水阁无的武学,就连西夏,回人,吐蕃,辽人的武学,也有详细记载,这才是天下武学的四成么?
四成还算我抬高了它,武学的道理,智慧,能述之纸上的,不过五五,而天下武人学问之低,你也知道一二,纵然他们有了什么智慧,想法,也难以付诸笔下。不识字的高手,难道还少吗?陈昂幽幽道。
黄裳有些微微出神,叹息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难以备述矣!
陈昂已经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武学的藏于方方面面,绝不是一本秘籍可以备述的,难怪少林寺从不怕它武学秘籍泄露,因为少林传承,不仅仅在藏经阁内,还在于打坐参禅,师傅指点,口口相传的真传,甚至于一种氛围,文化,领悟心传的方式,代代传承着。
以世界为师,才能领会到每个世界武学的真谛。
每一个世界,都有它不同的风景,它的传承,照样有深厚的积累,区分武学高下的不应该是它的威力,而是它的智慧。因为力量易得,而境界难得。
每个世界武学之道,沉淀深厚,都有无数人杰,将它们完善,有些驾驱风雷,威力无穷的武学,未必比得上轻飘飘的太极来的高深。以力量的高下,来判别武学的方法,显得有些短视,鱼和鸟如何来的对比?
内力一道,比起驾驱天地元气,风火雷霆万象,自然显得有些弱小,但是陈昂发现,这种不假外求,神通自足的体系,反而更适合他。谁能保证每个世界,天地元气都是一个性质,一种表现。
陈昂感应原力之时,就发现,天龙世界的原力近乎死寂,掀不起一点波澜来,绝地武士在这里,一身力量,未必比得过武者。
陈昂眼眸蔚蓝,感受着体内异常精纯的内力,对身体,精神上的滋养,抬头微微一笑
道不是蔑视,不是从高往低处看,而是去卑微处的学习,发现平凡中每一点的精彩。
≈ap;lt;/a≈ap;gt;≈ap;lt;a≈ap;gt;≈ap;lt;/a≈ap;gt;
第六十九章王霸雄图
江南风景,最是迷人,不知不觉陈昂已在参合庄驻足有两个月了,他每日读书习武,看上去好不悠闲,似乎全副心神都沉浸在武学的奥妙之中。甚至连慕容家的两个小丫头偷偷逃了出去,他也不放在心上。
要不是众人心里清楚,很难把在江南武林,掀起了腥风血雨的禁武堂,同现在这位淡泊的青年士子联系起来。说出去谁会相信,江湖上声名足以小儿止啼的陈都督,会是一副虔心读书的学子打扮?
陈大哥,你放了王姑娘吧!段誉急急的跑过来,一见陈昂就哀求道:王姑娘虽然和慕容公子有些亲缘,可我敢保证,她绝对不知道慕容家的图谋。
陈昂惊讶的抬起头,不解道:我并没有难为王姑娘啊?你放心,搜过琅嬛玉洞之后,禁武堂不会再打扰曼陀山庄了。
不是禁武堂的原因。段誉焦急的来回踱步道:是王夫人啊!王姑娘她因为慕容公子的事情,和王夫人闹翻了,如今已经被王夫人监禁起来了。她已经三天没有进一茶一饭了,这可怎么办啊!
这我可管不着。陈昂无所谓道:这是人家的家务事,我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还能劫狱不成?要是王姑娘自己跑出去,那才差不多。
自己跑出去。段誉眼睛一亮,恍然大悟。
他看到陈昂一字一句抄录着什么,疑惑道:陈大哥,我见你笔耕不辍,一日竟能写出数十万字,却是极其浅显的道理,陈大哥你是个极有学问的人,写这些来,有什么用呢?
著述学说,难道不是让人看得吗?陈昂笑道:既然是让人看的东西,当然以浅显直白为佳,为何要故弄什么玄虚呢?你瞧得浅白的东西,给许多人看,也是如天书一般的东西,我写这些,正是要天下人人都能看懂,人人学习的学问,只愁不够浅白,不怕没有学问。
段誉赞叹道:陈大哥,真是好志气。他翻开陈昂放在桌前的稿子,却惊讶的看见,里面都是一些耕种,纺织的人物白描,还配有几句朗朗上口的歌诀。段誉读来,只觉得又通顺,又绕口,他皱了皱眉头,换了当地的乡音。
这一回,果然通顺了起来,段誉念得飞快,感觉自己的气息略略的平复,有节奏的呼吸着,才惊讶的发现,这些歌诀,念起来的时候,平仄相应,却是一门极为简单的吐纳方法。联系刚刚看到的白描图画,竟然是一门一门最简单的武学。
陈大哥,这竟然是一门武功吗?段誉难以置信的翻开那一摞笔记,上面都是一些浅白的武学道理和功法。
你是说这门《百业武学?陈昂微笑道:农人耕种,妇女纺织,每日疲劳不堪,我创《百业武学化吐纳之法,马步桩功,于日复一日的简单劳作之中,锻炼其肌体,愿天下人都身强体健,不受病痛之苦。
陈大哥宅心仁厚,大宋子民体魄强健,必让大宋更加欣欣向荣。段誉欣喜道。
陈昂笑着附和:武学之道,能使人自强不息而已
‘自强不息’可谓概括了武学的精髓,但陈昂没有说出来的是,当这些直白的武学道理通行天下的时候,会有多少人能从中受益,等到天下农夫织女皆为习武者之时,又会有多少高手脱颖而出,那将会是一个武学盛世。
段誉年纪尚轻,在陈昂这里呆的久了表现的有些坐立不安,他的脸上局促的泛着窘迫,好像有什么想问,又不好意思问的。
段世子还有什么事吗?陈昂知道,如果自己不问,这位愣头青恐怕半天也说不出话来,陈昂对他身怀的武功有兴趣,不代表他很喜欢有这么一个人,在他读书的时候,晃来晃去。
陈大哥段誉很不好意思的开口道:王夫人让我问问你,你要在参合庄呆多久啊!说完他自己都忍不住解释道:王夫人没有其他意思,就是
陈昂对王夫人可是极不客气的,当着她的面,就让她的几个得力助手,做了花肥,如果不是王夫人及时的献上琅嬛玉洞,恐怕大牢里就要多出一个千娇百媚的死囚。经过这一番恐吓,王夫人居然还敢捋朝廷虎须,果然是胆大不要命了。
不会多久的!陈昂打断他道,笑着看向窗外的烟波湖面,我等一个人,等他到了,我就会离开,让她不用担心太久。
陈大哥在等什么人?段誉好奇问道:我四位叔父消息很灵通,可以帮着去找一找。
不用了!一位死人而已,而且他已经来了?
陈昂将目光投向远处的湖面上,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黑影迅速的掠过水面,在湖面上轻轻巧巧的一抄水,身形闪动之下,就出现在数丈外的岸边,离陈昂不过十数步的距离。
还未现身,那身轻功便已先声夺人,虽然江湖上有‘燕子三抄水’‘草上飞’等轻功,可这只是一个名头罢了,哪有人能真正的做到‘抄水’和‘飞’,陈昂知道,数百年后,青翼蝠王韦一笑的轻功,便能在的草上‘飞’起来。
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能真正踏水而来的‘燕子三抄水’。能将三流的轻功,练至这等神乎其神的境界,来者不但是高手,还是武学上的宗师。
那黑衣人瓮声瓮气道:我原以为近日里名震天下,掀起好大风浪的的陈昂,是个什么英雄人物,今日一见,不过如此而已。
区区虚名而已,不值一晒!陈昂笑道:只是老先生一介死人,又出来凑什么热闹呢?
黑衣人闻言大笑,声音震得屋顶的积水簌簌的落下,段誉立足不定,好一阵踉跄,老夫再不出来,只怕坟都要让人扒了,纵使做了鬼也要爬出来。只是不知我雄途大业,究竟为何被你堪破?
慕容博,你矢志不渝图谋复国,甚至为自己的孩子取了一个‘复’字,雄心不小,可惜手段太逊,总是在武林之中来回折腾,我倒是看不出来,有哪点可称得上是大业的。陈昂叹息道。
慕容博扯下面巾,却是一名老僧打扮,他浑不在意的扫了一眼震惊不已的段誉,忽然咧嘴一笑,哈哈哈!陈兄说笑了!神色立即转为亲近。
段誉更是吓得退后几步,不知道这人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
陈兄也有一番壮志,看不起在下,也是在情理之中。只是陈兄可曾知晓,我这些年隐姓埋名是为了何事?慕容博坦然笑道。
陈昂淡然道:老先生隐姓埋名,在江湖上掀起好大风浪,伏牛派掌门人柯百岁,少林寺玄悲大师,都死在阁下手上,除了避免泄露身份,更重要的原因,是积蓄资粮,财货,军械图谋不轨。
老先生还多方联络,除了各路绿林好汉,各大帮派,就连吐蕃国师鸠摩智都跟你有所默契。想必联系了一批蠢货,同你约定一同起事。
慕容博大笑道:没错,老夫奔走半生,除了一批钱粮,军资,就是手握大把人脉,只要老夫登高一呼,便有从者如云,响应义军数十支,让中原处处烽烟,辽,夏,吐蕃,都来齐齐分割大宋,转眼便能建立赫赫功业。
陈昂摇头道:你要是真有把握,又怎么会蹉跎半生?。
没错!慕容博肯定道:宋国疆土平稳,边境安定,想我慕容氏人丁单薄,势力微弱,重建邦国,当真谈何容易?如无机缘,我半生谋划,不过是一场空言。
那唯一的机缘便是中原大乱,四下征战不休。陈昂补充道。
慕容博笑道:正是,我原本寄希望于辽宋大战,岂料辽人不思进取,武备荒弛,早已失去了南征之心。我又想办法联络明教,撺唆他们起兵反宋,可惜被阁下连根拔起。
陈昂晒然一笑,冷冷的看着他。
这时,我才注意到阁下,竟也有雄心壮志,我等联手,如虎添翼,瓜分他大宋江山,阁下建立赫赫功业,则进而自立为王,割据一国,富贵传子传孙,岂不快哉!胜过为赵家走马多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