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在这两个郡,足足集结了昊天军和赵云的部队以及鲁肃的海军陆战队,足足九个师的兵力,魏军就是想发起反击,也无法消化。
在曹操收到刺激,昏迷不醒的时候,襄阳方向的战局也发生了变化。
汉军首先开始进攻复阳县城,想要切断桐柏大复山,这一条襄阳的最后补给通道。
为了是否弃守襄阳,南阳郡太守曹仁和吴军统帅周瑜有了严重分歧。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曹操走了
我是奉先第412章曹操走了所以当曹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是这样一副局面了。
曹真率领幸存的四万多襄阳守军艰难的回到了汝南郡,周瑜则带着六万多吴军步兵返回了庐江郡。
这一次规模空前浩大的襄阳之战,最后不出意料的以汉军成功夺取襄阳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然这个圆满是针对汉军来说的,对魏国来说则是致命打击,真的是致命啊,曹仁、曹植、夏侯渊这一条条人命可都丢在这一战了,是曹操这些年征战史上最黑暗的一次。
魏吴两国失去了襄阳城这个最西面的桥头堡,东吴从今以后也将不会再躲在魏国的背后,他们也将直面汉军的威胁了,江东再也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安全岛。
而和襄阳之战同步进行的东海广陵之战,更是以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曹操不但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最忠勇善战的宗族大将,还永远的失去了两个沿海的富庶的大郡。
失去东海和广陵两郡的大片土地、物产和人口,还有下邳城的巨大财富和许多重要的文献档案。
曹操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司马懿真是与众不同,别人都是抢劫金银,抢劫人口,他却去抢劫档案文献和书籍。
不过正是因为司马懿这一不按常理的出牌,可是给魏国带来了巨大的混乱。
许多档案记录都无法查询,无论是税收还是土地丈量,都没法进行,好多行政事务要从头来过,整个魏国政府机构都陷入了瘫痪状态。
曹操遭受了这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尤其是曹植、曹仁、夏侯渊的先后离世,让曹操伤心欲绝,抑郁萦怀,长使英雄泪满襟。
头疼病发作的越加频繁,几乎无法理政,魏国大小政务军务都由曹丕代劳,荀彧从旁辅佐。
曹操已经是卧床不起,自知命不久矣,他将文武群臣,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招至病榻旁,准备交待后事。
魏王的王位自然是由世子曹丕继承,曹丕在政治方面还是很有天分的,这一点不会改变。
曹彰不通政事,但是带兵打仗还可以,十分勇猛,可以好好辅佐自己的兄弟。
小儿子曹冲,也是神童一流,自幼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不过年纪幼小,又体弱多病,曹操希望曹丕能照顾好这个小弟弟。
他又看了看跪在武将行列排头的自家的宗族大将,只剩下一只眼睛的夏侯惇,不胜唏嘘。
如今可堪一用的老一辈家族重臣只剩下夏侯惇一人了,曹仁、曹洪、夏侯渊都已经先他而去了,看来自己不久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跟这些老兄弟聚首了。
新一代的曹真、曹休虽然资质不错,也有些韬略,可是毕竟太年轻,还缺乏历练,原先最出色的一个夏侯尚,却背叛自己,投降了汉军。
曹操看在夏侯惇和死去的夏侯渊的面子上,没有为难夏侯家的族人,否则叛逆之罪,最少也得诛三族。
实在是人才凋敝啊,曹操只得将夏侯惇和荀彧任命为顾命大臣,委以托孤重任,由得他二人辅佐曹丕,治理魏国。
曹操还提出来,下邳城现在距离前线太近,不适合再做为魏国的国都了,他认为谯县地理位置适中,人口也充裕,可以做为新的国都。
此次襄阳和广陵的战事之后,魏国再次失去了东海、广陵、南阳三郡之地,国土面积再次缩水。
曹操私下里叮嘱曹丕,如果到了最后事不可为之时,可以借助孙曹两家联姻和联盟的关系,举家逃到扬州去,越往南越好,为曹家保
第四百一十三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我是奉先第413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离世,这可是当世最大的重磅消息,还停留在襄阳的吕布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他也为自己的这个老对手,默默的哀悼了一下。
从黄巾之乱开始,就正式的开始与天下诸侯逐鹿中原,与曹操也争斗了二十年的光景,冷不丁的失去了这个对手,让吕布也不禁有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他不禁想起了曹操的诗词,曹操此人雄才伟略,不但文武双全,还精通诗词歌赋,在文学上也有极深造诣,这可是吕布也为之推崇的。
曹操有一首在后世也脍炙人口的《短歌行》,最能体现吕布现在的心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歌也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希望天下英才为其所用的迫切心情,而曹操这招贤纳士方面的观念和吕布是惊人一致的,吕布常常因此而引为知己。
两个人都是唯才是举,而不看门阀出身,虽是寒门子弟,也可以入朝为官,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就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吕布已经下定决心,天下一统之后,就在全国实行九品中正制,彻底打破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
到时候选拔官员,不再看出身,而是依靠个人能力,择优录取,唯才是举。
吕布拿出一壶清酒,斟满一杯,泼洒与地,以寄托对曹操的哀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友,慢走啊!
占领襄阳之后,吕布并没有继续进兵,而是见好就行,切实巩固新近收复的领土。
昊天军暂时就驻扎在广陵郡,赵云的部队则驻防东海郡,魏国已经没有靠近海岸的国土了。
东吴的君臣也是兔死狐悲,感叹曹操之余,孙权和周瑜商量,未来孙吴政权的出路在何方
周瑜审视了一下巨大的江南地形图,在上面指出了两点,一个是在会稽郡东面的外海,据说有一块巨大的无人居住的陆地,被称为夷洲。
周瑜认为如果到了事不可为的那一天,需要举家避难,那么这个夷洲不失为一块落脚地,有大海为屏障,应该能够延缓一下汉军的脚步。
孙权也听说过夷洲的事情,据说是荒无人烟,不过确实是避难的好去处,他同意派水师前去查探一番。
另一个地点就是扬州西南方的交州,现在的交州还处于刘备与士家双方拉锯争夺的过程之中。
这个交州士家虽是当地土著,这些年却一直是在东吴的扶持之下,与来自荆州的刘表和刘备的势力进行抗争。
所以如果吴国想要插手交州的事务,倒是比开发夷洲要简单的多,虽然交州闭塞落后,交通不便,可是毕竟也是中原文明,又开发了这许多年,基础很好。
孙权对周瑜所说当然是听计从,他问周瑜,派何人去经营交州
毕竟刘备和士壹都是老奸巨猾的老牌枭雄,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管极严,你想在这里撬开一条缝,扎下根基,谈何容易
即使东吴是士家的金主,名义上的主公,可是想在交州拓展自己的势力,也是极难的事情。
周瑜微微一笑,“主公,这个人选,我早已选好了,就派陆逊陆伯前
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帝国
我是奉先第414章四大帝国东吴这边忙的不亦乐乎,魏国这边也没闲着,曹丕初继王位,正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好时机,他继承了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制度,大力提携魏国年青一代的人才。
他重用曹真、曹休、刘晔、毛玠等人,又用重金赎回了荀攸先生。不过魏国现在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物产资源都已是今日不同往日,更是大大的弱于吴国。
所以魏吴联盟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从魏国强势转变为吴国主导。
他们的联合军工研发,联合生产,都是以吴国为主,生产出来的武器配额也是吴国占了大头,魏国也要看吴国脸色行事。
而做为他们的敌人,大汉帝国却将注意力再次转移到了西方,关注着西面的邻居们。
做为当时世界上与大汉帝国并称四大帝国的两个西方邻居,大汉与安息帝国友好,与贵霜帝国保持着既不敌对也不友好的关系。
安息帝国也称作帕提亚帝国,也同样是一个多元化文化的国家,并且中央集权很低,各地行省高度自治,只是一个松散的联邦性质的帝国,主要是古波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
此时的安息帝国其实已经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在它的西方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邻居罗马帝国,一直对它虎视眈眈,双方关系时好时坏。
而在吕布统治大汉帝国的同期,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的战争不断,好在安息帝国的各方势力虽然不怎么归附于帝国皇帝,但是面临外来入侵还是非常团结。
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的战争,双方实力相当,战事互有胜负,也极大的牵扯了安息皇帝的精力。
当时的安息帝国,帝国统治者沃洛吉斯六世刚刚登上皇位,他一方面疲于应付罗马皇帝塞维鲁发动的进攻,一方面还要安抚对他继承皇位表示不满的弟弟阿尔达班四世。
所以安息帝国派来了使者,想要与大汉帝国加深友谊,如果可能,想要成为大汉帝国的盟友,以获取大汉帝国对他的支持。
沃洛吉斯六世甚至在书信中表达了他的想法,他认为罗马帝国是一个极具侵略性的国家。
如果罗马帝国最终打败安息帝国,那么他们不会停止他们侵略的脚步,一定会继续向东扩张,直至大汉帝国的边境。
早就有大汉帝国如何富庶的神话故事在西方流传,丝绸之路的开通,让更多的西方人见识到了东方的富庶和文明,更加验证了那些传说。
所以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一直以来都有打到东方去,获取那无穷尽的财富与先进文明的梦想和野心。
安息帝国愿意成为大汉帝国对抗罗马帝国的盟友,在他还没有被罗马帝国覆灭之前,他非常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友谊和帮助。
吕布虽然不相信沃洛吉斯六世所说的来自罗马帝国的威胁,不过他仍然认为在自己向西方扩张的道路上,走下坡路的安息帝国比充满敌意的贵霜帝国更适合成为合作伙伴。
他接受了安息帝国意欲与大汉帝国联盟的请求,但是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和有利于大汉帝国的条款,毕竟是安息帝国求上门来的,而不是大汉帝国贴过去的。
他重新任命张辽为西域都护府新的都护,由法正充当大汉帝国前去安息帝国谈判的全权使者,他将自己的意思写在了密信之中,由张辽带给法正。
国防军第二师做为张辽的警卫部队,也随同张辽前往西域,跟张辽同行的还有
第四百一十五章 法正的使团
我是奉先第415章法正的使团法正当然要安慰特使一下,“这些军火交易都只是口头和纸面的协议,而这些交易的货品还远在大汉呢,而且我回国之前,也不可能进行交易啊,我只是收了些定金而已。”
“只要你我两国能够最终签署同盟条约,我们肯定是要优先供应给安息帝国皇室军团的,虽然我们不理解贵国的这种地方与中央分立的模式,不过我们会保持对皇帝陛下应有的尊重。”
“不但优先供应武器给皇室军队,更会保证质量,而且之前我卖的都只是成品,而火枪的设计图纸和火药的配方吗”说到这,法正带着笑意的看向特使,“就要看贵国的皇帝陛下能够表现出来的诚意了,只要条件合适,这些都可以交易!”
特使也是安息帝国的朝中重臣,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听说法正不但可以卖现成的火器,更可以卖射击图纸和配方,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买别人造好的武器,哪里有自己生产这般自由,也不用受制于人。
虽然他断定法正卖给自己的不会是最新的技术,可是那也足够了,他还没听说罗马帝国有相同的火器,只有贵霜帝国被汉人打败过一次之后,学回来一些火器制造之术。
即使这点微末的火器制造之术,已经让贵霜帝国再一次自信心膨胀,对安息帝国开始耀武扬威的,完全换了一副嘴脸。
特使当即向法正拍胸脯保证,他一定会说服自家的皇帝陛下,达成这次联盟,法正只是微笑不语,不再多说。
无论是之前对安息帝国的了解,还是这次进入安息帝国境内的所见所闻,都让法正大开眼界。
通过情报部对安息帝国的种种渗透,他已经十分了解安息帝国国内的情况,他真的无法相信这么松散的政体,竟然存在了几百年之久,还建成了一个疆域几千里,子民千百万的大帝国。
法正在西域这许多年,学会了好几种中亚地区通用的语言,特别是他掌握了希腊语,而这种语言在安息帝国正是通用的官方语言之一,安息帝国的上层贵族和皇室都会希腊语。
所以他可以直接和安息帝国的特使交流,而不需要翻译,可以清楚的表达他的意思。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长途跋涉,法正带领的大汉帝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位于底格里斯河岸边的安息帝国的首都泰西封。
泰西封是当时的安息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一座古城,不过做为首都的历史还不到百年,所以看起来还是一个新兴的大城市。
让法正一眼看去,终生难忘的就是泰西封皇宫那个高大的拱顶,离地面高达百尺,简直是匪夷所思。
围绕整个城市的都是高大的城墙,丝毫不逊色与长安的城墙。
安息帝国的皇帝陛下沃洛吉斯六世已经接到了讯息,亲自出城,以极高的规格来迎接来自遥远的东方的庞大的大汉帝国的使者,这也是泰西封城第一次有来自东方的使者到访。
虽然历史上有过两次大汉的使者到访,可是张骞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而甘英则只是西域都护班超派出来的使者,规格不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