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当得知就是裴元绍射伤的高顺,成廉等并州军将领纷纷要求处死裴元绍。

    吕布拦阻了众人,既然裴元绍诚心归降,他做为张梁心腹,还是知道很多黄巾军隐秘的。

    而且如果裴元绍这样的敌人,并州军都可以做到投降免死,以后碰到其他黄巾军,劝降的时候,这不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吗

    全军休整一日,吕布从投降的黄巾军中招募了一批经过书记官们的说服教育,愿意加入并州军的曾经的黄巾精兵和身体素质出众的普通黄巾军兵士补充给了朱灵的三旅。

    然后又挑选了两千名愿意加入并州军的黄巾军投诚士兵单独组建成军,从荣一师和陷阵营中抽调了一些连排班长和立功的老兵,担任军官,组建了一个独立团。

    团长由郝昭担任,副团长就是裴元绍,裴元绍自是感激涕零,早就将他所知道的所有黄巾军和太平道的隐秘都告诉了吕布。

    他很感激吕布不但没杀自己给高顺报仇,还委以重任,他也当面向高顺道歉,两军交战,各为其主,高顺也不能责怪他什么。

    裴元绍虽然不知道副团长是啥官阶,可是管着两千号人,也不会低了。

    独立管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此战剩下的两万俘虏押送到下曲阳县城,然后和之前的五千俘虏,一起押送到代郡,那里已经修建了一个新的战俘营,用以容纳黄巾军战俘。

    紧接着,吕布率领大队人马赶赴瘿陶,准备包围张宝,走在半路上,就接到了在瘿陶城外假扮并州军的郡国




第九十三章 惺惺相惜
    第九十三章惺惺相惜

    现在最让张角头疼的是冀州本来的大好局面,如今随着吕布的步步进逼,已经荡然无存了。自己发出的召集令和求援信,多数都石沉大海。

    自己手下这三十六方的渠帅很多人本来就是野心勃勃之辈,想想也正常,敢参与策划、筹备起义造反这样掉脑袋的大事之人,又岂能没有点野心

    现在举事成功之后,纷纷拥兵自重,趁东汉朝廷无法面面俱到,只能重点清剿冀州、颍川、南阳几地黄巾主力的机会,都在忙着扩大地盘,招兵买马。

    哪里有人还顾得上他这个大贤良师呢大家拜入太平道,无非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组织好做靠山,又有几个人真心信道

    只有张曼成给张角捎来口信,待他打下宛城之后,就与唐周率军北上,驰援广宗。看来唐周还是忠心耿耿的,有他在张曼成身边,张角放心不少。

    不过不知道这远水解不解得了近渴。皇甫嵩这老小子果然是有几分能耐,不愧当年与卢植、朱儁并称三大名将,陈留的黄巾军已经被他剿灭了。

    听说不日就要赶赴冀州接手董卓留下的汉军,与吕布一起进剿自己了,看来自己始终都是汉灵帝心目中的头号大敌啊!

    并州军进入冀州以后,连战连捷,特别是瘿陶伏击战,消灭了张梁所率的黄巾军主力一部,而且还直接斩杀了太平道和黄巾贼寇的三号人物,张角的三弟张梁。

    这在进剿黄巾贼寇的各路官军之中又是头功!也是黄巾起义以来的最大战果,朝野震动,再次坐实了战神之名。

    现在的汉灵帝刘宏对吕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吕布的军事才能,常胜不败,有吕布在,什么异族,什么叛逆都不堪一击,大汉江山稳固。

    恨得是吕布擅改军制,又擅自主张移民草原,派兵出塞,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啊!

    可是吕布、丁原父子在并州羽翼已成,兵强马壮,自己想动他二人,已是心有余力不足。

    而且黄巾起义,席卷天下,大汉十三部州,有八州纷纷告急,正是用人之际,自断臂膀的蠢事,刘宏还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刘宏颁发给吕布的圣旨,只能是赏赐金银布匹,加封食邑,官职上的升迁却是没有的。

    传达这道圣旨的天使还在前往冀州的路上,李肃的密信却已经飞到了瘿陶。

    吕布收到密信的时候,正在陪神医张仲景说话,谈论的是高顺的病情,有神医的施治,高顺自是性命无忧。

    虽然左臂无法开弓射箭,可是仍能写字,骑马,高顺也是一个性格坚毅,乐观之人,对此并无抱怨。

    虽然性命无忧,可是排毒之后,身体虚弱,不适合继续在军旅之中舟车劳顿了,正好,郝昭率领独立团向代郡押送俘虏,神医就让郝昭将高顺将军一起送回后方疗养。

    吕布自是同意,还嘱咐郝昭亲自将高顺送回云中老营,独立团由裴元绍从代郡带回即可。

    和神医张仲景一起来到瘿陶的,还有吕布他们半路上从黑山军手中救出的那个年轻人。

    他的身体素质好得出奇,那些皮肉之伤在神医的医治下早已痊愈。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

    他知道自己是被吕布、张辽从山贼手中救出,才幸免于难之后,跟神医表示,自己一定要当面感谢吕布和张辽的救命之恩。

    张仲景一听,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将他一起带来了瘿陶。

    吕布一直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一个人挑一个山寨,如此胆量和高深的武艺,早就让他联想到了一个人,还有一封写给公孙瓒的书信,不是这么巧吧

    &nbs



第九十四章 常山赵子龙
    第九十四章常山赵子龙

    “回大将军问话,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的老师确是修书一封,推荐我去公孙瓒大人的帐下投军。”

    “本来我也想着将家人一起接上,前去幽州投军,不想因为琐事耽搁,就让我的未婚妻子与舍妹带着家人先行上路,没想到却在滋水河边遇上牛饮山的贼寇,被掳掠上山。”

    说到这,赵云的表情显得狰狞,“本来以为只是绑票,我筹得银两,正欲上山赎人,不想他们却都被贼人羞辱,双双自尽。”

    “我自是与他们拼命,可惜只杀得两个头领,就被他们引入机关,生擒活捉,先是严刑拷打,后来又要送我去真定的黑山军处领赏。亏得大人和张辽将军救得性命,才免得冤死。”

    吕布见得他说到动情之处,已是潸然泪下,自己也眼眶湿润,深表同情。“好汉,不必忧伤,人生之路还很漫长,还要向前看。”

    “我想你的心爱之人在九泉之下,也是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如今大仇已报,还请放开胸怀。既然你愿意加入我并州军,我自是举双手欢迎。”

    “如今太平道反叛,黄巾贼寇四起,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在我军中好好效力,我保你日后飞黄腾达,功成名就。说了半天,还不知好汉尊姓大名,家乡何处”

    年轻人也被吕布的一番话,说得心情平复了不少,他双手施礼,微鞠一躬,“是小人失礼了,劳将军过问,我姓赵名云,字子龙,就是这常山人氏。”

    吕布虽然心中早有准备,猜了个不离十。可是当赵云亲口说出自己身份之时,仍然是让吕布心神荡漾,竟有片刻失神,然后就是开心地大笑出来。“哈哈,原来是子龙啊,大事定矣,我得子龙,如得真龙相助,我尽得天下英雄相助,人生幸事,夫复何求!”

    赵云见到吕布如此失态,心下好奇,自己虽说出师之后,在这燕赵大地,做了几年游侠,效仿古人,多行侠义之事,可是吕布应该还是初见,怎么那么高兴。

    不过自己的主公喜爱自己,夸赞自己总是好事,赵云连忙单膝跪倒。

    “赵云多谢主公抬爱,主公与我本就有救命之恩,又如此欣赏赵云,云必肝脑涂地,永不背叛,若违此誓,当如此信,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说着从怀中取出那封推荐给公孙瓒的书信,撕成粉碎。

    “好,好,子龙快快请起。不过我并州军中,军纪严明,赏罚有度。子龙初入军中,寸功未立,如果直接委以重任,恐怕众人不服。”

    “还请子龙先在我身边充当贴身侍卫,归属张辽的警卫营管辖。待日后立下功劳,再行晋升。”

    “诺,赵云只求报效国家,追侍将军左右,这些虚名还没放在我的眼中,只是还有一事,相求于主公。”

    “子龙不必客气,何事但说无妨.”

    “赵云的未婚妻子和舍妹的尸体还埋在牛饮山上,等此间事了,赵云想向主公请假,前去牛饮山,将尸体送回老家好生安葬,虽未过门,也是我赵家之人。另外赵云的兵器、马匹都早已丢失,还请主公帮我配备一下。”

    吕布点点头,“子龙所说都是人之常情,情理之中,我准了,等剿灭冀州黄巾,回师并州之时,你就去迁葬她们吧。“

    ”至于你要坐骑,这个好办,让张辽领你去警卫营和侦察营的马厩,尽管去挑,他们都是一人三骑,三千匹战马,任你挑选,兵器吗不知子龙惯用何种兵器”

    “赵云学的是枪法,最喜用长枪,箭术也比较擅长。”赵云听说三千匹马任他挑选,也非常高兴。

    “哦,长枪,文远本来也使长枪,最近跟我学习马槊,你俩可以好好切磋一下,长枪先让文远帮



上架感言
终于接到了责编竹篱的通知,明天上架。从9月3日开始开书,终于走到了今天,《我是奉先》是我第一本签约的网文,从未有过的体验,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有各种不足,还是很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和不离不弃的帮助,还有责编的建议和推荐,让我觉得自己的作品正在越来越好,渐入佳境,也许这还不是我希望上架的时间,还没有积攒那么多的,不过早晚都要面对,那就来吧。上架之后,我会保证每日两更,时间不太好确定,毕竟还得工作



第九十五章 南阳兵变(第一更)
    第九十五章南阳兵变(第一更)

    无论如何,这么多人加入黄巾军,让张曼成觉得大势已成,便率领大军围攻南阳郡的郡治宛城。

    本来以为自己有内应接应,可以迅速占领宛城,结果不想内应被太守褚贡识破,反而被其利用,使得张曼成部黄巾军上当受骗,首战就损兵折将。

    不过到底是实力相差悬殊,黄巾军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经过二十多日的苦战,守城的汉军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最终损失殆尽,被黄巾军攻破城池。

    本来张曼成一气之下,就要纵兵屠城,还是唐周等人苦苦相劝,这才放弃屠城,不过黄巾军入城以后,军纪败坏,仍是尽情掳掠。

    如此人间惨剧,在黄巾军攻陷的南阳各县频频上演,可怜南阳郡本有二百四十万以上的人口,号称天下第一郡,经过黄巾之乱,人口凋敝,或死于战乱,或颠沛四方。

    听说马前之人就是褚贡,张曼成抽出宝剑,指向褚贡,“老匹夫,你拒我天兵二十多日,可曾想过城破被擒之日还不速速投降,免你一死!”

    褚贡一口血痰吐在张曼成的马前,此时无人束缚与他,他整理了下官服,傲然答道:“呸,你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大汉天下永固,岂是你们这些跳梁小丑能撼动的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好个强项之辈,留你何用”张曼成手起剑落,将褚贡头颅砍下,“来人啊,悬于城门示众!诸位将军,随我进城,今夜不醉不归。”

    随即,众人便在太守府的大堂之上摆下了庆功酒宴,有那张曼成的亲信,将城中官妓营中的妓女尽数带到堂上,众头领左搂右抱好不快活!

    酒席宴上,唐周趁着张曼成高兴,旧事重提,“曼成师兄,大贤良师可是又来信催促我等,早日率军北上,增援广宗,你看,宛城已下,南阳大势已定,咱们是不是也该准备动身了”

    张曼成喝下杯中美酒,在身侧的美娇娘身上擦了擦嘴,毫不放在心上的答道:“急什么,大军连日苦战,好不容易拿下宛城,还不得休整几日吗”

    “再说,不是听说,卢植被囚车拉回了洛阳,继任的董卓也中了二将军的计策,官军屡战屡败,冀州又是我们太平道经营多年的老巢,首义之地,几十万大军在手,大贤良师急什么”

    唐周苦笑道:“师兄所说,已是旧闻,据最新的消息,并州的吕布已经出兵进剿冀州的义军了,连战连捷。”

    “三将军虽然在高邑射伤了并州军大将高顺,可是谁想吕布竟然敢星夜驰援,千里穿插太行山,闯过黑山军大营,又在瘿陶设伏,全歼了张梁将军全军,三将军已经以身殉道了。”

    听得张梁的死讯,满堂皆静,张曼成也似乎醒了几分酒,他将堂上的妓女都轰了下去。才转向唐周。“师弟,此话当真”

    “师兄,昨日小弟才接待了冀州的信使,千真万确,所以冀州局势危急,大贤良师正是急等用人之际。”

    张曼成毕竟是张角兄弟三人,最早发展的信徒,对太平道的道义还是比较虔诚的,对张角也是忠心耿耿的。

    虽然这些年在南阳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对张角对太平道还是心存敬畏。如今听说张角形势危急,急等各路援军,心中也存了几分前往冀州炫耀之心。

    看看



第九十六章 分道扬镳(第二更)
    第九十六章分道扬镳(第二更)

    入夜之后,宛城四门仍然开放,因为城内城外都是黄巾军自家的大营,所以没有宵禁,也未曾关闭城门。

    城内还有许多地方灯火通明,隐约有吵闹之声传来,城门之处的卫兵们也都心不在焉,有坐在墙根睡觉的,有围成一堆喝酒的。

    将近三更,东城门的一个卫兵喝了许多酒,正在城墙根,痛快地方便着。突然,一个黑影从后面扑了上去,竟然用匕首隔断了他的喉管,卫兵挣扎了几下,就轰然倒地。

    尸体倒地的声音,惊动了另外几个等他回来的伙伴,有人打着火把,想看个究竟,却只见到火光找到的地方出现了许多黑影,手中拿着各式兵器,冲了过来。

    “敌袭。。。”还未等他喊完,却有一支羽箭射中他的胸口。紧接着黑影们都冲到了亮处,竟是许多黄巾军打扮的人,只不过是把绑在头上的黄色方巾,系在了左臂。

    “你们要干什么”一个守城门的小头目就要喝阻对方。

    “干什么造反呀!”一个黄巾将领出现在他面前,小头目认识此人,正是义军几个大头领之一的赵弘。

    赵弘一刀插入小头目的腹部,然后抬脚将其踹倒,一挥手中钢刀,“弟兄们,给我杀,杀死张曼成的,赏黄金百两!”

    就在这时,城门洞里突兀地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这是有敌人来袭的警报!

    赵弘的部下被重赏刺激的嗷嗷叫,争先恐后地杀入城内,吹响号角的卫兵也被乱刀砍倒。

    类似的场景,在宛城的四门同时上演,一队队的叛军都左臂系黄巾,向白天还是战友,还在并肩作战的袍泽挥舞了屠刀。

    叛军们蜂拥入城,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除了门口那些卫兵,街道上就只有一些喝醉的黄巾军兵士,而张曼成的黄巾精兵们是一个也没有看到。

    赵弘、韩忠、孙夏很快就率领手下在太守府门前会合,他们从不同方向的城门杀入,碰到的场景却是一样,一路上根本没有见到多少张曼成的部下。

    三个人都脸色都不好看,张曼成果然不简单啊,竟然预料到了自己三人会反叛之事,就是不知道他带着他的黄巾精兵躲到哪里去了
1...1920212223...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