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乌孙国现在的人口只有不足六万户,三十余万人,不及鼎盛之时的一半。
如果全民动员也可以凑出五万兵马,不过战斗力就不敢恭维了。
现在的常备兵力只有两万骑,而悦般和鲜卑人加在一起至少有五万骑,所以乌孙完全处于守势。
如果这一次汉军不与支援的话,乌孙自己也顶不住多久了。
法正想了想,让公主和她的使团先进城休息,安排在了馆驿。
然后他把马超找了来,他知道马超的军校毕业成绩全优,所以他让马超和他一起研究一下乌孙的情况。
马超也不和他客气,听法正介绍了下乌孙的情况,马超认为应该出兵。
他认为鲜卑人现在在草原上完全不是汉人的对手,所以才会向西迁移,来欺负乌孙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汉中张鲁
袁术也想赶走刘繇,便派吴景为督军中郎将,进攻驻守当利口的张英,却始终未能得手。
吴郡的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他来劝说孙策早日收取江东,远离袁术,他认为袁术政德不立,必不长久。
孙策原本就有这个想法,听了朱治的话,更坚定了立场。
他怕袁术不会轻易地放自己去江东,便将孙坚在洛阳得到的,一直被他深藏不露的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
他吹捧袁术有九五之尊的面相,这种宝贝自然应该献与袁术。
然后趁机说自己愿意去帮助舅父征讨刘繇,而且承诺打败刘繇之后,整顿兵马,再回来帮助袁术攻取天下。
袁术一是认为孙策连传国玉玺都献给自己了,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而是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就一千多兵马,不会有什么作为,轻视孙策,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
不料孙策的名望当时已经名满江东,一路之上,不断有人投奔与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之时,孙策的手下已经发展到了四千余人。
一九三年二月,孙策从历阳渡江,先后占据了石城,丹阳,秣陵,然后在丹徒打败了张英和刘繇,刘繇遁逃。
孙策马不停蹄,继续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与朱治大战了一场,最后被朱治打败,许贡逃往乌程投奔了严白虎。
孙策获得了吴郡大部分地盘,他任命朱治为吴郡太守,终于在江东取得了立足之地。
看着战报的吕布也不禁感叹历史发展有他的必然性,枭雄人物终会展露头角。
刘备如此,孙策如此,甚至就连刘表也是如此。
刘表在取得荆州的统治大权之后,便大展拳脚,又是合纵连横,很快就稳定了荆州的局势,获得了荆州豪族的认同和支持。
他现在的目光已经离开了荆州这一亩三分地,他看向了自己的近邻汉中。
汉中现任的太守是张鲁,他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的孙子,而张陵就是道教正一道的创始人,第一代张天师。
所以张鲁也是五斗米道的教主,他在汉中实行的是的统治方式。
黄巾之乱前后,就开始有大批的周边难民涌入汉中。
张鲁掌权汉中之后,实行的是宽松的政策,又经常开仓放粮,所以投者更众。
他本来和益州的刘焉关系不错,他就是依靠刘焉的赏识才当上汉中的太守。
可是上一年的年底刘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璋继承了益州牧的位子,他俩的关系极差,刘璋甚至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
张鲁一怒之下攻打了巴郡,双方遂成了死仇。
刘璋便勾结荆州刘表,图谋瓜分汉中,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同时发兵,造成了大兵压境之势。
汉中毕竟是弹丸之地,张鲁虽然经营有方,也难以以一己之力对抗两州之敌。
张鲁召集了自己的部下商议,头号谋士阎圃向他提议,不如向长安朝廷求救,向吕布求援。
张鲁的弟弟张卫是汉中军中的头号大将,他反对向吕布求援,他觉得这是引狼入室。
他认为凭借汉中军力和五斗米道的道众的狂热之情,可以与刘璋和刘表的军队一战。
军中将领杨昂,杨任等人都支持张卫的提议,要与刘璋和刘表战过一场。
张鲁虽有心赞同阎圃之议,却又不能驳了众多将领的面子,只好同意,他们先与刘璋,刘表的军队交手试试看。
私下里却吩咐阎圃做好随时去向吕布求援的准备,并且已经存了投降吕布之心。
张鲁毕竟是张良的后人,战略眼光还是有的,他已经看清了天下大势,如果自己不能偏爱一隅,那么最好搂抱的大树就是长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吕布的条件
汉中地理位置重要,虽然吕布之前没有近期在汉中动用武力的打算,可是如今张鲁主动投降献地,那也不能谦让了。
看来也应该敲打一下刘表和刘璋,让他们知道中央陆军的厉害,不要存有什么非分之想。
吕布决定,自己亲自出征,长安这面的主要工作都是内政方面的,并不适合自己,而且华歆到来之后,许多问题都可以由他来处理,此人绝对是内政方面的天才人物。
贾诩做为军师,随同吕布一同出征,这一次南下汉中,出动了成廉的荣誉一师,魏续的第三师,朱灵的第四师,还有王泉的特战旅,早就从凉州调回来休整了,做为唯一骑兵部队参战。
总共投入了十个旅的部队,参加汉中之战,其实吕布是忘了,荣一师的管亥的荣二旅已经改编成了骑兵旅,这是一种尝试,多兵种混合编制的一种尝试。
高顺,沮授留守长安,阎圃没有急于返回汉中,他派了手下人先回去送信,自己则留下来为吕布的大军担任向导。
其实吕布本来只打算动用两个师的兵力,投入汉中之战的,可是重新整编之后,太多的部队都未能进行过实战,所以各部请战的呼声一个比一个高。
根据这种情况,高顺向吕布建议,杀鸡也用牛刀吧!所以才多增加了一个师的部队。
汉中多山地,非常适合魏续的第三师的山地作战,出发的时候,吕布就决定兵分三路行动了。
朱灵的第四师走武关,从这出关中,直插上庸和房陵一线,以解上庸之围。
魏续的第三师直接翻越秦岭,穿越子午道,前往石泉,然后向东与第四师会师合围荆州军。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先打破荆州军,然后再对付巴郡的刘璋所部。
吕布自己则带着荣一师和特战旅,绕行褒斜道,直接前往南郑,先接收汉中郡。
褒斜道已经是关中入汉中的几条通道之中,最容易通行的了,吕布这一路有大队的骑兵,所以别无选择。
长安与汉中之间有秦岭天险阻隔,自古以来就是出了名的交通不便。
山中通行,多修有木栈道,惊险刺激之极。
从长安去汉中,先入斜谷,所以褒斜道又称斜谷道。
斜水和褒水的河谷凿穿了秦岭大山,斜谷道就是利用这段河谷,而不必翻山越岭。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此道,后在秦国主持下修成了栈道,可通行大军和辎重,也是关中和蜀中两地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吕布这还是第一次走这种险峻的道路,水深流急,绝壁凌空,栈道就是修于悬崖绝壁之上。
行走在栈道上,脚下木板嘎吱作响,旁边就是无底深渊和湍急的河水。
山岭上隐隐传来了阵阵的猿啼,却只闻其声不见其猿,难怪诗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吕布率领中央军就是带着这种忐忑不安而又感到新奇的心情,踏过了五百里褒斜道,顺利到达了汉中的郡治南郑。
张鲁早就收到了阎圃的消息,率领汉中的大小官员,离南郑二十里来迎接吕布的大军。
当看到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的中央陆军滚滚而来,张鲁也不得不佩服,这是他见过的最威武雄壮的汉军。
特别是那两个旅的骑兵,更让张鲁感到惊奇,蜀中从来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而且蜀中的战马也都是西川矮马,哪有关中马和河西马这么高大
张鲁看到了阎圃陪同着的几个汉军将领骑马过来,当中一人,骑着红色的高大骏马,身材高大,一套银盔银甲,非常耀眼夺目。
张鲁早就提前打听清楚,看这打扮,这位恐怕就是大将军吕布大人了
&
第一百九十章 先打黄忠
最后,张鲁还是选择了继续为官,放弃了五斗米道的教主之位。
吕布任命他为河东郡太守,封镇南将军。五斗米道的教众将会在战事结束之后,举家迁往关中三辅和司隶各郡,充实人口。
汉中的军队也就会在打退敌军之后进行整编,重组之后将会统一编入中央陆军的建制当中。
而张卫,杨任等汉中军队的军官可以去沙陵军校学习,毕业之后,在中央陆军任职。阎圃则留在汉中,准备辅佐将来的新任汉中太守。
安排好了汉中的各项事宜,吕布可以一门心思地来研究汉中的战事了。
朱灵的第四师选择的进军路线比较好走,武关本来就控制在中央陆军手中。
所以可以随时偷偷地出关,偷袭荆州军的后路。
为了达成突袭的目的,第四师的工兵营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丹水和汉水之上架设了浮桥,帮助大部队迅速渡过了这两条河流天堑。
第四师奔袭数百里,占领了武当县,然后又连夜翻过了武当山,出现在了房陵县城北。
此时此刻,黄忠率领荆州大军的主力正在攻打上庸城,只有蔡瑁带着三千人马在房陵县城留守,负责守护囤积在这里的后勤辎重。
太史慈率领自己的第十旅先头部队假扮成荆州军的部队,从武当县逃到房陵来的,而武当县被汉军占领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房陵。
蔡瑁正在城中喝酒,听说有武当县的败军跑来了,只有几百人,便大大咧咧的让人开门,放他们进来,他打算问问具体是什么情况,武当怎么被汉军占了
结果城门一开,太史慈就带人杀进城来,占领了城门,发信号让大军进城,展开了巷战。
可是荆州军根本不懂什么叫巷战,蔡瑁也没啥指挥才能,酒早就吓醒了,自己装扮成普通士兵,跑出城去,单身逃回了襄阳。
荆州军主将都跑了,也没有人指挥,很快就全军覆没,大量的粮草辎重全部落入了中央军手中,房陵县城被第四师顺利收复。
至此,中央军已经切断了荆州军的退路,随后朱灵率领第四师的部队向上庸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吕布也已经带领荣一师和特战旅,从南郑出发,赶赴上庸,特战旅和管亥的荣二旅两个骑兵旅先行一步,跑在了全军的前面。
上庸城虽然被荆州军主力大军重重包围,张卫却并不慌乱,他手中还有一万多人,反击不足,守城倒是守的很牢固。
而且他知道张鲁从长安搬来了救兵,中央军就在来援的路上,他只需稳守到援军到来即可。
算算时日,差不多也快到了,张卫更是不会着急了,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他荆州军爱怎么攻就怎么攻吧。
黄忠却没有张卫这么轻松,五万大军围城却久攻不下,很有些恼火。
他好不容易受到主公刘表的重用,独领五万大军出征,虽然顺利地拿下了房陵,可是在这上庸城下,却是被挡住了数日之久。
此次进军,可是和益州刘璋的军队共同行动的,不过,打下汉中之时,一定是按照谁占领的地盘多少来划分利益的。
也不知道益州的军队到了哪里不要被他们抢了头功才好!
不过,很快黄忠就收到了房陵失守的消息,蔡瑁将军生死未知!
最关键和致命的就是所有粮草辎重都被中央军夺走了。黄忠估算了一下军中余粮,可是支撑不了几日。
上庸急切之间又无法攻下,不如回军收复房陵,等待重新获得后勤补给。
想到这,黄忠就下定决心,命令大军停止攻城,准备一下,回军攻打房陵。
张卫兵少,看着荆州军撤退,生怕这是敌人设下的什么陷阱,眼看着黄忠的荆州军拔营起寨,回攻房
第一百九十三章 水来土掩
“太史慈,我让你们旅办的那件事办好了没有”
“师长,你放心吧,只是挖一条浅沟,这里的土质疏松,毫不费力,已经准备好了!”
“好,等会听我命令形势!”
黄忠看到已经挖好的土,有些兴奋,我把你的壕沟填平,看你们还有什么手段,拦住我们。
他把剩下的五千重装步兵都派了上去,在壕沟边上支起了大盾,掩护其他人将土倒进沟中,眼见壕沟被逐渐填平,黄忠大声命令他们加快速度。
朱灵看看差不多了,便转身对太史慈说道:“动手吧!我看他们怎么破解这一招”
太史慈转身离去,很快,从大道另一侧的山丘之上的壕沟里传来了哗啦啦的声响。
正在填沟的荆州军纷纷扭头去看,却见一道水流从山丘上流下,直奔填土的位置而来。
一开始的水流并不大,可是后来逐渐水流加大,水流已经冲到了填好的泥土之下,很快就将泥土泡的软来越软。
眼瞅着越来越多的流水把填下去的泥土都泡成了泥浆,泥沼,并且一点点向下游流去,最后流淌过来的水流中还有一股浓烈的火油味。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太史慈命令手下向壕沟中射了一批火箭,就将掺了火油的泥沼点燃。
火光迅速结成了一道火墙,黄忠看着满是火光的壕沟只能无奈的停止徒劳的行动,后退十里扎营。
他将几个副将召集到一起,商议接下来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