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还是那个副将提出来一个主意,砍几棵超过两丈的树,将重装步兵的大盾一侧固定一颗大树,做成一个类似云梯或者担架的盾牌桥梁。
这样把它往壕沟上一搭,踩着大盾就可以冲过壕沟了。
与此同时,负土填沟不能停,他们引来的水流不大,想必这水源也不是什么大江大河,能够影响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而且这火油烧过之后,泥土板结,不怕水浸。
黄忠对这个副将顿时是刮目相看,他知道此人叫文聘,就是南阳郡人。
黄巾之乱的时候投军的,后来逐渐转到了自己的麾下,平时就颇有主意,没想到,这一次又提出了这些好办法!
“仲业所言极是,就这么办,伐木,挖土,此次若胜,仲业当记首功!”
很快,所有人都下去准备,当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吃罢早饭,黄忠便催动大军开始继续进攻,中央军也早早的进入了防御阵地。
在大盾的掩护下,数十位壮汉将三部大树做的盾桥搭于壕沟之上,然后就有数十位敢死之士,率先冲过盾桥,在另一端支起了大盾,抵军的连弩射击。
接着便有越来越多的荆州军重装步兵冲过壕沟,开始结阵,向最后的阵地继续前进。
同时还有更多的人把挖好的泥土倒入沟中,太史慈确实没有更多的流水来冲击泥土了,他们也只是在附近截流了一条小河沟而已。
一条小河沟能蓄多少水,火油也早就用光了,接下来的战斗还是要依靠实打实的战斗力才可以。
朱灵也只能接受现实,这个黄忠想出来的盾桥的办法倒是简单实用,看来还是有点头脑的。
终于在荆州军的重装步兵和中央军的重甲步兵撞到一起,大盾和方盾撞在一起的时候,壕沟之中也成功地填出了一条数丈宽的通道,并且还在向两侧延伸。
黄忠这一次投入了五千重装步兵,六千长矛兵,六千弓弩手,几乎是全军的半数人马用在这一波进攻之中了,也是下了血本。
第一百九十四章 威逼利诱
直到这里,王泉的特战旅终于和朱灵派出的侦察小队接上了头,王泉没敢惊动黄忠,只是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控制了战场周边,监视着所有的风吹草动。
黄忠派出的那几个斥候,早就被送去见了死神。
吕布和他的荣誉二旅就是在这种隐蔽的状态下悄悄抵达战场边缘的。
朱灵已经知道了王泉的特战旅的到达,终于吃下了定心丸,他才敢把手中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了作战。
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吕布到了,就是反击的时刻了。
吕布观察了一下战场的态势,现在朱灵的防线已经很吃力了,黄忠已经投入了全部兵力,荆州军的战力还是不错的,给朱灵的第四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吕布决定不等成廉的两个步兵旅到位了,两个骑兵旅立刻投入进攻,击破黄忠的那一丝幻想,完成对荆州军的合围。
中央军的两个骑兵旅吹响了进攻的号角,黑压压的一万骑兵如决堤洪水一般从山丘后面涌出,冲向荆州军的后阵。
黄忠正在阵中督战,身后传来的号角声让他大吃一惊,他的斥候都被干掉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身后来了如此多的骑兵。
黄忠没有在北方打过仗,见过最大规模的骑兵就是剿灭黄巾之时见过的董卓的西凉骑兵和曹操的关中骑兵。
可是那顶多只有四五千骑的规模,从未见过上万铁骑冲锋而来的景象,一时之间被惊呆了。
还是文聘的反应快,他大叫着,“长矛兵,快过来,布拒马阵,弓弩手快射骑兵!”
不过大多数军队还都胶着在中央军的防线争夺之中,最后,只有一千多长矛兵,战战兢兢地列成了横队,长矛斜插在地上,用力抵住。
弓弩手也只有不到两千人,听到了文聘的喊声,转过身来,瞄准骑兵射箭。
即使面对这不足三千人的稀疏防守,特战旅和荣二旅的骑兵们还是按照中央陆军轻骑兵的进攻战术严肃对待。
用连弩和投枪覆盖了这点少的可怜的荆州军之后,绕了一个大圈,重新结阵,准备再次进攻。
没有大盾的掩护,长矛兵手中的小盾牌根本就是顾头不顾腚,链子甲虽然防住了部分弓弩的射击,可是锋利的投枪依然可以轻松地穿透他们的甲胄。
更何况特战旅的神射手们可以准确的射中他们的面部,那里可没有什么防护。
总之一波进攻之后,这三千荆州军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黄忠算是真正领教了中央陆军骑兵的威力,如果不是文聘舍命相救,黄忠已经被一支弩箭射中面门了。
看着手臂受伤的文聘,黄忠万分感激,不过更要紧的是如何应对中央军的骑兵。
黄忠终于下定决心,停止对第四师的攻击,所有的兵力收缩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个重装步兵在外围,长矛兵和弓弩手在中心的防御圆阵,荆州军转换阵型的速度还是很快的,黄忠的部下也算是训练有素了。
见到荆州军布置防御型圆阵,吕布并不急于进攻,两个骑兵旅分成了四个方阵,从四个方向围住了荆州军,就如同几只饿狼盯着自己的猎物一般,等待对方犯错的机会。
朱灵并没有离开自己的防线,而是在打扫战场,救治伤员,仍然牢牢地阻挡着敌人的退路。
黄忠清点了一下还幸存的荆州军,只有不到三万人了,将近一半的荆州军或死或伤在这一伤心之地了。
朱灵的第四师也伤亡不小,三个旅损失了近四千人,其中第十旅就占了一半,荆州军的战力不容小觑。
黄忠也在观察着自己的对手,他在敌阵之中竟然看见了一面“吕”字大旗,难道是大将军吕布亲征汉中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输与吕布之手倒也不是丢人之事。
现在看来中央陆军有近两万人,倒是和自己人数相差不多了,可是人家有一万未受任何损失的骑兵。
在平原上,步兵对上骑兵,很难有什么胜算,跑又跑不过人家,后路也被中央军的那支步兵死死地扼住了,真是插翅难逃了。
双方僵持了一会儿,却见上庸方向烟尘滚滚,马蹄声响,又是大批骑兵到来。
不过当黄忠看到对方新来的这一万人,却是远远地就翻身下马,步行进入战场之后,彻底蒙圈了。
&n
第一百九十五章 米仓古道
随着主帅黄忠的投降,将近三万名荆州军兵士也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中央军收拢战俘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救治伤员,双方都有大量伤员需要救治,中央军的军医一视同仁,先抢救两军的重伤员。
朱灵凑到吕布身前,向吕布汇报了这两日的战况,这一次吕布没有因为他的大量伤亡而责怪他。
而是对他挖掘战壕的打法表示了肯定,而且想到蓄水,用水流来应对负土填沟,也算是聪明的做法。
只是条线所限,效果没有那么大,不过以后的防守作战,如果条件允许,蓄水这一招还是很实用的。
听说荆州军用盾桥破解了壕沟之后,吕布对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很感兴趣,便向黄忠询问是何人
黄忠便将文聘从俘虏之中唤出,介绍给吕布。
吕布同文聘一番对话之后,对文聘的头脑甚感满意,便想着招募黄忠与文聘二人,二人却均有所犹豫。
吕布一看就明白了症结所在,“二位将军可是担心在襄阳城内的家人还请放心,此事我会让人去办,必定将两位将军的家眷平安地接到长安。”
文聘比黄忠年轻,也比黄忠光棍的很,“文聘家中只有一位老母,只要大将军能将老母接来,文聘愿效死力!”说着向吕布一揖到底。
黄忠见文聘已降,也不再矫情,“只求大将军将我的家人接出来,黄忠也愿降。”
吕布开怀大笑,打败五万荆州军都不如得到两员大将来得重要啊!公元二世纪,人才同样是最重要的!
当下中央军押送着荆州军战俘一起回到了上庸城,人数太多,就在城外扎下大营。
吕布马上就召集众将,先召开了一个总结会议,张卫,黄忠,文聘也都参加了总结会。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央军的一个传统,每一次大的战事结束,只要时间允许,中央军的将领们都会主动地开一次总结会。
会上,朱灵先介绍了此次防御作战的得失,他介绍了战壕的具体使用,也提到了荆州军装备改良之后,给中央军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链子甲对远程弓弩的优良防护效果。
黄忠也被吕布要求,介绍了荆州军的链子甲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水平,当然具体的制造之法,他不是铁匠,没法准确描述。
随后就是大家一起讨论,畅所欲言,张卫,黄忠,文聘可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没想到武将还可以和主公,军师坐在一张桌子边,一起讨论战阵之事。
而且讨论的内容也很广泛,没有什么约束,甚至谈论到了军队训练,装备制造等各个方面,而且中央军的将领们都很有文化,说什么都头头是道。
太史慈根据实战,认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连珠炮的装备数量,连珠炮发射的大型弩箭和投枪大小相仿,射程远,力量大。
可以有效地对付大盾和重装步兵,对付链子甲就更不在话下。
吕布点头同意,这个办法确实比较可行,增加装备数量就好。
吕布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将之前在警卫旅做实验的陌刀,加以推广。
陌刀是一种刀刃几乎和刀柄一样从,各自长达六尺,加起来一丈二尺的大刀。
刀背到刃口呈锥形,刀背厚,刀刃薄,分量不轻,需要像重骑兵使用马槊一般,需要招募大力士专门训练才可以。
以陌刀的威能,大盾,链子甲都可以一刀两断,在打破僵局之时,不失为致胜法宝。
横刀的使用方法,也可以从劈砍演变成撩刺,发挥横刀锋利的尖端的功效。
方悦提出了一种兵器,是他在草原之上,与丁零人交手时发现的。
这种兵器,其实古人就用过,只是后来淘汰在历史长河中了,这就是手斧。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夜战八方
朱灵到底还是偏心太史慈,他从其他两个旅抽调兵马,将损失严重的第十旅,补充满员,让他随吕布大军出战,剩下的两个旅守卫汉中。
吕布最后就是带着这八个旅从米仓道南下,进入巴蜀之地。
沿途之上,吕布再次感受到了蜀道难行,辛亏中央军的有大批的工兵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一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再加上有张正做向导,规避了许多风险和冤枉路,才使得中央军顺顺利利地穿越了大巴山,完成了巴岭路最险峻的一段。
到达尚控制在汉中军手中的南江县城之后,吕布已经得到消息,汉昌城还控制在汉中军手中,益州军还包围着城池。
从南江县城顺巴江河谷南下,就可以直抵汉昌了。
此时通讯不畅,张任还没有得到荆州军已经战败的消息。
而中央军的侦察部队再次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所以中央军接近汉昌之时,益州军仍不知晓危险临近,还在不紧不慢地攻打汉昌。
刘璋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主,他并没想着占领汉中,他所想的也不过是收回巴郡,和荆州军一起打败张鲁即可。
张任充分领会刘璋的精神,他对汉昌是围而不攻,只想等到荆州军大胜之后,汉中军队主动撤回以后,自己顺利接收即可。
益州军团虽然也开始装备大盾和链子甲,可是积极性远不如荆州军,装备质量也略处下风。
吕布通过侦察得知,益州军并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对于身后方向毫无防备,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决定连夜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夜已深,不过益州军的帅帐仍是灯火通明,张任和手下几个亲信将领仍为睡觉,还在商议近日的军情。
今天有数队斥候逾期未归,做为一员宿将,张任隐隐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除了增派了几批斥候,他还在和手下将领们商量是不是应该增加攻城的力度了,早日结束这里的战事。
突然,寂静的夜空中传来几声“轰隆”巨响,同时军营的北侧有耀眼的强光划破夜空,接着军营的北方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张任连忙带着手下将领走出了帅帐,却只见军营的北面火光冲天,喊杀声此起彼伏。
张任询问手下,什么情况手下也只知道有敌军袭营,却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敌人
张任骂了几句,便带人向北营赶去,六万人的大军,扎下的营地还是很大的,而且为了长久围攻,营地四周也是挖了壕沟的,寨墙也修了起来。
可是等到张任赶到营地北侧,眼前的场面却是一片狼藉,混乱不堪。
寨墙被毁掉了一大片,上百丈长的一段没了,壕沟上铺着一副副云梯一样的东西,许多敌军正从上面通过,杀入大营。
虽然在火光下看起来都是一样颜色的军服,式样却大不相同,而且敌军的右臂和脖子上都系着白色丝带,非常醒目。
这个时候有人来报告说,就刚刚那几声巨响过后,一大段寨墙就被破坏的粉碎,壕沟也被敌人给垫上了东西,听口音,这些敌人应该是北方的中央军。
措手不及的益州军被中央军的连弩放倒了不少,剩下的人也来不及穿戴盔甲,找不到大盾,只能有啥使啥,和中央军搏斗。
中央军越来越多,而益州军互相拥挤,又缺乏装备,很难形成防御阵型,这种混战很适合中央军发挥个人能力,更何况乱军之中还有一支特战旅。
张任见此情形,倒也果断,他看出来了,北面的营地已经不可救药。
他命令陆续赶来的益州军在营地中部开始列阵,北营地里的一万多人已经被他放弃了,他
第一百九十七章 虎父无犬子
不过打完这一仗之后,吕布拒绝了部下们继续南下伐蜀的请求,贾诩的观点也和吕布一样,收复益州的时机还未成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