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他觉得他大规模的使用了火药,大大的改变了真实的历史进程,比他以往所有的改变都要明显。
他已经无法预料今后的历史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难道在这个时代,早早地就进入了火药时代开始热兵器时代了
算了,在这样一个高兴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十年
我是奉先第235章十年经过这十年与并州军的不断的冲突和交往,鲜卑人对并州、度辽地区军队的打法已是十分了解,被逼的连派出去的斥候都是平日的双倍数量。
他们故意绕过了凉城,这一伤心地,他们听说并州军在凉城修了一个墓园,并且常年有数千人驻守。
这一次虽然是因为中原的关东联军派来了使者许以众多好处,他们才会答应南下的,可是他们也都是老江湖了,并没有马上出兵。
尽管关东联军的使者送来了大量的金银和粮食还有兵器装备,答应他们,只要他们能够打败徐晃,度辽和并州地区任凭他们劫掠。
使者告诉他们,关东联军的主力已经在虎牢关死死拖住了吕布的主力军队,徐晃只是一支孤军。
使者还给他们许愿,只要他们打到冀州,关东联军还会送给他们更多的金银和先进的装备。
轲比能和步度根可不傻,他们都是当了许多年部落首领的枭雄人物,他们仍然选择了观望态度。
不断派出斥候、奸细刺探中原的军情,打听虎牢关的战况,终于确认了吕布的中央军真的在虎牢关和关东联军进行着空前规模的大战。
双方的攻防大战十分惨烈,已经进入了消耗战的阶段,每天都有上万人的伤亡。
特别是前一阵,探子回报,徐晃手下的中央军主力部队骑兵五师和一些地方守备旅也被增调到虎牢关前线了。
至此,这两个老狐狸才打消了最后的一丝顾虑,在关东联军使者的不断催促之下,在自家众多贵族和将领们的劝说下,终于起兵南下。
毕竟十二万骑兵大军集结在一处,虽然有关东送来的粮草接济,可是路途遥远,还是杯水车薪,每天人吃马喂的消耗太大了。
在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开路之后,鲜卑人的大军开始动身南下,两大部落各自出动了六万铁骑,分成左右两路大军,并肩南下。
关东联军送来的盔甲和连弩,也被两大首领均分了,装备了自己的亲卫。
可惜连弩的机构太复杂了,鲜卑人的工匠实在是仿造不出来,只能希望到达冀州之时,能够从曹操手里得到更多的连弩,即使是花钱购买也在所不惜。
这一路南下,并没有遭遇汉军的主力部队和其他任何一支部队的抵抗,使得轲比能和步度根时刻都加着小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现在对吕布和并州军的畏惧就是这种心态!
看到汉军遗弃的游牧营地,都是不久之前的新鲜痕迹,看来是在主动躲避自己大军的锋芒。
这些可恨的汉人将他们的驿道都修进了草原深处,也不知道他们使用了什么办法,驿道的周围都会寸草不生,不长杂草。
当然,这些驿道也有好处,就是将更多中原地区的特产,手工制品、茶叶、盐砖送入草原,换走了他们多余的皮毛、牛羊、马匹和矿石。
这么多年以来,这些汉人的特产已经成了草原各族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还有汉人的丝绸、布料、铁制农具等等。
而且这个驿道在自己入侵中原的时候,也提高了行军速度嘛!
鲜卑人甚至就沿着驿道南下,这样都不用担心迷路了,沿途都有水井或者水源地。
不过这也是徐晃所希望看到的,在这条驿道之上,进入定襄郡后,沿途各县,都已经进驻了地方守备旅和屯田军。
鲜卑人如果逐个攻打,必会伤亡惨重,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如果置之不理,那这些县城可就是顶在鲜卑人后背的一把把要命的匕首。
是的,轲比能和步度根现在就在为此苦恼。
进入度辽境内,驿道上出现的第一个县城就是武要县,县城不大,城中百姓早已疏散,如今城中只有三千地方守备旅,是代郡的地方守备旅。
鲜卑人的先锋大军已经试着
第二百三十六章 背叛
我是奉先第236章背叛轲比能扒拉手指头,算了一下,两个中央军的骑兵师,三万多人,加上匈奴骑兵一万五千人,他还不知道匈奴仆从军扩充到了四个旅。
如果是二比一的话,只是骑兵之间的比拼,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当即决定大军南下武进县,至于半路上的定襄县也不管不顾了,两个县城都甩了,也不差这一个了。
不过,将来他会为这个决定后悔的。
鲜卑人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南进军,果然在武进县城北十里的白渠水的河岸边见到了背水结营的汉军大营。
而汉军大营之前却是一片平坦的大平原,很是适合骑兵之间的大战,不知道徐晃是不是对自己的并州军自信的过头,竟然选择了这样一处战场。
鲜卑人在距离汉军大营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且吸取了过往的教训,不顾劳累,先挖掘了简易的壕沟,又修筑了寨墙和望楼,进步了不少。
轲比能和步度根商议防止汉军夜间袭营,将军中将士分成几个班次,轮流值夜,并且多设明哨、暗哨。
步度根当年可是吃够了汉军夜袭的苦头,自然举双手同意,还夸赞轲比能想的周到。
果然当天夜里,从二更开始,每隔一个时辰都有汉军来袭营,不过每次都被鲜卑人的暗哨及时发现。
并且都被值夜的鲜卑人击退,倒是留下了几具尸体。
所有的鲜卑人因为知道有人值夜,都睡得很安稳,这一夜到都是休息的很好。
天亮之后,听取了昨夜的报告之后,轲比能和步度根都觉得徐晃也不过如此,没有什么新鲜招数!
只要自己小心提防,两军决战,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吃罢早饭,鲜卑人开始在营前列阵,汉军得到消息,也出营列阵,双方相隔五里对阵。
鲜卑人的大军还有不到十二万人,每万人队一个方阵,整整十二个方阵,当然有两个人数不足的。
而中央军也是以旅为方阵,骑兵二师三个旅,匈奴仆从军四个旅,骑兵六师三个旅,不过只摆出了两个旅,重装旅藏在阵后。
如此一来,远远看去汉军仍是九个旅。
轲比能与步度根相视而笑,自己的军力两倍甚至接近三倍与汉军,其中三分之一是与自己战力相当的匈奴人,看来此战必胜。
鲜卑人主动出击,轲比能和步度根各出动了一个万人队,攻击汉军的左右两翼。
汉军则派出了骑兵二师的两个旅和匈奴军的两个旅迎战。
双方的战法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试探性进攻,都是在远程攻击的范围内对射了一番,就各自掠回本阵了。
汉军仍是占了弓弩射程和盔甲防护的便宜,而且还比鲜卑人多投了一轮投枪。
一千多汉军的伤亡,换取了三、四千鲜卑人的性命,这种伤亡比例让轲比能头疼不已。
步度根劝说道:“轲比能首领,这样下去,吃亏的还是我们,我们还是全军进攻吧!我们应该发挥我们人数上的优势啊!”
轲比能也觉得只有这个办法可行了,命令吹响全军进攻的号角,所有的万人队一同出战。
十一万鲜卑铁骑开始一起冲阵,声势浩大,马蹄声响成了一片。
徐晃看到鲜卑人终归是按捺不住,全军出击了,面带微笑,挥手示意传令兵,向空中打出了三颗红色信号弹。
中央军也开始了全军出击,骑兵二师在左翼,匈奴仆从军在右翼,骑兵六师在中路,全线压上。
同时在战场的东西两侧也卷起了漫天的烟尘,西方出现的是一支三万人的骑兵,也是汉军服饰,这就是汉军发展到今天的游牧部队。
其中有一万人是游牧军人,两万人则是跟着军队游牧多年的,早就接受了长时间军训的平民。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凉城警卫团
我是奉先第237章凉城警卫团轲比能时隔十年,再一次看到了这些来自地狱的黑色魔鬼,放下的护面,根本看不到容貌,只有冷冰冰的狼首头盔。
十年之前,轲比能只是做为旁观者目睹了黄金家族的王庭铁卫被这些黑色魔鬼横扫的场面。
今天他则是要亲身感受一下了,仍然是插满长矛的战车在前面开路,四匹拉动的战车隆隆向前。
锋利的长矛划破了,刺破了挡在身前的鲜卑人和他们的坐骑,战车上的长戟和连弩也在收割着鲜卑人的性命。
随着战车开辟的路径,三千重装骑兵滚滚而来,厚重而长长的马槊在空中挥舞,鲜卑人奋力举起的兵器碰之则折。
重装旅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因为他们的特殊性,他们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难得有实战的机会。
参加过凉城之战的老兵,还留在重装旅的都已经成了连长、营长,甚至是团长。
参加过长安之战的,也都成为了班长、排长,可是还有半数的新兵从未参加过实战。
吃的是最好的,待遇也是最好的,装备更是最好的,却在大草原上难有用武之地。
所以碰到今天这样难得的出场机会,一个个都加倍珍惜,使出了十二分力气。
重甲骑兵们的阵型更加严整,冲刺的速度都保持一致。
两军迎头相撞的时候,汉军的重甲骑兵们就如同一堵墙一样拍到了敌人身上。
战马和战马撞得骨断筋折,人和人也同样撞得骨折,当然受伤的多数都是鲜卑人,汉军的防护还是很好的。
汉军的骑手和战马在训练中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程度的碰撞,这就验证了高顺的那句口头禅,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轲比能只能仰天长叹,“大鲜卑的荣光何时才能重现吕布和他的并州军注定是鲜卑人的克星啊!撤军!”
鲜卑人吹响了凄凉的撤军号角。重甲骑兵的冲锋给了他们致命一击,彻底击穿了他们的阵型,无法再战!
毕竟双方的人数相差的不是很多,加上反叛的鲜卑人,更是已经多于鲜卑联军。
轲比能和步度根还是带着大半部下打破包围,原路返回草原。
汉军都在身后苦苦追赶,马快的骑兵二师更是追着鲜卑人的屁股打,他们可是都换装了西域良马,速度比鲜卑人快的多。
面对着汉军的苦苦追赶,轲比能根本不敢回头交战,生怕跑慢了就跑不掉了。
在路过定襄县城之时,定襄城中杀出了一支汉军骑兵来拦截他们,正是刚刚从朝歌赶回的骑兵五师。
因为水军消灭了关东联军的大半兵力,所以骑兵五师的围堵毫不吃力,虽然跟错了目标,但是一样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加上他们拼命的赶路,以及鲜卑人的拖沓,总算是赶上了。
前天,鲜卑大军从城外经过之时,城中只有先赶到的十五旅一个旅。
可惜鲜卑人并没有攻城,也没围城,所以才使得这个骑兵五师都躲在城中,好好的休息了一天。
他们的任务就是切断鲜卑大军的退路,好不容易出了一次草原,深入内陆,不多消灭一些鲜卑人,都对不起他们辛苦出来一趟。
徐晃率领大军一直都在后面追赶,只要拦住一会,就能追上来。
这个时候,鲜卑人全军上下,已经统一认识,就是逃命要紧,绝不恋战。
所以无论汉人和匈奴人如何辱骂,挑衅,鲜卑人也只拼命北逃。
骑兵五师虽然不顾伤亡的近身肉搏,以期尽可能多的吸引住更多的鲜卑人。
可是轲比能和步度根两个人都有枭雄之姿,当机立断的很,
他们宁肯牺牲掉被骑兵五师拦住的部下,也绝不停留,绝不恋战。
&nbs
第二百三十八章 散场
我是奉先第238章散场鲜卑人把他们收复的汉军占领过的牧场都吐了出来,自家的部落向东北方向退去,转而去与东部鲜卑和乌桓人抢夺地盘了。
那两个背叛步度根的万夫长,则去更寒冷的北方,将和连的幼子骞曼接了回来。
他们召集了残存的黄金家族的旧部,重新成立了以骞曼为族长的部落。
不过这一次他们明智的宣布向大司马吕布称臣纳贡,听从吕布的命令,愿意永为大汉的藩属。
徐晃代表吕布和朝廷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保护,并且允诺在断粮的时候,会接济他们。
不过徐晃也有附加条件,就是骞曼部落要组建鲜卑仆从军,服从吕布的指挥和领导,他们自己就不必保留军队了。
鲜卑仆从军平时就负责保护骞曼部落的安全,在吕布有需要的时候,服从征召和调度。
他们不敢不从,毕竟他们已经背叛了所有的鲜卑人,只有抱紧吕布和汉人的大腿,才能活下去。
徐晃还给他们一个承诺,今后汉人的奴隶私掠队不在骞曼部落的领地内,抓捕鲜卑人为奴。
这个条件对鲜卑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汉人的奴隶私掠队已经成为了草原各族小儿止啼的最好对象。
战后,徐晃把此次作战的经过和结果,以及他与鲜卑人商定的条件都飞鸽传书给了吕布。
接下来,徐晃自然是秣兵历马的把大军集结到了常山和中山两国,准备南下作战。
并州和度辽的防务,徐晃交给了贾逵和金日冈,并且留下了匈奴仆从军和地方守备旅、屯田军协助防守。
徐晃则带领中央军的三个骑兵师加上三万游牧骑兵组成了南下军团,伺机进攻幽州和冀州的袁绍的地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