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连老黄
他这才看清了是一个银甲白马的汉将从旁边掠过,狼首头盔上面的银白色鬃毛向后飘散着。
第二百四十二章 乌孙先遣队
乞伏罗威本来满心欢喜,以为可以攻下金满城了,正在幻想着如何屠城如何报复这些汉人和车师人
却被突如其来的进攻号角惊醒,见到西方杀来的七八千汉军骑兵,如何还敢迎战
也顾不得正在攻城的手下,掉头就跑,边跑边鸣金收兵。
马超一见乞伏罗威跑了,连忙下城,打开城门,飞马追出。
马超的宝马跑得飞快,后发先至,没跑出几里地就追上了乞伏罗威。
乞伏罗威根本不敢回头与马超交战,他让自己的亲卫去缠住马超,为自己争取点时间。
可惜这些亲卫与马超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都没有人能挡住马超一枪的。
所以马超并没有被耽搁多久,就再次追了上来。
乞伏罗威用弓箭射马超,好歹是鲜卑大将,射术还不差,马超也用弓箭同他对射。
结果可想而知,终是马超胜出一筹,马超也不杀他,而是射伤了他的战马,将乞伏罗威生擒活捉。
马超带着乞伏罗威回到金满城的城下之时,围歼鲜卑人的战斗尚未结束,所有的鲜卑人都被包围在中间。
还有两千左右的鲜卑人在殊死顽抗,不过他们被八千汉军包围,顽抗到底的下场可想而知。
马超将乞伏罗威提在手中,高高举起,喊声响彻全场,“你们的将军都被我活捉了,你们还不放下武器投降投降免死!”
有翻译跟着用鲜卑语大喊,“投降免死!”
鲜卑士兵早已斗志全无,又见到自家将军被人犹如提小鸡一样单手举起,都被慑服,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马超提着乞伏罗威来见郝昭,郝昭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只是询问马超的侦察营伤亡如何
马超摇摇头,“报告旅长,侦察营伤亡了近四百兄弟,这一次是我的错,没有充分了解敌情,不知道敌人在卑陆还有这么多人。”
郝昭点点头,“伤亡确实不小,不过你把敌人吸引在金满城下,为大部队围歼敌人也算立下大功。”
“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给你记功,回头把侦察营给你补满!”
马超嬉皮笑脸的问道:“旅长,你们怎么从西面过来的”
郝昭解释,马岱带人第一时间就跑回了交河城送信,不过向导说,车师古道太难走了,六千人如果都从车师古道爬过去,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
既然车师古道不可行,那就只能从大路去东且弥,再转向东,经过卑陆,再去金满城。
反正鲜卑人的军队都在金满城,这两个国家也没什么军队,耽误不了行程。
郝昭就听从想到的建议,率全旅出击,半路上就追上了正常前进的张绣。
听说马超有危险,张绣自然是心急如焚,大大加快了速度。
东且弥只有几百鲜卑人驻守,加上东且弥的军队也不过一千人。
趁着东且弥的城门还未关闭,他们根本不知道汉军的到来,张绣直接就率军冲进城中。
风卷残云一般,就将这一千人斩杀殆尽,随后也不停留,穿城而过,大军转向东进。
经过卑陆之时更是毫无阻挡,鲜卑人无人留守,卑陆的几百军队根本不敢动手,直接就缴械投降了。
因此,全程毫无耽搁,当然连夜赶路是必须的,好在路途平坦,没有什么意外,除了晚上赶路有不少人摔得鼻青眼肿。
全歼了六千人规模的鲜卑大军,还活捉了乞伏罗威这样的领军大将,算得上是战果辉煌。
车师后国的国王也带着众人从山中赶来,郝昭安抚了一下对方,并且让对方派遣使者去拜见在后面的西域都护法正大人。
汉军大队人马押着两千多
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术称帝
我是奉先第243章袁术称帝管虎带人兴建的兵工作坊,也日益成形,规模逐渐扩大,除了火药,其他中央军的装备,青州的工匠都可以打造。
当然青州军也有必不可少的书记官,来提高官兵素质,维护军纪,记录军功。
曹军来犯,自然是由虎面军师排兵布阵,双方在三郡国之地打成了僵局。
三郡虽是兖州地界,却被青州军经营多年,青州军在这里施行仁政,轻徭役减税赋,很受当地百姓欢迎。
所以曹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逃散,有不少难民涌入青州境内,唐周命人好生安顿这些难民。
青州与徐州早已结为盟友,青州军与曹军主力相抗,刘备和陈宫就派关羽和张飞,领兵出击任城国和山阳郡,袭击曹军侧翼,与青州军遥相呼应。
三方势力打成一团,互有胜负,不过曹操一方有那么多智谋卓绝之士,集思广益,自然会有人想出破局之策。
曹操暗中派人收买了袁术身边的谋士和近臣,撺掇袁术称帝,他们说袁术有九五之尊的面相,姓氏又合乎五德之说。
更不用说孙策早就将传国玉玺送与袁术,曹操还派程昱做为代表,偷偷拜见袁术。
程昱说自家主公深信袁术有帝王之相,愿意尊奉袁术为帝王。
袁术本来早就有了称帝的野心,再经过这些手下的劝进,以及曹操的表态,遂下定决心。
一九五年二月,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私置公卿,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在城南城北修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
他自己生活奢侈荒淫,挥霍无度,军中的将士却半饥半饱,江淮一带百姓更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吕布得知袁术称帝,通过长安朝廷,颁发诏书,宣布袁术是叛臣贼子,大逆不道之辈,人人得而诛之,号召袁术周围的诸侯一起讨伐与他。
孙策第一个响应朝廷诏书,宣布与袁术断交,他派徐琨赶走了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
占领了丹阳郡治宛陵,并且平定了宣城以东各县,句容,芜湖,丹阳,石城,潥阳各县纷纷归附。
然后他迎接刚从袁术那里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
稳固了后方之后,孙策亲自领军进攻泾县以西地域。
闪击陵阳,擒获了屡次与之做对的祖郎,紧接着又进击了勇里,平定了整个丹阳郡,大大拓展了孙氏政权在江东的领地。
紧接着刘备也在淮北大败袁术的军队,袁术军士气低落,将士多有逃散。
袁术仍不死心,陈王刘宠指责他倒行逆施,谋权篡位,他便率军进攻陈国,杀死了陈王刘宠。
陈国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曹操大怒,不顾东边还在与青州军开战,亲自领军征讨袁术。
在细阳大破袁术,斩杀了袁术数员大将,袁术逃回淮南,再不敢主动进攻曹操。
三月,沙陵军校正式迁至长安,定址在蓝田,背靠蓝田山,正式命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专门负责培养中央陆军的下级军官。
而在它毗邻的山林苑,则是正式成立的中央陆军大学。
晋升中高级军官之前,必须到中央陆军大学进修。
中级军官进修班,招生范围为准备晋升营长的连级军官。
高级军官进修班,招生范围为准备晋升旅长的团级军官。
蓝田军校的军事学科也有所调整,有些特别高深和专业的科目被调整到陆军大学授课。
蓝田军校增加了实战和基础技能的实操科目的比例,毕业考试荣誉制度保留,全优的金质奖章获得者也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两省六部制
我是奉先第244章两省六部制六部只对尚书令负责,而尚书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当然,在现在这个阶段,尚书令只对大司马吕布负责。
吕布自己有开府之权,他府中僚属兼任了六部官职,而吕布的中央陆军总部就相当于兵部。
直到将来兵部改为国防部,才将兵权从统治者一人之手收归国有。
三公九卿还需要皇帝的任命,而这个尚书省六部,则完全是吕布一个人说的算的地方。
贾诩自然责无旁贷地成为了首任尚书令,总管六部事务,所有六部的奏折、中央政令、政策的指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都需要贾诩的审阅,再上报吕布。
尚书令即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他还有几个副手,则是尚书仆射。
吏部尚书为华歆,他还兼尚书省仆射。
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爵位的封赏、世袭、承继、民间贤能之士的选拔、推荐都由吏部负责,地位尤其重要。
户部尚书为沮授,同样兼任尚书省仆射。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田产、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相关事务,当然也包括了农业生产,发展商业等等。
礼部尚书为法衍,掌握国家相关的礼法、祭祀、外国、藩属的往来,全国的教育事业等等,吕布把医疗也划归礼部管理。
兵部尚书为高顺,兼尚书省仆射。
正常来说兵部是管理所有与军队有关的事务,因为有中央陆军总部的存在,兵部就主管军工生产,军需补给,采购,全国兵役的征召,阵亡,受伤将士的抚恤,退伍士兵的管理,军事教育等等。
路政和船政也被划归兵部管理。有些工作和职能与中央陆军总部下属部门是重叠的,一般都是一个官员身兼两职。
而中央陆军,屯田军,游牧军,地方守备旅,各大军校,训练基地的具体事务则还是中央陆军总部直接管理。
刑部尚书由满宠担任,掌管全国的刑法制定,复核各地的案件,刑狱。
吕布比较偏重于以法治国,在自己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司法公开、公平、公正。
最后一个部门就是工部,工部尚书为马钧,不过这只是一个荣职,马钧每天事务繁忙,哪有空闲操心政务
所以工部的具体事务都是由工部侍郎贾逵负责,工部掌管了全国的园林城池、水利工程的营造,手工作坊的运作管理,路政和船政在战争时期归兵部,和平时期则应该归属工部。
两省六部将原本九卿的职能,划分的更清楚,更合理,部下有司,他们会具体细分更清晰的职能范围。
而且各部尚书都由适合、擅长的人物来担当,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了极大的提高。
张郃的骑兵一师第一个补充整编完毕,因为在虎牢关之战的时候,骑兵一师损失最小。
吕布任命张郃为凉州刺史,带领骑兵一师到凉州赴任,并且做好接应法正的准备。
现在的凉州只有张杨的第六师驻守,兵力有些捉襟见肘。
张辽转任司隶校尉,原来的司隶校尉张济则接替高顺,担任了卫尉。
张辽主要负责河东、河内、河南和弘农四郡的防务,第二师、第四师、骑兵七师都由他负责。
徐晃仍然担任并州刺史,但是节度度辽、并州、幽州三地军务,除了原来的骑兵二师、骑兵五师、骑兵六师、匈奴仆从军。
又新增了第七师和编制为两个旅的鲜卑仆从军,再加上游牧部队和屯田军,地方守备旅,可谓人强马壮。
关中三辅和汉中地区则由中央陆军总部直辖,其中汉中地区由徐荣的一师和方悦的五师驻守,徐荣兼任汉中太守。
&nbs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乔小乔
我是奉先第245章大乔小乔墙倒众人推,袁术称帝之后,不光周边的诸侯都来欺负他,就连他自己的部下也是众叛亲离。
部将陈兰、雷薄就叛变与他,劫掠了一些粮草财物之后,逃上了涂山。
袁术的境遇更是每况愈下,加上旱灾和蝗灾的波及,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
沛相舒邵劝袁术放粮救济灾民,袁术认为舒邵是在危言耸听,要将之斩首。
舒邵说道:“我知道我说实话一定会死,可是我还是要这么做,我情愿以我一个人的性命,从灾难困苦之中救出更多的百姓。”
袁术这才相信他所说的灾情严重,大受感动,“仲应,您只想自己留有天下美名,而不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吗”
可是,即使袁术有心赈灾,也是无力回天,自己走上穷途末路了。
割据江东的孙策,彻底平定丹阳之后,继续推行仁政,善待百姓,安抚流民。
又发布榜文,广招贤良,张昭、秦松等人纷纷来投。
不几日,更有孙策的昔日好友,结拜兄弟周瑜不满袁术的乱政,来丹阳找寻孙策。
昔日,孙策初入江东之时,周瑜曾与他助力不少,出兵出粮,功劳甚大,后来因故分离,却从未相忘!
特别是周瑜来投孙策,还带来了一位鼎鼎有名的英雄豪杰,鲁肃,孙策也久闻鲁肃之名,对两个人都委以重任。
他亲授周瑜为建威中郎将,直属兵士两千人,还赐给了乐队,修建住所,赏赐之厚远远优于众人。
孙策在晓谕全军的公告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
“在丹阳时,尽心竭力,助我成就大事,论功酬德,这些赏赐还远不能汇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
周瑜和孙策同龄,两人都是一样的年轻俊杰!
因为周瑜在江左的百姓之中口碑甚好,又历任几个县的县令,造福一方。
孙策也任命他为春谷县令,扼守丹阳与庐江的边境。
周瑜出仕孙策的消息,很快就被情报部在江东的情报人员送回了长安。
因为周瑜、鲁肃、陆逊、吕蒙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情报部扬州分部关注的重点人员名单之中的。
猜你喜欢